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具体都有哪些
1、隐蔽工程验收
卫生间验收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例如,燃气管和给水管在平行铺设的情况下,距离不能小于50mm,交叉铺设的距离不能小于10mm。热水管在安装过程中,要装在冷水管的左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30mm。业主可以拿尺子量一下,看装修工人的施工是否符合验收规范。
2、墙地瓷砖验收
卫生间的面砖和地砖贴好后,业主需要进行验收检查。首先可以目测一下,符合规范的墙面应该是表面色泽基本一致,平整干净,没有漏贴和错帖现象。瓷砖之间的缝隙要均匀,周边顺直,砖面没有裂纹、掉角、缺愣等现象。然后,用小锤子在墙面和地面轻轻敲击,检查是否有空鼓存在。
3、装修完工验收
卫生间整体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最后的完工验收。首先是洁具的外观,应该无损且保持洁净,安装上要牢固,没有出现松动的情况。洁具的给水连接管,不应该出现弯扁和凹凸等情况。然后要把水龙头打开,检查出水顺畅与否,排水是否正常。部分卫浴洁具还要进行闭水实验,检查是否有渗漏的情况。
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如下: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上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士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内部不需要钢筋,能达到防水阻水目的就可以了。
导墙规范:GB 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8.6.1 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 施工缝和后浇带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8.6.2 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2 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
不一定要加钢筋,根据实际情况,规范里没有规定。
是。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相关规定: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底部,但高度不小于200mm,但应该是150毫米。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5.1(4)规定:厕所,洗手间和浴室应符合下列要求:地板,地板沟,管道,楼板和楼板应紧密防水防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潮湿,干燥和潮湿的替代地方不易使用。有规定规定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用于浴室内1.5米以下的墙壁。否则,应采取防水措施。因此,必须设置普通混凝土混凝土,高度不小于200mm。
扩展资料
浴室采用1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角落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导墙或实心墙。 @ 500的高度应设置2φ6个拉杆。
当高度超过4米时,墙壁应为半高。用水平钢筋混凝土设置梁(带)。参见GB50011-2010“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13.3.4-4条。大型酒店有中央空调,所有房间的卫生隔断墙应建在顶部,以确保空调的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卫生间上翻止水带砼施工的工艺流程: 清理卫生间周边→定位放线→刷除表面杂质→支反边模板→压力水冲洗→报验→刷素浆→混凝土浇筑→养护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清理卫生间周边施工现场。
2、放卫生间周边墙线,门洞口边线。
3、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浮尘刷除并用压力水洗刷干净后,支反边模板并加固。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反边混凝土基层。
4、涂刷素水泥浆界面处理。 C20混凝土浇捣密实,待达到1.2MPa后模板方能拆除,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1)应在细石混凝土压抹完毕后的12h以内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4)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扩展资料:
止水带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浇埋在混凝土中,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头,因为塑料和橡胶的撕裂强度比拉伸强低3-5倍;
止水带一旦被刺破或撕裂时,不需很大外力,裂口就会扩大,所以在止水带定位和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注意定位方法和浇捣压力,以免止水带被刺破,影响止水效果。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止水带不得长时间露天曝晒,防止雨淋,勿与污染性强的化学物质接触。
2、在运输和施工中,防止机械、钢筋损伤止水带。
3、施工过程中,止水带必须可靠固定,避免在浇注混凝土时发生位移,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正确位置。
4、固定止水带的方法有:利用附加钢筋固定、专用卡具固定、铅丝和模板固定等(图)。如需穿孔时,只能选在止水带的边缘安装区,不得损伤其他部位。
5、用户定货时应根据工程机构,设计图纸计算好产品长度,异型结构要有图纸说明,尽量在工厂中将止水带连接成整体,如需现场连接时,可采用电加热板硫化粘合或冷粘接(橡胶止水带)或焊接(塑料止水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