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区别
浓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大,浓硫酸是黏稠性液体,稀硫酸不是。
实验室用的一般是百分之98的浓硫酸,大部分硫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硫酸中+6价的硫表现出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都能把它们氧化成最高价。
铁,铝等这些金属遇到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被腐蚀,故常温下可以用铁,铝来盛装浓硝酸,浓硫酸
稀硫酸中主要是H+表现弱氧化性,即使有氧化膜,氧化膜也会溶解,不能用活泼金属容器来装稀硫酸
还有问题你可以加我
硫酸是化学五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之一。
■中文名称:硫酸
■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CAS登录号:7664-93-9
■EINECS 登录号231-639-5
■分子相对质量: 98.08
■成分/组成信息:硫酸 98.0%(浓)
【化学品性质】
■浓硫酸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
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
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超过98.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熔沸点
98.3%时
熔点:-90.8℃;
沸点:338℃
◆化学性质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浓硫酸的腐蚀性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吸水性
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有很多用处,比如很多的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它是良好的干燥剂。
这个与脱水性有很大的不同:脱水性一般反应前没有水,而是H、O元素以个数比2:1的形式形成水,从有机物中出来。
而吸水性则是反映前就有水,只是在此过程中硫酸做了一个干燥剂的作用。如:
CuSO4·5H2O→(H2SO4)→CuSO4+5H2O,这个反应,就是体现硫酸的吸水性,而不是脱水性,因为反应前有水。
还有在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过程中,页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促使反应项正反应方向进行。在一些硫酸作催化剂的反应中,尤其是是浓硫酸,一般都体现硫酸的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 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4.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2
◎6.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稀硫酸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熔点较低。
◆化学性质
◎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编辑本段]【化学品的制备】
■实验室硫酸制法
可以用FeSO4.7H2O加强热,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用NaOH吸收SO2,理论可得29.5%的H2SO4
关键在于尾气吸收。
■其他硫酸制备工艺
1、氨酸法增浓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生产硫酸方法
2、采用就地再生的硫酸作为催化剂的一体化工艺
3、草酸生产中含硫酸废液的回收利用
4、从芳族化合物混酸硝化得到废硫酸的纯化与浓缩工艺
5、从氧化钛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硫酸溶液的再生方法
6、从稀硫酸中分离有机磷化合物和其它杂质的方法
7、从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MHA)工艺的含硫副产物中回收硫酸的方法
8、催化氧化回收含有机物废硫酸的方法
9、电瓶用硫酸生产装置
10、二氧化硫源向硫酸的液相转化方法
11、沸腾炉焙烧硫磺制备硫酸的方法
12、沸腾炉掺烧硫磺生产装置中稀酸的回收利用
13、高浓二氧化硫气三转三吸硫酸生产方法
14、高温浓硫酸液下泵耐磨轴套
15、高效阳极保护管壳式浓硫酸冷却器
16、节能精炼硫酸炉装置
17、精苯再生酸焚烧制取硫酸的方法
18、利用废硫酸再生液的方法和装置
19、利用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与硫磺联合制取高浓度硫酸
20、利用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制取高浓度硫酸
方程式:C7H6O3(水杨酸)+C2H5OH===浓硫酸 加热===C9H10O3(水杨酸乙酯) +H2O
水杨酸乙酯为无色油状液体,呈淡的冬青油香气。沸点234℃,熔点1.3℃。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微溶于水和甘油。用于有机合成或配制香料,也用作溶剂。生产方法是由邻羟基苯甲酸(即水杨酸)与乙醇酯化而得。
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水杨酸(阿司匹林以及很多止痛药里的成分)在临床试验上用来降低糖尿病患者长期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最新的研究是要求所有已经有心脏疾病的l型糖尿病患者都要服用,同时水杨酸的治疗也被建议当成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水杨酸的用途:
①碱量法及碘量法滴定的标准。荧光指示剂,络合指示剂。
②本品在橡胶工业中用作防焦剂及生产紫外线吸收剂和发泡剂等。
③ 用作配合指示剂、配合掩蔽剂。钛、锆、钨等离子的显色剂及防腐剂。
④ 水杨酸在某些弱酸性电解液中作为添加剂,也可用作电镀或化学镀的络合剂。
⑤化妆品防腐剂。主要用于花露水、痱子水、奎宁头水等水类化妆品。除防腐杀菌作用外,还有祛除汗臭、止痒消肿、止痛消炎等功能。
⑥主要作为医药工业的原料,用于制备阿斯匹林、水杨酸钠、水杨酰胺、止痛灵、水杨酸苯酯、血防-67等药物。染料工业用于制备媒染纯黄、直接棕3GN、酸性铬黄等。还用作橡胶硫化延缓剂和消毒防腐剂等。
化学品中文名称: 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中文名称2: 氢氯酸
英文名称2: chlorohyd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95
CAS No.: 7647-01-0
分子式: HCl
分子量: 36.46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HCl 含量: 工业级 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pH:
熔点(℃): -114.8(纯)
沸点(℃): 108.6(20%)
相对密度(水=1): 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6
饱和蒸气压(kPa): 30.66(21℃)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化学反应】
强酸性,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 + NaOH = NaCl + H2O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K2CO3 + 2HCl = 2KCl+ CO2↑ + H2O
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Fe+ 2HCl =FeCl2+ H2↑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MgO+2HCl=MgCl2+H2O
实验室常用盐酸于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Na2CO3因为反应速率过快)
能用来制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硫酸
【化学品简介】
硫酸是化学三强酸(硫酸、硝酸、盐酸)之一。
■中文名称:硫酸
■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CAS登录号:7664-93-9
■分子相对质量: 98.08
■成分/组成信息:硫酸 98.0%(浓)
【化学品性质】
■浓硫酸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
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
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化学性质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 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4.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6.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稀硫酸
◆物理性质
无色无嗅透明液体。
◆化学性质
◎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所含酸根离子氧化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英文名 Sulfuric Acid
其它名称 漒水、镪水
识别
CAS号 7664-93-9
RTECS号 WS5600000
性质
化学式 H2SO4
摩尔质量 98.078 g mol-1
外观 无色无味清澈液体
密度 (液) 1.84
熔点 10 °C (283 K)
沸点 290 °C (563 K) (纯酸,98%溶液338°C沸腾)
在水中的溶解度 完全混溶,放热
黏度 26.7 cP@20°C cP
危险性
EU classification 强腐蚀性(C)
NFPA 704
032COR
警示性质
标准词 R35
安全建议
标准词 (S1/2), S26, S30, S45
闪点 不可燃
相关化学品
相关强酸 盐酸
硝酸
相关化学品 氢硫酸
亚硫酸
过一硫酸
三氧化硫
发烟硫酸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以及来自标准状况(25 °C, 100 kPa)的条件。
化学品框的说明和参考文献
硫酸,分子式为H2SO4,是一种无色粘稠高密度的强腐蚀性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自然界的存在
3 用途
4 物理性质
5 制备硫酸
6 浓硫酸的性质与稀释
6.1 脱水性
6.2 稀释硫酸
6.3 浓硫酸的氧化性质
6.4 氧化金属
6.5 氧化非金属
7 跟活泼金属的反应
8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9 跟某些盐反应
10 验证
11 酸雨
12 参见
13 参考资料及注释
[编辑] 历史
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熘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
[编辑] 自然界的存在
硫酸常在火山周围的积水中被检出。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中也常含硫酸,主要产生过程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含硫物质产生二氧化硫,再于空气中被氧化并溶于水中。在生物界,有一种海蛞蝓(Notaspidean pleurobranchs)也能喷射含硫酸的分泌物来御敌。[1]
[编辑] 用途
硫酸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它用途十分广泛,如制造肥料、非皂性清洁剂、以及油漆添加剂。
[编辑]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并不易挥发。
[编辑] 制备硫酸
历史上曾先后用铅室法和接触法制备硫酸。
采用接触法可大量制造廉价的硫酸。 制备二氧化硫的原料包括:硫和硫矿石,例如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硫磺可以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S(s) + O2(g) → SO2(g)ΔH = -298~kJ/mol
二氧化硫和空气会先经过净化,除去杂质,以免对下一过程采用的催化剂造成影响。
在常压和摄氏450度下,把二氧化硫和空气通过催化剂,制得三氧化硫。加上五氧化二钒(V2O5)作催化剂,就可产生三氧化硫。[2]
2 SO2(g) + O2(g) ↔ 2 SO3(g)ΔH = -196~kJ/mol
二氧化硫和氧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三氧化硫的产量百分比为98%。
在吸收塔内,三氧化硫会溶于98%的硫酸中,形成发烟硫酸。
SO3(g) + H2SO4(l) → H2SO4.xSO3
发烟硫酸经适量的水稀释后,便形成98%的硫酸,所制得的硫酸会被冷却及储存。
H2SO4.xSO3 + xH2O(l) → (x+1) H2SO4(l)
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如果直接溶于水中,就会释出大量热能,并形成硫酸雾,阻碍溶解过程。此外,三氧化硫在硫酸中的溶解度比水高,因此硫酸制造厂不会把三氧化硫直接溶于水。
SO3(g) + H2O(l) → H2SO4(l)ΔH = -132~kJ/mol
在反应过程中,五氧化二钒担当了一个中间物的角色:
V2O5(s) + SO2(g) → 2 VO2(s) + SO3(g)
4 VO2(s) + O2(g) → 2 V2O5(s)
2 SO2(g) + O2(g) ↔ 2 SO3(g)
[编辑] 浓硫酸的性质与稀释
浓硫酸是黏稠油状液体,具有吸水性,强氧化性以及脱水性。
[编辑] 脱水性
脱水性是指硫酸能将碳水化合物中的水份脱去(严格地说是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留下黑色的碳。例如将浓硫酸滴在方糖上,白色的糖逐渐转成黑色。
[编辑] 稀释硫酸
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可使水沸腾,因此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这样会导致水因为密度小于浓硫酸浮在浓硫酸上,并且沸腾使得浓硫酸溅出伤人。
[编辑] 浓硫酸的氧化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一般性质,能与锌(Zn)反应,释出氢气(H2),但只有浓硫酸会与铜(Cu)产生反应。
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它被还原为二氧化硫(SO2),硫的氧化数由+6降至+4。
[编辑] 氧化金属
热的浓硫酸可以氧化大部分金属。例如,它可与锌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铜的氧化作用 半反应式:
Cu → Cu2+ + 2e-
浓硫酸的还原作用 半反应式:
2H2SO4 + 2e- → SO42- + SO2 + 2 H2O
把上述两个半反应式合并,便得到浓硫酸与铜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 H2O
[编辑] 氧化非金属
热的浓硫酸可以氧化非金属,例如碳和硫。
C + 2 H2SO4 → CO2 + 2 SO2 + 2 H2O
S + 2 H2SO4 → 3 SO2 + 2 H2O
在上述反应,碳和硫的氧化数由0升至+4。
[编辑] 跟活泼金属的反应
硫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编辑]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硫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CuO + H2SO4 → CuSO4 + H2O
Fe2O3 + 3 H2SO4 → Fe2(SO4)3 + 3H2O
[编辑] 跟某些盐反应
硫酸可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相应的酸,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水和二氧化碳。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编辑] 验证
中学范围内,能使石蕊变红的,即表示该物质带有酸性的,证明其有H+;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证明其有SO42-证明是硫酸。
[编辑] 酸雨
主条目:酸雨
由于燃烧硫磺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会跟水混合产生硫酸及亚硫酸,现时先进国家都严格限制汽油内的硫化物含量,以免汽车运作时,所排出的废气跟雨水混合,成为了酸雨。酸雨可以严重侵蚀建筑物,威胁居民的安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
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
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二)特性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
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针对还原性的物质而言的,一般许多物质他都难以氧化,比如说氧化性比他还强的高锰酸钾之类,常见的气体O2.H2.N2.CO2等。还有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储存是因为能钝化!
浓硫酸与盐酸一般不反应
你是中学生吧,你学习浓硫酸主要记住,他是常用的脱水剂,常用来干燥酸性不和他反应气体。特别记住制备气体用他干燥时,一般都在装置的最后。
还有就是浓硫酸的稀释,这个很重要。
酸加入水中,切记!!!!!!!!
还有什么化学问题可以给我发信息
参考资料:http://www.ylhxjx.com/tbfd/hxfd/g1hx/g16/200604/1692.shtml
中文名
硫酸氢钾
外文名
potassium bisulfate
别名
酸式硫酸钾
化学式
KHSO4
分子量
136.169
基本信息理化性质计算化学数据用途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安全信息TA说
基本信息
化学式:KHSO4
分子量:136.169
CAS号:7646-93-7
EINECS号:231-594-1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2.512g/cm3
熔点:214℃
沸点:330℃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1]
化学性质
1、酸性:硫酸氢钾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K+、H+、SO42-:KHSO4
K++H++SO42-
2、与乙醇混合,沉淀出不溶的硫酸钾: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5.8
重原子数量: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93.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2[1]
用途
主要用作分析试剂、防腐剂和溶剂。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风险术语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R37: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刺激呼吸系统。
纯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吸水性的和氧化性,能使棉布、纸张、木材等碳水化合物脱水碳化,接触人体能引起严重的烧伤。硫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
中文名
高纯硫酸
外文名
High purity sulfuric acid
制作方法
工业硫酸精馏法、三氧化硫吸收
分子量
98.08
性质
透明油状液体,吸水性,氧化性
简介性质用途产品指标含量包装特点储运与安全措施制备方法TA说
简介
超纯硫酸又称为高纯硫酸、电子级硫酸。是半导体工业常用的八大化学试剂之一,消耗量位居第三.主要用于硅晶片的清洗、光刻、腐蚀以及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和电镀清洗。超纯硫酸的生产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国内外制备超纯硫酸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工业硫酸精馏法(分为常压精馏和减压精馏两种),在精馏过程中常需外加强氧化剂将硫酸中的低价态硫和有机物氧化成硫酸;另一种是将三氧化硫气体直接吸收来制取硫酸,通常采用超纯水或超纯硫酸直接吸收洁净的三氧化硫。前者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而后者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
性质
纯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吸水性和氧化性,能使棉布、纸张、木材等碳水化合物脱水碳化,接触人体能引起严重的烧伤。硫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
用途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无机化学肥料、有色金属的冶炼、钢铁酸洗、石油精炼以及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国防军工、农药、医药制革和炼焦等工业部门。
产品指标含量
指标名称
指标
纯度规格
分析纯
化学纯
总酸度%≥
95-98
95-98
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
0.001
0.005
氯化物(Cl)%≥
0.00003
0.00005
硝酸盐(NO3 )%≥
0.00005
0.0005
铵盐(NH4 )%≥
0.0002
0.001
铁(Fe)%≥
0.00005
0.0001
铜(Cu)%≥
0.00001
0.0001
砷(As)%≥
0.0000003
0.000005
铅(Pb)%≥
0.00001
0.000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以SO2 计)%≥
0.0005
0.001
收起
包装特点
塑料桶包装、包装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储运与安全措施
1,可以露天堆放,一般不要放在水泥地上。
2,不可与碱类、金属粉末、有机物等共储藏混运。
3,硫酸腐蚀性强,勿与眼睛、皮肤直接接触,以免烧伤,遇硫酸溅到皮肤应立即设法擦干,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严重者送医院治疗。[1]
制备方法
减压蒸馏
在一定真空度下采用减压蒸馏法收集蒸馏硫酸。
降膜结晶
1,结晶过程:调节恒温槽冷却液温度至所需温度,使结晶器降温至恒定;结晶器内加入少量晶种挂膜,按一定料液流量输送进料酸一蒸馏酸,并按一定的降温速率降温,冷却至结晶终点,停止进料酸输送。
2,发汗过程:将恒温槽按一定的步长升温,以提高结晶器温度,使晶体部分熔化以汗液形式排出,升温至发汗终点停止。
3,熔融过程:升高结晶器温度,使晶体全部熔化,即得产品。
检测方法
硫酸质量分数按GB/T534--2002《工业硫酸》中“硫酸含量的测定和发烟硫酸中游离三氧化硫含量的计算”进行测定和计算。工业硫酸中杂质离子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PE-5100-PC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粗晶体和产品中杂质离子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硫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H2SO4,是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中文名
硫酸
外文名
Sulfuric acid
化学式
H2SO4
分子量
98.078
CAS登录号
7664-93-9
发现历史
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 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时),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一些早期对化学有研究的人,如拉齐、贾比尔等,还写了有关硫酸及与其相关的矿物质的分类名单;其他一些人,如伊本·西拿医师,则较为重视硫酸的种类以及它们在医学上的价值。[1]
在17世纪,德国化学家格劳伯(Johann Rudolf Glauber)将硫与硝酸钾混合蒸汽加热制出硫酸,在这过程中,硝酸钾分解并氧化硫令其成为能与水混合并变为硫酸的三氧化硫(SO3)。于是,在1736年,伦敦药剂师Joshua Ward用此方法开拓大规模的硫酸生产。
在1746年,John Roebuck则运用这个原则,开创铅室法,以更低成本有效地大量生产硫酸。经过多番的改良后,这个方法在工业上已被采用了将近两个世纪。[2]由John Roebuck创造的这个生产硫酸的方法能制造出浓度为65%的硫酸,后来,法国化学家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以及英国化学家John Glover将其改良,使其能制造出浓度高达78%的硫酸,可是这浓度仍不能满足一些工业上的用途。
在18世纪初,硫酸的生产都依赖以下的方法:金属硫化矿被燃烧成为低价硫酸盐,该物质可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气态的硫氧化物,再利用该氧化物生产硫酸。可惜,此过程的庞大成本阻碍了浓硫酸的广泛运用。[2]由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绘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图显示了硫酸有一个位于中心的硫原子并与三个氧原子建立共价键,如右图。
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绘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图
后来,到了1831年,英国制醋商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触法,能以更低成本制造出三氧化硫以及硫酸,这种方法在现今已被广泛运用。
存在情况
地球
酸雨中含有硫酸,酸雨中的二氧化硫(SO2)与大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又被大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随雨水落到地面 ,引起酸性土壤的形成。改良酸性土壤通常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自然界中,很多含硫的矿物质,例如硫化亚铁,在发生氧化反应后形成硫酸,所形成的液体为高度酸性,能氧化残留的金属物,释出有毒的气体。在生物界,有一种海蛞蝓(Notaspidean pleurobranchs)也能喷射含硫酸的分泌物来御敌。
金星
硫酸能在金星的上层大气中找到。这主要出自于太阳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水的光化作用。波长短于160nm的紫外光子能光解二氧化碳,使其变为一氧化碳及原子氧。原子氧非常活跃,它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变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一步与水产生反应释出硫酸。硫酸在金星大气中较高较冷的地区为液体,这层厚厚的、离星球表面约45~70公里的硫酸云层覆盖整个星球表面。这层大气不断地释出酸雨。
在金星里,硫酸的形成不断循环。当硫酸从大气较高较冷的区域跌至较低较热的地区时被蒸发,其含水量越来越少而其浓度也就越来越高。当温度达300℃时,硫酸开始分解为三氧化硫以及水,产物均为气体。三氧化硫非常活跃并分解为二氧化硫及原子氧,原子氧接着氧化一氧化碳令其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水会从大气中层升高到上层,它们会发生反应重新释出硫酸,整个过程又再一次循环。
木卫二
由伽利略号探测器传来的影像显示,硫酸亦有可能出现于木星的其中一个卫星——木卫二,但有关细节仍存有争议。[3]
管制信息
硫酸(易制毒-3),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6]
物理性质
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1.84 g/cm3,沸点337℃,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加热到290℃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最终变成为98.54%的水溶液,在317℃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及粘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较强的缘故。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硫酸的熔点是10.371℃,加水或加三氧化硫均会使凝固点下降。
硫酸的结构式及键长
浓度的差异
尽管可以制出浓纯净的硫酸,并且室温下是无限稳定的(所谓的分解成恒沸物的反应发生在接近沸点的高温之下),但是纯硫酸凝固点过高(283.4K),所以为了方便运输通常制成98%硫酸,故一般所说的“高浓度硫酸”指的便是浓度为98%的硫酸。另外,硫酸在不同的浓度下有不同的应用,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浓度级别:
硫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H2SO4比重
相应密度(kg/L)
浓度(mol/L)
俗称
10%
1.07
~1
稀硫酸
29~32%
1.25~1.28
4.2~5
铅酸蓄电池酸
62~70%
1.52~1.60
9.6~11.5
室酸、肥料酸
展开全部
硫酸亦可被制成其他形态。例如,将高浓度的SO3通入硫酸可制成发烟硫酸,有关发烟硫酸的浓度,人们通常以SO3的百分比作准或者是H2SO4的百分比作准,两者均可。一般所称的“发烟硫酸”的浓度为45%(含109%H2SO4)或65%(含114.6% H2SO4)。当SO3与H2SO4比例为1:1产物为焦硫酸(H2S2O7),焦硫酸为固体,熔点为36℃。
极性与导电性
纯硫酸是一种极性非常大的液体,其介电系数大约为100。因为它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够互相质子化对方,造成它极高的导电性,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子自迁移。发生的过程是:
化学性质
腐蚀性
纯硫酸加热至290℃分解放出部分三氧化硫,直至酸的浓度降到98.3%为止,这时硫酸为恒沸溶液,沸点为338°C。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而溶解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是一种超酸体系,酸性强于纯硫酸,但是广泛存在一种误区,即稀硫酸的酸性强于浓硫酸,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稀硫酸第一步电离完全,产生大量的水合氢离子H3O+;但是浓硫酸和水一样,自身自偶电离会产生一部分硫酸合氢离子H3SO4+,正是这一部分硫酸合质子,导致纯硫酸具有非常强的酸性,虽然少,但是酸性却要比水合质子强得多,所以纯硫酸的哈米特酸度函数高达-12.0。
在硫酸溶剂体系中,H3SO4+经常起酸的作用,能质子化很多物质产生离子型化合物:
上述与HNO3的反应所产生的
,有助于芳香烃的硝化反应。
浓硫酸特性
1.脱水性
脱水指浓硫酸脱去非游离态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氢氧原子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时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或脱去非游离态的结晶水,如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这种过程称作炭化。一个典型的炭化现象是蔗糖的黑面包反应。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水加适量,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反应放热,还能闻到刺激性气体。
浓硫酸迅速蚀穿毛巾
同时进行碳与浓硫酸反应:
2.强氧化性
还原产物
浓硫酸由于还原剂的量,种类的不同可能被还原为SO2,S或H2S:[4]
例如,还原剂过量时,HBr,H2S和HI分别将浓硫酸还原为不同物质:[4]
还原剂量不同时,产物也可能有所不同:[4]
相关反应
(1)与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铱,钌之外的所有金属(包括金,铂)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被还原成SO2,S,H2S或金属硫化物。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2)与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5]
(3)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干燥。
稀硫酸特性
性质
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4、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5、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检验
所需药品: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镁粉。
检验方法:使用经过盐酸(HCl)酸化的的氯化钡(BaCl2)。向待测物溶液滴入几滴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震荡,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向溶液中加入镁粉后生成可燃性气体,则待测溶液中含有硫酸。但此方法仅限中学阶段。
常见误区
稀硫酸在中学阶段,一般当成
,两次完全电离,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硫酸酸度系数pKa1=-3.00,pKa2=1.99,其二级电离不够充分,在稀硫酸中HSO4-=可逆=H++SO42-,并未完全电离,1mol/L的硫酸一级电离完全,二级电离约电离1%,也就是溶液中仍存在大量的HSO4-。而即使是NaHSO4溶液0.1mol/L时,硫酸氢根也只电离了约30%。
应用领域
工业用途
冶金及石油工业
用于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在冶金工业部门,特别是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硫酸。例如用电解法精炼铜、锌、镉、镍时,电解液就需要使用硫酸,某些贵金属的精炼,也需要硫酸来溶解去夹杂的其他金属。在钢铁工业中进行冷轧、冷拔及冲压加工之前,都必须用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氧化铁。在轧制薄板、冷拔无缝钢管和其他质量要求较高的钢材,都必须每轧一次用硫酸洗涤一次。另外,有缝钢管、薄铁皮、铁丝等在进行镀锌之前,都要经过用硫酸进行酸洗。在某些金属机械加工过程中,例如镀镍、镀铬等金属制件,也需用硫酸来洗净表面的锈。在黑色冶金企业部门里,需要酸洗的钢材一般约占钢总产量的5%~6%,而每吨钢材的酸洗,约消费98%的硫酸30~50kg。
用于石油工业汽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浓硫酸精炼,以除去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每吨原油精炼需要硫酸约24kg,每吨柴油精炼需要硫酸约31kg。石油工业所使用的活性白土的制备,也消耗不少硫酸。
在浓缩硝酸中,以浓硫酸为脱水剂;氯碱工业中,以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氯化氢气等;无机盐工业中,如冰晶石、硼砂、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铅、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以及其他硫酸盐的制备都要用硫酸。许多无机酸如磷酸、硼酸、铬酸(有时也指CrO3)、氢氟酸、氯磺酸;有机酸如草酸、醋酸等的制备,也常需要硫酸作原料。
完全不同 首先 硫酸氢钾是一个盐 其次 它的酸性没有硫酸强 最后 稀硫酸是混合物 而硫酸氢钾是纯净物。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
物质首先根据组成物质的不同,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空气、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矿石和合金等。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化合物由几种元素组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无机酸、碱、无机盐等,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为烃、烃的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在英文里怎么命名呢?
一、单质。
单质在英文里,直接用组成它的元素命名即可, 如:
金属单质:
silver 银
aluminum 铝
gold 金
barium 钡
bismuth 铋
calcium 钙
cadmium 镉
cerium 铯
cobalt 钴
chromium 铬
copper 铜
iron 铁
mercury 汞
potassium 钾
magnesium 镁
manganese 锰
sodium 钠
nickle 镍
lead 铅
palladium 钯
platinum 铂
selenium 锶
tin 锡
titanium 钛
uranium 铀
zinc 锌
非金属单质:
arsenic 砷
boron 硼
bromine 溴
diamond 金刚石
graphite 石墨
chlorine 氯气
fluorine 氟气
hydrogen 氢气
iodine 碘
nitrogen 氮气
oxygen 氧气
ozone 臭氧
white phosphorous 白磷
red phosphorous 红磷
silicon 硅
稀有气体单质:
helium 氦气
neon 氖气
argon 氩气
krypton 氪气
xenon 氙气
radon 氡气
二、氧化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包括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命名金属氧化物的时候,按照化学式的顺序从左往右念即可,而命名非金属氧化物时,要用字首表示分子里原子的个数,如:
金属氧化物。
ferrous oxide 氧化亚铁
ferric oxide 氧化铁
ferroferric oxide 四氧化三铁
trilead tetroxide 四氧化三铅
sodium peroxide 过氧化钠
非金属氧化物。
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sulfur trioxide 三氧化硫
nitrous oxide 一氧化二氮
nitric oxide 一氧化氮
dinitrogen trioxide 三氧化二氮
dinitrogen tetroxide 四氧化二氮
diphosphorous pentoxide 五氧化二磷
dichlorine heptoxide 七氧化二氯
water 水
三、酸。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根据酸中可被电离的氢原子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
含氧酸的命名,是在除氢、氧元素之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之后加上一个“酸”字,如:
carbonic acid 碳酸
sulfuric acid 硫酸
sulfurous acid 亚硫酸
phosphoric acid 磷酸
metaphosphoric acid 偏磷酸
phosphorous acid 亚磷酸
nitric acid 硝酸
nitrous acid 亚硝酸
perchloric acid 高氯酸
chloric acid 氯酸
chlorous acid 亚氯酸
hypochlorous acid 次氯酸
acetic acid 乙酸
thiosulfuric acid 硫代硫酸
无氧酸的命名,是在“氢”字之后加上另一种元素的名称,命名为“氢某酸”,如:
hydrochloric acid 盐酸,氢氯酸
hydrosulfuric acid 氢硫酸
hydrocyanic acid 氢氰酸
四、碱。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溶解性,可以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可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和三元碱。氢氧根离子叫做hydroxygen,所以碱的命名是在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的后面加上氢氧根离子。如:
aluminum hydroxide 氢氧化铝
sod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钠
calc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钙
bar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钡
cobaltous hydroxide 氢氧化亚钴
五、盐。
盐是酸和碱中和的生成物,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正盐:由金属元素和酸根构成,其命名是在金属元素名称后面加上酸根的名称,如:
mercury sulfate 硫酸汞
mercurous sulfate 硫酸亚汞
potassium nitrate 硝酸钾
sodium carbonate 碳酸钠
sodium hypochlorite 次氯酸钠
ferrous sulfate 硫酸亚铁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lithium propanoate 丙酸锂
sodium chloride 氯化钠
aluminum chloride 氯化铝
酸式盐:由金属元素和含氢元素的酸根组成,其命名是在酸根的前面加一个氢字,如:
sodium hydrogen sulfate 硫酸氢钠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二钠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二氢钠
calcium bisulfate 硫酸氢钙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碳酸氢钠
calcium bisulfite 亚硫酸氢钙
碱式盐:由金属元素、氢氧根和酸根组成,这里的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正一价以上,其命名是在酸根的前面加上“氢氧根”这个字,如:
dicopper dihydroxycarbonate 碱式碳酸铜
calcium hydroxychloride 碱式氯化镁
magnesium hydroxyphosphate 碱式磷酸镁
复盐:由两种金属元素和酸根组成,或者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酸根组成,如:
sodium potassium sulfite 亚硫酸钾镁
calcium ammonium phosphate 磷酸铵钙
silver lithium carbonate 碳酸锂银
sodium ammonium sulfate 硫酸铵钠
potassium soldium carbonate 碳酸钠钾
potassium aluminum sulfate 硫酸铝钾
sodium 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铵钠
六、有机化合物。
烃:也称为碳氢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和芳香烃。烷烃的命名是在表示碳原子个数的数字后面加上字尾-ane,如:
methane 甲烷
ethane 乙烷
propane 丙烷
butane 丁烷
pentane 戊烷
hexane 己烷
heptane 庚烷
octane 辛烷
nonane 壬烷
decane 癸烷
undecane 十一烷
dodecane 十二烷
heptacontane 七十烷
烯烃的命名是在数字后面加上-ene的字尾,二烯烃、三烯烃的字尾为-adiene和-atriene。如:
ethylene 乙烯
propylene 丙烯
butylene 丁烯
pentylene 戊烯
propadiene 丙二烯
炔烃的命名是在数字后面加上-yne的字尾,二炔烃、三炔烃的字尾为-adiyne和-atriyne。如:
acetelyne 乙炔
propyne 丙炔
butyne 丁炔
pentyne 戊炔
butadiyne 丁二炔
有些烃中同时含双键和三键,称为烯炔。如:
hexadienyne 己烯炔
pentenyne 戊烯炔
脂环烃的命名是在烃的名称前加一个环字。如:
cyclopropane 环丙烷
cyclobutane 环丁烷
cyclohexane 环己烷
cyclopentane 环戊烷
cyclopropene 环丙烯
cyclohexenyne 环己烯炔
cyclooctadienyne 环辛二烯炔
cyclopentadiene 环戊二烯
芳香烃的命名,苯环称为benzene,前面加上侧链的烃基名称即可:
benzene 苯
pentylbenzene 戊苯
heptylbenzene 己苯
二、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是由烃演变而来的,由烃中的几个氢原子被各种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成,这些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醚键、醛基、羰基等。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
一、醇类——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在烃基的后面加上字尾-ol。如:
methanol 甲醇
ethanol 乙醇
propanol 丙醇
butanediol 丁二醇
pentanetriol 戊三醇
cyclohexanetriol 环己三醇
benzenediol 苯二醇
propanetriol 丙三醇
二、酚类——芳香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在苯环的后面加上字尾-ol即可,最简单的酚叫做苯酚,如:
phenol 苯酚
如果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巯基,或者芳香烃环上的氢被巯基(—S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则叫做硫醇和硫酚,如:
ethanethiol 乙硫醇
benzenethiol 苯硫酚
mercaptoethanol 巯基乙醇
用浓硫酸可以使醇分子间发生脱水反应,形成醚,命名时只需把发生脱水的两个醇分子的烃基后面加上醚即可,如:
diethyl ether 二乙醚
dipropyl ether 二丙醚
dinaphthyl ether 二萘醚
三、醛类——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命名时在烃基后面加上-al构成。如:
formaldehyde 甲醛
pentanal 戊醛
hexanedial 己二醛
acryaldehyde 丙烯醛
crotonaldehyde 丁烯醛
anasildehyde 对甲氧基苯甲醛
furfuraldehyde 呋喃甲醛
四、酮类——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命名时,在这两个烃基的后面加上酮字即可,根据羰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酮、二元酮和三元酮等:
propone 丙酮
butanone 丁酮
pentenone 戊烯酮
hexanedione 戊二酮
diethylketone 二乙酮,戊酮
ethylmethylketone 甲乙酮
phenylethylketone 苯乙酮
五、醌类——醌是含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命名时,把醌字放在烃基名前面即可:
benzoquinone 苯醌
napthoquinone 萘醌
六、羧酸——羧酸的命名,是在烃基名称后面加一个“酸”字,也叫做有机酸。羧酸都是含氧酸,如:
formic acid 甲酸
acetic acid 乙酸
oxalic acid 乙二酸
malonic acid 戊二酸
adipic acid 己二酸
succinic acid 丁二酸
benzoic acid 苯酸
phthalic acid 邻苯二甲酸
maleic acid 顺丁烯二酸
fumaric acid 反丁烯二酸
七、酯类——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命名时在烃基的后面加上酸根的名称即可,如:
methyl butarate 丁酸甲酯
三、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命名时,硝基要放在烃名称前,如:
nitrobenzene 硝基苯
nitromethane 硝基甲烷
二、胺类——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氨基是胺类的官能团。命名时,在烃基名称后加-amine构成,如:
methanamine 甲胺
ethanamine 乙胺
benzenamine 苯胺
三、酰胺——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或胺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酰胺是尿素,它是碳酸的二酰胺,命名时,在烃基后面加上-amide构成,如:
urea 尿素
butenamide 丁酰胺
四、腈类——腈可以看作氢氰酸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腈的官能团是氰基,最简单的腈是乙腈。腈和氰化物不同,不是剧毒物质。命名是在烃基后面加上-onitrile构成,如:
ethanonitrile 乙腈
benzonitrile 苯腈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2.
乙酸乙酯的制备操作步骤
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处,注意观察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的变化,待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取下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液体,并闻它的气味。
③加热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有气体放出,在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有油状物。
3.
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所用仪器必须无水,包括量取乙醇和冰醋酸的量筒也要干燥。
2、加热之前一定将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否则容易炭化。
3、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4、用10%碳酸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时有二氧化碳产生,注意及时给分液漏斗放气,以免气体冲开分液漏斗的塞子而损失产品。
5、正确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的位置影响流出温度,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与蒸馏头下沿一平。
6、有机相干燥要彻底,不要把干燥剂转移到蒸馏烧瓶中。
7、反应和蒸馏时不要忘记加沸石。
8、用CaCl2溶液洗之前,一定要先用饱和NaCl溶液洗,否则会产生沉淀,给分液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