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厂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1,玻璃的安全性,哪种类型的玻璃能用到工厂设计中
2,造型,整个设计的造型
3,美观性,作为玻璃工厂,怎样更美观
4,实用性,eg:排水,玻璃工厂的排水如何安排等
需要做平面设计的玻璃厂指的是玻璃制造厂。玻璃可不是本来就是玻璃的,这是一个把各种矿石原料、化工原料经过粉碎、配合、熔化、成型、退火、冷却、包装的复杂过程,还要辅以燃料供配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等的辅助设施。
这么大的一个系统,不得要对整个工厂进行细致的布置,以期获得最佳流程?
起码的厂房设置就必须有:原料加工车间——块料粉碎、配料车间——粉料配合、熔制车间(或熔成联合车间)——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再成型、包装车间,还有辅助的油气车间、动力车间(电和水)、制箱车间、车队等等,还有各种物料的输送走廊、燃料管路、热回收等。玻璃厂平面设计就是对上述各个方面进行平面布置设计。
这需要有很多的相关知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可以告诉你,需要大学本科玻璃专业的水平。可能你想不到,国内有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西北轻工学院(不知还是不是这名)等院校就设有玻璃专业。而且还有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秦皇岛玻璃设计研究院等等的专业玻璃工厂设计机构,专门承接玻璃工厂的各项设计。一个工厂的设计需要动用大约四五十人,你能小看吗?
如果是一个企业的平面形象设计,即LOGO设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是广告学的问题。先弄明白了!
所有的参数都是围绕着“均匀加热、迅速冷却”而设计的,但它们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综合考虑,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工艺。
为了使用户能尽快地掌握和理解,我们把工艺参数以及为了保证工艺的实现而必须达到的机械、电气方面的设计,分为三个方面来叙述:
一、 加热
加热均匀是钢化玻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加热有关的参数是上部温度、下部温度、加热功率、加热时间、温度调整、平衡装置、强制对流(热循环风)装置。
1、 上、下部温度的设定
由于玻璃厚度的不同,加热温度的设定也不相同。其原则是玻璃越薄温度越高,玻璃越厚温度越低。其具体数据如下: (表1)
厚度 上部温度 下部温度
3.2---4mm720---730度715---725度
5----6mm710---720度705---715度
8----10mm705---710度700---705度
12mm690---695度685---690度
15---19mm660---665度655---660度
加热温度确定后,加热时间的确定就非常关键,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参数,加热时间确定的原则是3.2—4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35—40秒左右。5—6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0—45秒左右。8—10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5—50秒左右。12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0—55秒左右。15—19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5—65秒左右。由于各单位用的原料不同、软化点不同、颜色不同、其厚度的误差也各不相同,设定的温度和功率又各不相同,我们不可能把加热时间说得那么准确,需要各单位在实践中总结,尤其是以前从未接触过钢化玻璃的单位。我们有一条经验可以供参考:当玻璃出炉后,在急冷时间段里破碎,那就说明加热时间不够;如果玻璃表面出现波筋和麻点那就说明加热时间过长。请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2、 加热功率的运用
加热功率指的是钢化炉加热的能力,一般都设为100%,这是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的,由于上、下部加热方法不同,上部主要是靠辐射,而下部则是靠传导和辐射来进行加热,当玻璃进炉后的初始阶段,玻璃的下表面由于先受热而卷曲,随着上部温度逐渐辐射到玻璃的上表面,玻璃也就会逐渐展平。如果在这几十秒内,玻璃卷曲得太厉害的话,出炉后玻璃的下表面的中间会有一条白色的痕迹或者光畸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把下部温度设定得比上部低以外,还要把下部的功率降低,让陶瓷辊的表面温度降低,使玻璃在这个阶段卷曲得少一点。如果白雾消失后,又大量做玻璃的话,可能玻璃会破碎,就可以再把功率逐步加上去。
3、 温度调整的运用
温度调整的功能是北玻公司采用矩阵式加温后设置的,每个加热控制点都能单独调整,它对调整钢化玻璃的工艺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5型的设备,运用它比较多,由于5型的弯钢化是靠玻璃的自重而没有加压成型,如果半径比较小的话,就需要把中间的温度适当地加高,如果前端出现炸口就可以把前端的温度加高。另外,做大板面的6毫米以下的玻璃时,可能会出现玻璃中间有球面,可以把上下部中间的温度提高,就能解决。又如:导电膜玻璃由于玻璃的上表面吸热很慢,所以下表面吸热就会过快,出炉后的玻璃中间部分可能会出现光畸变,这就需要除了把下部的温度设低外,还要把下部的功率降低,由于玻璃的长和宽的比例不同,光畸变的程度也会不同,究竟降低到什么程度为好?连续生产时,玻璃表面既无光畸变,玻璃的成品率又能达到指标为佳。温度调整功能的作用较多,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4、 热平衡装置
它是一个利用压缩空气,在炉内形成对流的装置,并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压力,起到加快辐射,均衡温度的作用。
5、 强制对流(热循环风)装置
强制对流(热循环风)装置是北玻集团最新推出的供用户选配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加强炉内的对流,缩短加热时间,是钢化离线LOW—E玻璃的理想装置。
6、和温度有关的玻璃缺陷及纠正的方法
(1)、波筋
如果设定的温度过高,加热时间又过长的话,玻璃就会出现波浪,这是由于玻璃的加热已经超过临界点,玻璃已经开始软化,出现这种缺陷的话只要把加热时间缩短就能解决。
(2)、麻点
加热时间过长还会造成玻璃的下表面出现麻点,麻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密集性的,呈桔皮状,这是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的,(尤其是12毫米以上的厚玻璃,有的单位为了让它不碎而把加热时间设定得很长,)可以根据情况作出调整。另一种是个别的呈星点状的麻点,它是由于上片台和陶瓷辊表面不干净,或者是风栅辊道的玻璃碎没有清理干净造成的。
(3)、白雾
白雾就是在玻璃下表面的中间,出现一条白色的痕迹,它一般出现在初始生产的前几炉,这是由于陶瓷辊的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的,当玻璃进炉的初始几十秒内,玻璃下表面直接受到热传导而四角卷曲,玻璃与陶瓷辊的接触面变小,与陶瓷辊的摩擦力加大而造成的,随着陶瓷辊表面温度的下降会消失。我们可以在初始生产时把下部温度设定得低一些,把下部的功率也设定得低一些,另外一定要连续生产,不能让炉子空运转,如果暂时不生产可以把加热开关关掉,防止出现白雾。
(4)、弯曲
我们在生产钢化玻璃时,如果出现弯曲一般是靠调整风压,或者调节吹风距离来解决的,非常有效快捷。但有的操作工并不明白上下温度的差异也会造成玻璃的弯曲,假设风栅段的吹风距离,风压的大小是相等的话,如果玻璃四角向上弯,就说明下部温度过低,相反如果玻璃的四角向下弯的话,说明下部的温度过高,如果需要靠调节温度来使玻璃平整的话,并非一两炉就能解决,需要几炉以后才行。
(5)、球面
这是在做6毫米以下薄玻璃而且版面比较大的时候出现的,可以通过温度调整的功能把中间纵向的上下温度各调高就可以了,有时候需要调高30度左右。(由纵向两边第2排起向中间递增)。
一个优秀的操作工应该明白,温度和光学性能的关系是:温度高加热时间长,成品率会高,但光学性能会差;反之温度低,或加热时间短,光学性能好,但成品率会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寻找最佳的效果。
温度的高低与钢化玻璃的颗粒度有很大的关系;在风压相等的条件下,温度高颗粒小,温度低颗粒大。
二、 冷却
与冷却相关的参数:急冷风压、急冷时间、冷却风压、冷却时间、滞后吹风时间、风机等待频率、风机提前时间、出炉速度以及其他与冷却有关的机械方面的保证:上下风栅吹风距离、风管导流板的高低、进风口的流量调节螺栓。
1、 急冷风压是指玻璃钢化时需要的风压,其原则是玻璃越薄风压越大,玻璃越厚风压越小。NORTH GLASS钢化炉的风压大小是通过电脑设置,改变进风口的开启度,其数值是百分比。有风机变频器的单位是通过电脑改变风机的频率达到需要的风压,其数值也是百分比。各种厚度的玻璃急冷时所需要的理论风压如(表2单位:帕)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16000 8000 4000 2000 1000 500 300 200 200
由于各国和各地的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以及风路的走向不同,实际需要的风压与表2上的数值有所不同,须作调整,以满足颗粒度的要求。
2、 急冷时间是指玻璃钢化时所需要的时间(表3单位:秒)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3--8 10--30 40-50 50--60 80--100 100-120 150--180 250-300 300-350
3、 冷却风压和冷却时间是指玻璃急冷后,冷却时需要的风压,它的作用仅仅使玻璃冷却到需要的温度。其设定的原则是薄玻璃冷却风压要小于急冷风压,厚玻璃冷却风压要大于急冷风压。
(表4 单位:帕)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1000 10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2000
(表5 单位:秒)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20 30 50 60 80 120 180 250 300
由于只是为了让玻璃冷却,冷却风压和冷却时间的设置,要求并不严格,但要注意如果玻璃的自爆比较多的话,就应该把急冷风压降低。如果风压已经较低但自爆还是比较多,除了原料的中硫化镍含量过高外,那就要检查急冷时间是否太短了,如果有多工位的话,一般都有专门的冷却段,冷却时间和冷却风压可以不用设定。
4、 滞后吹风时间是为了做弯玻璃而单独设定的一个参数,玻璃出炉后不能马上吹风,必须等到玻璃成型后才能吹风,它与玻璃的形状和颗粒有很大的关系,滞后时间长,玻璃软态时在风栅里的往复时间长,弧度会好,但玻璃的破损会多,颗粒会差,这就需要将这两个参数有机地结合,找到最佳点。
5、 风机等待频率和风机提前时间这两个参数是为有风机变频器
的单位单独设置的,玻璃在炉内加热的时候并不需要风机作高速运转,可以将频率设低,等到玻璃出炉前再把速度提到需要的程度,其设置的原则是:玻璃薄等待频率要高一些,玻璃厚等待频率应该低一些,一般等待频率比工作频率低10—15赫兹较好。风机提前时间也就是从等待频率提升到工作频率所需要的时间,10赫兹约15—20 秒。如果等待频率设定得低那么风机提前时间就要长一些,如果等待频率设得高,风机提前时间可以短一些,设置得当可以节约电耗。
6、 出炉速度也是一个与冷却密切相关的一个参数。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5型的设备为了减少炸口,一般出炉速度都调到600。
7、 上下风栅距离和玻璃的颗粒度以及平整度有极大的关系,在风压不变的情况下,风栅距离越近,颗粒越好,一般平玻璃有弯曲的情况基本上是靠调节上风栅的距离来解决的。(表6 单位:毫米)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12mm 15mm 20mm 25mm 30mm 40mm 50mm 60mm 70mm
小弯钢化的风栅由于调节距离比较麻烦,可以将其归结为(表7单位:毫米)
3.2mm 3.5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5mm 15mm 20mm 20mm 30mm 30mm 30mm
由于半径不同可能如果距离太近,玻璃上表面会有风栅的擦伤,只需要把上风栅的距离调大就可以了。
8、 风管导流板是在上下风路的中心设置的一个机构,用于调节风压的大小。向下调是上面风大,向上调是下面的风大。
9、 进风口流量调节螺栓(它安装在进风蝶阀的汽缸杆上)是用来调节进风流量的,两台风机的工作应该是均等的,如果两台有差异,可以靠它来调一致。如果其中一台风压高电流大,就把这一台的调节螺栓向下调,直到两台一致即可。
10、 和冷却有关的玻璃缺陷与纠正方法
(1)、弯曲
这是做平玻璃常见的缺陷,前面已经讲到温度也会造成弯曲,那么假设温度是平衡的话,如果玻璃向下弯,说明在冷却时,上部的冷却速度快于下部,如果玻璃向上弯,说明下部的冷却速度快于上部。一般玻璃向下弯上风栅高度往上调,向上弯向下调。
(2)、炸口
在做平钢化大版面厚玻璃的时候,玻璃加热时间已经足够长了,但在吹风时玻璃的前端先开始出现裂纹,然后就破碎或一分为二。这是由于版面大,出炉速度慢,导致玻璃前后冷却不一致而破碎。一般只要将出炉速度加快就可以解决。
(3)、自爆
一般的自爆是指玻璃钢化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发生自己爆裂,这是钢化玻璃的一个特性,但这里所说的是在吹风快结束的时候玻璃自爆,其原因除了原料以外,急冷风压过大,或急冷时间太短加上冷却风压高也是一个因素,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解决,但要注意玻璃的颗粒是否达到要求。
三、 成型
与成型有关的参数是:变弧速度、进栅距离、风栅有效长度、急冷往复速度、边辊下压时间、上压辊作用时间、定位器作用时间、上风栅预提升时间、玻璃长度。
1、 变弧速度
它是指玻璃进入风栅后,风栅由平变弯的速度,其设定的原则:
半径小、玻璃薄要求快一些;半径大玻璃厚要求慢一些。SM 2型的设备一般不要超过350,SM 5型的设备一般不要超过400。
2、 进栅距离
它是指玻璃出炉后,玻璃的前端达到风栅的位置。
3、 风栅有效距离
它是指玻璃进入风栅后,玻璃的后端达到的位置与玻璃达到最前端之间的距离。
4、 急冷往复速度
它是指玻璃在风栅里摆动的速度。它设定的原则是玻璃薄半径小速度快;玻璃厚半径大速度慢一些。但必须注意,如果急冷往复速度快了以后,玻璃的后端可能会跑出风栅,就必须对风栅有效距离作适当的调整。
5、 边辊下压时间
它是SM 2的一个参数,指风栅两头的压辊作用时间,当玻璃出炉后先到达前面第1根压辊,靠汽缸把压辊下压,但玻璃还必须跑到后端把玻璃的后端也压一下,以消除直边,由于生产的玻璃弧长不等,玻璃由前往复到后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是边辊下压时间。只有玻璃两端都压过后才能吹风,不然玻璃会断裂。尤其是SM 2—2 5型的设备。
6、 上压辊作用时间
由于SM 2小弯段的适用范围比较大可以达到半径450,为了使形状达到要求,采用了对压成型的方法,当玻璃出炉后在风栅里是靠上压辊压住玻璃成型的,一般弧度在半径1000以上的可以不用压力,靠压辊的自重就可以了。半径在1000以下的可以用压力,那就需要一个加压的时间,这就是上压辊作用时间。一般可以把它设为与急冷时间差不多就行了。
7、 定位器作用时间
由于玻璃比较窄而且比较长,玻璃从上片台到加热炉,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温,出炉时高速到风栅,有可能跑偏,玻璃常常会翘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风栅里安装了一个定位装置,它能使玻璃调正,消除翘角。它的设定原则是:玻璃出炉到达位置,向后摆动时,就可以下落。
8、 上风栅预提升时间
小弯段的上风栅是跟下风栅一起变弧的,变弧后它的链条松的,当吹风结束后,下风栅展平时,它也会展平把玻璃砸坏,这就需要有一个将链条事先收起来的动作,这就是上风栅预提升,它的时间设置的原则是:半径小时间长,半径大时间短,但千万注意链条不能收得太紧,尤其是半径小的时候,太紧了会把风栅拉坏。
9、 玻璃长度
这是小弯段多工位设备必须设定的一个参数,玻璃在炉内的位置,完全取决于玻璃长度。玻璃长度设长了,会使玻璃在炉内的往复的距离缩短,出炉后会使风栅有效距离缩短。应该按玻璃的实际长度设定。
10、 小弯钢化玻璃的缺陷常见的有:
直边、弧度不稳定,压痕太深等为了使用户比较快的理解各参数的运用我们把如何做好小弯玻璃,专门列出供用户参考。
SM 2小弯段上压棍调整方法及各参数的运用
洛阳北玻的小弯段是采用对压成型的方法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它的特点是适应范围广,可以做R450及各种弧度的玻璃,但有的单位对上压棍的调整方法以及各个参数的运用还不够熟练,现将小弯段上压棍的调整方法以及各个有关参数运用,专门列出供用户参考:
1、 上压棍的调整方法:用需要生产的同厚度玻璃,切两片长条,放入小弯段两边,将上风栅落下展平,检查上压棍的气压,将其调到0.5公斤的压力,然后逐个调节每个压棍的锥面轮,调到压棍能用手转动,但又感到比较重即可。每一根都是这样的感觉,千万不要只调了一根就去量锥面轮外面的丝杆的长度,然后统一调丝杆的长短,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丝杆并不是一个基准。调整压棍的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
2、 上压棍压力的使用:如果玻璃曲率R在1000以下的或者比较厚的玻璃可以使用压力,压力一般在2公斤左右,无须过大,如果压力过大的话,玻璃表面的光学性能会受到影响。消除直边的关键并不仅仅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如果R在1000毫米以上的弧度可以不用压力,仅仅靠压棍的自重就可以。
3、 定位器(Locating)的选用:定位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狭长玻璃在长时间运行中发生跑偏而造成翘角,如果玻璃的弧长在600毫米以下的话,可以用第3根,如果玻璃的弧长在600毫米以上的话最好用第1根风刀作为定位器,这样玻璃在风栅里就可以有足够的往复距离。如果上压棍的间隙调整得好的话,那么往复距离越长,玻璃的弧度就越好,直边就会相应减少或消除。定位器的作用时间可以设定,原则是当玻璃出炉后到达定位器,向反方向运动时它就可以下落。使玻璃校正就可以了。
4、 进栅距离 (Enter quench Distance) 的确定:运用定位器后,进栅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必须调整到:玻璃到达定位器后马上就向反方向运动。千万不要让玻璃接触定位器后还向前运动,这样不仅会将定位器顶弯,而且会使玻璃的直线边向前凸出,严重的可达4-5毫米。定位器上面的这根压棍的间隙应该相应地调高防止它转动时将定位器向前带弯。和进栅距离密切相关的参数是风栅有效长度(Effecting quench length),它决定了玻璃在风栅里往复的距离,应该充分利用风栅的长度,但如果急冷往复速度比较快的话,可能会使玻璃摆出风栅,需要调整风栅有效长度来控制玻璃往复的位置。
5、 滞后吹风时间(Biow postpone time)的设定:它是做好弯玻璃的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它与玻璃的颗粒度密切相关,由于玻璃出炉后不是马上就吹风,而必须在玻璃成形后才能吹风,但此时玻璃的温度会以每秒20—30度左右的速度在迅速下降,如果滞后吹风时间过长的话,玻璃就会在吹风时破碎,尤其是3.2、3.5和4毫米的玻璃,为了达到良好的弧度要求,又不影响玻璃的颗粒要求,滞后吹风时间设定应该是:当玻璃达到定位器就向后运动,到位后,再向前运动时吹风为佳。
为了使颗粒度达到要求,可以将急冷往复速度(Quench Oscillating speed)加快,如果R小的话还应该加快变弧速度(ARC—Fotming
speed)。我们应该明白玻璃在软态时,它在风栅里往复的时间越长,弧度就越好。吹风以后就无法改变玻璃的形状了(如果加快了急冷往复速度后,相同的风栅有效长度,玻璃可能会摆出风栅,需作适当调整)。当然如果玻璃厚度在6毫米以上的话可以将滞后吹风时间适当加长。由于各单位生产的玻璃厚度、形状、大小以及运用的其他参数各不相同,我们无法在此确定具体的时间是多少秒。需要各单位摸索,形成最佳工艺参数。
6、 压棍下压时间(Quench upper roller ACT time)的设定:这是压棍在使用压力后需要设定的一个参数,如果你的产品是每炉只能做一片的话,压棍下压的时间原则上是急冷风吹了几秒钟后就可以不压了,如果产品是一排能放多片的话,就应该将下压时间设定得长一些,防止因为风压大而造成玻璃互相碰撞。
7、 变弧速度ARC-Forming speed 的设定:这个参数必须在调弧以前就要设定好,其原则是R越小速度要越快,但一般不要超过400,R越大速度则越慢。如果调弧后再设定变弧速度的话有可能玻璃的弧度会与风栅的弧度不一致。
8、 温度和弧度的关系:有的单位反映为什么刚开始调弧的时候玻璃的弧度和直边都很好,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弧度会变浅,直边也出现了,实际上刚开始做的时候炉膛里的温度比较高,玻璃烧得比较软,做了一段时间后,炉膛里的温度相对低一些,玻璃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对弧度和直边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适当地增加加热时间,或者把弧度调小一些就可以了。
9、 进炉间隔时间Enter Interval (F)是做多工位时必须设定的参数,它的计算方法是:急冷时间乘n,用加热时间减去它们的和,再减两个陶瓷辊的反转时间约20秒,除以n就是进炉间隔时间,(例如:4毫米玻璃的加热时间是220秒,急冷时间是30秒,乘3(工位)等于90秒,220-90等于110,减20秒 ,等于90再除以3等于30秒,所以可以设定为25秒。应该明白每炉玻璃的出炉时间越平均其吻合度越好。
10、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发现玻璃的弧度不是很规则的话,就应该注意是否压棍的间隙太小了或者压力太大了,如果发现玻璃的前端(先出炉的一端)弧度是好的,而后出炉的一端有直边而且较长,就应该注意是否往复距离太短了、滞后时间太短了或者压辊的间隙太大了,如果玻璃的前端(直线边)向前凸出,就应该注意出炉距离是否太长了或者定位器作用时间过长了(往往多几个毫米就会造成直线边前凸,尤其是淋浴房窄长条形的玻璃)。如果直边过长需要调整的话,应该明白调整那两根压辊,有的单位只调整定位器附近的压辊,但效果不明显,你应该注意玻璃在风栅里往复吹风时的一瞬间,玻璃在哪个位置上,这就是需要调整的压辊。如果用了定位器,玻璃还有翘角,要注意进栅距离是否太短了,定位器没有起到作用。另外如果上压辊不用压力的话,当风栅打开时玻璃的位置应该在风栅的中心为好,可以避免玻璃的两直边有轻微擦伤。如果不在中心的话,可以将急冷时间缩短或加长1—2秒就行了。
11、 有的单位反映玻璃厚度改变时,压棍的间隙需要重新调整很麻烦,我们建议你可以做一些专用垫片,直径为30毫米内孔为12毫米,开一条槽和内孔一样宽,厚度为2毫米,当你做完4毫米要做5毫米的话,可以将锥面轮向里推,将垫片插入丝杆即可,一个2毫米的垫片可以提高压棍1毫米左右。做6毫米的就再插一片。这个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
厂房设计标准规范:
一、工业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工业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工业厂房和地下工业厂房的设计。
三、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工业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四、工业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工业厂房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厂房装修设计要点:
一、间隔的选择
在装修进程中常常有的区域要进行合理划分功用区,如此就需要用间隔来进行切割,当前常用的间隔普通为:轻钢龙骨石膏板间隔、不锈钢玻璃间隔、铝塑板钢化玻璃间隔以及纯钢化玻璃间隔等,这些间隔都可以起到划分的效果,只是所代表的作风各别,价钱也不以样,轻钢龙骨石膏板间隔的造价较低,往往轻易被承受。
二、消防报批
为了平安必然不要无视消防器材装置,装置消防设备前需求到本地的消防局进行报批,工程竣工后还需求报审。普通报批消防手续需10天左右才可以完成,所以在装修前应先找消防公司进行此项工程的洽谈。
三、注重地面材料
厂房装修首先要考虑的是地面部分,一般的厂房装修地面是不需要承载负荷的,那么就可以考虑用一些物美价廉的装饰材料,比如地板砖或者复合木地板等来做厂房地面装修材料,有的厂房装修时要考虑防静电,那么就要选择防静电地板或防环氧地坪等来做为厂房装修地面的首选材料,还有的厂房装修时需要地面承载负荷,那么就必须要在地面基层做混凝土,混凝土分为商业混凝土和土做法混凝土两种,前者造价略高但质量稳定,后者价格较低质量一般,然后在混凝土基层上再铺设其他质地比较坚硬的石材做饰面即可。
四、合理的顶面设计
另外在厂房装修时还要注意的是顶部,厂房的顶部通常较高,且大多数都是钢结构框架,在装修顶部时先要设计消防、通风、及中央空调的合理安排,因为这些都是厂房装修中必要的硬件设施,尤其是消防。接下来就是根据使用的要求来确定是否吊顶的问题了,厂房吊顶的材料很多,如果为了美观些可以用矿棉吸音板、石膏板、铝塑板等材料来为顶部做装饰,还可以不做任何吊顶,把顶部需要隐藏的或者不美观的一些设施做局部的修饰也是一种现代的、简约主义设计。
所以下面要谈到欧阳江河这首著名的《玻璃工厂》,仅仅是提供一个理解这首诗的切入点,一种个人有限的体验。
《玻璃工厂》
一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内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就像鸟在纯光中坚持了阴影。
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后奉献。
在到处都是玻璃的地方,
玻璃已经不是它自己,而是
一种精神。
就像到处都是空气,空气近乎不存在。
二
工厂附近是大海。
对水的认识就是对玻璃的认识。
凝固,寒冷,易碎,
这些都是透明的代价。
透明是一种神秘的、能看见波浪的语言,
我在说出它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它,
脱离了杯子、茶几、穿衣镜,所有这些
具体的、成批生产的物质。
但我又置身于物质的包围之中,
生命被欲望充满。
语言溢出,枯竭,在透明之前。
语言就是飞翔,就是
以空旷对空旷,以闪电对闪电。
如此多的天空在飞鸟的躯体之处,
而一只孤鸟的影子
可以是光在海上的轻轻擦痕。
有什么东西从玻璃上划过,比影子更轻,
比切口更深,比刀锋更难逾越。
裂缝是看不见的。
三
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
语言和时间浑浊,泥沙俱下,
一片盲目从中心散开。
同样的经验也发生在玻璃内部。
火焰的呼吸,火焰的心脏。
所谓玻璃就是水在火焰里改变态度,
就是两种精神相遇,
两次毁灭进入同一永生。
水经过火焰变成玻璃。
变成零度以下的冷峻的燃烧,
像一个真理或一种感情
浅显,清晰,拒绝流动。
在果实里,在大海深处,水从不流动。
四
那么这就是我看到的玻璃——
依旧是石头,但已不再坚固。
依旧是火焰,但已不复温暖。
依旧是水,但既不柔软也不流逝。
它是一些伤口但从不流血,
它是一种声音但从不经过寂静。
从失去到失去:这就是玻璃。
语言和时间透明,
付出高代价。
五
在同一个工厂我看见三种玻璃:
物态的,装饰的,象征的。
人们告诉我玻璃的父亲是一些混乱的石头。
在石头的空虚里,死亡并非终结,
而是一种可改变的原始的事实。
石头粉碎,玻璃诞生。
这是真实的。但还有另一种真实
把我引入另一种境界:从高处到高处。
那种真实里玻璃仅仅是水,是已经
或正在变硬的、有骨头的、泼不掉的水。
而火焰是彻骨的寒冷,
并且最美丽也最容易破碎。
世间一切崇高的事物,以及
事物的眼泪。
一.从隔开到看见(制造体验)(物态的)(玻璃与物质矛盾)
引: 很多我们丢失的东西,在丢失之前我们就已经忘了它们。
物态的“玻璃”,是以一种与视觉相对应的姿态而进入了感官体验的世界。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制造体验)。其实,这里的隔开一词是依靠玻璃的透明出现后才有了意义的,它好像是后在的。(任何感觉都有而且必要地有一些模糊性,任何感觉都可能变得更清晰。)透过一种似乎符合常识,但是实质有点本末倒置的陈述——由于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所以玻璃就通过“透明”的方式开放了视觉认知,制造了对于事物的视觉体验。值得注意的是,一切“看见的东西”都是进入了我们的想法之内后才变得完整的。同时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玻璃的透明,在某些意义上,是作为一种“非存在”的方式来打破阻隔的。
透过玻璃看见事物,玻璃必定要被忽视的 (有点“舍己为人”的意味),那种非存在的透明也就构成了玻璃的现实价值。所以制造玻璃的过程——“劳动”,就是让世界能被看见的可能性,慢慢打开的过程,就是制造着一种认识和把控事物的可能性的过程。但是因为“劳动”本身在玻璃的透明中也是隐失的,它付出,它制造玻璃(透明),可是它不在透明之中,所以整个玻璃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珠,它是最黑的部分(纯光中坚持了阴影)。这里说明了一下,这里连接着两个可感知事实的是一种不可直接感知的“关系”,而所谓价值,只是被感受到的重要性而已。(就像到处都是空气,空气近乎不存在)
综合上面的说到的,玻璃,物态的玻璃,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透明的事物来说,它存在的矛盾就很明显。一方面它存在着,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价值是“被忽视”(透明性),它在事物中产生,然后它又像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
二.从看见到表达(制造认知)(装饰的)(物质与语词的矛盾)
引:用语言的魔术将整个世界装进一面镜中
装饰的“玻璃”,不仅仅是感官的看,它是一种心理判断。这里,第二节开头说,对水的认识就是对玻璃的认识(制造认知)。然后又说凝固,寒冷,易碎, 这些都是透明的代价。凝固(固定),寒冷(不温暖),易碎(脆弱),明显是玻璃的特征或者是冰的特征,那么“水”在这里隐喻了什么呢?后文中描述的水有的特征是透明,柔软(善),流逝的(流变的,时间?),所以水在这里就是那样的一种有时间性而且善意的东西。
然后,说到了透明是一种语言。在说出语言时,语言便“飞翔着”脱离了物质(空旷对空旷,闪电对闪电),但是“我”又仍置身于物质之中,生命被欲望充满(矛盾出现了)。其实那个孤鸟和光影和在玻璃上划过,却什么裂纹也没留下的东西(视线,或者意识),都是同样的一种关系(认知工具)。假如“语言”不是一个精神隐喻的话,这里就引申出的问题就是:语言失去了把控现实的力量。(简单的说就是,词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前一直以为是对的东西到现在运用时,才猛然发现与“现实”不符。)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质的东西进入我们的内心时就不单单是物质的东西了。我们接触到每个事物,情感都会对应着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情感本身,明显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感官体验,而是它涉及到词语(语言)的运用对信息的再现,而造成对当下情感影响的问题。我们利用词语(现实)熔铸了现实在内心深处。因为这样的熔铸是直接与行动相关的,是去改造现实时会经验到的。于是情绪,除了特定的生理反应,紧随其后的仅仅是一种“语词设计”而已(就像将好与坏的说法改成好玩和不好玩,一件事造成的心理痛苦就会减弱。)
认识人本身,或者认识世界本身,可以被表述成认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广义上的“语言”就是表述和认识这个关系的一种中介。所以事物无论如何消逝,总有一些“关系”永恒不变,前提是这种关系被自我所确认。语言,就是那样一种东西,你无法怀疑它,就像你无法怀疑你在怀疑。
三.从表达到确信(制造信仰)(象征的)(语言与自我的矛盾)
引: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象征的“玻璃”是完全“透明”的,它全然是一种东西然后它又不是一种东西,就像图腾,不过它是一种透明的图腾。它超越了眼睛,超越了语言,直达“本体”。
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 语言和时间浑浊,泥沙俱下, 一片盲目从中心散开。这里的“我”很有意思。由于每个“我”内心都能体会到自己有一种不完整性:扩充自我力量的倾向,寂寞空虚感都和这种内在矛盾有关。但是同时“我”又有消解它们的绝对力量(火焰的呼吸,火焰的心脏。),因为我一旦觉察到世界的虚假,“我”本身就会意识自己具有了构建秩序的合法性。例如,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和信仰,这是情感方式。同时,欲望作为一种原始的反应,无法通过用语言建构的“道理”去克服,而要通过更深层的精神态度(信仰)来平衡,这是生活方式。因此,自我就必须学会妥协(两次毁灭进入同一永生)。事实上,一切推理环节里面,始终都存在“原始”的态度确认,那是一种“自然美”,自我无法反观。
有个很有趣的事实是,在足够高的精神层面,每个时代人“感知方式”是高度一致的。 由于与原始美感体验对应的理智建构的本体,原始世界的人化,人的世界的物化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因而,以象征的抽像方式扩充的世界,就必定出现矛盾(变成零度以下的冷峻的燃烧),同时这一切又有着不可抗拒的统一倾向(浅显,清晰,拒绝流动。在果实里,在大海深处,水从不流动。)果实作为是一种充满一切开始可能性的结束,大海深处即是无法窥见的现实,时间性质(水)被消解了(美丽的永恒)。“我”作为一种聚合了时间空间事实(语言所记录的)的集合体(人的情感和理性,有极强的情境依赖性。脱离 “情境” ,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任何有意义的人类行为),承受了一切矛盾。由于时间流逝(非永恒),语言固定,从一定的角度看,说出的话就都是分裂的。
假如现实足够好,我们可以选择全然相信精神自我和现实的同质性,但这种冒险的代价是,在别的我和自我之间迷失。就像是纯有与无是一致的,是一切的始基,假若生活是圈圈,那么,它必然也是一个无法走回原点的圈圈。
四.从失去到失去
引:无法想象的虚无,似在天上望见深渊。
这一节像是对前面的一个概述。里面并列了所有玻璃的原始形态和特征(依旧是石头,但已不再坚固。 依旧是火焰,但已不复温暖。 依旧是水,但既不柔软也不流逝。 它是一些伤口但从不流血, 它是一种声音但从不经过寂静。)从失去到失去,玻璃的由原始事物慢慢变得“脆弱”,“冷峻”,“固定”起来,而“透明”又使它慢慢隐失去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所以它的纯粹是它最大的的成就,同时也成了它最大的悲哀。语言和时间的透明根本不能把握苦难和不幸,付出高代价由一个个“我”来承担。所以“我”才是真正的玻璃。由物质到语言到精神(客体化——确证——返回本体)。始终有种声音无法听到,始终有种事实无法窥见,始终有种温暖无法触碰,但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只是它的存在和你合而为一了,让你无法感受,无法逃离,无法怀疑。
五.事物的眼泪
引:最美的事物,在“现实”之上,在“理想”之下。
这里最后,它概括了见到的所有的玻璃,物态的,装饰的,象征的。同时,这里提及到有两种态度:第一种:人们看见玻璃由石头的死亡,石头的虚空立生出(是一种可改变的原始的事实),这是一种以毁灭自身而重生,由不纯粹进入纯粹的过程。这里的代价不仅仅是失去外在形式。这是一种完全的牺牲,它的美好,它的崇高在现实面前变得无比的脆弱。第二种:玻璃只是水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它不是伟大的牺牲,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前提是你在足够高的位置上(从高处到高处)。
全诗到这里该说的都已经差不多说完了,简单地说,在有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有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生命只在生命过程中获得感悟,获得关于重要性的感受。我们所能把握的最美好的事或者永远不过是在“现实”之上,在“理想”之下,似在天空望见深渊。
4-5千元主要是买一台空压机。其它的设备如上色工具,喷纱工具,雕刻工具等龙祥装饰都会制作的。
你说的各种工艺的玻璃都能做的。如艺术玻璃蚀刻工艺-冰雕、艺术玻璃画图、艺术玻璃应用软件及设计、艺术玻璃上色-上色基础、艺术玻璃上色-聚彩、艺术玻璃肌理制作、艺术玻璃砂雕-深雕、艺术玻璃砂雕-平雕、精雕、蒙砂及乳化、冰雕及肌理、平喷的工艺-砂花亮底、砂底亮花、虚实花制作、艺术玻璃移门测量制作安装、彩晶立线、彩绘烤漆、镜面漆的应用、镭射烤漆、普通烤漆、干式夹等工艺技术
当“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足足等了20多年才拿到奥斯卡小金人时,73岁的中国人曹德旺,却以人生中的第一部片子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对于73岁的曹德旺来说,这怎么也是件“意料之外”的事儿。
《美国工厂》摘最佳纪录片长片奖,曹德旺成唯一获奖中国人
北京时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以中国福耀集团在美建厂为背景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获得最佳纪录长片。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全力防控疫情之时,因此曹德旺并未现身领奖。不过,颁奖典礼上,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克特用中文对曹德旺表达了感谢。
此前,曾有网友表示,曹德旺是今年奥斯卡唯一入围的中国人,如今,他则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人。为其骄傲之余,也有不少人困惑,一家中国企业以及一个中国企业家,是怎么拿下奥斯卡的?
曹德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令人敬佩
在国内,大家喜欢将曹德旺称为“首善”,在任何灾难面前,曹德旺总会伸出援手,累计捐款已经超过百亿。在这次抗击武汉疫情的过程中,他同样默默无闻捐了一个亿。在曹德旺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家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而在美国,代表着中国形象的曹德旺也成功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看法。
影片中,曹德旺对员工说:“今天中国人到美国来办企业,我们最关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也多次表示:“中国员工出国后,首先第一个责任不是给企业做什么,因为外国人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知道你是中国人,你应该维护国家形象。这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
曹德旺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员工不给国家丢脸,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美国人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凭借个人的超强能力和谋略,成功做到了连通用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就要说到曹德旺在美国办工厂的故事。
曹德旺是如何做到了通用都做不到的事?
《美国工厂》是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的美国俄亥俄工厂为背景,讲述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工厂倒闭,而曹德旺出手将一座废弃工厂改为玻璃制造厂,拯救了当地社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引发无数两国文化和制度碰撞的故事。
曹德旺去美国开工厂会发生什么?这个话题不仅中国人关心,美国人同样好奇。而《美国工厂》恰恰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不仅如此,《美国工厂》同样是中国制造业进军海外的一个缩影。因此,这部片子意义非凡。
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接受了联邦政府大量救助和不忒之后才维持生存,但还是关闭了不少装配厂。而曹德旺在俄亥俄州收购的工厂,便是当初通用的旧工厂,当时,这座旧工厂正面临“锈带地区”危机。
2014年,曹德旺花费1500万美元拿下这座工厂,并建成厂房面积18万平方米的玻璃设计和制造工厂;2015年工厂投入运营;如今,工厂在当地雇佣2300多人。
反观通用,查看通用汽车发布的业绩报告可以发现,2019年通用实现净收入1372亿美元,同比下滑6.7%;净利润为67亿美元,同比下降17.4%。不仅如此,在罢工事件影响下,通用位于美国的工厂在去年第四季度停产四周,批发销量同比减少约19万辆。
而在曹德旺手上,工厂却在2016年10月投产仅一年就实现扭亏为盈,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汽车玻璃工厂。可以说,曹德旺做到了连通用都做不到的事情。
小结:
实际上,曹德旺在美国办工厂遭遇了巨大困境,比如国人的不理解,更比如中美文化冲突所衍生出的种种问题。诸如中方工作人员认为美国同事工作效率低、沟通成本大;美国员工则抱怨中国公司纪律严苛、收入待遇不高等;再诸如与美国工会的智斗智勇等。
但对于曹德旺来说,在“打怪升级”的道路上,这些困境和磨难从来不会打倒他,迎头而上,并运用智慧和实力解决它,才是曹德旺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