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破坏强度计算公式
陶瓷破坏强度计算公式是破坏强度*1.5再除以瓷砖厚度等于值。断裂模数就是把瓷砖放在一个专用的检测设备上,上下两端同时用力向该产品挤压,看它在这种高压强度下多少mpa就压断了,能承受多少mpa,单位是(MPA)国标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5mpa,单个值大于或等于32mpa,就是合格品。
断裂模数计算式是R=3FL/2BH2,破坏强度计算式是S=FL/B。
断裂模数计算式是R=3FL/2BH2,R指断裂模数MPa。破坏强度计算式是S=FL/B,S指破坏强度N。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是指陶瓷砖在一定力量或者压机的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度,通俗点说就是陶瓷砖结实不结实。
遵照国家标准(GB/T4100。1-1999)与行业标准JC/T665-1997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对砖背面白色附着物过多的产品一律要求清除。
地面砖铺贴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干湿铺贴法”规程进行施工。
水泥、砂按1:2.5配好搅拌均匀,加进小量水,手拣成团(手指缝不能漏水),放在地面不散开为标准。
因水分过多,极易使地砖铺贴后,水泥砂浆出现沉降,产生空鼓、松脱。将备好的水泥砂浆扫平,放上抛光地砖敲打排气后取出地检查砂浆密度是否一致,如发现局部出现松散状,定要填补水泥砂浆再次敲打排气,再次检查确无松散状,可在抛光地砖背部涂上纯水泥砂浆(厚度约3~5mm),放回水泥砂浆面敲平,铺贴完成。
严格控制铺贴完成24小时内不准踩踏行人,包括铺贴人员在施工中踩踏,7天内不准行手推车。工缝、伸缩缝边砂浆若需修边,则须铺湿砂护边,防止砂浆水分过快挥发。(特别天气干燥季节)。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陶瓷砖
瓷砖质量合格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吸水率、强度、抗热震性等。
1、尺寸偏差:瓷砖的尺寸包括边长(长度、宽度)、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尺寸偏差是指这些尺寸平均值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
2、表面质量: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一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3、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4、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瓷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
5、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
扩展资料:
相关的国家标准:
《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
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