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罩加工发展思路和方法
天线罩加工发展思路是功能要不断扩展,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1、设计天线罩模具,模具制作和处理。
2、模具检验,和生产前期准备。
3、根据产品要求做对应的布层等固化。
4、打磨后,根据产品要求做对应的布层等固化可选择中胶处理。
5、检验产品,打包装箱入库待发。
天线罩主要有航空天线罩、地面天线罩、充气天线罩、壳体结构天线罩及空间骨架天线罩五种结构。 由金属(或介质)球形网格骨架和蒙在其上的介质薄板(或薄膜)构成。主要由网格骨架承受结构荷载,网格骨架的设计原则是使杆件截面在保证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电气遮挡尽量小。金属的强度和刚度比介质材料大,所以多采用金属骨架。它的优点是适于高频和宽频带工作,制造容易,价格较廉,适用于大型地面天线。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空间骨架天线罩是1964年建成的,直径为45.75米(150英尺),用于美国海斯台克(Haystack)雷达天线。
预警机上背的大圆盘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内嵌预警雷达。初期的预警雷达全是选用机械扫描的方法搜寻总体目标,必须360度不断的转动,为了更好地不危害飞机的一切正常航行,只有用一个圆形的天线罩把整个雷达罩起来。天线罩从顶端看是环形,侧边横截面则为椭圆型,贴近飞机翼的样子,选用透波原材料生产制造,独立看很像飞碟。在天线转动时,圆盘必须同歩转动,那样,天线波束必须穿越的这一部分透波罩体自始至终是固定不动的,只必须把这一部分罩体的透波性能搞好就可以了,不然,如果圆盘没动,雷达旋转,那么就必须把全部方位的圆盘罩体透波性能都需要搞好,那样工程项目完成上较为艰难。
英国的E-3“望楼”预警机和E-2C“鹰眼侠”舰载预警机是典型性的这类设计方案,这类预警机的天线罩内一般有两个背对背排序布局的雷达,不断的转动以完成对全航线的360度无死角扫描仪。雷达天线被设计方案为长条状,并让其在空心的圆盘形整流罩内,以圆心点为枢轴开展水准轴向转动,这时,雷达天线的长短大部分相当于圆盘的较大直径,从而确保了雷达天线的直径利润最大化。
但是,这也是较为年久的一种设计方案了。伴随着技术性的发展,选用扫描的相控阵雷达较多的运用在预警机上。相控阵天线波束部位的转变彻底借助计算机开展操纵,不用转动天线,波束偏向的转换没有机械设备惯性力,能够省去伺服控制系统,并且能够在电子计算机的操纵下,天线遮盖航线的扫描仪速率可变性且迅速。
比如,瑞典萨博企业的S100B预警机,其L波段雷达为“高低杠”构形。“高低杠”天线罩是长细型,两边各自布局二块天线,每一块相控阵天线遮盖侧边120度航线。高低杠雷达构形的预警机的缺陷为,发动机尾舵都有60度盲点。但那样产生的优势为,一是对飞机气动式摩擦阻力不大,二是“高低杠”灵活运用首尾的规格能够把雷达的直径保证利润最大化,18吨的飞机就能做到9米的雷达天线长短。而英国E-3预警机,起降净重达到150吨,圆盘天线罩直径才仅有9.1米。
在我国的空警2000预警机在圆盘内以较大等边三角形关联内嵌三脸部相控阵雷达,在固定不变的状况下就能完成多方位扫描仪,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