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在乙酸乙酯和水中谁的溶解度大 如果三者放在一起 乙酸在哪一层
中午好,乙酸在水中溶解度远远大于乙酸乙酯。乙酸可以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极微溶于乙酸(分析纯99.5%)。乙酸乙酯,水和乙酸混合后,乙酸在最底层成为乙酸水溶液形式,乙酸乙酯浮在最上层,它微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虽然乙酸乙酯是由爸爸乙酸和妈妈乙醇制备的,乙酸乙酯只溶解于乙醇,不溶于乙酸。乙酸属于中等酸,也最好不要和乙酸乙酯这种易燃的有机溶剂混合在一起,乙酸乙酯禁止接触氧化剂及酸碱请参考。
所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也可以与乙酸乙酯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谈不上溶解度谁大谁小。不过由于都是有机溶剂,乙醇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当水中含有微量宜春市可以萃取,采用一般的方法就可以。但由于乙醇可以溶于水和乙酸乙酯,所以当水中含有大量乙醇时,乙醇相当于表面活性剂或者说是助溶剂。所以乙醇、水、乙酸乙酯三种液体会混溶。很难萃取。
晚上好,甲酸和乙酸是低级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很小所以能与水分子互溶并形成氢键,随着烷基支链不断增长极性不断下降按照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排序到了正壬酸已经属于高级脂肪酸品种所以难溶于冷水,适当加温提高水分子势能之后能增大它的饱和度上限。壬酸和癸酸的几种同分异构体只能微溶于热水。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物理性质: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两端连接H)
溶剂:
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
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 H2(g)
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鉴别:
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醋酸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乙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挥发性的乙酸。乙酸钠和溴乙烷反应可以生成酯。
乙酸钠可以与碱石灰共热,生成碳酸钠和甲烷,碱石灰中的生石灰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氢氧化钠中的水分、减少氢氧化钠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的排出。
在有机合成中
例如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熔制备甲烷时,所用无水醋酸钠应在临用前制备。将适量三水醋酸钠放在瓷蒸发皿中,在玻棒搅拌下加热至约58℃时,三水醋酸钠溶解于结晶水中,水分逐渐蒸发后,得到白色固体,此时温度约为120℃。
继续加热至固体熔融,但温度不要超过三水醋酸钠的熔点(324℃),以免醋酸钠分解为丙酮及碳酸钠。在搅拌下稍冷却,趁热在乳钵中研细,并立即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备用。
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20°C时氯化钠溶解度35g/100g水,碳酸钠溶解度33g/100g水
15℃时乙酸乙酯溶解度8.5g/100g水(没有OH之类亲水基团,两头都是憎水的烷基,所以溶解度小,上课老师做实验的时候分层的,还可以用水去除溶在乙酸乙酯里的乙酸,怎么可能混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