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能家居行业,还有哪些痛点需要解决?
物联商业网提到,智能家居瓶颈繁多,痛点待破:首先,智能家居产品缺少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此痛点成为概念落地的一大拦路虎其次,目前绝大多数家电产品没有统一标准,产品间难以进行对接联动再次,在家庭轻智能与重智能发展趋势论点上,没有较权威的论断,在家庭装修中,将家庭所有产品智能化本来就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在轻与重之间更是难以抉择最后,生态圈较混乱,家电品牌不一,每个品牌又会有各自不同的数据收集后台,导致用户数据共享和收集很难,难以进行数据的智能管理。
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当然也会有自己的痛处。那么家居家装行业有哪些痛点呢?这些痛点中哪些又是家居家装行业最大的痛点呢?
1.工业化无法普及。
家居家装行业仍是纯粹的传统行业。家装的未来趋势是整体家装工业化,倘若工业化无法普 及,那么家装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家装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跟不上潮流,继而被淘汰。
2.信息不对称赚钱。
这是家装家居行业最大的痛点,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各类人员对有官信息的了解程度不 同。就比如说学计算机的学生和学物流的学生,他们对电脑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掌握信息充分的一方就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对另一方来说就是不公平的。通俗的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家装一旦涉及个性化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家装在个性化设计过程中总会碰到包括空间、色彩、装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家装个性化设计也是家居家装的一大痛点。
4.家居智能化难普及,根本原因是产品的应用性和用户的吸引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家电也有了一些了解,但人们习惯于现状和惯性思维总错误地认为智能家居是一种高消费产品,因此智能家居的普及度有待提高。
5.VR AR发展受限制,行业缺乏技术变革。
过去的几年最令人兴奋的就是AR,VR,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现在AR,VR发展速度低于了人们的预期,VR,AR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行业也因缺乏技术变革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1)无法抓住客户的痛点需求
我们必须了解并理解我们的客户。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目标客户已经从豪宅用户、高端用户转向了中产阶级、白领。那么客户的需要是什么呢?并不是远程遥控,也不是美轮美奂的操控界面,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健康、舒适,更好的居家体验,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节能,更环保。要让客户接受并喜欢智能家居,我们的产品必须抓住用户的痛点需求。当前的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并没有满足客户的内在需求。
2)购买成本高企
成本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或价格,而是用户的购买成本,不仅仅包括客户的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现有的智能家居集成系统往往价格高企,而且需要大量的安装、集成、布线等复杂的工序,完成之后又需要大量的维护成本,在产品之余还要投入大量的额外成本。
3)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
包括购买的便利性,使用的便利性。客户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时,因为技术和施工的复杂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购买。同时系统的复杂性使用用户使用时非常复杂,难于操作,而且质量不稳定,维护又困难。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比较差。
4)客户服务跟不上
客户与智能家居提供商的沟通困难也是瓶颈之一。当前智能家居以集成为主,缺乏有号召力的大企业,集成商也无法投入大量成本来服务客户,这导致客户获取售后服务的难度很大。
让智能家居“更懂你”
小米公司率先构建全屋智能家居质量标准体系
从定速巡航到自动驾驶,从产线机器人到仓储机器人……智能时代正在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产业也是全球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财力的竞争性先导产业。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用标准“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 健康 发展”,“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
作为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智能产业之一,智能家居产业成为近年来国内互联网 科技 巨头重点布局的领域。这其中,小米公司一直处于行业的引领地位——截至2021年底,小米公司已经孵化超过400家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的生态链企业、接入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设备数超4.34亿台、米家App月活用户超过6390万、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达880万。
小米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智能生活图景?用指纹打开家门,灯光依次亮起、窗帘慢慢打开、空调温度调整适宜、音乐缓缓响起……而这一切,你什么都不用做,全由小米智能家居为你代劳。
作为全球顶尖的智能家居企业,坐拥着全球设备数量最大的AIoT平台,小米却选择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重新定义智能家居。这是为什么呢?
让智能家居真正懂你
小爱音箱、小米扫地机器人、小米智能开关……小米智能硬件业务线,向来不缺爆款。可小米没有忘记“以用户为中心”的初心,在不断翻新的销售数字面前,选择静下心来倾听用户的“吐槽”。
设置联动太麻烦了、延迟反应时间太长了、换个网络环境就用不了了……这些都是用户麻婆(网名)在小米社区里关于智能家居的“吐槽”。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真心喜欢小米,“要是不喜欢,谁有功夫一直‘吐槽’啊!”,二是因为“吐槽”之后很快就有工程师一对一跟进,“说不定下一次系统升级,问题就解决了。那种感觉太棒了!”
麻婆反映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小米智能家居的问题,也是整个智能家居产业普遍存在的痛点——智能产品众多但没有真正贴合用户需求;产品互联互通缺乏统一标准;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不容忽视……事实上,在竞争白热化的智能家居赛道,每个痛点的背后,都对应着若干个难以破解的技术瓶颈。破解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和高昂的试错成本。
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小米选择“二次创新”,跳出智能单品“单打独斗”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过硬技术为保障、以小米生态链为基础、以全屋智能为目标,打造全屋智能家居质量标准,用标准来开拓全屋智联的新时代。
在小米智能家居团队负责人陈洋看来,小米再进“无人区”,原因很简单——解决行业难点和用户痛点,让智能家居真正“懂”用户,“让每个人都能享受 科技 带来的美好生活”。
让用户给全屋智联打分
与单一的智能产品使用不同,全屋智能家居动辄涉及数十个乃至数百个智能产品,如何保证品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智能家居单品的质量和设备之间高效协同和联动,是打造全屋智能的难点所在,也是全屋智能家居系统质量把控的关键。
一边是消费者摆脱“伪智能”家居的迫切诉求,一边是行业内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案例参考,具体怎么做成为摆在研发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调研市场现状,团队成员曹宇把接入小米AIoT平台95%以上的品类都上手体验了一遍,把友商同类型的产品也试了个遍,最终和同事们一起拿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方案——将全屋智能家居按“七大智能空间、八大智能子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划分归类。
同时,针对全屋智能家居产品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 探索 出了针对小米全屋智能家居的“ 5级标准、3全应用(全品类、全场景、全闭环)”的质量标准和应用实践,创造性地把全屋智能家居的“智能”由低到高分成5个级别,即智能单品、辅助全屋智能、部分全屋智能、高度全屋智能和完全全屋智能。
从0级到5级的划分,小米的判定标准依然是“以用户为中心”——全屋智能到底是否智能,由用户说了算。通过用户对各个层级提出的质量要求,设定相应的质量点和“智能指标”,最后形成5级质量标准和规范。
让智能单品连接起来
超4.34亿台的智能硬件,这是小米引领全屋智能家居发展的独特底气,也为小米全屋智能家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此多种类的智能硬件,在接入方式、响应方案、用户体验和联动兼容性上会存在较大差异,缺少统一的质量和标准规范。如何实现全屋智联,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共性问题,也是打造“智能之家”过程中最大的“痛点”。
就以文章开头的那个场景为例——要让门打开的一瞬间,灯同时亮起、窗帘同步打开、插座立即通电、空调启动工作,而不是间隔数秒甚至“失灵”,取决于空间的格局、设备安装位置、网关的设置等诸多因素。为了实现1+1>2 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统一的规范。
小米从互联互通系统的功能、互用性、可靠性、效率、安全等多个维度考量,制定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单品互联互通的标准和规范,实现了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环境系统、厨电系统、影音系统、办公系统、运动 健康 系统、网路系统等8 大智能子系统相互“听得懂”,能够“统一步调”。
同时,小米首创了全屋智能家居质量保证模式,确保所有生态链企业能把既有的质量标准落实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全流程各环节,将单品互联互通质量标准落地,实现互联互通阶段的闭环质量管理,以及通过全屋智能大场景专项测试,确保单空间/多空间互联互通质量标准落地。从3个维度确保了全屋智能家居能用、实用、好用。
截至目前,小米全屋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已在小米集团,以及300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和4000余个企业开发者当中进行推广应用,实现2200+种智能硬件产品的标准落地,近3年累计销售产品数量超3亿件,小米智能家居团队申请专利超3000项。
让全屋智能更“贴心”更“智慧”
小米全屋智能的超前布局,生态链的完善和品类的丰富程度,以及软件层面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给了用户独一无二的体验,也打通了小米全屋智能的“任督二脉”。
作为智能家居的关键性产品,米家智能开关的研发,可以说是小米全屋智能质量标准落地的典型案例。“参照别人的技术方案,根本行不通;根据已有技术协议搞研发,影响产品寿命。最终,小米研发团队决定自研一套单火开关控制协议。”小米测试部测试开发工程师王康介绍说,正是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执念”,让小米研发团队最终打造出这款技术质量过硬、备受用户好评的产品,真正做到了“产品好不好用,用户说了算。”
“从过去绑定一台智能设备,光无线网络密码就要输好几次,到现在产品只要一通电就自动询问是否绑定,在小米智能家居质量标准的规范下,小米智能家居实现了‘边、端、云、设’的一系列重要突破。”王康说。
与此同时,让智能家居“更懂”消费者,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选择,这是小米全屋智能家居质量标准研发的重要目标之一。
陈洋说,小米还通过分析海量的用户使用场景,主动抓取全屋智能的用户反馈数据,持续增强智能产品的“学习能力”,甚至可以让设备在控制层面脱离网络,自动生成可供用户直接选择的智能场景设定,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改进质量标准。
从对发展方向的精准判断和创新预测,做到“登高望远”制定标准,再到基于对技术方案的高度凝练和细致管控,做到“千人一面”执行标准,最后到基于对用户数据的全面分析和科学预判,做到“从善如流”改进标准,创新、质量和安全,贯穿在小米全屋智能家居质量标准研发的全过程。
基于全屋智能家居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小米全屋智能家居实现了“从0到1”的巨大跨越,为全球智能家居产业树立了更高维度的质量标杆。这是小米的一小步,却是智能家居行业革命性的一大步。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