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几种常用木材介绍
中国明清家具的用材讲究,但明代以黄花梨、 紫檀 、鸡翅木、铁力木、榉木为多;清代以紫檀木为最上乘用料,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 核桃木民间使用最为广泛。清乾隆 紫檀嵌桦木龙凤扶手椅紫檀木紫檀木产自印度、菲律宾、广东、马来半岛、泰国,属常绿亚乔木,是我国自古以来认为最贵重的木材。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心材鲜红色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条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有芳香,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发还有疗伤的功效。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留存少。倘是大形家具,因材料难得,留存就更少,紫檀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疑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柏木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其色橙黄,肌理细密匀称,质地细密,比较耐水,多疤节,有香味,也是一种药材。其性不挢不裂,耐腐朽,适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较名贵的材种。红木红木在广东被称为“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作红木,与黄花梨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硬木,在清中期后被广泛使用,是珍贵树种之一。红木心材橙色、浅红褐色、红褐色、紫红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匀,深色条纹明显,材质坚硬、耐磨、沉于水。红木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有香气,但不及黄花梨芬郁。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纹,有时颇似黄花梨。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红木木质坚硬耐用。红木是优质硬木,其品种和名称多达几十种:如酸枝、红木、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不紧密,有香味。黄花梨黄花梨又称降香黄檀,主要产于中国海南省,属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要材料。黄花梨木质坚实,颜色从浅黄到紫赤,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有香味,锯解时,芬芳四溢。在明清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鸡翅木鸡翅木为崖豆属和铁刀木属树种,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产量更少,木质纹理又独具特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优美艳丽的韵味为世人所珍爱。鸡翅木“有不同的写法,或作,”鸡翅木“,或作”杞梓木。鸡翅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切面织细浮动,具有禽鸟颈翅那种灿烊闪耀的光辉。清中期以后,家具用老鸡翅木的甚少,鸡翅木属红豆科,计约四十到六十种,在我国有二十六种,主要产于福建省,因其花纹秀美似鸡翅膀而改名。榉木榉木在北方又叫南榆,其中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名为血榉。榉木木质坚硬,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重叠如山,在明清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榉木属榆种,产于江、浙等地,木材坚致,色泽兼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木材带赤色故名“血榉”。又叫红榉。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如山恋重叠,称之为“宝塔纹”,它比一般木材坚实,但不能算是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重要位置。楠木楠木色泽淡雅匀整,伸缩性小,容易操作而耐久稳定,是非硬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明及清前期家具除有整体用楠木者外,常与几种硬性木材配合使用。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铁力木铁力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许, 是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价值又较低廉的一种。铁力木质坚而沉重,心材淡红色,髓线细美,用其制作家具,经久耐用。铁力木,或作“铁梨木”、“铁栗木”,在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具用它做成,有时以之用在家具后背土, 作屉板及抽屉内部等。它有时有花纹,似木而较粗,铁力木是较大的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余。原产东印度,我国两广皆有分布。瘿木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不是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这个部位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很受人喜爱。瘿木,实际上指木质纹理的特征他们认为任何一种树都可能有瘿子,而生处的木材总是有旋转的细密花纹。榆木榆木亦称“白榆”,广布性树种,产于我国的平原地区,纹理直,花纹较大,结构稍粗,棕眼显著,质地较软,归为柴木或叫软木类。易于加工和雕刻。榆木以张家口一带和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为最佳。山西、山东、河北、京津等地民间家具以此木为主。更多
柏木料子小,拼块多,故木芯也多,该处易裂。做棺材最好的木材是楠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耐腐朽,木材优良,具芳香气,古时的王孙贵族首选寿料用材。
人们过去只所以很少用柏木做家具,是因为柏木的生长期极长而难觅较大之成材、本身巴多、易干裂的缺点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否则,柏木早已成为家居之上品。
扩展资料:
这副棺材是用阴木、楠木、柏木等木材制成的,保存了一千年。一般认为最好的是暗木,暗木是在地下缺氧高压条件下埋藏千年以上的碳化木材。不怕水、不怕阴、不怕土壤侵蚀、不怕腐蚀。但是大部分的沉香木都是小的,很难做棺材,沉香木不能满足,很贵。
精致的棺材通常用楠木制作,尤其是楠木。楠木清香,抗土壤侵蚀,抗腐蚀性能优异。晦暗木、楠木能保证千年不烂,除了优质柏木、红松外,在较好的保存条件下,也能达到千年不烂的效果。
楠木色泽淡雅匀整,伸缩性小,容易操作而耐久稳定,是非硬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明及清前期家具除有整体用楠木者外,常与几种硬性木材配合使用。
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 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
2、紫檀木
紫檀木产自印度、菲律宾、广东、马来半岛、泰国,属常绿亚乔木,是我国自古以来认为最贵重的木材。
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心材鲜红色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条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有芳香,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发还有疗伤的功效。
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留存少。倘是大形家具,因材料难得,留存就更少,紫檀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疑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
紫檀很久以前就被世人称为木中极品,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已记载:“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及怎样使用紫檀木的知识。
该树主要生长在南洋和中国的两广一带,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其质坚硬,密度极高,制成后的家具和雕刻品黝黑如漆,几不见纹理,更显皇家气派,华丽而内敛。
据记载,不但中国历来珍爱紫檀木,而且欧美国家人士同样视紫檀木为世界木料最贵重者。相传拿破仑的墓前一只半尺长的紫檀榔模型,让观者无不感到惊慕。后来有人来到中国,方知世界紫檀极品全部集中在北京的紫禁城内。从明代起,紫檀木开始受到皇宫青睐,用以制作家具、摆设品,很快国内的檀树被采光,又遗专员赴海外采集。到了清代初期,世界上的紫檀木中以说绝大多数汇集于中国。这就出现拿破仑墓前巴掌大的紫檀木器,让欧美人士感到是稀世珍宝的行举。
明清两代出品的紫檀木器,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受藏家珍爱。早在清末西方人士来到中国,见到紫檀木器就多方收买,运出海外。由于大型家具运输困难,携带不便,故欧美收藏家的中国紫檀木器多为小件型器
这两种木最为贵重,一般为皇室所用。
3.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在媒体上时常会看到不法厂商用新红木充当老红木蒙骗消费者的报道,很多消费者都会发问:红木就是红木,还有什么新老之说?其实,红木不仅有新老之分,而且新老红木价值相差悬殊,在使用中也会发现品质差距也是相 当大的。那么,什么是老红木?新老红木又有那些差别呢?
老红木和其它红木的区别
老红木,顾名思义就是经历时间很长的红木,《国标》中称为酸枝,主要产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我国在清末民初之前,广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国以后已完全绝迹了。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老红木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
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为被砍伐而终止,其内部细微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只是人们很难察觉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变形能力也愈强。
而新红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达到使用要求,但人为的技术性的处理并不能动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影响收藏价值和品质。
什么是老红木
“红木”一开始与某一树种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明清以来对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呈红色的优质硬木的统称,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们不同程度呈现黄红色或紫红色。人们无意去辨别它们是什么树种时,便以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称呼它们为红木。赵氏《古玩指南》一书中则强调红木为专门的树种,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即可证明,书中的木之一种,指得就是老红木。老红木产于中南半岛,我国云南一带也有生长,其叶长椭圆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红。“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
老红木与红酸枝也不能混为一谈。红酸枝泛指一大类木材,其包括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等等十几种木材。老红木只是红酸枝木类的一种,即奥氏黄檀。虽然同归为黄檀属类,但老红木色泽紫红,清晰富于变化的纹理和细密的结构是同类红酸枝木无法与之比较的。
用老红木制作家俱的后道工序采用紫檀一样的做法—擦蜡,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红酸枝类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正因为老红木的许多性能,如富含蜡质、紫红色泽,近似于紫檀。因此老红木和黄花梨、紫檀并列为明清时期宫廷的三种专用木材。
4.黄花梨 产自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
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还有一种黄花梨是果树
黄花梨是由浙江大学园艺系沈德绪教授培育而成的砂梨品种。1984年引入周巷镇种植,由于黄花梨早熟抗病、品质较佳,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宁波市砂梨的主栽品种。到2000年,慈溪市黄花梨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其中周巷镇就在3万亩以上,周巷镇因此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黄花梨之乡”。
黄花梨果实呈圆锥形,皮呈黄褐色,一般单果重250克左右,果心较小,肉白而脆嫩,汁多而味甜,口味明显比一般梨要佳。特别是黄花梨在8月中旬即能成熟,此时北方梨如砀山梨、莱阳梨、雅梨等均未上市,黄花梨自然成了百姓家中的时鲜果品。
黄花梨的分类
黄花梨是一个文学名称,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树叫“黄花梨树”。它有一个新学名,叫“降香黄檀”。至于这种木材有几个品种,目前尚没有准确说法。以肉眼观察,黄花梨木大致分两类。一类色浅,呈棕黄色;一类色深,呈棕红色。这两类黄花梨木区别明显,其特征有同有异。
浅色黄花梨的光泽一般较强,即便年久失蜡,稍加整理,就会闪着幽幽的光。份量略轻,纹理清晰流畅,不暖昧。这种浅色黄花梨所制的家具,北方发现的占大多数,尤其城市中的明式家具,以浅色黄花梨多见。深色黄花梨以目测感到油性大,因而光泽不如浅色黄花梨。两者比较,深色黄花梨份量重一些,纹理上也不如浅色的清晰。这类黄花梨家具的出身往往南方多于北方。
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一是与红木不分。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与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了解黄花梨木的特性,对辨识其材质十分重要。比如黄花梨木有很强的韧性,不像红木那样脆。木匠在施工中辨识黄花梨木和红木十分容易,在刨刃口很薄的情况下,只有黄花梨木可以出现类似弹簧外形一样长长的刨花,而红木只出碎如片状的刨屑,有关这点任何一名硬木木匠都很清楚。
以上是辨识黄花梨木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从造型上判断,黄花梨家具盛行的十七、十八世纪,已将黄花梨家具定了位,造型虽千变万化, 文人化的本质却非常统一。从本质上理解黄金时代的中国明式家具,再加上对黄花梨木物理性的了解,辨识黄花梨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黄花梨家具的认识进入误区,以为明式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嘉庆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原因是明晚期嘉靖万历两朝,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华丽的漆制家具占领市场,黄花梨家具显然不是主流。而清式家具由宫廷形成后才进入民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人们的想象会有不小差距。因此,不能仅以“明式”、“清式”来断定年代。其实,绝大部分古家具的断代都是由制做手法提炼成“符号”以后综合决定的,了解细微变化,对判定明式家具孰明孰清才颇为重要。
这些木料中,以紫檀为最贵,红木为最次,但都是上好的家具木料,其中普通的大户以红木做家具的为多。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工,变幻多样,纹理细密,手感细腻润泽。
红木质特别坚硬,显得深沉凝重,木纹清晰,成品光滑发亮。
楠木纹理、细腻通达,常呈现虎皮纹理,观之极为美丽。遇阴天时,楠木还散发隐隐香味,若有若无,并能保留数百年。楠木颜色收敛,刚剖开时呈金黄色,尤其金丝楠木,迎光看闪着金丝,煞是好看。搁久之后,色泽温润,由金黄变为略带灰青色,语言很难形容。
花梨也多称“老花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亮,纹理清晰而有香味。 ,更叹为观止的是他的奇特的纹理结构,那像是一张奇丑的“鬼面”,俗称“鬼脸”
在购买家具的时候,因为,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款式,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很难做出选择,那么,有的人平时上班比较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挑选,所以,为了可以短时间之内做出决定的话,需要提前看一下古典家具的9种常用木材都是什么,而且,还必须要知道古典家具的保养方法都有哪些。
古典家具的9种常用木材?
一:黄花梨
黄花梨为豆科植物,学名降香黄檀木,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黄花梨木与 紫檀 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
二:紫檀木
紫檀别名“青龙木”,属蝶形花科,亚热带常绿乔木,木质甚坚,色赤,紫檀木入水即沉。紫檀是豆科紫檀属中特别硬重的一类树种统称,是红木中级的用材。是一种颜色深紫黑的硬木。
三:鸡翅木为崖豆属和铁刀木属树种,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
四:铁力木
铁力木又名铁梨木、铁栗木等,是藤黄科、铁力木属常绿乔木。具板状根,树干端直,树冠锥形,树皮薄,暗灰褐色,薄叶状开裂,创伤处渗出带香气的白色树脂。
五:柏木
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柏木木材纹理细,质坚,能耐水,常见于庙宇、殿堂、庭院。
六:老红木
老红木,南方多称之为大红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不紧密,有香味。
七:榉木
榉木,也写作“椐木”或“椇木”。产于我国南方,北方称为南榆。其木质坚硬,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重叠如山。虽不属华贵木材,但在明清传统家具中,尤其在民间,使用极广。
八:楠木
楠木为中国和南亚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在我国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区有天然分布,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九:榆木
榆木亦称“白榆”,广布性树种,主产温带,落叶乔木,树高大,遍及北方各地,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花纹较大,结构稍粗,棕眼显著,质地较软。
古典家具的保养方法?
一:顺应木性
人的养生讲究顺应人性,家具的保养也要顺应木性,也就是家具的“脾气”:冬天的北方家家户户都生暖气,人离暖气近些很舒服,但家具得离暖气远一些,以免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木材过分收缩,导致开裂。夏天来了,经常下雨,家具应避免临窗摆放,以免在阴雨天气中受潮,涨坏表面,损坏榫卯。
二:如何防止案面塌腰
有一种条案叫搁板条案,也叫架几案,案面很长,很厚,也很重。它的案面与案腿不是一体的,而是可拆卸的。北方俗称“一块玉”,南方叫“梗板”,流行于清末,人们一般用它来放笨重的自鸣钟或山石盆景等。
三:上漆
因为南方气候湿润,为了防潮,苏作家具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层薄薄的生漆。漆刷得薄,就显得很透明,这样不但能防止水分的侵入,还不会掩盖木质自身的美观。苏作家具的特点是内外都上漆,里里外外都受到保护。广作家具也擦一层漆。
四:如何保养桌面
有句俗话说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热茶。”这句话可谓顺应了木性,因为存放家具的环境温度不能骤冷骤热。比如,带石头面的家具(如桌子、屏风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晒,以免开裂。
五:配桌套
古时候,贵重的家具都会配桌套,桌套大多用布制成。如清代皇宫统一用蓝布做桌套,而不是缎子(一些清官戏中常用缎子做桌布,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布吸水性能比缎子要好。蓝布不仅吸水,还吸尘,当时叫“阴丹士林布”。
上面的文章主要给大家讲了一下,古典家具的9种常用木材都有什么,每一种木材所对应的详细介绍,都给大家写了出来,包括它们都有什么样的优势也告诉了你们,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根据所介绍的这些选择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木材去购买,与此同时,还知道了古典家具的保养方法是什么。
四件柜是由方角柜发展起来的,与圆角柜相反,它的各个面都是垂直并方正的,柜顶没有突出的顶沿,门扇与柜框采用铜颌。四件柜的主要装饰在柜门板、柜膛板及底足的花板上,大多采用浮雕工艺,例如北京故宫藏有一套清中期的紫檀四件柜,其上浮雕为“雍正耕织图”。除雕花外,还有百宝镶嵌装饰,如螺钿等。
四件柜的制作材质,珍贵的有黄花梨、紫檀、楠木、红木等,普通的有榆木、柏木、榉木等。除此之外,其工艺还有漆器描金与雕漆工艺。四件柜的表面白铜饰件也非常讲究,如合页、面叶、吊牌、钮头,一般都要雕花镂纹,以增强它的美观程度。
明至清,四件柜一直是家具中的主要门类,这是因为它具有陈设自由度大、贮存容量大、使用方便及装饰性强等特色,故而深受人们欢迎,尤其是得到达官显贵们的钟情,历来为古董家具的大器。到了清末,随着西洋家具文化的入侵,四件柜向近代对门大衣橱演变,下橱的门上被安装上玻璃镜子,以便人们穿衣整容,制作的材质也变成单一的红木。顶橱上的门也安上镜子,但它不是实用的,通常要置方形圆孔花板,只露出中间的圆镜,既美化了家具又具有天圆地方之吉祥寓意。这种红木顶竖柜,只是一件过渡性家具,存在的时间不长,很快就被近代的大衣橱所取代,如今明清时期的四件柜则成为藏家千方百计追觅的老家具了。
上世纪90年代,在收藏市场上,民国花梨嵌骨梅兰竹菊四件柜的估价就已经是6万至8万元。1999年,一套明黄花梨方角四件柜的估价是40万至60万元。进入2000年以后, 明清家具的价格更是不断上涨,如2002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套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大四件柜估价450万至550万元,成交价高达943.8万元。
近两年,工艺考究、材质精良的四件柜更是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2004年,四件清乾隆紫檀福庆有余四件柜,虽有小伤,但仍以539万元成交。同年,北京翰海拍卖的一件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在买家的极力追捧下,以1100多万元成交;一套清乾隆年的紫檀福庆有余四件柜也在中国嘉德以593万元的高价成交了。
虽然明清四件柜已经是高价难求了,但仍有不少藏家对其表现出浓厚兴趣,随着资金的涌入,今天的价格必将会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