苯酚-硫酸法的操作
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
①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②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测肝胰腺样品时,每次取上清液时应过滤。因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夹带残渣。)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④定容取样。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 氢氧化钠摇匀。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 ml的样品液,以蒸馏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每次测定取双样对照。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淀粉、纤维素的构成单位是葡萄糖,但植物多糖的话,种类就很多了,构成的单元也很多,多种单糖---果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等等都可以作为构成单位。比如银耳多糖、香菇多糖,成分极为复杂。
苯酚硫酸法师利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缩合成橙黄色化合物。在波长490 nm处和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正比,从而可以利用分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样品的多糖含量。
此时,对于杂聚多糖,只用葡萄糖溶液做标准曲线,是不准的。有时用多种单糖标准品作标准曲线,但不同单糖标准品在相同浓度下其吸收值相差较大(葡萄糖显色最大),分别制作标准曲线对杂多糖测定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苯酚硫酸法对于成分复杂的多糖来说,只能是一个参考。
对杂多糖往往不用单一的苯酚硫酸法。比如,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杂多糖的组成进行分析,再配合苯酚硫酸法可以得到更可靠的结果,比单用苯酚 硫酸法更可靠、准确。
苯酚溶液的制法:称取5g的苯酚,加入95ml蒸馏水,溶解。
反应液:分别取1ml的标准液,加入1ml的苯酚溶液,迅速加入5ml的浓硫酸,震荡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后冷却到室温,在49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
我这两天刚做出来的,但是我的浓度是用的20ug/mg、40、60、80、100、120,其他的细节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按照我做的给你说的,你也可以灵活变通,比如沸水浴的时间,波长的选择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验具体确定的,但是还是有些细节不能忽视的,比如苯酚要求用182℃蒸馏后得到的馏分,如果试验经费允许可以直接买重蒸酚,普通苯酚和重蒸酚价格相差有点大。具体我们可以讨论,我也是试验很多方法自己总结出来的,用苯酚测定糖是个技术活,而且冒着有毒的危险。
1、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0.9校正μg数。
2、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3、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间。比如:小于0.1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2克,仍取0.2ml样品液,如大于0.3可以减半取0.1ml的样品液测定。
扩展资料:
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u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法测可溶性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硫酸法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
是将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
单糖中再加入苯酚反应(在强酸条件下)生成橙色衍生物。
在波长490nm左右处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若要一起加入,先配成溶液的话。要先将苯酚溶于(温)水,然后将浓硫酸绶绶倒入。切不可将溶液注入水中。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步骤如下:
1、目的要求:测量蒽酮硫酸法不能测量的血清型的过程样品中的多糖含量。
2、方法原理: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缩合成橙黄色化合物,且颜色稳定,在波长490nm处和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正比,从而可以利用分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样品的多糖含量。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浓硫酸,苯酚,蒸馏装置,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坐标纸或电脑等。
注意:
(1)此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制作一条标准曲线,颜色持久。
(2)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0.9校正μg数。
(3)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4)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间。比如:小于0.1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2克,仍取0.2ml样品液,如大于0.3可以减半取0.1ml的样品液测定。
DNS 法为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