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色彩装饰画?用什么材料?应注意什么?
色彩画装饰画的话用水粉颜料画就可以 装饰画是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一般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等
考试的时候应该给你题目。以下给你几个参考 考试的时候就根据题目发挥想象好好发挥。
水粉画的画法及步骤
一般水粉画所展示出的反光效果和透明水彩画的明亮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水粉画的画法及步骤,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观察:
1、观察的内容:观察要全面、系统。具体来说:要从形、体、色三方面去观察,要形成头脑中的整体印象,便于构思画面及想象色调与构图。
①静物的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哪一个最左,哪一个最右,哪一个适中,各有什么特点。
②静物的体:每一个物体体积结构的特点及块面组合,以及哪个物体空间位置最前,哪一个物体空间位置适中,哪一个空间位置最后,以及形与体、物与物之间的远近、高低、向背等空间关系。
③静物的色:整组静物色彩的冷暖基调是什么,最深色物体是什么,次深的物体是什么,最亮色物体是什么,画面什么色与什么色属灰调(中间调子),什么色与什么色属黑调(深色调),什么色与什么色属白调(浅色调)。
2、观察的方法:在动笔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物体的形象、形体特征,要形成完整的印象。坚持多看、多分析,不但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①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观察是观察的核心,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养成整体观念及表现的习惯。整体观察形、体、色形成第一印象。
②联系地观察:在整体中,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依存,有内在联系。其中解剖关系、空间关系、透视关系要通过联系地观察,增强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
③本质的观察:任何表面物象都以其本质为依据,不认识、不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象,产生盲目性。在色彩中形体结构与色彩色调都包含着深刻、复杂、又协调的明暗素描关系,加深本质地理解,可以提高表现能力。看名家名画,也能进步的道理也基于此。
(二)构图: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整体构图与深入构图。①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整组静物的外轮廓线及单个物体的外轮廓线、主要结构线大体位置以简洁概括的线条,轻轻描画在画稿上,要注意各物象的大小向背及相关关系是否正确,以及形体比例是否协调。②深入构图:以抓结构为主,从整体形到局部形,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构及相关空间,抓结构线、明暗交界线及投影线,可适当表现明暗,要注意准确性与生动性,相互联系地检查与修改。1、整体构图:整体构图布局,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的位置、空间、大小等,背景及次要物背宜画虚,主要物宜画略重,初学者宜用铅笔构图,再直接上色(单色比较薄)。2、深入构图:深入构准形体、比例、空间、主次后,确定明暗,交界线及投影,分出画面大体明暗部位。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骤(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先画背景,其次台面及衬布,最后画主要物体。
②先画主要物体,其次台面、衬布最后背景。
③先画衬布台面,其次静物,最后背景。
2、上色调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从物体暗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亮部。②从物体亮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暗部。
③先画灰部,再画亮部,最后画暗部。
初学者以方法②和步骤①为最好。以上介绍的步骤和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初学者来说方法②与步骤①可保持画面的单纯、明快和色彩亮丽。因初学者往往色彩感觉不丰富,画色彩易越画色彩感觉越迟钝,最终画脏,故方法②和步骤①可避免初学者画脏、画丢、画坏3、以湿画法用大笔“刷”的技巧铺背景大体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过渡画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轮廓,不要画伤主要物外形要适当留出背景高光较白部位背景宜上浅下深,光源近处浅,远处深。
4、画背景适当用水,干、湿结合用笔铺排,宜近浅、远深与背景连成一体,转折色处色略深,抓大感觉铺大体色,物体适当留白,以画大皱纹与肌理为主。
5、画主要物体从亮部画起,先画固有色,调准固有色,同时在调。
水粉是一种画画的颜料,需要借助水和颜料的适度调和来画画,但是它又不象水彩那样完全依赖于水
水粉画基础都有哪些?
水粉画技法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长时间练习却进步缓慢,收效甚微。这主要是对水粉画技法理论了解、理解不够。而学生了解水粉画技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水粉画基础技法教材书籍。如果切合学生实际,既能观赏、分析、研究,又能临摹、体会、并能阐述理论,让学生掌握水粉技法的图书,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本好书。教师可以用它直观阐明技法要领,学生用它直观形象地明确要领,指导绘画练习则具体可行。然而,目前美术基础技法类书籍多由专家完成,对学生仅有指导性,具体画法一般较为简略或者深奥,画法及步骤简单,很少谈及困绕初学者关于用水、调色、造型等关键问题。大量书籍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表达技法,很难让高中生理解和接受;有的书籍所编画法与步骤较为笼统且不易理解,方式、方法简单、所提供的范画过分成熟,甚至个性太强以致误导,考生临摹尚很困难,更谈何指导学习。
水粉画技法的关键在于用水、调色、用笔、造型与调整。
一、用 水 法
学生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二、调 色 法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具体做法:1、以画面主要色调及主要色为主,选定固有色,如红、黄、绿等任一颜色做首选色。2、画任何一个物体,选定固有色后,将该色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其周围逐一相加,调出系列色相。如苹果——选调黄色,用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适当空白,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色上加普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这样色与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当运用可表现丰富的色彩及体积感。注意要表达出苹果的三大面和五调子。3、用笔颜色的厚薄要区别对待,一般要遮盖白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纸底衬亮色块,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准要待干后用较干色,也可厚画。4、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与黑相加应一点一点加入适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5、如调出色相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一幅好画以没有脏色为宜。任何颜色都有自己深浅不同的色相,脏色使画宜灰、闷、无质感。
三、用 笔 法
......
水粉画是什么,水粉是什么
水粉属于水彩中特殊的一种,即不透明水彩颜料。由于廉价,易学易用,常用于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入门画材。
水粉画的重点是什么啊
大一的时候我们流行一句话:“形不重要,重要的是块面(当然不是真的忽视形)”水粉画吸引人的视点首先不是形,而是笔触表现的各种块面。还有就是色彩丰富,一个红苹果每个块面的颜色都不同哦~~~
水粉是什么? 怎样调色?学水粉画有什么好处?
水粉是什么.这需要和油画、水彩相比较而言、水粉是介乎油画、水彩之间的一个画种。它兼有油画、水彩的某些优秀,但也有许多不及二者的方面,和油画比,不及它厚重,色调上也不及油画丰富。和水彩比,不及它透明,也少有水彩那种水墨淋漓之感。但是水粉色彩的亮丽、饱和、色调的明快,一定程度上的透气感以及用笔酒脱、自如,这些应是水粉的特点,也是油画、水彩所不可取代的。它变干后颜色回变淡.
调色它需要长期水粉写生实践和不断地积累经验。水粉的画法也要有个度,不能过。水分和水粉颜料的比列也应人而异了.个人习惯不同,想要调出饱和的颜料必须要自己摸索了.
把水粉真正画成高品位的艺术作品,仅在画中能体现水粉特点还是不够的,尚需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我画水粉时间不算短了,但时常也有画不下去的时候,因为水平有时候不能达到自己的想法.眼高手低.水粉画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好把握.也易于修改.为以后的别的色彩绘画方式打下基础.
学水粉无非是对色彩的一种训练.培养自己的色彩感.提高自己罚欣赏水平.
可以说的太多了!你自己在网上搜
很多的.百度知道里有相似的问题zhidao.baidu/question/980428这个就是一样的,很详细.
水粉是什么意思啊
水粉是一种画画的颜料,需要借助水和颜料的适度调和来画画,但是它又不象水彩那样完全依赖于水
水粉画的介绍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其表现特点为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含粉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会产生一定限制。水粉画在溼的时候,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干后则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学习水粉画可以很好的认识色彩,对颜色的透明度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学习水粉画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怎样去调色,进一步的了解色彩对水粉画的重要性。
一张好水粉画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好水粉画的标准是:构图美观,色调统一,色彩色相对比明确,冷暖对比准确,色彩纯灰关系和谐,画面各物体层次分明,单个物体层次也分明,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处理到位,素描关系强烈。有了上面几条,就符合好水粉画的标准了。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其表现特点为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粉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会产生一定限制。水粉画在溼的时候,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干后则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举例:把评分标准定为总分100分
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色彩关系正确,表现力强。 >89分
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色彩关系较正确,表现力比较强。 >79分
构图完整,造型基本准确,色彩关系基本正确,表现力比较好。 >69分
构图比较完整,造型比较准确,色彩关系基本正确。 >59分
构图不完整,造型不准确,色彩关系不正确。 50分以下
构图差,造型差,色彩关系不正确,没有经过系统学习。30分以下
水粉画和水彩画的区别
一、颜料材质不同
水粉颜料由粉质的材料组成,用胶固定,覆盖性比较强.所以画水粉的时候经常会从最深的颜色下笔.可以一层层盖上去.如果有耐心的话也可以话到油画一样的效果,不过颜料溼的时候颜色比较深,干了颜色变浅.还有带紫色的比如玫瑰红,紫罗兰这些颜色容易翻出来,所以不用来打底.水粉颜料色粒很洗,跟水溶了之后颜色很漂亮.但不能覆盖底色.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水彩颜料多数较透明。水彩可加强产品的透明度,特别是用在玻璃、金属、反光面等透明物体的质感上,透明和反光的物体表面很适合用水彩表现。着色的时候由浅入深,尽可能避免叠笔,要一气呵成。
二、画法以及材料都不同
水彩注重干溼画,水偏多,要用很淡的颜色,覆盖性小,水粉画重一些,在做画上水粉具有覆盖性,是比较干的,要有层次感,水粉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题材范围可分为静物、风景、人物三大类。它虽然具有表现内容丰富,色彩明确稳定等优点:但水粉色在溼干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变化特性,却使水粉画在学习和表现过程中有着相当的难度。
三、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溼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溼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
水粉画是界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独立画种。就绘画材料而言,用水调合胶和粉质颜料用于绘画,大约是人类在绘画中使用最早的表现方法,这在中国的敦煌壁画和古埃及的墓室壁画中都可以得到印证。但水粉画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画种,它虽然也是用水调胶粉颜料作画,却与古代的用水调合胶粉作画没有直接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实际上它在艺术观念、表现形式和绘画体系上都与水彩画和油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为它本身就是由水彩画演变而成的一个画种。
水粉画与水彩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水粉画的颜料是一种粉质的、具有很强覆盖力的不透明颜料,虽然在艺术观念上水粉与水彩大致相同,但由于水彩画使用的是透明颜料,使二者在作画步骤、表现方法、绘画趣味与画面效果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水粉画的覆盖力与作画时所具有的颜料的厚度,使其表现方法上又与油画较为近似,虽然由于二者所使用的调合剂与颜料性能上的区别,表现技法与艺术追求上自有面貌,但正因为以上原因,使水粉画不仅成为色彩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因为它既独特又兼容的特质,使其成为美术院校基础教学中重要的色彩训练课程。高等美术院校通常都把水粉画作为入学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水粉画的普及
水粉画是用什么东西画的
需要北京谢德堂的水粉笔一套、那个铁盒子是用来装水粉颜料的颜料盒、 海绵是盖在挤在颜料盒里的颜料上面的 之后在海绵上喷点水然后盖上颜料盒的盖子 起到保证颜料不会变干、保溼的作用 一般我就用颜料盒的盖子调色 买颜料盒 最好买白色的 不容易有颜色误差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在明度、纯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兰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象征着:太阳、火焰.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调;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冷暖色调也只是相对而言,譬如说,红色系当中,大红与玫红在一起的时候,大红就是暖色,而玫红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红与紫罗蓝同时出现时,玫红就是暖色. 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同颜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黄色所 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的世界之中.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色调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概括起来,色调的形成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 光源:同样的物体如果在暖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就会统一在暖色调中;如果在冷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又会被统一在冷色调中.当光线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时,整个物体就被笼罩在这种色彩之中.在戏剧舞台上,不同颜色的灯光 对舞台色调的影响就是光线决定色调最明显的例子. 2: 固有色;物体固有色对色调也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固有色是决定色调最基本的因素.例如:一片山林在春天时呈现出一片嫩绿的色调;而秋天则呈现出一片迷人的金黄色调,冬天叶落草枯则呈现出一片灰褐色调.这些色 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固有色的变化.我们说某幅画是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或黄色调的,指的就是组成画面物体的固有色,就是这些占画面主导地位的颜色决定了画面的色调. 3: 高调与低调:主要指色调中颜色的明度和亮度的对比.在对一幅画的色调进行构思设计时,同样是绿色调可以有高调和低调之分,同样是冷色调或暖色调也可以有高调和低调的区别.高调绘画的色彩亮度高,色彩之间的明度 对比弱(明暗反差小),画面特点是清淡、高雅、明快.而低调绘画在色彩上用色浓重、浑厚、亮度低,色彩的明暗对比强烈,画面特点深沉、结实,富于变化.色彩明暗对比的不同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色调变化. 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绘画中色调的形成与变化,在实际绘画过程中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和作用,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来为我们的绘画服务.光源、冷暖、固有色、明暗对比这些因素是我们学习掌握色调的中心问题. 色调在一幅作品中非常重要,如果作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2.水粉画有哪些最基本的常识
色彩 对比色: 红---绿 黄---紫 蓝---橙 以上三组颜色既是对比色又是互补色,在色彩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三组色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过纯的,颜色去作画(不加以调和的对比色),否则画面会出现“火”的现象,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大红大绿”----特别俗气。
漂亮的颜色是在灰色调之中的微妙变化和对比,对比色应该统一在一个画面的整体色调中,所有的对比运用都不能超过整体。即在整体之中求变化(画面的统一性)。
黄+蓝=绿 红+蓝=紫 红+黄=橙 红+蓝+黄=黑(灰) 白色和黑色都是灰色,白色是灰色之中较纯较亮的颜色,而黑色则是较暗的较脏的灰色 浅谈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对比的两色, 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 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 当对比的两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 对比的效果越明显, 两色越接近补色, 对比效果越强烈。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
(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环境色及色彩的冷暖色彩的互相关联性 宋老师所讲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对物体色彩的关联性的高度概括。
在色彩画中环境色的影响应该得到夸和肯定,众所周知,物体的色彩是靠光来表现的,有光才有色彩,没有光线则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色彩是受光的影响才出现的。
光会照射在一个物体上,也会照射在另外一个物体上,那么照射在这个物体上的光线反射到靠近它的另外一个物体上去,另外的那个物体上就有了这个物体上的颜色。这就是环境色。
即物体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光源下所处的一个环境对它的影响的颜色,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夸张环境色和对比色,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已经改变了物体所固有的颜色。这才是好的环境色处理。
可以想象,不同的光源对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冷暖的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光下,在室内的物体通常是暗部暖亮部冷,这是受光源影响而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呢?光源是冷的,光源照射在亮部,那么物体的亮部自然就是冷的了。通过色彩的对比知识我们知道,亮部冷,那么暗部就只有比亮部暖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室内的物体是暗部暖的原因。 在一幅好的色彩作业中我们可以发现,除对比色的运用以外,往往还有鲜灰对比和明暗对比,即近处的物体色彩鲜艳,远处的物体要灰一点,靠光源近的物体要亮一点,靠光源远的物体要暗一点。
方能拉开空间,表达出体积的感觉。有很多时候有的人在看画的时候会说:“这里哪来这么一笔颜色呢?”“我怎么看不出来有这笔颜色呢?"这就是没有用对比的眼光去看色彩,举个例子,一块红色的衬布放在一块白色衬布上,那么我在处理白色衬布的色彩上肯定会 加入一定量的绿色,至少靠近红布的位置应该有,而不是大量"为了衔接"而出现的红色.这样的色彩才会漂亮,最后出现的效果才会不"平",画面才能有色彩。
白色的问题 粉 很多人说画面的粉就是因为白色加的太多,这是对的,前面我已经讲到了光的作用,物体的光感就是靠白色表现的,在水粉画中,白粉就是光,所以一定要敢于加白,但是是不是整个画面都加白,或者白粉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物体的暗部是不能加粉的,如果把大量的白加在了暗部,那么 这就叫做“粉”了如果你想在画面中得到强烈的光感,只有把白加在恰当的位置,而不是整个画面乱涂一气 后注: 总而言之,要想画好色彩,只有充分运用对比与光影的表现,多去观察,多去比较,多按正确的方法去作画而不是走。
3.水粉画有哪些最基本的常识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
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掌握好水粉与水的调和比例,根据所画的物品色彩的整体色调来调和,如果画的是稍显亮丽的物品,需少用水,真取用原色颜料.而且,在颜料的复合调色中,尽量少用白粉和不要用煤黑,少造出一些灰色的颜料,也就是说调色的话,两三种最佳了,不要用太多色,如果不慎调出不满意的色彩就不要在往里添加其它色彩妄图把其改过来.不要怕舍不得颜料.。
4.水粉画的理论知识
帮你找的,希望对你有用,我也是学习美术的,已经毕业了现在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设计。
一、水粉画的概念 水粉画就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
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
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
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
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
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三、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
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
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四、作画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
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
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
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
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二)关 于 固 有 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范例1 A 《苹果与梨》(单个物体练习演示)A-1 通常我在画水果时,因为柠檬黄没有覆盖能力,所以利用柠檬黄颜色的透明性,先用柠檬黄薄涂一层打底,此目的是为了把握水果颜色的纯度与明度。
A-2 从物体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颜色先画出物体的暗部,再用纯度较高的颜色画出固有色。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浅黄色,形成苹果的调子关系。
A-4 画出投影,提高苹果亮部的明度。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画出梨子的暗部与半调子。A-6 用笔锋扫暗部反光。
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许柠檬黄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用尖头笔画出梨和苹果把。
A-7 加强梨的暗部。在苹果的亮部再做进一步塑造,使苹果的亮部色彩更丰富一些。
A-8 完成以后的苹果和梨。水粉画的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1、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
5.水粉画色彩基本知识有哪些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一 色彩的性质 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
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认识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
他的实验方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因此通过三棱镜后,便产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
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 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
发光体发出的光,是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
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呈现为白色,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
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
光谱上的红和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对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而颜料的对比色混合则成为灰黑色。
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向越灰黑。在绘画调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规律,准确调配出各种不同纯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进行分解。
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青得绿、红调青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青、紫六 *** 环。
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可以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这样可绘制成12 *** 环(彩图6)。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5.补色 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对比,是最强烈鲜明的对比。
在对色彩观察与感受中,补色对比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相应的补色。如一座白色房屋,夕阳光线投射在受光面,白墙呈明亮的红橙色。
未受夕阳光辉照射的背光面的白墙,与受光面的色彩联系起来观察时,必会产生与红橙色的补色因素——青绿色,但这红橙与青绿补色的色彩明度、纯度,都不会是色环中所显示的色相,而是根据具体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的。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写生一个红色背景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观察色彩关系时,人像的肤色与红色背景在对比中,必产生偏绿的补色成分,灰色的衣服也同样会显示出灰中带绿的色调。
实际上这是生理视觉形成的错觉,这错觉主要显示出色彩对比中的补色关系。由此可见,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彩对比下,所显示出来的色彩并不会是相同的。
在观察和表现绘画色彩时,利用这种视觉中产生的补色关系,去加强色彩对比和增强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6.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 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
发光体与产生色彩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太阳是主要的发光体,阳光是具有各种波长的光,可称为标准光。
所有物体,在阳光的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日光灯的光,是偏蓝青色的冷调光,红固有色的物体在日光灯光下,色彩是不鲜明的。
普通家用电灯的光是偏黄的,投射在物体上,会罩上一层暖色调。其他如磷光偏绿。
各色霓虹灯光,只有单一的某种波长的。
6.水粉画中关于色彩的一些常识是什么
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
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进行分解。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
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青得绿、红调青得紫。
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青、紫六 *** 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可以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
这样可绘制成12 *** 环。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
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其次是划分出暗,灰,亮面,用淡颜色先铺一遍。之后就是上暗面的颜色了,从最重的颜色开始上,这是为了画面整体色彩定一个基调,色彩色度要饱和,色彩倾向要明确。类似的颜色要一起上,比如既有红色又有桔红色,先上红色在加黄把桔红色一并上起。不管是暗面还是灰面都要做到整体上色,为了整体的把握需要。最后才是上亮面,水彩当中是留白的,而水粉当中是上白色,需要注意的是在亮面也有明暗的不同,有高亮的和灰亮等亮部之分,灰亮稍微暗一点,适当加入物体的固有色,高亮就用白色可以。
一开始画的时候主要是照对象画,就是看到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在慢慢就要练习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了,因为现实当中的景物摆在你的画面上并不一定是最美的,而绘画就是要达到美的效果,你就需要适当的调整颜色,并非是现实当中的颜色。从色彩之间的明度对比,色彩本身的对比等等,这是一个长期的练习自己的琢磨才能慢慢提高自己的修养。
需要注意的是干画法并不是不加水而是少加水,颜色切忌太厚,太闷,干画法掌握不好,上颜色就容易闷,颜色叠加不要太脏。
所有绘画都要注意整体练习局部,色彩画尤其重要,整个绘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整体色彩的比较,整体掌握最重次重最轻的颜色分配。
绘画要持之以恒,不断练习思考,祝你越画越好。
我们在看对象的时候,起笔构图的时候,就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这幅画上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组合,这样的组合给人有什么感觉,怎样组合才觉得好看,但最重要的是要讲求均衡,给人以美感,把一个个物体按照我们预先的分析来把它的形显现在画面上
然后呢,我们要开始上色,也需要观察,观察什么呢,既然是上色,就是要用色彩来给画面的物体进行颜色的叠加,这里我们就要注意物体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一个物体有他固有的色相,就是我们整体一看,它大概是个什么颜色,与其他的物体区别又有哪些不同;明度就是这个物体的明暗在整体中的差别,是感觉亮一点,还是感觉暗一些,与其他物体区别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纯度,就是物体是感觉颜色鲜艳一点还是混浊一点,在颜料盒里颜料越单纯就越鲜艳,多调和其他颜色就会显得不够鲜艳。
还有,我们要注意画面物体之间前后的空间感和整体的明度、色调(就是这幅画大致偏什么颜色,是偏冷还是偏暖)准确表达物体的体积,以及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通过什么来表达关系,其实也就是它的三要素和冷暖,感觉偏暖的就靠前,感觉偏冷的就在后,纯度偏高的在前,纯度偏低的在后,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用心调色,多总结色彩的运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