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瓷片建造龟池
用瓷片建造龟池的方法:
1、为了方便在池底埋排水管,要把池底架高,用110排水管做池底的支撑柱。按需要的高度裁好,110PVC管的长度,可以做龟池度的平水,也可以做向排水口的方向斜。
2、用水泥沙灌柱子,水泥大概十斤左右。沙就用龟池的粗沙用建筑沙。垫纸皮在地上防止弄脏地板,要多少和多少,不要一次用完水泥。慢慢加水和,过程不用太过讲究。
3、然后把混合物灌进PVC管里。底下要垫张纸哦,不然干了粘在地上,拿不起来.这是龟池所需要的支柱,还有根小的是75PVC管,长度20CM,是用作二层沙池的支柱用的,小的用得越少越好,不会妨碍龟在水池活动。
4、开排水口,装的是50的水管,开底瓷砖的钻头是80的。加水钻孔,玻璃开孔器一定要一边加水,一边钻。孔开得离边近,开那么边是为了防止以后龟夹在排水管中间。孔离边很近龟就钻不进排水管与池边之间了。
5、调整排水管方向。做好记号,准备粘弯头。一个耐不耐用的龟池主要是看玻璃胶了。用一块大过80孔的废瓷砖,钻60的孔。再用一块小的瓷砖也是钻60的孔,然后中间断。50弯头准备。
6、50弯头放进60的孔用AB胶粘住。
7、切断的60孔瓷砖光面打上玻璃胶。
8、切片粘合,动作要快。两片粘上去用,有空隙可以再补AB胶,可以先补一层A,再补一层B胶。管口完成(注意瓷片做的记号,那是排水的方向),两层瓷砖粘住弯头主要加大PVC弯头的黏液面积,第二层瓷片切断是为了可以更加用力接触管头。
9、支柱开始定位粘贴,上下两面打上厚玻璃胶,用来防止缓冲,平衡受力作用。然后开始打胶,靠墙的地方不用支柱,用来作支力点的。(两片瓷片T型粘住再粘住墙)高度量好就行了。在池的底下看入去,排水管接好,垫几块边角料瓷片,打上胶,固定。
10、将瓷砖粘边,打胶、拼接,再打胶,用手一抹。两块瓷砖的接口处用铁的文件夹固定,本文用的是60×60的瓷砖包边,池不大可以不用接口的加固条,作用不大。池正面高度40CM。
11、二层复式沙池,可以粘好池边继续开工。
12、这是靠池边的沙池支柱受力点。用玻璃胶粘瓷片条,20CM高。
13、沙池底是一块60+一块80的瓷砖,目的是留20CM晒台。沙池高是60,沙厚20CM。太矮的沙池龟会踩背逃跑。60×30的斜波,沙池入口。
14、这是活动的斜波,不让龟上沙池时,可以拿开。活动斜波的制作:拼上去,防滑垫剪好放上去;上斜波,晒台,全部有防滑垫。
16、池底有个用来排阳台的积水的管。排水插管的设计:40CM长,钻孔。一头是18CM,另一头20CM,溢流水位,两面钻穿。反过头过又是另一个水位了。
17、十天后,消毒,养水,可以下龟了,瓷砖包边用的是20的PVC线管,美观,防逃。
养龟场地的选择
养龟场地的选择应以适合龟的生活习性以及生产上的需要为原则,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的标准,排灌水方便,无环境污染;土质以保水性能好、渗透性差的粘土或粘壤土为佳;地理环境适当,交通方便,龟池环境僻静,背风向阳。养龟场最好同时建在屠宰场或方便获得各种龟饲料原料的地方附近,这样既保证了龟饲料容易取得,又保证了饲料的新鲜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龟池的建造
家庭式养龟时,可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饲养龟,下面以室外规模化养龟为例介绍养龟池的建造方法。
(1)亲龟池。亲龟池要求水面开阔、向阳避风,池周围不宜有高大建筑,但要有一定高度的围墙与外界隔离以防逃、防盗、防敌害等。池底要求泥土或砂质泥土、无冷浸水、无渗漏。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亲龟池由水池和旱地二部分组成,旱地又分运动场(摄食平台)和沙地二部分,水池与旱地以30度斜坡相接,方便亲龟爬到沙池掘洞产卵。
建造亲龟池时,外围墙高度以防盗为原则,内围墙一般高50厘米以防各池龟相互逃窜。放养密度视养殖量而定,但亲龟的放养密度不宜太大,每亩养殖水面,放养亲龟600公斤,3只/平方米。亲龟池以长方形为好,水陆面积比约7∶3,水深0.5—1米,水池三边最好为陡坡,使龟不能上下;另一边为缓坡,坡比1∶3为好。龟池四周应多栽种树木花草,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亲龟繁殖。
(2)稚龟池。稚龟池一般要求为水泥砖石结构,室内外均可建造。面积不宜大,约10平方米,池深50厘米,水深10—30厘米,可建成长条形池,池中也可再分成若干小格,池子长度可视生产规模而定,全池四周应有30厘米高的矮墙。池中水面另一边留陆地,陆地与水池以30度斜坡相接,方便稚龟上岸晒背、休息。食台设在水池与陆地相接处的平台上,方便稚龟取食并及时清理残余饵料。水池要有进排水系统,进、出水口要设防逃栏栅。稚龟娇小、体弱,抵御外界敌害侵袭的能力较差,因此最好在稚龟池上罩上铁丝网,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幼龟池。目前幼龟养殖多采用加温饲养的方式。建造幼龟池以方便温棚架设和饲养管理为原则,面积不宜太大,约30—50平方米,池呈长方形,水泥砖石结构,池壁高1米左右,池内蓄水深度可根据所养龟的个体大小而定。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细砂,池的一侧用砖块或水泥板砌成一块与水面平行的平台供龟栖息、晒背。紧靠水泥平台处用水泥板或木板设置饲料台,面积视放养龟的密度而定。幼龟池的进排水系统要配套,进出水管要安装调节阀门,能随意排放冷、热水以调节水温。出水口要装栏栅,防止幼龟逃走。一般加温饲养时,保持水温在26—30℃之间,使幼龟常年在水温稳定的饲养池内快速生长。
(4)成龟池。成龟可采用龟鱼混养方式进行养殖,大多利用一般的养鱼池,但须在堤上加50厘米高的防逃墙,池内设固定食台专供龟取食,池的四周坡度不能太大,要方便龟的上下、晒背休息和下池取食。
一般挡墙内还要留一点空地,上铺一些沙泥,供乌龟产卵,池中央留一个小岛,小岛上种些植物和堆些黄沙,供乌龟乘凉和繁殖用。池水要深浅不一,最深1、5米,供乌龟栖息用,池堤坡度应1∶2以上,便于乌龟爬上爬下,最好将亲龟、成龟和幼龟分池培育,便于投喂不同的饵料和防止自相残杀。
如果饲养数量较多,则宜建造一个龟池。养龟池可建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灌排水方便的地方。根据饲养数量来决定池的面积大小。一般每平方米放养6~7只,重量2千克左右。池的深度约1.5米左右。池壁呈35°斜坡,用砖石砌牢。池底筑成斜坡,而且要留下一块比水面大的干斜坡,用疏松的沙土铺垫,其上可栽树、种瓜及种植玉米、花草等,既能给龟提供陆地栖息和产卵的场所,又可供龟夏天遮荫和避暑。四周外围要修筑50厘米高的围墙,其顶端向伸出半块砖,以防乌龟“叠山”越墙逃跑;围墙下端,必须用砖石打一米深的基础,以防乌龟打洞穿墙外逃。养龟池底部应是比较疏松的泥土,以便龟在泥土中蛰居冬眠。
在修建养龟池时,既要考虑龟池式样美观,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又应考虑龟池的隐蔽性。同时还要注意因不能及时更换池水,造成池水发出异味等因素。
1、室内平式龟池
室内平式龟池可因地制宜,选择墙边、阳台、楼顶等进出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内分三部分:一是龟窝,此处应高出池面15厘米左右,是龟的栖息和产卵的地方, 龟窝顶部要遮蔽,力求避光;二是运动场,供龟寻食、活动;三是水池,是龟饮水、潜游、嬉戏交配场所。排水口处设铁丝网罩防逃。这三部分是相通的,龟窝通向 运动场和水池呈35度斜坡。粉刷要光滑,既能防止磨损龟板,又便于龟的爬行。养殖池大小应根据地方大小、放养数量而定。
2.室内多层式龟池 室内多层龟池又叫立体式龟池。这种龟池有效地利用空间,把有限的地面面积分隔多层,为便于管理和及时发现病龟,龟池不宜太高,池水也要浅些。可采用红砖水泥结构,在龟多层龟池可节省养殖场地,增加饲养面积和放养量。如建造1米2左右的单层龟池只能饲养中、小龟苗30只左右,而建造一个同面积的四层龟池,则可饲养中、小龟苗120只左右。 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个养殖者的愿望,如果饲养30只左右的三线闭壳龟,每年除去成本等费用外,可获得千元左右,那么增加4~5层则可增加4~5倍的效益。而且,多层龟池层层相通,水自上而下可节约用水l/3。 多层龟池还可以多品种同时养殖,这样既增加了养龟的品种,又节省管理时间.
1、瓷片之间要留出大小适宜的缝隙太大浪费玻璃胶,过小则因热胀冷缩容易开裂。
2、粘好底后晒一天再建四周。四周先粘一块竖起来,必须保证是垂直的,等第一块硬了之后再粘第二块,然后用夹子夹紧。
3、拆瓷片包装的直角包装材料不要扔了,在粘直角的时候需要用到,一样的用夹子夹住固定好,这样能保证上下垂直,前后成一条直线。
4、可以先粘花带,把花带这个部件弄好了再装到四周的边上。按需制作晒背台、斜坡和躲避穴,根据个人喜欢的建造。同样要注意瓷片必须垂直,用夹子夹紧固定。为了避免渗水,最好在施工前在池底抹上一层水泥油,完工后也可以在瓷片池底再抹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