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一般损耗怎么计算?
地砖:300*300的是0.8%,400*400的是2.4%,500*500的是2.5%,600*600的是0.8%,800*800的是2.4%,1000*1000的是10% 。
墙砖:300*300的为4.4%,400*400的为5.6%,500*500的砖5%,600*600砖4.4%,800*800砖8.8%。
消耗量=净耗量/(1-损耗率)这个公式不是用于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公式,施工单位用于计算材料采购量的公式,其中的损耗率=损耗量/消耗量,数值根据本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
扩展资料:保养与清洁
对于白色地砖一般的脏物,用干布擦就比用湿布擦效果好湿布擦后留下湿气,表面会发污,用干布擦,越擦越亮;
对于墨水、铁锈、动植物油脂、咖啡、啤酒等,可用洗洁精、洗衣粉等清除,有些品牌配有专门的清洗剂,清洁效果更好。
给卧室中的木地板打完蜡后,其拖把不能直接用来清洁瓷砖,污垢沾上蜡后容易污染瓷砖且较难清除,一般需要厂家销售人员使用专业的清洗剂处理。
如沾上铁锈渍,可将鲜柠檬榨汁滴在锈渍上反复揉擦,再用肥皂水洗净。没有鲜柠檬的话,也可用维生素C药片代替。
一、计算方法:
1、粗略的算法:房间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1+10%)=用砖数量(10%是指增加的损耗量)
2、精准的算法:房间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1+10%)=用砖数量(10%是指增加的损耗量)
二、具体的算法
1、地墙砖数量算法参考
800地砖:平方数*1.6+1~2=数量(已加损耗)
600地砖:平方数*2.78+1~2=数量(已加损耗)
2、卫生间厨房地面
规格:300*300 平方数*11+1~2=数量(已加损耗)
3、卫生间厨房墙砖
规格:300*450 平方数*7.4+1~2=数量(已加损耗)
规格:300*600 平方数*5.5+1~2=数量(已加损耗)
规格:250*330 平方数*12+1~2=数量(已加损耗
4、腰线
规格:30*30 周长*3.3*5.5=数量(已加损耗)
这个是比较准确的计算损耗办法,而且完工后应该会有些剩余。还要考虑到你家不规则地带,如果越多,则损耗越多,所以宁可多买不可少买,所以损耗往多考虑,一种墙砖最后剩1包、2包都是合理的。
瓷砖在家装时经常用到,但是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计算损耗率,之前明明算得的好,可是回来以后却发现,不够用了,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它就是瓷砖的消耗率没有计算好,那么瓷砖的消耗率到底该怎么计算,下面我就来为您讲解。
一、瓷砖的损耗率怎么计算?
1.确定基本尺寸
地砖 常见尺寸是400~800mm正方形幅面,一般家庭客厅常用600mm或者800mm的地砖而 厨房 、 卫生间 等空间宜采用300~400mm幅面的地砖,但要注意防滑、耐磨和容易清洁。墙砖常见规格多为200mm或300mm.目前比较新的设计思路也将400mm幅面的地砖铺装在墙上,使之形成浑然一体的协调感和舒适感,但价格较普通墙砖高。腰线砖的规格一般为200mm的幅面。马赛克的尺寸规格一般为20mm、25mm和30×30mm,厚度依次在4mm~4.3mm之间。
2.利用公式换算
据了解不少建材商店备有换算图表,根据面积即可查得所需的瓷砖数。有的图表只要知道贴 瓷砖墙面 的高度和宽度即可查出瓷砖用量。瓷砖箱上也标明一箱瓷砖可铺贴多少面积。因铺贴时难免有损耗,因此在算出总数之后,要加上一些备用数量。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大致算出所需要的瓷砖量:(计划贴瓷砖的面积&每块瓷砖面积)(1+3%)=(计划贴瓷砖的面积&每块瓷砖面积1.03,就是施工时所需瓷砖块数,其中3%是施工损耗量。
二、瓷砖挑选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瓷砖的选择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购买瓷砖时要注意瓷砖是否具有生产合格证、质检报告瓷砖的选择还要注意表面是否存在小麻点,瑕疵瓷砖是否防滑、防潮每一块瓷 砖的尺寸 大小是否一样等。
2.把两块同一品种的砖面重叠在一起,四角对齐,转动其中的一片,转动容易者质量差,反之则好。此法不能用于检测仿古砖。仿古砖的显著特点是表面色彩和花纹的任意变化,表面可以凹凸不平。
3.看转体背面,看看颜色是否纯正,一般纯正颜色显示为乳白色(偏白色),不能发黑、不能发黄、表面有黑点更不行,发黑发黄证明砖体本身有杂质,杂质多了砖的密度更定下降,平常实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损坏。但是砖体背面不能很白很白那也不正常,说明硅酸锆原料用的太多。
4.把砖立起来,用手敲击砖体,声音越清脆证明砖体密度越高,品质就越好,声音越沉闷证明瓷砖密度越差,瓷砖的抗污、耐用能力就越差。瓷砖的损耗率怎么计算看完我的介绍您是否已经了解了呢?以上我还为您讲解了瓷砖选购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单瓷砖铺贴损耗计算方法:房间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1+10%)=用砖数量(式中10%系指增加的损耗量)。
关键技术:传统的瓷砖铺贴施工,从上往下,分别是瓷砖、净水泥层,水泥砂层(一般砂子的比例为70-75 %)。施工时,先将半干湿的水泥砂浆铺在地上,再将净水泥浆涂抹到瓷砖底部 (施工队也可不做此层,没有标准一说),通过橡皮锤敲打或挤压找平器的方式,让地板变得水平。
损耗率=(损耗量/消耗量)×100%:
用消耗量表示为:消耗量=净耗量÷(1-损耗率)。
不是用于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公式。一般是施工单位用于计算材料采购量的公式,数值根据本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条件,材料的采购来源和途径,还有材料本身的加工特性等由自己确定,属自用公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损耗率
一、计算方法:
1、粗略的算法:房间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1+10%)=用砖数量(10%是指增加的损耗量)
2、精准的算法:房间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1+10%)=用砖数量(10%是指增加的损耗量)
二、具体的算法
1、地墙砖数量算法参考
800地砖:平方数*1.6+1~2=数量(已加损耗)
600地砖:平方数*2.78+1~2=数量(已加损耗)
2、卫生间厨房地面
规格:300*300 平方数*11+1~2=数量(已加损耗)
3、卫生间厨房墙砖
规格:300*450 平方数*7.4+1~2=数量(已加损耗)
规格:300*600 平方数*5.5+1~2=数量(已加损耗)
规格:250*330 平方数*12+1~2=数量(已加损耗
4、腰线
规格:30*30 周长*3.3*5.5=数量(已加损耗)
这个是比较准确的计算损耗办法,而且完工后应该会有些剩余。还要考虑到你家不规则地带,如果越多,则损耗越多,所以宁可多买不可少买,所以损耗往多考虑,一种墙砖最后剩1包、2包都是合理的。
贴瓷砖破损率是按平方算的,按照房间地面面积÷每块瓷砖面积×(1+10%)=用砖数量(式中10%系指增加的损耗量)。
精确瓷砖铺贴损耗计算方法是,房间长度÷砖长×房间宽度÷砖宽=用砖数量以长5m,宽4m的房间,采用400mm×400mm规格的地砖为例,5m÷0、4m=12、5块4m÷0、4m=10块13×10块=用砖总量130块,购买时损耗率要加上5%-10%。
正常瓷砖铺贴损耗率:
按照国家瓷砖生产的标准,出厂的瓷砖会出现薄厚程度不一致、不方正、颜色偏差等情况,同一批瓷砖难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装修工人在铺贴过程中也会造成工差,这些失误都属于正常现象,是无可避免的。
一般100块瓷砖中出现2、3块瓷砖损耗属于正常范围,有时候在铺贴过程中到最后边角处的规格尺寸与瓷砖的尺寸不匹配,这时需要裁剪瓷砖,被裁剩的瓷砖通常不能被利用这就造成了浪费,这种属于正常性损耗。
按照一般的使用情况来讲,瓷砖的总体消耗率在5%-10%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很有可能出现了以下非正常性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