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止水反梁如何设置?
四周正常情况下从地面反500mm,淋浴房或者浴缸位置要反倒1800mm,止水反梁一般都是板施工好之后再用混凝土二次浇注一个台子,不用反梁的。
止水反梁一般是指在厨房、卫生间等处有水房间与外界隔离时,在墙根部设置的上翻梁或上反素混凝土止水带。类似部位还有,如外雨蓬内侧、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的楼梯间墙根部等等。
百度百科的答案:
反梁
反梁只是一种需要,因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等)而把梁做到楼板的上部(一般的梁都是与楼板平的). 地基基础中反之。 大楼的最高层用反梁的比较多,也就是梁在房顶的上面,房顶在梁的下面,当然顶和梁是一体的,所以会议厅往往在最高层,它不影响美观,经济实惠。 反梁常是因为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梁底面需要平整,而梁上部又可上翻等),而把梁高的一部分做到楼板的上方,或者是筏板基础上面需要平整而把梁做到板的下面。 一般与板一起现浇的砼梁,跨中按“T形梁”设计,而反梁跨中需按“矩形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反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函。 第一,从结构所受外力的作用方向划分 混凝土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重力荷载垂直向下,就是普通粱; 如果将屋面这个系统假想地颠倒过来,放在地基上面,就变成,地基反力向上作用到筏板,板再将土压力传到粱上....这个系统,就是与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相反; 在这个层面理解,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的粱,是普通粱;筏形基础系统的粱是反粱。 第二,从构造角度划分,普通粱,板在上、粱在下;有时为了增加下部空间的净空高度,将板放到板的上面,这也被称做反粱。 对筏形基础,板在下,粱在上,为普通;粱在下,板在上,为反粱。 正常情况下,荷载是由板传到梁,梁再传到柱,混凝土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是这样,地基基础也是这样,这重梁即为普通梁,反之即为反梁。
在施工一般叫上翻梁,需要关掉模。
反梁是一种建造方式,只是一种需要,因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等)而把梁做到楼板的上部(一般的梁都是与楼板平的),但在地基处的基础梁一般为反梁。也有的地方叫翻梁,通常,梁设在板的下面,用来承受板和由板的上部物体传来的荷载,在板的上表面看不到下边的梁。
该用反梁的时候:有时候为了空间的高度满足使用的要求,在不破坏上边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在无门洞开启的墙体下,常让承受板和由板的上部物体传来荷载的梁向上翻起,即板在下梁在上。
扩展资料梁的分类:
1、 从功能上分,有结构梁,如基础地梁、框架梁等与柱、承重墙等竖向构件共同构成空间结构体系,有构造梁,如圈梁、过梁、连系梁等,起到抗裂、抗震、稳定等构造性作用。
2、 梁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可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
3、 从施工工艺分,有现浇梁、预制梁等。
4、 从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钢包砼梁等。
参考资料:反梁_百度百科
比如一般的建筑,卫生间位置只需要多降点板觉可以。要是卫生间下面不允许有下水管或者其他要求,一般做沉箱式的,看起来像你说的反梁,其实不是,只是板降得多罢了。
由于施工单位很多“老师傅”文化低,各地的习惯称谓不统一等原因,施工现场的各种叫法名堂可多了。
其中有2本规范里有提到这个问题,一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一2005第6.12.3 条:厕浴间、厨房等受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类面层,且应低于相邻楼地面,并设排水坡坡向地漏。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二是《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含说明》GB50209-2010第 4.10.11条要求:房间的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按理应按新规范执行。
扩展资料:
卫生间反边的作用就是防水,卫生间的墙面不做防水的后果是会把墙体弄湿,阴到墙面的另一侧。
那面是瓷砖的墙面的话会造成瓷砖脱落,是大白的话会造成大白起皮。
厨房卫生间,是家居的一大禁忌。
现代家居中,有的户型由于面积的限制,为了方便设计和节省空间,往往会把厨房与卫生间相连,甚至把卫生间的门开在厨房里,出入卫生间时先路过厨房然后再到卫生间,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健康还是都是不妥当的。
按照家居学要求,厨房是火的能量区,多有“燥火之气”卫生间是水的能量区,则多“独阴之气”,“燥火”与“独阴”都属于不吉之气。
参考资料:止水反梁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