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分为哪些等级?
按照国家最新发布的《工业用乙二醇》(GB/T4649-2018)的标准,乙二醇分为聚酯级和工业级两种。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乙二醇是采用乙二醇制造当中排出的废液提纯加工的,乙二醇含量可以提纯到65%-95%之间,这种乙二醇严格来说应该属于非标乙二醇或称为提纯级乙二醇。具体请参考下方国标文件,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新手必读,最全的乙二醇下游行业分布
国标1
国标2
国标3
国标4
现市场上国标防冻液主要选用乙二醇为原材料,乙二醇又分:涤纶级、工业级;
其中工业级乙二醇价格便宜、杂质多、颜色为淡黄色、有异味;
涤纶级乙二醇即为:浓度为99.9%的乙二醇,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无任何杂质,价格也相对较高。
乙二醇,又名甘醇。化学式HOCH2—CH2OH。一种简单的二元醇。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聚酯树脂等的原料。乙二醇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估计为1.6
g/kg,不过成人服食30毫升已有可能引致死亡。
乙二醇含量项目,指标值为优等品≥99.8%,一等品≥99.0%。
乙二醇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
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现市场上国标防冻液主要选用乙二醇为原材料,乙二醇又分:涤纶级、工业级。
扩展资料:
乙二醇是防冻液的主要成分,约占防冻液原液的92%~98%,防冻液原液可以根据各地气温的高低,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将冰点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有效的防冻剂是各种有机醇。
各国从50年代以来几乎全部采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稍有甜味和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它能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溶。
乙二醇的浓度不同时。冰点亦不同。乙二醇--水防冻液的冰点同乙二醇质量分数不成线性关系。
它的水溶液的冰点并不完全是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超过70 %时,冰点反而上升。在配制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加以合理选择,以达到防冻性及经济性的要求。
在中国江南,一般采用乙二醇质量分数为40 %的配比,而在寒冷的北方,需取乙二醇质量分数50%左右的配比比较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二醇
国标编号 ——
CAS号 107-21-1
中文名称 乙二醇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分子量 62.07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熔点 -13.2℃ 沸点:197.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9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大量水或饱和苏打水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国标)乙二醇 涤纶乙二醇含99.9%的乙二醇(非标)乙二醇含量98%以上(白色)乙二醇含量大于98%,沸点194-204度之间(非白色)乙二醇含量大于93%,沸点194-204度之间(黑色)乙二醇含量大于85%,其他成分是丙二醇,总含量达到98%
乙二醇与丙二醇是防冻液市场的两大主力基准物料。均能通过与水混合成溶液,达到降低水溶液的冰点,并具有防冻裂能力。一般乙二醇与丙二醇的最低抗冻能力为-75℃。而冷却液,由于受到粘度限制,在工业应用中,一般最低可用温度为-30℃。再低的情况下,粘度太大,换热会很差。乙二醇型冷却液,有工业型,汽车防冻液型等不同型号。一般工业型仅对碳钢、不锈钢、铜等进行防腐蚀处理。而汽车防冻液型,则还增加对铸铝、焊剂等的防腐。丙二醇型防冻液一般应用于汽车防冻液领域,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食品、饮料等要求低毒性领域。单纯从冷却液输送冷的能力,以及抗冻能力来讲,乙二醇优于丙二醇。但考虑到毒害性,丙二醇属于低毒或无毒产品,而乙二醇具有较高毒害性,对人体有较大危害,一般成年人,一次饮用超过200ml纯乙二醇有生命危险。从价格方面说,丙二醇价格高于乙二醇。丙二醇又分为医药级丙二醇,还有工业级丙二醇。现在又有了新的进展,叫做“环保丙二醇”,实际是来源于农作物。
防冻液本身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些防冻液之所以做成鲜艳的颜色,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和辨别而加入了一些染色剂,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止误食。防冻液的颜色与性能、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长城多效防冻液制备成特殊的荧光绿色,主要是为了便于检漏
密度见图
毒性:
危险性类别:3.3 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眼睛/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吸 入:其蒸汽和雾滴会对鼻、咽喉造成刺激,浓度高于56ppm,会因咽喉的刺激,无法忍受太久,
皮肤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
眼睛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眼皮发炎,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食 入:引起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衰弱、晕眩、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世界MEG产量中约75%用于生产聚酯纤维,15%用于生产聚酯树脂(主要用于油漆),10%用于生产防冻剂/除冰液/表面涂料等其他用途。产品分为纤维级、工业级和防冻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酯生产国)
其中芳烃的主要应用表现方式在两方面:
一种是调油,一种是纺织,其中纺织化学纤维原料是PX和MEG两种材料,PX下游是PTA(PTA是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缩写,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涤纶的主要原料是PTA。
其中乙二醇经过炼制工艺可产生出四类产物:其中包含乙烯、石脑油、煤、甲醇;
目前国内乙二醇的需求量每年需求1500万吨,世界最大的产能是中国,中国最大的产能是中石化,占总量的70%。截止到2017年底产能达到1200万吨,需要进口800万吨来填补空缺,超过总需求的一半。进口量主要来自:沙特(沙比克)、美国(壳牌)、台湾(台塑)。
用量的1400万吨都用在了聚酯行业(纺织),江浙是用量大户,如:恒逸、恒力。
其市场空间:
1200万吨自产产能(实际产能60-70%)
炼制工艺:乙烯、石脑油、煤、甲醇;
利润:乙烯作为化工品源头,产能占比70%,但几乎不赚钱,持平状态;
石脑油:利润大约200美元/吨;
甲醇:仅有一条生产线,其利润大约600元/吨;
煤:利润较高,大约在2500人民币左右,但生产工艺还不完善,日本高化学拥有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煤制装置。新疆天业以及河南能源是国内最大的煤制装置企业。煤制产出的乙二醇生产的纺织物料的紫外线透光率较低,为降本增效,一般聚酯工厂会使用40%的煤制,以及60%的石化制混用。
乙二醇市场现状
中国虽然是乙二醇最大产能国,但仍是一个高度依存进口的国家。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乙烯、甲醇原料,利润较高的煤制工艺尚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