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出现事故是谁负责呢?设计者还是注册工程师,还是负责人
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设计单位的法人代表承接工程设计任务
2.由技术总负责人(如总建筑师、总工程师)委派项目总负责人(或称项目主持人)
3.项目总负责人委派各专业负责人——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
4.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设计人开展设计工作
5.完成后的图纸交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审查
6.所有参与设计工作的人员在图纸上签字,加盖注册建筑师章、注册结构师章、设计单位图
纸报审章等,交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甲方委托)。
7.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图纸交付建设单位(甲方)进行施工。
设计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工程出现事故首先核查设计图纸是否有误,之后是施工是否存在问题,业主使用、管理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是设计有问题,设计单位作为法人承担法律责任,法人代表以及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均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施工图审查环节出现漏洞,审查单位也承担相应责任。目前我国实行“终身负责制”,技术人员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到底。
1、基础不均匀沉降。地勘察数据不准。
2、管涌、流砂现场,引起基坑围护结构的破坏、塌方等。
3、基础坑边堆载超过允许值。
4、坑边安全围护缺失,引起安全事故,安全意识差造成的。
5、深基坑内水平支撑拆除爆破引起的安全事故,安全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6、深基坑内换撑不到位引起的事故,对图纸研究不透造成的。
7、基础钢筋不符合强制性规范引起的质量事故,这是规范不熟悉造成的。
8、桩基整体偏位引起的质量事故,测量错误或者测量仪器坏了。
9、基础底板的钢筋用错了或者漏掉了,造成的返工质量事故。
10、基础底板上集水坑漏掉了一个,造成的返工。或在基础板内的排水管漏放了。这是不细看图造成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
有许多工程甚至是套用旧图纸,使用时也未经校核;有时参照别的图纸,但荷载增加了,而未作计算。有的虽然作了计算,但因少算或者漏算荷载,使得砌体承载力不足,如再遇上施工质量不佳,常常引起房屋倒塌。如某小学教学楼,二层砖混结构,工程接近完工时,突然倒塌,造成多人伤亡。事后查明,该工程只是参考一般混合结构布置,草草画了几张平面、立面、剖面草图就进行施工,而且使用低质小窑砖,经事后测定砖的强度不足,等级为MU5,砂浆只有M0.4,结构承载力严重不足,房屋倒塌已成定局。
(2)不进行方案优化,尤其不考虑空旷房屋承载力降低因素。
一些礼堂、食堂、车间,层高大、横墙少,导致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差、大梁下局部压力大,很容易引起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大梁支承于砖墙上,可按简支梁进行内力分析。构造上做成能实现铰接(梁端可有微小转动)的条件,比较好的做法是梁垫预制,而不是与梁整体现浇。再就是遇到空旷房屋,可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来复核墙体承载力,若墙体不足以承载由此而引起的约束弯矩,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将窗间墙改为加垛的T形截面。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体总的承载力计算,但忽略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计算。高厚比不足会引起失稳破坏,而局压不足、又未设梁垫,或梁垫尺寸过小,则会引起局部砌体压碎,进而造成整个墙体倒塌。
(3)重计算、轻构造。
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可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尤其是抗震设防地区。
1 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失效
1.1 钢结构承载力失效指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构件或连接材料强度被超越而导致破坏。其主要原因为:
①钢材的强度指标不合格。合格钢结构设计中有两个重要强度指标:屈服强度fy;另外,当结构构件承受较大剪力或扭矩时,钢材抗剪强度fv也是重要指标。
②连接强度不满足要求。焊接连接的强度取决于是否与母材匹配的焊接材料强度、焊接工艺、焊缝质量和缺陷及其检查控制、焊接对母材热影响区强度的影响等;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因素为:螺栓及其附件材料的质量以及热处理效果(高强螺栓)、螺栓连接的施工技术工艺的控制,特别是高强螺栓预应力控制和摩擦面的处理、螺栓孔引起被连接构件截面的削弱和应力集中等。
③使用荷载和条件的变化。包括计算荷载的超载、部分构件退出工作引起其他构件增载、意外冲击荷载、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应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等。
1.2 钢结构刚度失效指产生影响其继续承载或正常使用的塑性变形或振动。其主要原因为: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如轴压构件不满足长细比要求;受弯构件不满足允许挠度要求;压弯构件不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等。②结构支撑体系不够。支撑体系是保证结构整体和局部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抵制水平荷载、抗振动有利,而且直接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如工业厂房当整体刚度不足时,在吊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摇晃)。
2 钢结构失稳
2.1 钢结构的失稳主要发生在轴压、压弯和受弯构件。它可分为两类:丧失整体稳定性和丧失局部稳定性。两类失稳都将影响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也可能引发其它形式的破坏。
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①构件整体稳定不满足要求。影响它的主要参数为长细比(λ=l/r),其中l为构件的计算长度,r为构件截面的回转半径。应注意截面两个主轴方向的计算长度可能有所不同,以及构件两端实际支承面情况与计算支承面间的区别。②构件有各类初始缺陷。在构件的稳定分析中,各类初始缺陷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这些初始缺陷主要包括:初弯曲、初偏心(轴压构件)、热轧和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及其分布、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等。③构件受力条件的改变。
钢结构使用荷载和使用条件的改变,如超载、节点的破坏、温度的变化、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意外的冲击荷载等,引起受压构件应力增加,或使受拉构件转变为受压构件,从而导致构件整体失稳。④施工临时支撑体系不够。在构件的安装过程中,由于结构并未完全形成一个设计要求的受力整体或其整体刚度较弱,因而需要设置一些临时支撑体系来维持结构或构件的整体稳定。若临时支撑体系不完善,轻则会使部分构件丧失整体稳定性,重则造成整个结构的倒塌或倾覆。
2.2 影响结构构件局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
①构件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如构件T形、槽形截面翼缘的宽厚比和腹板的高厚比大于允许偏值时,易发生局部失稳现象;在组合截面构件设计中应特别注意。
②局部受力部位加劲肋构造措施不合理。当在构件的局部受力部位,如支座、较大集中荷载作用点,没有设支承加劲肋,使外力直接传给较薄的腹板而产生局部失稳。构件运输单元的两端以及较长构件的中间如没有设置横隔,截面的几何形状不变难以保证且易丧失局部稳定性。
③吊装时吊点位置选择不当。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吊点位置选择不当会造成构件局部较大的压应力,从而导致局部失稳。所以钢结构在设计时,图纸应详细说明正确的起吊方法和吊点位置。
3 钢结构疲劳破坏
钢结构疲劳分析时,习惯上当循环次数N<105时称为低周疲劳,N>105时称为高周疲劳。经常承受动力荷载的钢结构如吊车梁、桥梁等在工作期限内经历的循环应力次数往往超过105。钢结构构件的实际循环应力特征和实际循环次数超过设计时所采取的参数,就可能发生疲劳破坏。此外影响钢结构疲劳破坏的因素还有:所用钢材的抗疲劳性能差;结构构件中较大应力集中区;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时有缺陷,其中裂纹缺陷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比较大;钢材的冷热加工、焊接工艺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对钢材疲劳强度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4 钢结构脆性断裂
钢结构脆性破坏是极限状态中最危险的破坏形式之一。它的发生往往很突然,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而破坏时构件的应力很低,有时只有其屈服强度的0.2倍。影响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因素主要有:
① 钢材抗脆性断裂性能差。钢材的塑性、韧性和对裂纹的敏感性都影响其抗脆性断裂性能,其中冲击韧性起决定作用。
②构件制作加工缺陷。构件的高应力集中会使构件在局部产生复杂应力状态,它们也将影响构件局部和韧性,限制其塑性变形,从而提高构件脆性断裂的可能。
③低温和动载。随着温度降低,钢材的屈服强度fy和抗拉强度fu会有所升高,而钢材的塑性指标截面收缩率Φ却有所降低,使钢材变脆。通常把钢结构构件在低温下的脆性破坏称为“低温冷脆现象”。至于动载对钢结构脆性破坏的影响则可解释为:钢材在循环应力反复作用下生成疲劳裂纹,裂纹的扩展直至整个截面的破坏往往是很突然的,无明显塑性变形,即疲劳裂纹的扩展破坏呈脆性破坏特征。
5 钢结构腐蚀破坏
普通钢材的抗腐蚀能力比较差,这一直是工程上关注的重要问题。腐蚀使钢结构杆件净截面面积减损,降低结构承载力和可靠度,腐蚀形成的“锈蚀”使钢结构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尤其是抗冷脆性能下降。一般来说钢结构下列部位容易发生锈蚀:埋入地下及地面附近部位,如柱脚可能遭受水或水蒸气侵蚀干湿交替又未包混凝土的构件;易集灰又湿度大的构件部位;组合截面净空小于12mm,难于涂刷油漆的部位;屋盖结构、柱与屋架节点、吊车梁与柱节点部位等。
总结] 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钢结构的跨度大、有效利用空间宽广、施工进度快,工期短且经济实用。目前,钢结构已经成为与混凝土结构并列的一大建筑结构系统。实践证明,钢结构的制作工艺严格、施工要求精度高,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钢结构构件的选材、加工制作与安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及工序的监督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建设的使用功能。
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设计人应当继续完善勘察、设计,减收或者免收勘察、设计费并赔偿损失。
并且会依据工程事故的严重程度会追究签字设计人员的相关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二百八十条 勘察、设计人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未按照期限提交勘察、设计文件拖延工期,造成发包人损失的,勘察人、设计人应当继续完善勘察、设计,减收或者免收勘察、设计费并赔偿损失。
第二百八十一条 施工人的质量责任
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经过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百八十二条 质量保证责任
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承包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第十七条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第二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扩展资料:案例:
2014年10月7日,位于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的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回用水厂房二楼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回用水厂房及厂房内的部分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743.6万元。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地下污水总管内的可燃气体甲烷、氢气等通过6根溢流管反串到正在施工建设的回用水厂房,长时间积聚并达到爆炸极限,遇操作工打开电灯开关打火引发气体空间爆炸。
2017年2月,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作出张子武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BDO项目设计人员张子武,进行设计时违反《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
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便将通向雨水系统的六根溢流管线变更为通向污水系统,且未在六根溢流管或溢流管汇集总管上设计水封等阻隔装置, 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故被告人张子武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00元。
对跨度较大的次梁支承于主梁上时,次梁的支承端会对主梁产生较大的扭距,这时可在电算程序中指定该次梁的端支座为绞接。这种方法对解决梁在受剪扭情况下的超筋超限是非常有效的。
混凝土裂纹主要是掌握原材料和拌制;刚出要的水泥安定性差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过大,砂子含泥量大。混凝土坍落度不能超出5-7。如使用商混,注意坍落度,还有要在初凝时拿塑料薄膜覆盖,保证不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因表面受暴晒或风沙袭扰而过早失水产生的干缩裂缝。
结构简介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框架结构
山西198吨大货车匝道侧翻,造成此事故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车辆超载和独柱墩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一、山西198吨大货车匝道侧翻
湖北武黄高速和大广高速互通引桥段的桥面发生侧翻,造成3辆货车坠落,并导致四人死亡,八人受伤。据悉该车装的货物是变电设备,这个变电设备重量应该十分沉重,三辆货车为了拉动变电设备,使用连接杆相连着,前面一辆重型货车往前拉,后面两台货车在后面推。
当三台货车行驶到匝道时被告知这段道路进行养护,需要沿着一侧行驶,结果就发生桥面侧翻的惨剧。事发桥段的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能承载的最大限度是55吨,采用单柱式桥墩。
二、造成该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事故发生后很快引起网友的热议,大家的议论点在于导致桥面侧翻的原因。其实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货车严重超载,另一个是该桥面的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据悉坠落的三辆货车里,有一台货车属于多轴特种车辆,该车重达198吨,已经超出该桥面承载量的四倍。
根据专家说法,该桥段发生侧翻的原因很可能跟该桥设计结构有关系,如果该车辆不走侧面,而是走中间很可能不会发生惨剧。当时由于路面养护,所有的车辆全都走的一侧,而这个桥的结构属于独柱墩结构,中间只有一个支撑点,当桥面重量失衡就会发生侧翻。该桥的设计结构完全符合当时桥梁质量要求,很符合日常车辆运载需求。如果不是车辆超载,安全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综上所述
山西198吨大货车过匝道时匝道发生侧翻,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货车超载严重和桥面设计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当时买的原材料是正品,那你可以找质量监测部门对原材料做检验,原材料质量有问题应该找供应商,让他赔你的所有损失。如果是结构设计有错误,那就找设计部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