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题卫生间尺寸
普遍的大小是0.9×0.9×1.85m、1.0×1.0×2.00m、0.9×1.0×1.95m。
卫生间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区域,它装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居住的舒适性,所以卫生间的装修一定要重视起来。但它作为一个麻雀之地,想要五脏俱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合理的规划布局。掌握好各个区域的合理尺寸才是重点。今天齐家小灵儿就来讲一讲卫生间黄金布局方案和超全装修尺寸,涵盖全户型,照学准没错。
疲惫的心灵,都在一天的淋浴洗漱当中所放松,一个好用的卫生间,绝对是家居幸福感提升的关键。那再怎样装出好用的卫生间呢。全面卫生间布局攻略,尺寸教大家技巧,打造一个完美卫生空间,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间布局,我们常见的就是利用玻璃推拉门做干湿分离,淋浴区为湿,洗手区和马桶区为干。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优势,很大程度将卫生间功能分离开来,使用的时候,隐私性有了,也更好地保护到橱柜、家具,避免受到侵蚀。不过,常规的卫生间布局,对于空间面积要求比较大, 一般卫生间大于4平米才可以做,太小的话这样布局会感觉压抑狭窄。
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将大便间、小便间和盥洗室分室设置,各室应具有独立功能。小便间不得露天设置。厕所的进门处应设置男、女通道,屏蔽墙或物。每个大便器应有一个独立的单元空间,划分单元空间的隔断板及门与地面距离应大于100mm,小于150mm。隔断板及门距离地坪的高度:一类二类公厕大于1.8m、三类公厕大于1.5m。独立小便器站位应有高度0.8m的隔断板。卫生间尺寸备忘录卫生间里的各种物件到底需要占多大地方呢?一般来讲,座便器所占的面积为37×60(厘米);悬挂式洗面盆占用的面积为50×70(厘米),圆柱式洗面盆占用的面积40×60(厘米);正方形淋浴间的面积为80×80(厘米);浴缸的标准面积为160×70(厘米)。具体到安装上,浴缸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最好有100厘米,想要在周围活动的话这是个合理的距离。即使浴室很窄,也要在安装浴缸时留出走动的空间。总之浴缸和其他墙面或物品之间至少要有60厘米的距离。而安装一个洗面盆,并能方便的使用,需要的空间为90×105(厘米),这个尺寸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洗面盆,并能容下一个人在旁边洗漱。那么两个洁具之间应该预留多少距离呢?答案是20厘米,这个距离包括座便器和洗面盆之间或者洁具和墙壁之间的距离。相对摆放的浴缸和座便器之间应该保持60厘米的距离,这是能从中间通过的最小距离,所以一个能相向摆放浴缸和座便器的洗手间应该至少有180厘米宽。要想在里侧墙边安装下一个浴缸的话,洗手间至少应该有180厘米宽,这个距离对于传统浴缸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如果浴室比较窄的话,就要考虑安装小型浴缸了。此外,浴室镜应该装在大概135厘米的高度上,这个高度可以使镜子正对着人的脸。
卫生间隔断尺寸
,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卫生间隔断尺寸知识有所帮助。
卫生间隔断最小尺寸1:卫生间隔断隔出来一个区域供我们使用,但是很多地方都是厕所面积小,但是人流量大,往往导致厕所不够用,例如商场、风景区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多隔几个厕所出来呢?当然是在一个大家都能正常使用厕所的面积内多造几个隔断,那么卫生间隔断最小尺寸是多少呢?一般不应该小于0.8*0.9m,如果小于这个尺寸,体型偏胖一点的朋友就很难在里面转身,不能很好的使用厕所。
卫生间隔断一般尺寸2:
当然也有很多地方不受面积的制约,在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又应该将卫生间隔断尺寸控制在多大呢?小编认为这个时候的卫生间隔断尺寸应该为1.2*0.9m,再大一点也是可以的,但是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例如你搞一个1.5*1.5m,不仅浪费了空间,还会让人有一种不安全感。
总结:每一个卫生间的空间不同,卫生间隔断尺寸都不一样,但是卫生间隔断最小尺寸不应小于0.8*0.9m,最大也不应该超过0.9*1.2m。
以上是小编为您介绍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除了便器,洗面器、洗浴器、洗衣机一般也都会和卫生间搭上关系。《规范》上说,有便器和洗面器的最小2平方米,有便器和洗浴器的最小2.5平方米,三件都有的最小3平方米。
《规范》上还规定了卫生间的净高最低要达到2.2米,但是同时还得小心着头顶上横着的水管,《规范》上说管底(特别是存水管)的底部距离地面不能低于1.9米
卫生间最小宽度:浴缸或淋浴间宽度800+洗面台1000+马桶600=2400算2500二米五。
卫生间最小长度:浴缸或淋浴间长度1700算两米。
2500*2000=5000,也就是五平米左右是比较舒适的快捷酒店卫生间面积。
扩展资料:
“高档酒店隔音效果好,除了舍得投入成本之外,主要是很多细节要做得好。”浙大建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三明说,和高档酒店相比,许多快捷酒店是由改造而成,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硬伤,但是通过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也是可以提高房间隔音量的。
比方说窗,邻近街道的房间,窗户是阻绝交通噪声的关键,一般沿街房的窗户至少要做三层以上,最好用平开窗和固定窗的组合,密合的效果会比推拉窗好很多。
越重的门,隔音效果越好,尽可能多做几道密封条,还可以增加门槛,相当于在门扇和地板之间,增加了一个隔声挡条。在实测的6家门店中只有一家做了门槛;另外,有的虽然做了密封条,但门和门框的空隙很大,这就让密封条如同虚设了。
参考资料:快捷酒店_百度百科
《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快速建筑设计方法》编者徐卫国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黑色封面16开。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上手性比起上一本略弱,但是因为全书的整体性很好,对很多问题分章分节讲述很细,同时收录作品具备了清华大学的严谨风格,线条表达洗练刚硬,多为尺规工具快图表达,故适合有准备报考清华的同学和自身擅长尺规表达的同学。
PART2 快题前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这是许多人会忽视的部分,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些快题本身的设计和表达上,不过磨刀不费砍柴工,有些自己常用的小窍门偏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用纸及其相关准备工作
纸张的选择只存在于考生自己准备的情况,许多院校和单位倾向由他们出具考试用纸,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考察目的。例如拷贝纸(也称草图纸)适合考察一个建筑设计者使用它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的最常用纸张。而我想谈的不是每种纸该如何如何使用,而是说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就应该对各种纸张的表达练习都有所涉及这样遇上考场统一纸张的考试才不会慌乱。
另一方面,当纸张是由考生自备时可以做的准备工作就很多了:
⑴选纸总体原则:首先要利于自己的擅长表达方式的发挥,然后就是用透明度不高但却能够满足蒙一张纸的时候可以看到下面的铅笔线条的程度,这两点很重要。各种纸特性不一样自己再练习的过程中要自行揣摩。就透明度而言,太透明是不被一些院校所允许的,而完全不透明又不利于对比沓图作业提高速度。这一点擦边球还是要打。
⑵辅助轴线网格:用HB或者B铅笔轻轻的在纸上打好一定尺度的格子,看得清楚即可不宜太深,会影响图面表达,线条浅了看不见。适合深浅程度以蒙一张同样的纸在上面也能看清楚最佳。格子的间距以自己常用的方案设计模数,加上自己练习种习惯的制图比例绘制出来(例如8mx8m,6mx6m,用1:200的比例画在纸上就是4cmx4cm,3cmx3cm)。这样主要是为了作轴线,无论是徒手表达还是尺规表达都会起到辅助作用,其次还可以最后在图面形成一定的构图效果。
⑶字格:以3-4cm边长的正方形打好子格,里面写设计项目名称(例如“售楼部”)然后可以在其后稍微小点的子格里,在考试前在上面写好“快题设计”,建议用比较简洁大方的字体。
同理,设计说明设计图名(如1层平面图等)的格子也可以事先打好。但是考虑倒构图和各种图在图纸上的占图大小,还是建议在绘图作版面设计的同时打设计说明的子格,因为版面设计对于图面效果影响很大。或者可以在一张小纸上写好,然后考试时再沓写到图面上。
⑷.这是最关键但却又最不一定的一点:根据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选择合适的纸张。具体操作得根据各位的自身情况出发考虑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2.用笔:
A.针管笔-品牌:自选,推荐高尔乐一次性针管笔
这种一次性针管笔具备从0.05到1.2的各种粗细规格,很适合比较严谨的技术图钢笔骨线表达。
B.美工钢笔-品牌:自选,推荐英雄238和59
在洒脱奔放的徒手表达上一只好的美工钢笔同时起到了多只不同粗细规格的针管笔的作用,而且表达效果更为丰富却又省去了换笔的时间,虽说每次换笔时间不长但是要知道考场上分秒必争,倘若钢笔表达分量很大换笔的这个时间消耗就积累大了。
PART3 快题表达相关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这方面派得上用场立竿见影的窍门有,却远不如如上几方面多。主要是由于快题本身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
1.大致作图顺序及工作内容:
①方案阶段
这里所指的方案阶段一般涵盖了所有平面图、主立面、空间透视和版面设计这几个内容,这些都是确定一个方案的最主要的图面内容,其他的像剖面图、次立面图、总平面图等都可以由前三个生成。
(注意:总平面的场地设计结合入口层平面一并完成,每个阶段的上色等效果表达可以一并完成也可在所有图做完后再作,但是建议上色等效果表达和骨线作图一并完成。)
②入口层平面图
③二层平面图(局部三层)草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的“草图”指能够定位直接指导成图的草图,而非概念性意向草图。对于手快的同学可以将第六步提前至此一并完成。而之所以要将他与成图分为两步是因为整体进度要求――主立面和透视/轴测图是相当重要的两环节。
④主立面图
无论透视图选择的是一点、两点还是三点,主立面都是重要的设计源,完成它以后可以说透视图/轴测图就完成1/3了。
⑤透视图/轴测图
轴测图是同济大学历来的要求,除此之外我还未听闻其他院校采取这种考察形式,本人未曾经历过故在此不作细述还望有达人补上。
一点透视是最简单省时的做法,由主立面直接拉出纵深空间进退关系即可。但是效果不佳,只适用于主立面进退关系明确的方案。两点透视最为常用,除了直接用上主立面的设计成果外,还可以同步进行次立面的设计,并在此后的次立面绘制中排上用场。建议使用两点透视,因为大家都知道快题的图面效果很重要,设计临场发挥或许不一定有太好的灵感凸现,或是平日积累的原因不足以惊世骇俗,但是图面表达上则是可以尽所能涨分的环节,一定要认真对待给够重视。至于三点透视,空间表达和版面构图效果最佳。
⑥完成二层平面图(局部三层)
由入口层平面和已经完成的主立面,透视图来把握
⑦剖面图
由已经完成的各层平面主立面和透视图来把握
⑧次立面图
由已经完成的主立面、各层平面和透视图来把握
⑨总平面图
由入口层平面把握
⑩设计分析/构造大样,标题、设计说明等文字书写。
如PART1所述文字工作可以事先准备
分析主要指体量分析,手绘的体量分析图洗练的效果很是讨喜。构造大样则是一些简单的主要构造关系的表达,配合有创意的建筑细部也可以在考前事先准备。
注意:各阶段的用时应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确定,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每个阶段花多少时间最好。我每次的作图也是各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所耗用的时间也不同。不过每次都发现在上述10个步骤前5个应该占大致55%(4小时快题)-65%(6小时快题)的时间,这是一个点,能卡住这个点的话整体质量便得到了保障。当然没人自身情况不一样,不过通用的是不要一味求快,一定要保证前期的设计稳定度,尽量把对方案的思维工作放到前面进行,尽量在后面全力投入表现工作中。
2.关于图面色彩表达:
从每个人的擅长表达方法不同就可得到一种图面色彩表达的目标效果,但很多人都在各种表达类型之间徘徊:是彩铅?马克笔?水彩?色粉笔?还是其他什么?
我大致将色彩表达分为三类:1是全方位的大面积色彩表达,2是只表达配景,3是只表达建筑(主要是建筑的重点设计局部细节)
本人最推崇的是第2种方法,其好处有四:
⑴只画配景会对时间节省大有好处,配景的画法也很丰富,选择适当的配景画法足以达到活跃图面的效果,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么做会有偷工减料之嫌。实在需要表达的很有味道的建筑设计细部色彩表达可以作点缀性的描述。
⑵只画配景色彩便于图面颜色成系,不会显得杂乱。配景多以绿色系为主,辅以各种褐色系和灰色系的调子调和,既能烘托建筑图也可以表达出充足的层次感而图面效果统一不失丰富。
⑶建筑的表达可以更侧重于线条的表达。无论是什么单位,哪所院校,洗练生动的线条表达在快题里都是相当受欢迎的,黎老也在其书中提起“画钢笔线图的精彩之处其实是在表现线条”的说法(原话记不清楚了,意思就是这个)。要想做到好的图面表达,在建筑的表达上丰富的线条刻画决不能被马克笔之类快速表达工具的大面积色彩铺盖所取代。
⑷与上述线条表达建筑相反的是成面的表达配景。这样做一来可以统一色块,二来是一种很好的版式设计表达。例如可以把透视图的配景和立面或者平面的配景连成色块,略有明度和色相的不均匀退晕变化,这样配景就可以在版面设计上作为一条视线吸引元素起到串联全图的整体效果。
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