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与设计相关工作者,你的书单是怎样的?
作为一名电商设计师,我想把自己这三年看过来,觉得好的一些书推荐给大家:
首先是左佐的《设计师的自我修养》,作者采用了案例结合理论的方式,通过自身的亲身经验,给小伙伴们做了诚挚的分享,在书中,你可以学到关于字体设计、标志设计、设计常识、设计理论、设计技巧,以及作者自己对于设计的思考和经验,对于初学者,这本书可以提升你对设计的理解。
第二本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作为优衣库的视觉精神缔造者,在书中,你可以学到很多有关整理的一些技能,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相信,你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想要用设计带动惊人的销售吗?那就先开始整理吧。
第三本要推荐的是《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提炼了如何做好设计的四大重要原则: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里面还有很多的解析,我相信对完本书,你会对你有很大的影响,这本书也经常会被大家追捧为,设计师必看书单。
第四本要推荐的是佐佐木刚士的《版式设计原理》,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因为他对我影响很深,在书中,通过简易明了的示例作品,阐述了页面构成理论、图片的理论、图解图说以及文字组合的理论,更加的直观易学,所以我在这里进行强烈推荐。
最后一本是《配色设计原理》这本书对于配色有问题的人简直救星,像我就是一个色感极差的人,最近我也在研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有实用而且系统的配色知识,我相信看完这本书,你肯定能够收获很多。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书单,希望对大家有用
有人把创意和设计相提并论,像“创意设计”,更有甚者,直接把创意等同于设计,他们认为,创意就是设计,设计就是创意,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意”,什么是“设计”?他们二者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和设计的概念解释
创意(Creativity)。
创意是神秘的。古往今来,学者们对创意的认识不同,所作的定义也各不相同,Robert J. Sternberg认为,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也就是具有原创性,是不可预期的),又恰当(也就是符合用途,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 ①。建筑学者库地奇(John Kurdich)认为:创意是一种挣扎,寻求并解放我们的内在②。赖声川先生说:“创意是看到新的可能,再将这些可能性组合成作品的过程。” ③这些定义都说明了创意包含两个主要的面向:“构想”面向与“执行”面向,“寻找”与“解放”在更深的层面说明以上两种面向的创意工作。赖声川先生把这两部分称作创意的“二部神秘曲”,既独立又互相联系,它是通过两个步骤进行的——欲望的涌现,以及表达这种欲望的方式。 设计(design)。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设”意味着“创造”,“计”意味着“安排”。英语 design的基本词义是“图案”、“花样”、“企图”、“构思”、“谋划”等,词源是“刻以印记”的意思。因此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④,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的目的性,二是活动的创造性。
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设计认为只要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都叫设计。按照这种说法,原始人类打制石器、切削树木是设计家庭主妇计划晚餐的菜谱、整理房间是设计小学生挑选玩具、做作业也是设计„„这种设计的定义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人的基本活动。狭义的设计观认为只有职业化的设计人员所从事的创造性地活动才叫设计,例如工程师、建筑师、产品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发型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等等。这种设计的定义强调设计是一种专业化的活动,并且都有“可见”的物质成果。
创意和设计的区别
1、创意强调灵感和构思,设计强调过程和结果。
创意强调的是灵感和构思(idear),它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人们普遍把灵感产生的那一刹那看成是创意过程中最神秘的一刻,这一过程极其复杂却又在瞬间完成,犹如天外来客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的思维是发散的、跳跃的,没有规律可循,你可能在吃饭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交通工具的改良方案,也可能在跳舞的瞬间产生了一部小说的构思„„灵感的这种不可预期性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对创意的“构想” 面向(idear)的看重,所以很多人就把创意直接等同于idear,比如“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意”,“这件作品很有创意”,就是把创意理解为“计划”“构思”,是仅存于思维层面上的。
设计虽然也重视构思、想法,但它更强调的是后半部分的“执行”面向。“设计一词有两种性质:作为动词,它指人类的一种活动作为名词,是指这种活动的产物。”⑤强调设计是一个过程(process),是一种结果(result)。前期的策划、构思固然重要,后期的表达、呈现更重要。如果你有一个关于汽车的设计方案,并且自认为非常不错:它有优雅迷人的外型、成熟时尚的色彩、节省动力的装置„„那么,就把它表现出来,用图象或模型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在观者面前,让人们理解、明白,从而最终接受你的设计,否则,你一直在那里夸夸其谈,说的天花乱坠,别人还是一头雾水,不得其意。
2、 设计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创意则不尽然。
我们说,“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这是设计的最本质的意义,是设计活动的本原。在这个定义里,非常明确的指出设计的目的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从最初的方案构思、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到方案推广,我们清楚每一步的意义与作用:我们之所以把汽车设计成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是因为这样能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我们选择这种色彩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人群更青睐于它我们把操作流程设计成这样是因为更能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设计的每一个流程都是围绕着最终目的来运作的,这种目的性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创意的过程中则不一定都是有目的的,至少是在初始阶段。创意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的所思、所感,这种思维可能完全是无意识的,天马行空的,至于这种思维有什么用处,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赖声川先生在创作《如梦之梦》这部戏剧的时候,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过去城堡主人的画像,便产生了一个关于一位美丽的中国女子的爱情故事,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创作《如梦之梦》,也没想到把这个故事加进来作为戏剧的一部分,可见他当时的思维是无目的性的,无意识的,后来随着其他素材的积累,才渐渐完成了这部剧作。
我们自己也经常有这种体会:看见一事物便联想到另外一事物,从另外一事物又联想到了与它有关的其他东西„„这种思维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不受主观意识的支配,倘若我们继续顺着这种思维联想下去,没准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或者一部小说的提纲。这说明有些创意在初始阶段是无意识的、没有目的性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意在初始阶段都是没有目的的:看到残疾人坐轮椅上下台阶不方便,就有了一个能爬台阶的轮椅的创意看到水蒸气把壶盖掀动就有了把水蒸气当作动力的想法曼佐尼(Piero Manzoni)把自己的大便封在罐头里当作“活雕塑”„„你能说这些行为是没有目的的吗?
3、 和创意相比,现代设计更多的表现出协同合作的特征。
我们知道,创意中最重要的就是构思,而构思是发生在个人头脑中的活动。每个人由于受到生活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经验、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即使是处在同一环境中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的创意思维也不同。虽然创意人之间有时也就某一问题交流看法,他们也会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但是交流讨论完之后,随着对此问题的深入了解,每个人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形成了新的创意,这两种创意又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个创意思维不可能由两个人来共同完成,不同的人产生的创意只可能类似,不可能完全相同。
设计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协同工作,设计的重点是参于、贡献与传达。一个复杂的设计任务,往往需要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国度的人共同完成。在初始阶段,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交流资料与设计构思,设计师与客户之间交流设计方案在产品制作阶段,设计师与模型师、工程师之间需要交流合作产品销售阶段,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需要交流„„这种交流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
创意与设计的联系
实际上,创意与设计的概念外延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概念外延越大,其内涵就越狭窄,概念就越是模糊。所以,创意和设计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的,他们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也有许多共同点,举例来说:
1、 创意与设计都强调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就是创新。创意与设计都是强调创新的:例如,创意的英文单词 ——Creativity本身也可以翻译成“创新”,在英文里,创意等同于创新而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即创新,它是设计活动的基本要素。
创新的重要性,从小的方面讲关系到个人、企业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秒都有无数新鲜事物的出现,并且,崇尚新奇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没有人愿意永远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所以我们要努力创新,拥抱并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向困难挑战,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和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2、 创意与设计都是一种低投入,高附加值的行为。
创意与设计之所以被各国推崇,是因为它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以较小的投资换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创意与经济结合,发展成创意产业,设计与经济结合,发展成设计产业。通过创意和设计带动经济发展,改变企业和国家命运的例子举不胜举: 1998年,Jonathan Ive设计出了糖果般可爱的第一代iMac,改变了人们对电脑笨拙、冰冷的印象, 改变了苹果公司长期走弱的业绩,甚至击败索尼,成为数字时代个人娱乐设备的第一品牌。韩国的三星公司,凭借优良的产品性能、人性化的设计、富有创意的销售模式在短短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我国的联想、海尔、康佳等企业近年来也意识到创意和设计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逐渐加大了对创意和设计部门的投资力度,把它们当作提升品牌形象、向国际化迈进的一件强有力的武器,并且成绩显著。
3、 创意与设计都把文化作为立足点。
创意和设计都是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是靠符号表征着的意义系统”⑥,人是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里,所以我们看到一块石头,我们会叫它“猴子观树”,看到一棵树会叫它“迎客松”。把文化融入到创意和设计中,可以使新事物与人所熟悉的前事物或他事物在时空上具有“意义”的上下文联系,从而便于人对其意义的认知、理解、接受。同时,创意和设计出来的结果由于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种新型需求,就需要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个人或企业对文化充分挖掘.并进行创造性地现实转换,使人们能够很容易的接收。
猜你喜欢
1. 策划和计划的区别
2. 有创意的平面设计公司名字
3. 创意设计师自我评价
4.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区别
5. 不得不看的7款创意楼梯设计效果图
6. 有创意的设计作品欣赏
7. 策划文案编辑的区别
满意请采纳
平面设计中的创意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也呈现了不同的面貌,有很多新的观念不断加入设计中去。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新的媒体技术和材料等,使得平面设计的画面感和形式展现出一种更加复杂的状态。下面是我分享的平面设计中的创意,欢迎大家阅读!
创意,是设计者追求的一种理念,是广告创作的一种专业名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又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有所体现。
而平面设计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报纸,杂志,宣传册等,形式是多样化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所有的平面设计中,几乎都只有几种情况,即文字、色彩和图像共存的,第二重视有文字和色彩,但是缺少图像的,第三种是有图像和色彩,但是没有文字的描述。这三种形式是目前平面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三种,所以,图像、文字和色彩,就是构成一个平面设计的三种创意元素,在这三种形式中,创意元素是如何体现的呢?
1 图像的运用
首先是图像。图像是一个平面设计的重点,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图像相比文字更加能抓住读者的兴趣,而图像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更是不可少的。在平面设计中,图像有多种多样的,例如手绘的图像、摄影的图片等都是不错的图像素材。在平面设计中,如何运用好图像,是一个重点,很多时候,图像运用是否到位,极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在设计中,要注意图像的大小、含义等。目前平面设计中用得比较多的图像是人物,这也使得很多平面设计逐渐模式化、同质化,因此,为了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就需要将图像的形式拓展得更宽,避免出现审审美疲劳。所以,在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尽量地将图像进行抽象化,使得其各个点、线、面都能进行全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画面主体,从而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例如,在很多品牌的logo方面,图像的抽象化使得人们更加能记住,如体育运动品牌耐克的标志经修改后变成了现在的“√”,就是用了简单的图像使得人们对其印象更深。
2 色彩的运用
第二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色彩。色彩是一个平面设计的关键,配色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视觉效果有很大影响。冷暖色调、色彩调和、大小面积等色彩的`属性都是设计的基础,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通过色彩来表达设计的理念。例如用明快的颜色来表示喜悦、用暗沉的颜色来表示哀伤等。不同的色彩搭配往往能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反应人的内心情感。例如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还会使用对比的形式,如黑底白字、黑白搭配等,以获取明显的视觉效果。当前,有很多平面设计都利用一件产品的颜色作为底色,这种做法是为了强化人们对品牌的印象,突出品牌的形象,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使用色彩时,也要根据各种颜色的视觉效果进行。例如,以暗冷色调作为背景时,其上层的重要信息则可以用比较暖的、亮的等类似的颜色作为点缀,以突出内容。平面设计中,使用颜色时尽量要少一些,而不要用得过于杂乱,以免导致人们对设计的误解。色彩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合理,否则很容易出现与预计相反的效果。例如,一个完整的平面设计,首先要确定颜色以确定作品的风格基调,将整个画面的氛围凸显出来,以便为反映设计的内容作铺垫。
3 文字的运用
第三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字。文字作为对人们思维的一种引导,在设计中也是比较常用的。文字是一个平面设计的文案部门,即设计的标题、正文内容等,一个平面设计的版面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在设计中,标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平面广告中的广告标题和广告语就是一种概括的精华,能给人植入对一件产品的第一印象。因此,文案是否够精辟,是否耐人寻味,有特殊的意义,是一个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判定因素。设计的文字方面,可以采用双关语、对比、比喻等多种形式完成。例如,将咖啡与和平的宣传相结合的广告,利用空的弹壳将咖啡装起来,而在文字上的精辟则使得这则广告设计更加引人入胜。“PEACE(和平),味道好极了!”这句简短的文字就是使用了双关语的语法特征,使得含义更加深刻。而一个好的广告语,则更加耐人寻味。平面设计中,文字已经不仅仅是文字了,更多是从文字上体现出来的内容和一种信息,更多的是要利用文字追求一种风格和个性,使得作品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文字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每一个属性的不同,都能传递出不一样的信息,也能将一个平面设计的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文字则更多的与色彩和图像相结合,使得效果更佳。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创意时,应该要注意内容与形式应达到统一,不要太过于追求新鲜,而应该以文化作为一种基调,将设计的理念展现出来。
4 结语
平面设计是为了将一件需要宣传的物品单纯地展示给人们的一种方法,而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追求一种视觉享受,其目的是为了将设计作品的理念和受众的心灵感受相结合,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平面设计中,设计者是关键,创意是区别设计的关键因素,而平面设计的创意元素有三个方面,如何将这三个方面协调处理,以便形成最好的效果,对设计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创意在设计中占据更加重要的比重,也需要设计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一、调查
调查是了解事物的过程,设计需要的是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背景、市场调查、行业调查(关于品牌、受众、产品……)、关于定位、表现手法、……调查是设计的开始和基础(背景知识)。
二、内容
内容分为主题和具体内容两部分,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的基本材料。
三、理念
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在设计中思路比一切更重要。理念一向独立于设计之上。也许在你的视觉作品中传达出理念是最难的一件事。
四、调动视觉元素
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往往很"吝啬",每动用一种元素,都会从整体需要出发去考虑。在一个版面之中,构成元素可以根据类别来进行划分,如可以分为:
标题、内文、背景、色调、主体图形、留白、视觉中心等等。平面设计版面就是把不同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例如在版式当中常常借助框架(也叫骨骼),就有很多种形式,规律框架和非规律框架,可见框架和隐性框架;还有在字体元素当中,对于字体和字型的选择和搭配的好坏就是一个非常有讲究的。选择字体风格的过程就是一个美学判断的过程,还有在色彩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师对色彩的理解和修养。色彩是一种语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想,能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等。善于调动视觉元素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五、选择表现手法
手法即是技巧,在视觉产品泛滥的今天要想把受众打动以并非易事,更多的视觉作品已被人们的眼睛自动的忽略掉了。要把你的信息传递出去有几种方法呢?一种是完整完美的以传统美学去表现的设计方式,会被受众欣赏阅读并记住。二种是用新奇的或出奇不意的方式可以达到(包括在材料上)三种是疯狂的广告投放量,进行地毯式的强行轰炸。而我们更需要那一种呢?虽然三种方法都能达到目的,但我们清楚他们的回报是不同的。
我们在三大构成中学过很多种图形的处理和表现手法,如对比、类比、夸张、对称、主次、明暗、变异、重复、矛盾、放射、节奏、粗细、冷暖、面积等形式。另外还有从图形处理的效果上又有手绘类效果,如油画、铅笔、水彩、版画、蜡笔、涂鸦……还有其他的如摄影、老照片、等等。那么你要选择那一种呢?这取决于你的目的和目标群体,以及你的设计水平。
六、平衡
平衡能带来视觉及心理的满足,设计师要解决画面当中力场的平衡,前后衔接的平衡,平衡感也是设计师构图所需要的能力,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的,以是否达到主题要求为标准。平衡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包括点、线、面、色、空间的平衡。
七、出彩
记住,你要创造出视觉兴奋点来升华你的作品。
八、关于风格
作为设计师有时是反对风格的,固定风格的形成意味着自我的僵死,但风格同时有是一个设计师性格、喜好、阅历、修养的反映,也是设计师成熟的标志,以为"了解大同,才能独走边缘"。
九、制作
检查项目包括:图形、字体、内文、色彩、编排、比例、出血……
要求:视觉的想象力和效果要赏心悦目,而更重要的是被受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