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级洁净工程公司如何进行电子洁净厂房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及其生产技术也迅速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尤为显著,平均2-3年即会更新一代产品。当今,以TFT-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正在取代彩色显像管显示器,此外,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使得各种半导体元器件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十级洁净工程公司对电子洁净厂房的设计、建造必须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
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TFT-LCD液晶显示屏生产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生产洁净厂房,具有洁净度要求严格、面积大、能耗大、运行费用高的特点,这就对十级洁净工程公司的工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先导步骤,工艺设计需要在满足电子产品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洁净厂房的生产布局,合理确定各种参数,尽量做到能量消耗少、运行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和建设投资少。同时,还需要合理进行人流路线、物料运输和仓储设施的布置,满足电子产品洁净生产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此外,还应尽可能提升生产设备及物料运输的自动化水平,在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
依据产品的生产特征和产能规划,选择各种生产设备的型号及数量是十级洁净工程公司进行工艺设计的首要任务。在目标产品和产能规模已经确定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的加工能力和使用效率计算出各个工艺环节所需的各种类型设备的台套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计算出生产所需的洁净区面积、员工人数以及水、电、气体的消耗量。
十级洁净工程公司生产设备的平面布局也是厂房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形式一般有隧道式、开放式、岛形布置等。据调查表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一般采用隧道式和开放式,其中隧道式洁净室主要用于5英寸、6英寸芯片制造厂。目前,8英寸、12英寸芯片制造厂普遍采用“开放式洁净室加微环境”的方式,这种洁净室形式既可实现设备布置的灵活性,又能减少建设投资、降低能耗。
另外,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极快,所以在电子工厂的实际生产中,在线维修及调试、边生产边增加设备的情况很多,因此在十级洁净工程建造及厂房工艺布局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多方考虑,留出相应的运作空间。
厂房的自然通风设计是提高厂房内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组织好厂房内部的进、排气流,使厂房内获得应有的新鲜空气,并带走影响工人健康和产品质量的大量余热、污浊气流和有害气体。当前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应从以下向方面进行改进。
步骤/方法
1
合理设计进、排气口面积。厂房自然通风是利用厂房内外空气的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作用和室外空气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作用,使厂房内外空气不断交换,形成自然通风。但由于风压作用受自然条件限制,具有多变性,无风时即无风压作用,因此不宜作为厂房自然通风的动力考虑。按照有关规定,在热加工厂房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中,仅考虑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只作为一项补充因素。热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大量的余热和灰尘等污浊气体,恶化了厂房内部环境,必须通过有效地组织厂房自然通风,迅速排除余热和污浊气体而改善内环境质量。当厂房高度和生产散热量为一定时,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是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的关键所在。
2
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必须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进气口面积不小于或大于排气口面积,这应该是提高自然通风效果的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某些热加工主体厂房,由于缺乏精心的合理规划,造成公辅设施建筑和生活福利建筑,把主体厂房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使厂房失去了大片可开设进气口的宝贵位置,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又未认真进行研究推敲,只是迁就于既定的建筑设计现状,不管合理与否,消极的拼命加大天窗面积,将天窗高度加大至8m左右,结果导致进气口面积不足排气口面积的13,使厂房自然通风模式形成极不合理的状况.虽然为厂房自然通风天窗增加了大量建设投资,却未获取应有的通风效果
3
厂房自然通风设计,绝对不能停留在只是根据既定的建筑布局,单纯的通过通风计算来决定天窗开口面积。可以说这只是消极的设计。积极的设计应该是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反复试算、修改。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以最低的经济投资,获取最佳的通风效果。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时,首先要在满足通风量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取得较低的中和面位置,即争取将进风口面积集中开设在下部作业区范围内。也就是说,要尽最大努力将堵靠在厂房侧墙部位的辅助建筑移位,为进风口让出宝贵的下部侧墙面。因某种原因实在搬不走的,则要将其下部架空,为主厂房留取进风口位置。这样做表面上看出也许要多花一些投资,但与提高厂房内环境质量相比是值得的。而且即使在经济上,最终也不见得多花钱。因为如果堵塞了厂房进气口,造成F1和F2的比例失调,中和面位置提高,势必显著降低排气压力而导致天窗面积大增,而抬高天窗所花费的投资,完全有可能高于辅助建筑下部架空的投资。二、要想法克服进气短流问题。所谓进气短流,系指由进气口进入厂房内的新鲜空气,在未进入作业区范围之前,就已经被加热而上升至天窗排气口排出室外的现象。显而易见,这样的进气,没有起到提高作业区空气质量和改善作业区热环境的作用。因此,为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应尽量避免这种进气短流的现象。
4
前面所述的高侧窗进气,即会造成进气短流现象。除了上述特殊情况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之外,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因为花费较多的投资,设置大面积的高侧窗,而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是得不偿失的。这也就说:通常设置在厂房吊车轨面以上的高侧窗,没有必要设计为开启窗,采用造价低廉的固定式采光带即可。但是考虑到吊车检修时操作人员的换气需要,尚须每隔一定距离在该采光带上设置一个换气口。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为节省投资起见,有时自然通风设计将高侧窗作为排气口考虑,此种情况下当然需做成开启式窗。但为了避免因风压作用大于热压作用时出现倒灌现象,而扰乱了厂房的自然通风组织、恶化了室内环境,因此当设计采用高侧窗作为排气口时,必须像避风天窗一样,设置挡风板装置。造成厂房进气短流现象的因素有多种,因此在进行自然通风设计中,应仔细分析、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比如当厂房内的热源布置靠近厂房外墙侧时,进气必然出现短流现象,此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厂房布置,但有时较为难办,只有采取在热源间断部位多开窗、开大窗,某种情况下,即使较高位置也应开窗,以弥补进气短流所造成的损失。
5
对多跨热加工厂房的自然通风设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大型钢铁企业中,有一些多跨热加工厂房,如热轧带钢厂的热卷库、热轧型钢厂的冷床区等等。这类厂房内不但散热量很大,而且是多跨,有的厂房宽度竟达150m以上。因此是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的老大难。由于厂房很宽,仅靠两侧外墙进气,不但进气口面积无法满足要求,而且进气深度也远远无法达到。对于厂房中部而言,无可避免地将形成全面进气短流。此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只是勉强通过自然通风计算求得天窗面积,再多的天窗也难以满足要求。必须广开思路、另辟新径,采取有效措施,才是自然通风设计的出路。
6
不应忽视冷加工厂房的通风换气问题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存在一个误区,即一提到自然通风,就只是与热车间有关的事情。因冷加工厂房内不散发余热或仅散发很小的热量,使当前按热压作用进行自然通风设计计算的工作,失去了依据。因而也就很少有人问津冷加工厂房的通风换气问题。笔者曾对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冷加工厂房的夏季室内热环境,做过专门调查。调查中发现,重庆、武汉、湖南、太原等夏季气温较高地区的绝大多数冷加工厂房的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很差。尽管厂房内散发的生产余热很小,但由于屋面辐射热和通风换气不良,导致闷热难当,且油污气味令人难忍。工人叫苦连天,普遍反映有头晕、烦燥、厌食等症状。而屋顶设置了采光天窗的厂房,由于部分玻璃窗扇为开启状态,起到通风换气作用,其室内热环境明显要好得多。因此,对于南方地区及北方夏热地区的冷加工厂房,除了必须设置屋面隔热层之外,设计上还必须创造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两跨及以下厂房,可以利用高侧窗进行通风换气,多跨厂房则必须结合采光需要,设置足够的天窗,以解决通风换气及采光问题。对于规模较小的厂房,亦可采取设置通风屋脊的办法来解决通风换气问题。因为是冷加工厂房而忽视通风换气的设计是不可取的。
7
必须注意解决通风天窗的飘雨问题近些年来,屡屡出现通风排气天窗严重飘雨的问题,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厂房自然通风设计,解决了厂房的通风排气问题,却带来了飘雨的弊端,这是厂房使用功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设计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目前一般常用的是矩形通风天窗。在以往的设计中,矩形通风天窗或在天窗垂直口设挡雨板,或在天窗水平口设挡雨片,其中在水平口设挡雨片的做法,无论通风效果或防飘雨效果,均优于前者,所以在工业厂房中应用比较广泛。从直观道理上讲,这种构造的天窗是可以做到直线封闭挡住任何角度的飘雨,但实际上这只是对直线雨而言,当风雨受到某种阻力后,会形成变异的涡流风雨,此时其飘雨角可能出现0。角,甚至会出现负角度现象,即风雨呈弧线上飘。此种情况下,这种天窗的飘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某大型厂的厂房设计即采用了这种类型的通风天窗,在当地的一次特大风雨中,由于风雨受山阻挡之后,局部形成变异的涡流风雨,导致天窗严重飘雨,反映十分强烈。因此,这种类型的矩形通风天窗,只能用于排风量要求大、对防飘雨要求不严或无大风雨地区的工业厂房。
2.要考虑厂房顶部的问题,充分考虑消防、通风及中央空调的合理布置,因为这些都是厂房必要的硬件设施。厂房吊顶的材料很多,如果是为了美观些,通常都会用矿棉吸音板、石膏板、铝塑板等材料来为顶部做装饰。
3.要注意地面和间隔的材料选择,根据不同的功能来选择不同的材料。
建议SAREN三仁,他们注重每一个工程品质,重视品牌,希望也可以帮到你。
厂房设计标准规范:
一、工业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工业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工业厂房和地下工业厂房的设计。
三、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工业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四、工业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拓展资料:
建筑电气设计中,厂房电气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配电间:门需乙级防火门(双向,弹簧锁),敷设尽量以电缆沟为主,变压器可考虑采用干变(或箱变)低压铜排侧出线,如盘柜较多需双排布置需考虑足够间隔(面对面:2手车+900)
室内电缆敷设:按固定设备的布置情况可考虑延厂房四周设一圈桥架或电缆沟,至设备处采用埋管敷设,重载设备(输送机,水泵,行车等)选用元件及电缆需大一号考虑
照明:厂房照明以80W防水防尘壁挂等为主(一柱一个),顶棚大灯可考虑400W汞灯,电线以BV-05 2.5/4为主,重要设备可立杆单独照明。
防雷接地:厂房四周室内需设地埋等电位带,单独设备需设单独设备接地,以25*4镀锌扁钢为主,屋顶可以钢筋或钢结构柱子为避雷引下线,厂房四周应设接地网,各配电箱应设浪涌保护器。
参考资料:
电气设计师_百度百科
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电子工业厂房规范是自己设定,所以不一样。
2、中国芯计划,再次带动了中国电子工业洁净厂房的建设高潮,所以不一样。
1、《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
2、《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GB 51377-2019
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4、《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4820-2009
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
6、《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
锂电池生产环境控制的关键--SICOLAB喜格
不同形状锂电池的差别主要在注液到贴膜之间的几个工序,确定环境湿度控制的关键是:注液后的电池状态,是否封口,如注液后封口,则其后续工序无特殊湿度要求,如未封口,则至少需保证露点-30 ℃的湿度控制。由于方形金属壳采用负压化成,注液后未封口,所以化成时要保证露点-30℃的湿度。封口/一封时由于要防止注液后挥发的电解液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其湿度也需控制在露点-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