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字设计感的高效方法有哪些?
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
常运用于标志、海报、banner等设计中
一款好的字体可以打动人心
下面就介绍几个简单易懂的方法
让你的字体设计感分分钟提升
1、营造立体空间
将文字按照立方结构进行设计,可以通过颜色差异,阴阳,线面等方式形成空间感和立体感,进而提升整体画面的设计感。
2、将色彩叠加
通过将文字错位,叠加,颜色变化,透明度变化,切割等方式,让视觉更加丰富。这个方法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对颜色的敏锐度高。巧妙地使用颜色的过渡、互补等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
3、扭动变形
文字扭动设计,可以让文字具有动态感,提升文字的装饰性赋予文字律动感。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字变形时,不能过于夸张,否则会影响到该有的识别性和阅读感。
4、蒙版叠加
通过蒙版叠加的方式,让简单的文字和背景产生融合。这种方法能提升画面的层次感,营造空间感,又能让字体有一定的设计感。
5、重复排列
通过文字的重复排列的设计。扩展变化文字具有张力的同时有一定的速度感和发射性,整个画面就像向四周展开的波纹效果,具有延续性。
6、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即为线面/阴阳的设计手法,画面通过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让画面多一些透气感和空间感,富有设计感。
7、拉伸文字
拉伸变形的处理手法,让文字更具有张力,整体氛围更标题化和图形化,既满足阅读需要,同时具有设计感。这个方法对设计师的整体感和设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8、底纹肌理
文字作为纹理肌理出现在画面中,区别于图形化的纹理。既有设计感,还可以辅助传达一定的文案信息。画面元素虽多,但主次分明。
9、递增递减
通过递增或者递减的设计手法,让简单的文字元素,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让文字生命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的九大方法就是这些了
还要记住字体设计的四大原则
适合性、可识别性
视觉美感、文字设计的个性
掌握原则和方法
字体设计感分分钟提升
我们在设计中除了接触到图形,还需要了解文字的设计。特别的文字设计或者排版可以使整体的画面效果更加有氛围,甚至超过图形表达的感受,更加直观的表达出内容的主旨。
文字的设计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字体变形,结构重组等方式来让文字变得更加特别,但往往会让我们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些方法,既简单又高效的设计方式来提高文字的设计感。在浏览国外的一些设计网站的过程中,做了一下文字设计形式方面的收集,并整理出十种我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字设计形式。另外还参考这些设计方式,使用中文字体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拉伸的文字
拉伸的处理手法,让文字更具有张力,整体氛围更具标题感和图形化,但依然保留这文字该有但识别度。常见于纯文字排版的海报,既满足阅读需要,同时具有设计感。
拉伸与文字本身的字形、字体有着很大程度的关联,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适合拉伸,例如下面的案例
不同字体对比
从方案尝试中看出,左边字体在进行拉伸之后,文字本身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而右边的效果则较为可以接受。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可适用于拉伸的字体,另外在拉伸的过程中需要对细节重新处理,使字体保留原有字体的细节美感。
不同字形的对比
从下面案例中对比,O在进行上下拉伸的时候效果比较好,而左右拉伸的时候会失去字体本身的美感,而Y在上下左右拉伸后整体视觉效果都相对平衡。
细节处理对比
优化字体线条的细节可以使得整体文字更加规整、方正(右边)。而未进行细节的设计则会显得笔画参差不齐(左边)。
传统与现代对比
传统的字体拉伸后(如下图中间的字体),字体本身的韵味就失去了,因此不建议对于一些较为传统的字体进行拉伸设计。
设计尝试
中文字的笔画比较多样性,因此在细节的设计上比英文来得更加复杂,在处理“撇、捺、点、折、弯、勾”时需要保持原本的笔画结构性。
拓展案例
结合实际要表达的内容,使用拉伸的设计手法,例如结合物体,叠加颜色或者交错拉伸等。
二、虚实结合文字
虚实结合即为线面/阴阳的设计手法,通过虚实的处理,可以突出一组或一段文字中的重点信息。在一些强调主次的设计中,可以尝试这种方式来做区分,线面结合的处理手法让原有都是面的字体多了一些的透气感和空间感。
虚实处理的方法需要考虑本身字体的粗细,过分纤细的字体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尝试对比:
从对比中,发现粗体相比于细体来得更加直接更容易出效果,对比明确。
中文字体的尝试
从尝试中来看,与上面中的结论较为一致,较细的字体使用虚实结合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书法体的应用,更多需要考虑字体的收边效果是否工整,收边过碎,会影响在描边之后的细节美感。
设计尝试
三、递进渐变的文字
通过递增或者递减的设计手法,让原本简单重复的文字元素,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让文字的生命力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规范好各个之间的差异关系及变化的效果过程。按照一定的数值倍数差异比进行变化。
不同方式的尝试对比:
在尝试的时候发现,粗细变化的模式可能更多会依赖于字体本身的模式。
中文字体的尝试
中文在使用递进渐变的方式中需要考虑整体文字的结构感和块状感,由于字形较为复杂,整体视觉效果会过于零碎。
四、扩展变化的文字
与递进渐变接近但却又差别的文字设计形式。扩展变化的文字具有张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速度感和发射性,就像向四周展开的波纹效果,具有延续性。
按文字的行高或者字宽作为基础值,按一定的比例,对文字进行破形切割处理,上下左右进行扩展发散。
比例值示意效果:
中文字体的尝试
外观的完整度还算可以,但由于中文本身自有的特性(笔画较为丰富多样),因此在扩展层次的数量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不宜过多,以短语或标题使用较好,避免过于形式而导致文字识别性降低。
设计尝试
五、底纹的文字
文字作为纹理出现在画面中,区别于图形化的纹理。既有图形感,同时可以辅助传达一定的信息和态度。
在字体的选择上尽量适用字形较为简洁的字体,避免影响前景内容的展示。设计上可以结合其他的设计形式,例如虚实结合/拉伸变形/扩展变化等方式,提升画面的丰富程度。
中文字体的尝试
常规的中文字体,整体效果还算不错。但结合中国书法字作为底纹,可以让整体的设计更具有不同于英文的设计感,整体效果更具有力量感,因此建议在设计中文底纹的时候可以大胆尝试中文书法字。
六、穿透的文字
通过叠加的方式,让原本简单的文字和背景产生了融合。既提升了背景的层次感,又让文字变得具有设计感。
粗细的字体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较细的字体会产生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文字的识别性会稍弱,较粗的字体识别度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粗细的文字。
粗细对比尝试
穿透的文字设计,对于打造设计的大片感具有很突出的视觉效果。例如漫威的电影片头设计
中文字体的尝试
结合不同的语意使用不同的字体,再结合穿透的设计方式,使画面具有中文的文艺感。
拓展案例
结合实际的内容设计,穿透文字的玩法还可以拓展出更多不一样的设计,例如下面这些例子。
七、扭动的文字
扭动的设计,让文字具有曲线的动态感,提升了文字的装饰性。不同曲线的动态变化,赋予文字不同的律动感。变形的文字并未影响到文字该有的识别性和阅读感,却具有了设计感。
如下面的三个案例,曲率的差别,赋予文字不同的动态规则,具有了不同的视觉感知,有时柔美,有时却具有速度感。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可根据具体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扭动趋势。
中文字体的尝试
对比可见较细的字体使用扭动的设计,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中文笔画的差异点,经过扭动之后整体外形较为不规整,而粗体的效果则较为规整,动态曲线趋势也较为明显。
设计尝试
扭动+虚实+底纹的效果。
拓展案例
更高级的设计手法是利用自然环境的介质结合文字,起到扭曲的视觉效果。
八、立体层叠的文字
与扩展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字通过按一定的角度和位移间隔,由二维向三维的视觉效果进行变化,让文字更加多变化、重量感、层次感。
立体层叠的设计对于字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要求,较为纤细的字体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
不同的字体尝试
从对比中看出,细体或较细的衬线字体,层叠后会出现衔接不上或视觉黑点的情况(如下面左图和右图)。因此设计时建议使用粗体,并且整体笔画较为平均的字体(中间的图)。
中文字体的尝试
虽然具有了层次感和空间感,但也会让整体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根据文字但多少情况进行使用。
拓展案例
立体层叠还不止单向的设计,例如可以进行轨迹变化,向外扩展层叠,或是增加一些颜色渐变来丰富整体的设计。
九、颜色叠加的文字
文字通过错位,叠加,颜色变化,透明度变化,切割等方式的设计之后,具有故障的视觉偏差感知。整体视觉感知类似双重曝光的照片,文字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颜色叠加的效果,对于颜色的选择极为重要,两个颜色交错之间的颜色可以为过度色或者互补色。
细体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上图左边第一个),建议设计的过程中使用较粗的字体,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字的识别度(如右边的效果),重叠之后文字的识别度或多或是会受到影响。
中文字体的尝试
由于中文字比英文复杂,因此使用中文字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寻找一些共笔的地方进行重叠(如下图左边的设计),利用字体笔画粗细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边与边的重叠。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建议加大字距离,这样可以避免不同文字的重叠,产生过度复杂的效果,影响文字的识别性(如下图最右边的设计)。
拓展案例
在简单的叠色之外,结合不同质感和肌理,可以让整个文字更具有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十、立体空间的文字
文字按照立方几何结构进行排版,通过颜色差异,阴阳,线面等方式设计处理后形成空间感和立体感。相比于平面排列的文字更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提升整体画面的设计感。
设计尝试
使用空间错位结合虚实的设计,让简单重复的文字变得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拓展案例
除了常规的空间打造,甚至可以融入到场景中或者结合物体本身的设计。
以上设计风格,常常会在一些运动品牌的设计中看到,如下:
Nike的设计中应到的文字,也会结合这些方式,来丰富和提高整体的设计感。
火箭队出场片头的字体应用,线形字体叠加渐变的效果,具有层次感又有未来感。
阿迪达斯的广告
Converse的广告
Under Armour的广告
除了一些品牌的设计,音乐唱片的封面也有应用到这些类型的设计手法。
我们除了在一些常规的媒介上会看到相关的文字设计,在这两年的耐克或阿迪达斯的鞋子设计中,也会加入文字元素的设计,甚至球员会直接在鞋子上直接写上文字。
其他更多—文字设计的拓展叠加
文字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设计趋势,结合实际需要表达的想法,对于设计手法进行活学活用是做出好设计的关键。当然对于基础手法的掌握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的设计思考。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会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式,而是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重组再设计,或者使用2-3中方式叠加设计来打造整体的画面效果。如下:
最后
在这十种基础的文字设计中,通过结合发散可以迸发出远远不止于十种的创意设计。本次收集总结除了自身学习提高之外,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设计师对于文字的设计思考。
谢谢品鉴!
本文部分按图片来源于Behance和Pinterest
文字设计是指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进行文字设计,必须对它的历史和演变有个大概的了解。字体设计在各个手机平台上有相关应用。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故标准字体设计,包括企业名称标准字和品牌标准字的设计。标准字体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基本要素之一,应用广泛,常与标志联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或品牌传达给观众,与视觉、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与品牌的诉求力,其设计的重要性与标志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字体与普通印刷字体的差异性在于,除了外观造型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对策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与配置,统一的造型等,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比普通字体相比更美观,更具特色。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中,许多企业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已形成新的趋势。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却具备了两种功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达信息的效果。
信息传播是文字设计的一大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文字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表述主题的要求,要与其内容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诉求效果。尤其在商品广告的文字设计上,更应该注意任何一条标题,一个字体标志,一个商品品牌都是有其自身内涵的,将它正确无误地传达给消费者,是文字设计的目的,否则将失去了它的功能。
《自由字在》
根据文字字体的特性和使用类型,文字的设计风格大约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秀丽柔美。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之感,此种类型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饰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务业等主题。
2.稳重挺拔。字体造型规整,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机械科技等主题。
3.活泼有趣。字体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运动休闲、时尚产品等主题。
4.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民间艺术品等主题。
正规字:黑体,宋体,楷体,隶书,魏碑等。
美术体:基本就是华康字库与汉仪字库
书法体:叶根友字库与书体坊字体。 硬笔书法。
方正、文鼎、汉仪、汉鼎、这几款字体都不错
一. 字体简介
中文字体种类大致分为:宋体、黑体、仿宋、楷体等,西文字体种类大致分为:无衬线体、罗马正体或衬线体、意大利斜体、手写体、黑字体等。
1.衬线体
衬线字体在笔画末端具有附加的装饰线条或者“韵脚”。衬线字体字母的横线较细、竖线较粗,如 Times New Roman、Georgia 等字体属于衬线体。衬线体具有复古传统的曲线美、个性鲜明、张力十足,通常用在时尚奢侈品牌、复古海报等设计领域中。
2. 无衬线体
无衬线体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衬线的字体”。衬线指的是字母结构笔画之外的装饰性线条,无衬线字体字母的竖线和横线粗细基本相同,像经典的 Helvetica 和 Futula 等字体就属于无衬线体。无衬线体通常比较简约、具有现代感,适用于 Web、App 等互联网科技领域的设计中。
二. 文字使用规则
不同平台的界面设计中规范的字体会有不同,像移动端界面的设计就会有固定的字体样式,网页中会有常用的几个字体。
1.移动端常规字体
在 iOS 设备上,系统默认的英文字体为 SanFrancisco,中文字体为 PingFang。值得注意的是,SanFrancisco 字体会随着字号的变化自动调整字母之间的间距,以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很清晰地阅读。在 Android 设备上,原生系统英文字体使用 DroidSans 或 Roboto,但国内的 Rom 大都是第三方厂商定制而成,对原生系统字体有所变动。大家在设计时可以使用 Noto 作为中文字体来使用。
2.网页端常用字体
在 Windows 系统中,常用字体有 微软雅黑、黑体、宋体 等,最小字号推荐 12px,正文字号推荐 14px,标题字号推荐 18px、20px、24px、28px、32px 等,尽可能使用偶数。而行间距一般为字号的 1.5-1.8 倍。在 Mac OS 系统中,常用中文字体有 苹方、思源黑体、华文细黑 等,英文字体有 Helvetica、SanFrancisco 等。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界面设计要素—文字设计的相关知识分享,UI设计行业近年来比较火热,如果你想学习,那就快快行动吧!
首先就是同样字号的实际大小不同,英文因为都是字母,字母的构成结构非常简单,一般在印刷上3号大小的英文都能清晰可辨,而汉字因为结构的复杂,在印刷上5号字已经接近辨认极限了,因而在设计时汉字因为要考虑可阅读性,在字体设计中就不如英文的字号大小灵活多变。还有英文字母线条比较流畅,因为弧线多,所以画面容易产生动感,这一点上比汉字生动多变。
1、英文的篇幅普遍比相同意义的汉字的篇幅要多,在设计时,英文本身更容易成为一个设计主体,而且因为英文单词的字母数量不一样,在编排时,对齐左边那么右边都会产生自然的不规则的错落,这在中文编排时不太可能出现的,中文编排每个段是一个完整的”块”,很难产生这种错落感。
2、同样字号的实际大小不同,英文因为都是字母,字母的构成结构非常简单,屏幕最小可视像素为6px[代表字体:04字体],中文则结构复杂。屏幕最小可视像素为10px[MS明朝/MS UI Gothic]和11px[新细明体/ PMingLiU]
3、英文的结构有大小不同的形状,在字形设计上不可能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如gjpqy等字母齐下方的沉降线,而bdfhkl字母上齐顶线,其它字母才齐上中线和下脚线。然而,英文编排时自然产生的错落其实并不是西方设计师所期望的,他们在细排文字对齐上花大量的时间来调整字距、词距、行距、段前距、段后距等,使得段落更趋向于几何形态。
4、英文的整体编排容易成段、成篇,视觉效果比较自由活泼,有更强的不连续的线条感,容易产生节奏和韵律感。
中文整体编排容易成句、成行,视觉效果更接近一个个规则的几何点和条块,不容易产生动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个结构是闭合的,笔划张力的总和趋于零。
以上就是中英文字体设计构成的区别对比,英文字母是一种纯粹发音符号,每个字母本身并没有意义,单词的意义来自于这些字母之间的横向串式组合,而中文汉字的组字方式是以象形为原始基础,也就是每个字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一个简单的字可能在远古时代就代表了一个复杂的生活场景,因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两者之间的阅读方式和解读方式都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中文字体设计不能照搬英文字体设计的方式,它们两者之间在设计上有一些客观的区别。
为广大企业、商家、个人,提供平面设计、装修设计、建筑设计、起名改名、策划文案、网站建设、营销推广等服务。只要能通过网络解决的任务,都可以通过来完成。若您有类似需要,请点击 立即发布项目
另,上也有着各式各样的任务,无论您是拥有技能的专业人士,还是只剩时间的技术小白。都能在上找到您能参与的项目。点击查看项目 进入悬赏大厅
项目开始时,设计师可以提前和开发沟通好,就是告诉开发字体和字间距之类的需要自定义,请程序提前做好“准备”(一般字体和字的效果程序都是可以提前封装后,整个项目都可以导出自定义),如果提前沟通,这样会提高开发和设计的UI界面的效率。确实是这样啊。特别是刚进入APP UI 界面设计的设计师,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Heiti SC:黑体-简,黑体-简的英文名称为Heiti SC
Heiti:黑体的拼音,SC代表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是Mac OS X Snow Leopard(版本10.6)包含的简体中文字型,也是iPhone OS 3.0(版本4.0后改名为iOS)及iPod nano第五代以来的预设简体中文字型。
黑体-简系:为黑体,取代华文黑体成为Mac OS X Snow Leopard的预设简体中文字型。在过去,华文黑体是Mac OS X的预设简体中文字型,因此以前并没有黑体-简。
黑体-简:是全新的字型,与黑体-繁同以华文黑体为基础开发,成为Mac OS X Snow Leopard与iPhone OS 3.0(版本4.0后改名为iOS)之后内建并同时为预设的简体中文字型。虽与华文黑体为两套字型,但差异微小,仅排列上有差距,笔画的差距也十分微小。包含“细体”与“中黑”,黑体-简与黑体-繁皆使用.ttc(TrueType Collection)格式,可以在单一档案包含多套字型。其中,黑体-简与黑体-繁的细体在/System/Library/Fonts /STHeiti Light.ttc,黑体-简与黑体-繁的中黑在/Library/Fonts/STHeiti Medium.ttc。
在ios中默认字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STHeiti-Light.ttc (黑体-简与黑体-繁的细体)和 STHeiti-Medium.ttc(黑体-简与黑体-繁的中黑) 代表的是中文字体,常用的方正黑体简体
第二类:_H_Helvetica.ttc 和 _H_HelveticaNeue.ttc 代表的是英文以及数字字体,常用的字体Helvetica
第三类:LockClock.ttf 代表的是锁屏时间字体
亲密性原则:文字排版时要求把同类属性文字放在一起,文字间距要小,有亲密感,形成一体的视觉感受。
对齐原则:文字排版整体要对齐。对齐方式可采用居中对齐,左对齐,右对齐。
重复性原则:版式中相同的元素要重复使用。如所有主标题采用加粗字体。
对比原则:标题与正文、重点与非重点等,利用文字大小,颜色,粗细等不同形成视觉对比效果。
附:排版时画面字体不要超过3种。
以上就是文字排版的核心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