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锅炉卧室外面皮垫漏水怎么处理
换一个皮垫。
胶垫渗水可能是松了或者老化了,只能拆下来换个新的,并且重新弄紧加固一下就好了。
有的时候暖气片时代久远,会有生锈的情况,不好取下来,那么如果暖气正在使用,卸下来时不要一次向一个方向施加太大的力,可以左右分别尝试一下,先松松它,然后再观察哪个方向合适。如果没有在使用,要先用喷灯烤一烤两组暖气片之间接口的地方,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暖气片的母扣考松了,就比较好卸一些。
一般燃煤锅炉燃烧的能量必须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因此一般的锅炉设计单位给出的锅炉出口烟温在140~150℃左右,但也有在180~220℃左右的。
出口烟温的核算应溯本求源,即从烟气的产生温度、烟气在收集与输送过程中能量的交换和传递、净化设施对烟气温度的要求与影响、烟气热交换器或烟气余热利用的影响、烟道与烟囱内的热量损失等烟气的走向,考虑烟气的能量与温度的变化。理论上来讲,通过能量守衡方程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烟囱出口烟温,但实际的过程往往十分复杂,因此,一般以实测类比的方法确定出口烟温。另外,有一些排放标准或规范也对排烟温度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中小型燃油、燃气锅炉》(HBC31-2004)规定,热水锅炉排烟温度应小于180℃、蒸汽锅炉和生活锅炉应小于200℃。
第二、进水系统是不是正常工作。
第三、如果是新锅炉可以考虑一下锅炉设计是不是合格,因为有很多没有设计能力的小厂家照葫芦画瓢,可能水路系统搞错了,如果是旧锅炉,可以看下是否结垢或内部结构损坏。
采暖炉开锅的时候,用户停止加热即可。采暖炉的工作原理:采暖锅炉接通电源后,控制系统开始检测锅炉的水位和外壳温度,检测正常,锅炉开始启动燃烧器,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燃烧器停止加热;
同时锅炉水温已达到开泵温度(开泵温度可以自由设定),锅炉启动热水循环泵,热水在采暖管道系统中循环,通过散热器(如暖气片,风机盘管水暖空调,中央空调机组等)散热实现采暖目的。
注:当由于管路太长等非阻气原因造成循环不好时,也可将采暖炉与暖气片的位差进一步加大,促进水循环,否则应加小型热水管道泵强制水循环。不得将水泵安装在下横主管上向炉子推水,这样由于泵的压力会胀坏炉具。
扩展资料:
采暖炉的使用注意事项:
1、采暖炉不能安装在卧室或与卧室直接相通的房间,以防煤气中毒。
2、燃煤采暖炉采暖炉采暖炉采暖炉的供水管最高处不能高于炉子回水口的6米,否则会导致压力过大,护体变形。
3、采暖炉出水口处应安装减压管。其通径应不小于管径。
4、系统中需要安装膨胀水箱,水箱高度应为系统中最高点250mm以上。
5、进出水口采用活接连接,便于维修。
6、垂直烟筒高度:型煤炉应在两米以上,散煤炉必须使用直径120mm的烟筒,应在四米以上,通天烟筒要加帽,夏季不用最好把烟筒去掉,横向烟筒要短,弯头要少,迎风烟筒应加设三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暖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燃煤采暖炉
如果是燃气采暖锅炉,在采暖炉的上方不要有明装电线,下方也不能存在煤气灶等燃烧器,这些设备的存在很可能造成火灾,在安装家用采暖锅炉的时候要在两侧留出一定的空间,留出空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后的维修和保养,在安装家用采暖锅炉的时候在下方也要预留一些空间,日后的检修和换热器的更换会比较方便。另外在采暖炉安装位置的材料不能是可燃材料,墙体应该能够承受得住悬挂采暖炉的重量。一般IT百科建议在厨房和阳台安装采暖炉,安装在厨房,燃气和水的使用会比较方便,并且在冬天也不容易结冰,而安装阳台,如果发生漏气,对室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不占用厨房面积,但是如果安装在阳台,要小心风吹日晒对家庭采暖锅炉的影响,做好保护措施。
1、燃煤采暖炉不能安装在卧室或与卧室直接相通的房间,以防煤气中毒。
2、燃煤采暖炉的供水管最高处不能高于炉子回水口的6米,否则会导致压力过大,护体变形。
3、采暖炉出水口处应安装减压管.其通径应不小于管径。
4、系统中需要安装膨胀水箱,水箱高度应为系统中最高点250mm以上。
5、进出水口采用活接联接,便于维修。
6、垂直烟筒高度:型煤炉应在两米以上,散煤炉必须使用直径120mm的烟筒,应在四米以上,通天烟筒要加帽,夏季不用最好把烟筒去掉,违犯此规定者,不在保修范围之内,横向烟筒要短,弯头要少,迎风烟筒应加设三通。
7、干管的斜度在水平情况下应为100:1,利于排气。
扩展资料:
严禁在减压管、排气管、补水箱上安装阀门,否则是非常危险的,散热器中心高度应高于炉体进出口中心300mm以以上,越高越好,有利于循。
当由于管路太长等非阻气原因造成循环不好时,也可将采暖炉与散热器的位差进一步加大,促进水循环,否则应加小型热水管道泵强制水循环.不得将水泵安装在下横主管上向炉子推水,这样由于泵的压力会胀坏炉具。
想办法烧暖气,让水流动,水流动就不会冻了,还有就是不烧的话,提高室内温度也不会冻。
还要查清楚是哪里经常冻,之后再采取相应的保护、保温措施,如用棉布包裹,热水冲洗冻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