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气密性施工总结?
建筑气密性是指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保证建筑围护体系内温度恒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室内受冷风或热风渗透而造成热损失,即室内能量损失,气密性等级越高,热损失越小。
被动房中要求压力测试换气次数即气密性n50≤0.6h-1,较高的气密性大大减少了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当冬季采暖时,高气密性减少了冷风向室内渗透造成的热损失,降低了采暖能耗需求,同样,夏季制冷时,减少了室外热空气渗透,降低了空调能耗。当然,气密性的好坏并不是降低能耗的唯一指标,其中还包括了门窗、墙体等构件的传导热损失。
1 气密性设计注意事项
1.1 气密层位置及表示
气密层主要由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门窗、墙体、屋面、地板等构成,一般位于外墙内侧且连续包裹整栋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在设计图纸中,一般会用红色粗线在建筑围护结构内侧表示,但是还是有部分设计将气密层遗漏,致使施工人员不能明确气密层位置,导致施工疏漏而影响被动房效果,如图1。
1.2 常见采取气密性措施的部位
1.2.1 被动式外门窗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中对窗墙比明确规定,且以南向窗墙比为例,窗墙比高达0.5,因此窗户的气密性好坏将对整栋被动房建筑存在重大影响,因此被动房位于外围护内的外门、外窗除要满足被动房要求U值≤0.8w/(m².k)外,还需满足气密性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0月颁布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规定:“外门窗应有良好的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8级”相比传统建筑,被动房门窗均采用外挂式安装。与此同时,门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要采用防水隔汽膜(内侧)和防水透气膜(外侧)的措施,避免框体与墙体之间缝隙出现漏气或漏水的风险,如图2。
1.2.2 墙体砌筑及抹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4.2.4条明确规定:“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并在说明中明确提出:“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由于吸水和收缩性不一致,接缝处表面的抹灰层容易开裂,均应采取加强措施,以切实保证抹灰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被动房设计时,墙体砌筑及抹灰均要采取气密性保障措施,防止因墙体不均匀沉降或收缩致使墙体开裂或抹灰层开裂,尤其在砌体抹灰设计时,要在设计中明确防开裂措施,并确保气密性措施牢固可靠。
图1 气密层标注示意
图2 门窗设计节点
图3 气密性处理
1.2.3 围护结构整体性
为保证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的整体性,在设计时,对穿透外墙、屋面、地板管线或预埋管均应采取气密性处理措施,如图3。
2 气密性施工注意事项
俗话说“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被动房最终是否能够达到节能的目标,施工的精细化就起到决定性作用。
2.1 门窗安装工程
被动房外门窗均采用外挂式安装,外侧采用垫木和专用角码进行固定,内外两侧分别采用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气膜膜进行粘贴密封,工序繁琐导致比较容易出现气密性隐患,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进行内外侧防水膜施工时,门窗角部和角码、垫木部位粘贴难度较大,因此此部位需要设置加强层,其中外侧防水膜应依次自下而上进行粘贴,保证搭接部位开口朝下,减少进水隐患。
(2)在粘贴防水膜时,要确保基层完全干燥,避免因墙体潮湿防水膜粘贴不牢。
(3)在雨季施工时,对于外墙面,尤其是门窗洞口四周宜采用防水砂浆进行找平,以防止雨水长时间冲刷墙体导致雨水渗到防水膜内部,影响粘贴质量。
(4)针对非自粘型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气膜,施工方法简单总结为四个字:粘、涂、刮、压,即首先将防水膜粘帖在窗框上,然后将专用胶以“S”形涂在墙体上,其次将胶进行均匀刮平,最后将膜进行粘贴,并进行压实。值得注意的是,在将胶刮平时,确保胶能连续不断开。
2.2 混凝土工程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混凝土拆模后应将模板对拉螺栓套管进行气密性封堵,由于对拉螺栓设置较多,因此容易疏漏,所以务必将所有套管进行封堵,避免因小失大。
2.3 砌筑、抹灰工程
在砌体结构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砌体收缩裂缝、开裂等因素,严格控制砌块选用、龄期、砂浆饱满度、砌筑高度等,以蒸压砖和混凝土砖为例,由于其早期收缩值较大,因此需在龄期28天后才可投入使用,如砌块本身存在破损、裂缝等缺陷时,对砌体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会产生裂缝现象。砌筑时,严格控制砌筑砂浆厚度和饱满程度,以及每日砌筑高度和填充墙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空隙部位的斜砌时间。
抹灰层可以构成气密层,还可以弥补墙体砌筑缺陷,因此抹灰时也要采取防开裂措施,尤其是两种材料交接部位,需要采取挂网等防开裂措施。
由于墙体开裂会对建筑整体气密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砌筑、抹灰过程中充分考虑墙体开裂因素,将墙体开裂风险降至最低,以此确保维护结构的气密性。
2.4 安装工程
被动房气密性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需要注意气密性问题,而往往忽视使用阶段的气密性问题。这里仅以地漏、洗漱盆为例,在被动房项目装修完成后进行气密性竣工测试时,地漏、洗漱盆等部位最容易出现空气泄漏现象,而国家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4.5.9条和4.5.10条分别规定: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和优先采用具有防涸功能的地漏。但是笔者认为,由于长时间不用水封容易干涸,而具有防干涸的地漏在长期使用后回弹功能变差等问题,致使管道异味仍进到室内,因此需要设置永久性且不受外力干扰的气密性措施。
3 气密性检测及评估
采用“鼓风门法”鉴定一栋被动房或一户被动房及逆行压力测试。将风机安装在位于外围护结构上的门或窗洞口上,并将室内其他非永久性开口部位进行封堵。先后建立50Pa的微正压和微负压并测得在该风压下风机抽吸的空气体积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越大,越容易达到n50≤0.6h-1的要求,实际上,n50达到0.6的大型建筑仍有可能存在大量漏气问题,因此对于大型被动式建筑,即Vn50≥4000m³时,既要测试每小时换气次数(n50),也要测试建筑渗透性(q50),而q50应小于等于0.6m³/(h.m²)。
铝合金门窗水密性能最低控制指标 铝合金门窗水密性能最低指标可按下式取值且不小于250Pa(即铝合金门窗的水密性能不能低于3级指标):P=k×z×s×W0 。
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w0:基本风压(N/);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s:体形系数,可取1。2;k:系数,沿海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k值取0。3,其它地方取0。25。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试验。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
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气密性是指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铝合金窗的气密性能一共分为8级,数字越大,气密性越好。
现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别对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进行铝合金门窗气密性能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严寒地区外门窗的气密性能等级不应低于6级。
2、其他地区对于低层(7 层以下)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气密性能等级分级的4级,对于高层(7层及以上)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气密性能等级分级的6级。
总之,铝合金窗的气密性能是消费者在购买门窗时必须重视的一点,因为气密性能的好与坏决定了以后的生活质量。
水密性4级;气密性8级;抗风压8级。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等级是越高越好。
气密性和隔音性具有相对的关系,气密性差则隔音性自然不好。
1、如十字路口、铁路两旁、飞机场、市场等噪音较复杂的周围建筑,采用气密性登记2 m3/hr。_以下的铝门窗。
2、一般公寓住宅、办公楼、医院、工厂、学校等建筑物可采用气密性等级8m3/hr。_以下的门窗。
3、郊区、乡村住宅比较安静地区可采用气密性等级30m3/hr。_以下的门窗。
温馨提示:环保健康的居所室内的噪音一般不能超过35dB。否则长时间居住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请各位朋友重视自己及家人或他人的身体健康。
扩展资料:
一种气密窗,其外框内侧上下框体上设有两玻璃推拉窗门导轨槽和两纱窗导轨槽,推拉窗门框和纱窗嵌入其内。
其特点是:
外框导轨槽的中部之间固定一弹性块,两纱窗位于推拉窗门外侧,外框左、右框体外侧上、下部各设有左、右相对应的榫头和榫槽。
内侧各设有自其上部延伸至其下部并带凹槽的凸条,将外框左、右框体内侧分为内槽和外槽,推拉窗门左、右框体嵌入其中。
凸条凹槽中嵌有弹性密封条向外伸出并折向外框内侧壁而固定在内侧壁上,在其外表面形成一略呈弧状的斜面。
推拉窗门的左、右框体与该斜面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斜面。其优点是防灰尘、蚊蝇等的作用显著,防盗性能好,气密性好,拼装方便,耗材低。
严密性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压力小于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 20 kPa 。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 0.1 MPa 。
12.4.4 试验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对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30%和60%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30min,并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如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管内压力升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后,待温度、压力稳定后开始记录。
12.4.5 严密性试验稳压的持续时间应为 24 h ,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当修正压力降小于133 Pa 为合格。修正压力降应按下式确定:
_P’=(H1+B1)-(H2+B2)(273+ t1)/(273+ t2) (12.4.5)
式中:——修正压力降(Pa);
H1、H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压力计读数( Pa );
B1、B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气压计读数( Pa );
t1、t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管内介质温度( ℃ )。
12.4.6 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复位,然后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应采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为合格。
扩展资料:
提高气密性措施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通风从机理上可分为两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通过围护结构的渗风是自然通风的一部分,气密性差的建筑,渗风量大,其自然通风条件相对较好。
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与自然通风相比,可控制性强,可以通过调整风口大小、风量等因素来调节室内的气流分布,从而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高气密性建筑在采用机械通风的同时,可以采用热回收装置,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但机械通风需要耗费风机能耗。
从前面的示例看,气密性差的建筑,通过围护结构的渗风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风的需求,一般无需采用机械通风,不需要消耗动力。而建筑为了保持其高气密性,围护结构特别是外窗往往采用很好的密封材料,甚至限制其开启,难以实现自然通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密性
压力容器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1、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可与气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压力应为气压试验的压力。
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清洁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4、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