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树群设计目的是什么

任性的外套
寒冷的西装
2023-03-08 06:41:13

树群设计目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动人的流沙
外向的背包
2025-08-02 02:42:45

目的是表达景色如风一般自由变换,并且也能给人以清风拂面风过留芳的感受。树群设计形式有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种。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其树木种群景观特征显着,景观规模与气氛大于树丛,一般郁闭度较高。

最新回答
大意的小白菜
粗暴的高跟鞋
2025-08-02 02:42:45

树群设计手法:树群是指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树群所表现的是树木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等),通常作为园林景观艺术构图的主景之一或配景等。树群可为一个种群,也可为一个群落。1.树群设计形式树群设计树群是指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树群所表现的是树木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等),通常作为园林景观艺术构图的主景之一或配景等。树群可为一个种群,也可为一个群落。1.树群设计形式树群设计形式有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种。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其树木种群景观特征显着,景观规模与气氛大于树丛,一般郁闭度较高。混交树群由多种树木混合组成一定范围树木群落景观,它是园林树群设计的主要形式,具有层次丰富,景观多姿多彩、持久稳定等优点。树群一般仅具观赏和生态功能,树群内不做休息蔽荫使用,但在树冠开展的乔木树群边缘,可设置休息设施,略具遮阳作用。2.树群结构混交树群具有多层结构,通常为四层,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和小灌木层。还有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时也称之为“第五层”。树群各层分布原则是乔木层位于树群中央,其四周是亚乔木层,而大、小灌木则分布于树群的最外缘。这种结构不致相互遮挡,每一层都能显露出各自的观赏特征,并满足各层树木对光照等生存环境条件的需求。3.树群树种选择与应用环境混交树群设计,乔木层树种要求树冠姿态优美,树群冠际线富于变化;亚乔木层树木最好开花繁茂或具有艳丽的叶色;灌木层以花灌木为主,适当点缀常绿灌木。树群树种设计须考虑群落生态,选用适宜的树种。如,乔木层多为阳性树种;亚乔木层为稍能耐阴的阳性树种或中性树种;灌木层多为半阴性或阴性树种。在寒冷地区,相对喜暖树种则必须布置在树群的南侧或东南侧。只有充分考虑环境生态,才能实现设计愿望,获得较稳定的树木群落景观。树群一般设计应用于具有足够观赏视距的环境空间里,如近林缘的开阔草坪上、土丘或缓坡地、湖心小岛以及开阔的水滨地段等。观赏视距至少为树群高度的4倍或树群宽度的1.5倍以上,树群周围具有一定的开敞活动空间。树群规模不宜太大,一般以外缘投影轮廓线长度不超过60m,长宽比不大于3:1为宜。

执着的煎饼
调皮的月饼
2025-08-02 02:42:45

规则空间景观设计

列植:气势、夹景;

对植:配景,烘托轴线焦点;

孤植:个体美→颜色、姿态、树冠(大草坪、空旷地、假山旁、水池边、道路转弯旁);→罗汉松、五针松、鸡爪槭、七叶树、石楠、银杏、樟树、枫香、玉兰

组团空间景观设计

群植:①乔木:姿态要特别丰富,使树群的天际线富于变化;

②亚乔木:最好开花繁茂或是有美丽的叶色;

③灌木:以花木为主;

④草本:以多年生野生性花卉为主,树群下的土面不能暴露;

开敞空间景观设计

丛植:最多由15株植物构成

①三株丛植:树大小、姿态要有对比、差异,忌在一条直线上,忌等边三角形种植;

②四株丛植:完全为一种树或最多2种树且必须同为乔木或灌木;

③五株丛植:常规3:2.

酷酷的火车
难过的小兔子
2025-08-02 02:42:45
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1)串联式;(;式;(5)多环式;(6)分区式;5.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答:(1)树列与行道树设计;(2)孤景树与对植树;(5)树林设计;(6)林带设计;(7)植篱设计;;(10)水体种植设计;(11)攀援植物种植设计;;6.简述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答: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1)一般要求植物生长;对土壤深度要答: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1)串联式;(2)并联式;(3)放射式;(4)环形式;(5)多环式;(6)分区式。5.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答:(1)树列与行道树设计;(2)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3)树丛设计;(4)树群设计;(5)树林设计;(6)林带设计;(7)植篱设计;(8)花卉造景设计;(9)草坪设计;(10)水体种植设计;(11)攀援植物种植设计;(12)屋顶花园种植设计。6.简述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答: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1)一般要求植物生长健壮、抗性强,能抵抗极端气候;(2)对土壤深度要求不严,须根发达,适应土层浅薄和少肥条件;(3)耐干旱或潮湿,喜光或耐阴;(4)耐高热风,耐寒,抗冻;抗风,抗空气污染;(5)容易移植成活,耐修剪,生长较慢;(6)耐粗放管理,养护要求低等。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答:城市园林绿地类型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8.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答: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包括:(1)调查研究阶段;(2)编写计划任务书阶段;(3)总体规划阶段;(4)技术设计阶段。9.简述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答: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包括::(1)一板二带式;(2)二板三带式;(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5)其他形式。10.简述城市布局形式。答:(1)块状(2)带状(3)环状(4)串联状(5)组团状(6)星座状1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答:(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4)网络分割(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12.简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答:(1)系统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尺度适配原则(4)生态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步行化原则(7)文化性原则(8)特色性原则。13.简述居住区绿地的组成。答:(1)居住区公共绿地(2)居住区公建设施专用绿地(3)居住区道路绿地(4)居住区宅旁宅间绿地和庭院绿地。14.简述观光农业的类型。答:(1)多元综合型(2)科技示范型(3)高效生产型(4)休闲度假型(5)游览观光型。15.简述视距三角形的概念,及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答:(1)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2)注意问题: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构筑物,行道树设计也要避开此三角区。一般采用30-35m的安全视距。16.简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答:(1)把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即沙氏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做集中的布置(2)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作分散布置,人们不必使用交通工具就可以方便的工作与生活。二、分析论述题1.试述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答: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生态效益。分为:(1)维持碳氧平衡;(2)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3)调节湿度;(4)净化空气;(5)杀死细菌;(6)净化水体、土壤;(7)通风、防风;(8)减低噪音;(二)社会效益:(1)创造城市景观;(2)休闲、保健场所;(3)文化教育园地;(4)社会交往空间;(5)保护、避难、减灾;(三)经济效益。2.论述园林构成要素。答:园林式自然风景景观和园林景观的综合概念,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工程设施等三个方面。(一)自然景观要素。分为:山岳风景景观、水域风景景观、天文、气象景观、生物景观;(二)历史人文景观要素。分为:名胜古迹景观、文物艺术景观、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地方工艺、工业、生产观光及地方风味风情;(三)园林工程要素。分为:山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假山置石工程、建筑设施工程。3.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念。答: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其主要内容为:(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2)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组群——社会城市;(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田园城市理论在欧洲等地有不少实践,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启蒙作用。 4.试论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 为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们创造适当的娱乐条件和优美的休息环境。(2)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传统艺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3)充分调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努力表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4)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使公园在全市分布均衡,既显出各自的特色,又富有变化(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合成统一体,便于分期建设和日常管理。(6)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关系,以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5.试论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园林种植设计必须尊重科学,特别是要符合生态科学的规律。(2)因地制宜,适地适物:园林种植设计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现状和资源条件,设计相应 的生境类型并认真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3)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地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4)种类多样,季相变化:种植设计应顾及四季景色,丰富植物种类。(5)密度适宜,远近结合:合理密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景观效果和绿地功能的发挥。6.试论述观光农业的特点(1)农业科技含量高:目前一些新建观光农业项目越来越注重其科技含量。(2)经济回报好:观光农业以农业为依托,开辟了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3)内容具有广博性:农业具有可以挖掘的丰富资源和内容。(4)活动具有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深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形式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导致观光农业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6)具有较强参与性:农事活动具有非常强的可参与性。(7)景观表达艺术性:观光农业利用环境美学的手法对农业空间和农业景点进行园林化的布局和规划。(8)农业产品绿色性:观光农业要求用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 7.试论述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任务(1)大纲阶段: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其依据。(2)总体规划阶段:总体规划阶段的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3)分期规划阶段:分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8.试论述互通式立交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1)建成与立交桥和谐、相互增辉、具有民族风格的高品位园林景点。(2)立交桥绿化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地段,绿化要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3)绿化布局应满足立交桥功能需要,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线,在顺行交叉处留定视距,栽种低于司机视线的树木、绿篱、草坪和草本花卉。(4)在转弯的外侧栽植成行的乔木,以便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使司机有一种安全感。弯道内侧绿化应保证视线畅通,不宜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5)在出入口配植不同的骨干树种,作为特征标志,便于汽车加减速及驶入驶出。如在匝道两侧绿地的角部,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树丛、树球及三五株小乔木以增强出入口的导向性。(6)小块绿地以疏林草原的形式群植一些常绿树和秋色叶树,以丰富季相变化,反映地方特色。9.试论纪念性公园规划原则(1)布局应采用规则式布局(2)建筑布局上,以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为原则(3)在地形处理上,纪念区应为规则式的平地或台地,主体建筑应安排在园内最高点(4)纪念区主体建筑前方应安排有规则式广场(5) 除纪念区外,还应具有一般园林所应有的园林区,但区域之间相分隔(6)在树种规划上,纪念区以具有某些象征意义的树种为主10.试论述树群设计形式树群设计形式有两种,即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其数目种群景观特征显著,景观规模与气氛大于树丛,一般郁闭度较高。混交树群由多种树木混合组成一定范围树木群落景观,它是园林树群设计的主要形式,具有层次丰富、景观多姿多彩、持久稳定等优点。树群一般仅具观赏和生态功能,树群内不作休息荫蔽使用,但在树冠开展的乔木树群边缘,可设置休息设施,略具遮阳作用。11.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与增强审美功能,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优越条件。18.试论述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个分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在程序上,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在确定城市总体规划之后进行。12.试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风景名胜区专项规划包括:(1)保护培育规划包括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和措施等基本内容(2)风景游赏规划包括景观特征分析与景象展示构思;游赏项目组织,风景单元组织,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游人容量调控,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等基本内容。(3)典型景观规划风景区典型景观规划应包括典型景观的特征与作用分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