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硫酸铜价格差异这么大
题主是否想询问:“江铜硫酸铜价格差异为什么这么大?”因资源分布不均。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简称江铜集团)成立于1979年7月,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于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其硫酸铜价格差异这么大的原因是因资源分布不均,因不同的地区价值不同。
2022年7月2号电线铜价格,约41.70元/千克至43.40元/千克。
铜线,由铜加工而成,主要用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纯铜产品有冶炼品及加工品两种。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二价铜盐是最常见的铜化合物,其水合离子常呈蓝色,而氯做配体则显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至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
铜的活动性较弱,铁单质与硫酸铜反应可以置换出铜单质。铜单质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硫酸铜呈蓝色,其稀溶液呈淡蓝色.硫酸铜溶液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且其价格较低,现在的游泳池普遍用其将池内的自来水变为消毒水,从更衣间出来那的水,其硫酸铜浓度高于池中的.
也就是说,那个颜色来字硫酸铜
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得众多古钱币收藏者爱不忍释。
崇宁重宝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当10枚小平钱花,当时百姓把小钱贮藏起来或被销铸为当十大钱,造成小钱奇缺。至今,想觅到崇宁通宝小平钱较难,正常品相的都在在百万以上。崇宁重宝也有小钱,钱体轻薄,直径26毫米至27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克之间,据说当折二钱使用。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 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4、听声音 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5、了解铸造方法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6、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崇宁重宝
崇宁重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崇宁重宝系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 崇宁重宝112枚。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多。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崇宁通宝版式多变,尚有铁钱。
崇宁重宝铸造背景
崇宁重宝
公元1100年1月,北宋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为宋徽宗。
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
行情分析: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崇宁重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崇宁重宝一共有112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330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6人,出价次数81次,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崇宁重宝(长足宝),藏家最为关注的崇宁重宝如下:崇宁重宝背十、好品相崇宁重宝折十四枚、崇宁重宝铁范。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崇宁重宝折三铁范】定价40万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5万,在经过12次出价后,最后以110万的价格成交!
1、效果方面。冭活泡泡针主要成分是L-肌肽、双分子天然结构透明质酸钠、氨基酸、维生素,真正做到抗氧化的效果,而丝丽主要成分是玻尿酸、碱式硫酸铜、维生素,没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2、价格方面。冭活泡泡针的价格在3980元,丝丽的价格在5000元,两者相比冭活泡泡针的性价比更高。
CuSO4 + H2S == CuS↓ + H2SO4
(2)CuSO4溶液还可以吸收氨气
CuSO4 + NH3 + 2H2O == Cu(OH)2↓ + (NH4)2SO4
(3)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遇水蒸气后,会变成蓝色的---检验水蒸气!
CuSO4 + 5H2O == CuSO4.5H2O
但需注意,在做题时用到的吸收装置中,没有用CuSO4溶液吸收硫化氢及氨气的,主要是因为价格关系(太贵)和CuSO4溶液的浓度关系(较NaOH、HCl溶液要稀).但是无水硫酸铜吸水以及检验水的存在确是非常常见的.
植物源染料是从植物的根、叶、树皮、茎杆或果实中提取的,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类胡萝b素类、姜黄素类、蒽醌类、靛蓝类、叶绿素类和鞣质类(又称为单宁类)等。类胡萝b素广泛存在于植物叶片、块茎、果实中,它包括叶红素和叶黄素两种,在酸性条件下易氧化褪色。姜黄素存在于郁金植物和药姜黄的根茎,不耐光照。蒽醌类染料存在于植物根中,多种重要的红色天然染料均属此类化学组成物。蒽醌类染料的耐光牢度好,易形成金属化合物。靛蓝染料主要用于棉布印染,例如目前市场流行的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即用靛蓝染色后刮印“灰浆”拔染而成。叶绿素是一种从植物叶、茎中提取的绿色染料,色鲜艳但易氧化。鞣质植物染料一般含水解类单宁,易水解产生双没食子酸等,会络合各种金属离子使纤维染色,例如传统丝绸产品薯茛绸就是利用单宁的铁络合物染成黑色。
植物染料的提取一般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植物种类,因此有较大地域局限性。印度是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因而植物染料研究比较活跃,开发利用较早,应用较广。印度在真丝绸印染中应用较多的植物染料主要有下列几种:麻风树花,马缨丹花,印度小檗属树根,大戟属树叶,茜草科灌木叶,胡桃树皮。麻风树是一种高lO一15英尺的热带常绿树或大型灌木,属大戟科,细茎多分枝,叶为椭圆形或琵琶形,一英寸宽的红色簇生花常年开放,是一种容易采集的红色染料源。茜草科灌木是一种常见园艺植物,其簇叶密布,叶片为铜绿色,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染料源。印度小檗是一种6—12英尺高的灌木,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北方区,每年5.6月为生长繁荣期,可从其根部获取最大量色素。胡桃树是一种大型、落叶、雌雄同株乔木,多毛绒嫩枝,为喜马拉雅山区和阿萨姆邦丘陵常见树种。绿胡桃壳的油提炼剂和醇提炼剂在印度用作染发剂,用明矾作媒染剂。胡桃树皮在媒染剂处理过的羊毛上染得棕黄色,而在媒染处理过的棉纤维上可染得铁锈红。马缨丹包括约5O种常绿灌木和草本植物,常见马缨丹品种均为野生耐旱植物,可长到1.5—3.Om高。簇叶为深绿色,而花刚开时为粉红和黄色,随后变为红色或橙色。利用其花可染纯白色到淡紫色的系列色泽。大戟是一种可长到2一lOm的高大灌木,这种落叶灌木通常在冬季长叶,其椭圆形大叶片在冬季有深红、大红、白色或黄色等多种色泽,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天然色素。
大多数天然植物染料均为媒染染料,其本身可用色泽范围有限,而且色牢度较差。但是,植物染料与媒染剂(以金属盐为主)配套使用可染得色泽范围较广的各种艳丽色。同一种天然植物染料应用不同媒染剂可在织物上染得不同色泽。常用媒染剂有:硫酸铝钾(明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媒染方法一般采用预媒染法、同步媒染法或后媒染法。预媒染法把脱胶真丝绸放人媒染剂溶液中煮30min,然后进行染色。同步媒染法是把所需量的媒染剂加入染料溶液中,然后进行真丝绸染色。后媒染法是先行真丝绸染色,然后放人媒染剂溶液中处理30min。不同染料有时要用不同媒染法才能达到最佳染色效果,即使同一种染料染色,如采用不同媒染剂也要相应改变媒染法。真丝绸用麻风树花染料并且采用三种不同媒染剂染色,均以预媒染法的染色效果为佳。茜草科灌木叶染料采用同步媒染法为佳。马缨丹花染料则适用后媒染法。小檗根染料硫酸亚铁媒染适用预媒染法,而明矾媒染适用同步媒染法,硫酸铜媒染则适用后媒染法。真丝绸胡桃树皮染料染色,预媒染法适用于明矾媒染,而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媒染则适用同步媒染法。
植物染料的提炼方法一般是在酸或碱溶液中在100℃煮练植物原料,也可在不加酸碱的水中煮练,然后把织物直接放人染料溶液中染色。真丝绸需先经脱胶处理。碱一般用碳酸钠,而酸用盐酸,浓度不超过1%。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麻风树花、马缨丹花、茜草科灌木叶和大戟叶染料最好用酸溶液提炼,而胡桃树皮和小檗根染料最好用碱溶液提炼。所有这些染料中除印度小檗根以外酸碱浓度以1%为佳,而小檗根染料提炼应该用0.8g/1 00ml碱溶液。马缨丹花、大戟叶和胡桃树皮煮练时间以90min为佳,而麻风树花、茜草科灌木叶和小檗根染料煮练时间以60min为佳。加入煮练液中的植物染料原料浓度视不同原料而有所增减,马缨丹花、小檗根、麻风树花和茜草科灌木叶的浓度分别为3,4,6,7g/100ml水,而大戟叶和胡桃树皮的浓度应为5g/100ml水。真丝绸在上述染料溶液中的染色时间,麻风树花和茜草科灌木叶染料以30min为佳,小檗根和胡桃树皮染料以45min为佳,大戟叶染料以60min为佳,而马缨丹花染料以75min为佳。染色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媒染剂中,明矾的应用浓度较高,该浓度视不同染料分别为5%,10%,15%。麻风树花、茜草科灌木叶和小檗根染料用5%浓度明矾为佳;马缨丹花和胡桃树皮染料以10%为佳;大戟叶染料以15%为佳。硫酸铜媒染剂应用浓度,麻风树花和马缨丹花染料以1,2,3%为佳;其他染料以2,3,4%为佳。所有这些染料除小檗根以外,用2%浓度硫酸铜均可获得良好染色效果,而小檗根染料用3%浓度则可达到优良效果。硫酸亚铁媒染剂应用浓度,麻风树花和茜草科灌木叶染料以1%为佳,小檗根和胡桃树皮染料以2%为佳,大戟叶染料以3%为佳,而马缨丹花染料以4%为佳。
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桑和茶也可用作植物染料,尤其是南方普遍栽种的茶树,其老叶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植物染料。而且茶叶富含茶多酚,它有较强抗菌保健功能,用于丝、毛染色可开发高档抗菌保健纺织品。用2g茶叶放人200ml水中,加热到85~C保温20min后,即可获得织物浸染用染液。茶叶染料用不同媒染剂处理可获得各项色牢度均较好的各种染色色泽,尤其是硫酸亚铁媒染色的日晒牢度和K/S值更高。
目前天然染料染色的研究和应用较多,而天然染料印花则研究和应用均较少。实际上,天然植物染料同样可应用于真丝绸印花。真丝绸天然染料印花古已有之,但是天然染料应用现代筛网印花技术开发印花真丝绸,则是一种尚待完善和推广的新技术。据印度科技人员研究,用龙胶和小檗树根、胡桃树皮、茜草科灌木叶和麻风树花这四种植物染料配制成印花色浆,可成功应用于真丝绸筛网印花。用植物原料提炼后滤清的染料溶液需加热浓缩,一般100ml染料溶液浓缩到5ml,制备好的染料浓缩液可直接用于配制色浆。媒染剂同样用上述三种染色媒染剂,采用预媒染和同步媒染两种方法。采用同步媒染时,媒染剂以下述配方量直接放人色浆中。100ml印花色浆配方含:染料浓缩液4.0ml,龙胶5.0g,固色剂1.0ml,媒染剂(按糊料重量计)明矾10%或硫酸铜1.2%或硫酸亚铁1.5%。印花坯绸经脱胶清洗,半阴干后在半湿态熨烫。印花真丝绸经烘干、汽蒸、水洗后进行各项色牢度试验。印花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四种染料真丝绸印花色牢度等级为尚好到良,采用两种不同媒染法结果相同。但是,用同步媒染法的印花绸耐水洗色牢度优于预媒染印花绸。在四种染料中,小檗根和茜草科灌木叶染料的耐水洗色牢度较优。但是,耐汗渍色牢度则小檗根和麻风树花染料印花质量较优。同步媒染印花绸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也优于预媒染印花绸。因此一般而言,植物染料真丝绸印花采用同步媒染法为好。不同染料的印花绸在不同项目色牢度上各有优势和弱点,因此,要根据最终纺成品要求选用不同植物染料。
总之, 目前天然染料尤其是植物染料在真丝绸印染中的应用尚在试验探索阶段。我国植物染料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度很低,应引起真丝绸印染行业重视,以顺应国际时尚潮流。植物染料尤其适宜于小批量高档真丝绸印染,它不仅可提高真丝绸产品附加值,并且能吸引更多崇尚健康绿色理念的消费者群体选购真丝绸产品。
硅 酸 钠Sodium silicate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商品名:泡花碱,分子式为:Na2SiO3。工业硅酸钠因分子中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比值不同其性质亦不同。氧化钠与二氧化硅的分子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3以上的称为碱性水玻璃。其产品通常有固体水玻璃,水合水玻璃和液体水玻璃之分。
物化性质: 有液体、固体和粉状等多种产品。常见的是液体,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的粘稠物,物理性质随模数不同而异。
液体硅酸钠,是一种 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
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 块状体。
物理性质及形态:
无色、淡黄色或表灰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无水物为无定形,天蓝色或黄绿色,为玻璃状。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