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氯苯氧乙酸主要特性和用途有哪些?
对氯苯氧乙酸,又名防落素、番茄灵、促生灵。纯品为白色结晶,能溶于热水和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水中较稳定,对人、畜低毒,主要剂型有95%粉剂和1%乳油。
在蔬菜上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种苗番茄田不宜应用。
“番茄灵”是促进番茄结果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是“对氯苯氧乙酸”。可以喷施,使用浓度为25-50ppm,对番茄不易发生药害,番茄花为完全花(花内雄蕊雌蕊并存),自花授粉。每个花序上有花朵5~8个,有些品种可达十余朵。在花柄和花梗连接处,有一明显的凹陷圆环(离层)
西红柿开花结果对水分温度特别敏感。番茄开花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当温度低于15℃以下时,花粉就会发芽不良,温度降低至10℃以下时,导致受精不良,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呼吸作用增强,其正常生理活动被打破,造成落花落果。温度过低可影响西红柿的发芽分化进程,导致大量花器出现不正常发育。
番茄灵⼜叫防落素,化学名称为对氯苯氧⼄酸,是植物⽣⻓调节剂中的⼀种。化学纯品为⽩⾊针状结晶体,易溶 于 热⽔、酒精、⼄酸。高温干旱番茄开花结果期对水分十分敏感,土壤过干,特别是由湿润转干或植株短时间内失水过多,会使植株生长不良,花粉失水不育而引起落花落果。
针对落花落果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从种到收综合管理,要懂得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也要学会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很重要,细节更重要。南方夏季雨水过多,番茄容易出现徒长落花;而冬季越冬番茄栽培时,不少种植户往往又因过分控水,使得番茄花果期缺水花器发育不良、难以正常授粉,从而导致落花。
注意生物菌冲施肥的使用,一般建议每隔15-30天冲施一次自带营养的生物菌冲施肥,给西红柿补充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有机质等营养。
坐果灵,通常包括自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等,它们能够促进幼小果实发育,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特别是在温室大棚或者气候条件异常情况下,由于蜜蜂活动困难,落花落果严重。如果采用适当浓度的坐果灵,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收成。因而,使用坐果灵是农业丰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扩展资料:
1、坐果灵别名名称:防落素,番茄灵等。化学名称为:对氯苯氧乙酸或4-氯苯氧乙酸。具有类生长素促进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促进坐果与诱导单性结实的作用。应用后比2,4-D安全,不易产生药害。
2、坐果灵使用方法
俗称丰收灵,其作用是增加坐果率,加速幼果发育,一般用于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等瓜果类蔬菜。
(1)坐果灵在茄子花期用浓度为25-30毫克/升的坐果灵药液喷洒,连续2次,每次间隔1周。
(2)坐果灵对于番茄在花开一半时,用25-30毫克/升的坐果灵药液喷洒1次。辣椒用15-25毫克/升的坐果灵药液于盛花期喷施1次。
(3)坐果灵在西瓜于花期用20毫克/升的坐果灵药液喷施1至2次,中间间隔。
(4)坐果灵对于大白菜,在收获前3-15天用25-35毫克/升的坐果灵药液在晴天下午喷洒,可以有效防止大白菜贮存期间脱帮,并且有保鲜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4-氯苯氧基乙酸 百度百科_防落素
准确称取对氯苯氧乙酸钠盐1克,放入烧杯(或小玻璃杯)中,加入少量热水或95%酒精,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再加水至500毫升,即成为2000毫升/千克的防落素原液。使用时,可取一定量的原液,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用于喷雾、浸蘸等。
(1)防止落花落果:① 在上午9时前后,用30~4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蘸开放的西葫芦雌花。② 将30~50毫克/千克的药液盛在一个小碗内,在茄子开花当日上午,浸蘸花朵(将花朵在药液中蘸一下,然后把花瓣在碗边碰一下,让多余的药滴流入碗中)。③ 用1~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菜豆巳开花的花序,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④ 在秋豇豆开花期,用4~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花,每隔4~5天喷1次。⑤ 在番茄的每一个花序上有2/3的花朵开放时,用20~30毫克/千克的药液喷花。⑥ 在葡萄花期,用25~30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⑦ 在黄瓜雌花开放时,用25~40毫克/千克的药液喷花。⑧ 在甜(辣)椒开花后3天,用30~50毫克/千克的药液喷花。⑨ 在冬瓜雌花开花期,用60~80毫克/千克的药液喷花。
(2)增强耐贮性:在大白菜收获前3~10天,选晴天下午,用40~100毫克/千克的药液,从大白菜基部自下向上喷洒,以叶片湿润而药液不下滴为宜,可减少大白菜贮存期脱叶。
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番茄开花时用对氯苯氧乙酸25~35毫克/升处理花朵(浸花),虽坐果率明显增加,但存在一定数量的空洞果。若将赤霉素(GA3)40~50毫克/升加到对氯苯氧乙酸溶液中混合浸蘸花朵,不仅明显增加平均单果重,也增加产量。如无处理对照,单果重仅61.8克,单株产量648.3克,单用对氯苯氧乙酸单果重115.2克,单株产量升386.3克,而赤霉素与对氯苯氧乙酸混用的单果重135.1克,单株产量达1488.3克。混用空洞果明显减少,改善了果实的品质。
(1)在蔬菜收获前3天停用。使用本剂比使用2,4-滴安全。宜采用小型喷雾器喷花(如医用喉头喷雾器),并避免向嫩枝和新芽上喷药。严格掌握用药量、使用浓度及用药期,以防药害。
(2)避免在高温烈日天及阴雨天施药,以防药害。在留种蔬菜上不能使用本剂。
豆芽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之一,其富含Vc、氨基酸、视黄醇、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且脂肪、胆固醇含量很低,适合“三高”人群食用,有利于调节不健康的膳食结构。而且其在生长过程中将绿豆中的大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更加有利于人体的吸收。4-氯苯氧乙酸钠(4-CPANa)俗称防落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它作为2,4-D的替代药物出现在市场中,克服了2,4-D用药浓度不好控制,易出现畸形等副作用,且累积毒性较小,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5]
在豆芽生产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促进豆芽下胚抽粗大,减少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据研究,它对大鼠(wistar)无明显致畸作用,但对小鼠(昆明种)成熟精细胞有一定损伤作用。绿豆芽作为一种食用量非常大的蔬菜,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在人体内的累积所产生的有害作用不容忽视。
市场上出现的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严重超标。 通过加入各种添加剂、尿素等使豆芽个头均匀,颜色白净,且绝大多数没有根须,看起来很漂亮,大幅增加豆芽的产量。 毒豆芽中主要含有无根豆芽素(无根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增粗剂、6-苄氨基腺嘌呤等激素添加剂,且尿素含量严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