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卖场设计要注意哪些要素?
卖场设计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工作,一个成功的卖场设计主要取决于以下各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密切的联系: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目标顾客、企业概念、商品分类、商品构成、卖场构成、商品布局、商品陈列、商品表现。天霸设计专家认为前六个部分是卖场设计中的上游工作,是需要理性分析的、软性的、企划性很强的工作。这些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卖场设计的成功与否。
卖场布局、商品陈列和商品表现三个因素是卖场设计中的下游工作。它强调的是计划性、技术性,更多地表现为硬性的工作,是顾客可以切身感受到的部分。卖场设计是上游与下游工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卖场设计与地域消费者的需求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天霸设计公司认为只有对商圈内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习惯、价值观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创造出针对商圈顾客需求的带有生活提案的卖场设计。我国地域广阔,消费者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水平、购买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卖场的表现和向顾客所诉求的内容自然不同。
目标顾客和企业经营概念
商家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顾客,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只有得到顾客识别才有意义。天霸设计公司认为目标市场的确立应具有双重的含义。首先,商家必须明确自己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其次,要让顾客认识到你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有当二者一致时企业的经营才能展开。当企业确定了目标顾客,就要围绕目标顾客确立自己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经营概念,而顾客的识别就是对企业经营概念的认识。
商品的分类和构成
企业的经营概念是通过卖场中的商品演绎和表现出来的。天霸设计公司认为卖场是由若干部门和商品品种构成,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卖场的性格和特征。因此,这就要求对卖场进行设计时,应充分理解商品的特性、商品知识、重点商品、主力商品、季节商品、新商品、流行商品等,同时还要了解这些商品的购买对象以及他们使用这些商品时的生活场景。
商品布局与商品陈列
如果说以上的部分是卖场设计中的企划部分,那么商品布局、商品陈列、商品表现则带有鲜明的计划特征。在企划阶段强调的是卖场设计中的理性分析,它是卖场中非可视的部分,而计划阶段则强调计划和实施,它是将企划中的思考在卖场中用视觉表现出来,使二者达到统一。这个部分之所以带有鲜明的计划特征,是因为它们与企业的销售计划、促销计划、宣传计划等连动进行,是通过各营销技术手段,在卖场的平面与立体的空间形成视觉效果。
商场装修设计的要点:
1、店面门头
门头是第一时间吸引顾客注意力,并告诉顾客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店内销售的是什么产品。门头大概分两部分,一是店面装修设计部分,讲究颜色及尺寸比例,考虑与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要求的颜色是否匹配,标志与门头的大小关系是否协调另一部分是用料部分,简单的喷绘是小公司的作为,现在最流行的是亚克力制作的,能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2、门面与店内通道
具有开放感的门面容易吸引顾客,使用玻璃门,玻璃窗提高透视性。店内主通道宜宽不宜窄,让顾客进入主通道,就能明确了解本卖场的特长。
3、商场柱距应根据商场布置及地下停车库来合理设置。只有合理的配置才能让顾客在商场购物时,舒心舒畅。
4、大型商场设计必须要在外观和景观上体现特色,选择的造型应对当地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景观上要注重生态景观和节能设计,色调的和谐。
5、一层大商场四周可布置独立商业铺面,进深在12m左右,可增加甲方效益。
6、作为大型商场,要特别注意安全系统的设计,比如消防、通风等。
7、根据商场面积计算消防疏散楼梯宽度及个数,合理分配疏散楼梯位置。
8、若商场上部作为办公空间或住宅,还要讲究舒适,建筑隔音效果要好。
9、商场外部不妨设置几处步行街,沿街设置直接对外的商铺,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啊,而内部最好以大空间的大型卖场为主,以规模效应来提升人气。
卖场是店主与顾客以金钱与商品从事交易的场所。而各家店因商圈的不同,客层也就不同,“客层定位”绝对是超市规划卖场前所需慎重考虑的因素。卖场是一个舞台,是店主、顾客与服务人员所共同演出的场所,而搭配演出的就是商品,当一出戏上演时,如果舞台的设计能与演员、道具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必然是一出叫好又叫座的戏。这是卖场配置与规划的“原点”,我们必须随时回到原点,检查这舞台设计是否能满足戏与演员的需求,尤其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态,随时都在改变,当卖场不再高朋满座时,我们就必须再回到原点,检查这舞台的设计是否已赶不上潮流或已遭唾弃。
二、消费者对卖场的关心程度
卖场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角的舞台,那么消费者关心的舞台,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舞台呢? 日本业者对此问题,曾在一个有52000人的商圈内,发出了二千张的问卷,回收了1600张,可谓有极大的代表性,所得的结果见下图。
调查初期,业者都以为商品价格可能占极高的比率,但结果并非全然如此。从上表可知“开放式容易进人”占25%,“明亮清洁的店铺”占14%,“商品陈列易看易选”占15%,可见这些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卖场配置,亦即规划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三、卖场规划的原则
依据上述调查,我们可以具体的归纳出卖场规划的基本原则为:
(一)让消费者很容易进入:
此点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超市的规划,必须时时思考如何让消费者很“容易”、“自然”的进入店中。
因为一个卖场,虽然产品丰富、价格便宜、服务亲切,但如果客人不愿进来或不知道进来,那一切也等于白费。所以,如何让消费者“很容易的进来”是一切的根本。只有顾客愿意进来,我们才有做生意的机会,中国有句谚语说“人的脚最肥”应该是最好的注解。客人进人了我的店,才是做生意的开始,我们的优点消费者才会发现,我们才有赚钱的机会。
(二)让消费者停留得更久
我们都了解,为买特定的某些商品而到超级市场去的,约只占30%;换句话说,在消费者所采购的商品中,有70%是属于冲动性的购买,亦即消费者本来不想购买这样的商品,却在闲逛中,受商品的内容、店员推销、包装,或正在举办特卖等因素的影响而购买。所以消费者进入了超市,超市便已展开销售的行为,此时必须规划的第二个原则是,如何让消费者在店里面停留得更久,我们把握的利器是: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会越来越多。
●消费者停留得越久,会买得更多。
为达到此目的,规划要从两方面来着手:
1.创造“优势”
也就是要创造消费者愿意留下来的优势。此时商店的规划人员就必须思考,如何做才会让消费者愿意留下来。当然,如前述调查所示的两个重要因素,“明亮的空间环境”与“商品陈列易看易选”是一定要考量的。此外,如良好的空调、音响,亲切的服务态度,也是消费者愿意久留的原因。
曾经有一家店,在夜间晚餐过后,卖场都精挑细选一些极为优美的音乐,并在音响效果上加强改进,经过观察,有些消费者,会在晚餐后,信步往商店走来,一方面聆听音乐,一方面选购商品。此刻对该消费者而言,是在“享受购物的乐趣”。为此,该店主还获得不少消费者的肯定。
2.排除“不适”
亦即要排除让消费者在卖场感觉到不舒适感的地方。例如:通路太窄,消费者于选购商品时常会受到他人过路挤、撞的影响,又如音响太过吵杂、粗俗,服务人员的态度不佳等,都会无法让消费者久留,当然消费者冲动购买的机率自会减少,自然也就减少了销售机会。
(三)最有效的空间
“啊,真累”以及“啊,真舒服”这二句话虽然文词简单,但意义截然不同,如何让顾客感受购物的乐趣,而会继续想再来,这是卖场配置与规划所最需思考的。
店铺中包含了“前方设施”、“中央设施”、“后方设施”及“建筑设施”。简单而言,可划分为“前场”和“后场”。规划之初,应将前场与后场的面积做一合理的分配,通常所采用的标准是8:2,但目前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以用卖场租金标准租来的场地,充当仓库或处理场,成本会提高。在物流系统逐渐发达之际,业者可努力改进创设自己的物流系统,或与其他物流系统结合,尽量将有效的空间都利用做为卖场,以增加营业额,降低成本。
(四)营造最佳的销售气氛
在消费意识高涨的时代,消费者的认同,已从单独商品转移到对商店的整体形象。一般而言,销售气氛的创造,要从商店的陈列展示、色彩、灯光着手。卖场的灯光、色彩,应列人一家企业的整体识别体系内,如此才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商店的规划与配置,除上述原则外,应充分运用开店前对消费者所做的调查资料。如此方能更了解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卖场规划设计
连锁门店的卖场规划工作实际就是对于门店的一个初步的设计。一般门店的卖场面积和后场的办公,库房的比例是4:1,有条件的大型门店还有设有停车场地。
如今在国内大中城市的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陆续出现了一批大型的特级市场和仓储式超市,他们以更低的价格,更多的商品吸引了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来此购物,因此卖场设计停车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与河南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等全国21家调查机构,于2000年岁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郑州、海口、兰州、西安等22个城市联合进行了城市居民有关私家车方面的调查结果反映,至2000年底合计城市居民家庭各种汽车拥有率已高达8.2%,2001年有购买汽车意向比率高达4.8%。这样的一系列数据反映出,门店设计停车场的规划应当是在目前正在筹备开大型卖场的公司的规划议程之内的事情了。
卖场规划的主要工作还是门店内部的布置,有些卖场的多层的,如家乐福,易初莲花等,这些门店大部分都是上下两层,进入卖场后先是随扶梯上二楼,然后才能下一楼交款,不能直接在一层购物,这样的目的在于将顾客在卖场内的逗留时间延长,以便有更多的机会向顾客展示商品。卖场的设计也是本着这一目的,就是要让顾客在门店内滞留时间最大化。
最早自主式服务的超市叫做“遍地打滚的小猪”,门店的设置是只有一个出口和进口,顾客进入门店后就只能沿着固定的一条线路从出口出来,这样的设置虽然给很多顾客带来不便,但是由于其新颖的购物模式还是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购物。
如今的卖场的设置当然不会模仿这样,但是超市的规划设置仍是通过将高购买率,最吸引顾客的商品或区域放在门店的最深处或主要的通道上,以便吸引顾客完全的将自己的门店光顾一遍。所以也就能看到现在大部分的超市(见下图)的熟食,生鲜,速冻等最吸引顾客的区域设置在门店的最内部,一方面靠近后场的作业区,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顾客走遍全场。果蔬区一般被认为高利润部门,通常的布局是满足顾客的相关购物需求,安排在肉食品的旁边,还有一种安排就是放在顾客购物流程的开端,以免随着顾客购物的增加,无力购买高价的蔬果。由于奶制品和冷冻品具有易融化,易腐蚀的特点,所以一般它被安排在顾客购买流程的最后,临近出口,同时奶制品和冷冻品通常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设备的利用。烘焙品的主力商品是面包,销量大,毛利高,大多被安排在第一货架和靠近入口的地方,这样不仅会刺激高价位的面包的出售,而且还会避免顾客遗忘。杂品部分主要在超市卖场的中央,采取落地货架形式,布局为纵向陈列,这样顾客就可以透视纵深,其他的陈列方式一般不被接受。
另外门店规划的还应当注意门店的店头的布置,这就好比门店的招牌,一般的门店的店头会有门店专门设计的一些烘托卖场氛围的热烈的商品展示,来渲染顾客的购物情绪,给顾客形成一个良好的购物印象。同时这个商品展示的平台要注意摆放合适,做到便于顾客出入的原则。
还有一项商品规划的设置就是一般部门的设置规划本着防盗防损的目的,一些丢失率较高的商品会专门安排在一些特定的角落,例如:口香糖总是在收银台前,化妆品总是在门店内的醒目的地方。
总之,卖场的布局设置是为卖场的日常经营服务的,所有的规划都应当遵循结合实际的原则来进行所有的安排。
1、充分利用商场空间,合理组织顾客流动与商品配置;
2、顾客从入口进入在商场内步行一圈后离店之前必须通过收银台;
3、避免出现顾客只能止步往回折的死角;
4、尽可能地拉长顾客的回游时间、在商场内滞留时间,以创造销售机会;
5、采取适当的通道宽度,以便顾客环顾商场,观察商品;
6、尽量避免与商品配置流动线交叉。
陈列设计就是通过视觉,运用各种道具,结合时尚文化及产品定位,运用各种展示技巧将商品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并能提升其价值的一项专业技能。它含盖了艺术感、商业性、时尚感和技巧性,是以直接的视觉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并刺激消费。所以说陈列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它与设计方法、形象策划、空间规划、美学、色彩学、销售学、市场学、视觉心理学、光学都有关系,被业内人士称为高知识、高技术、高门槛行业。 合理的商品陈列可以起到展示商品、提升品牌形象、营造品牌氛围、提高品牌销售的作用。
卖场空间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实用性。卖场空间设计应以人为本,以物为末,不可本末倒置。
b,经济性。室内布置以舒适、方便使用为主,标准高低,因人而异,不可为了讲究排场而攀比。
c,科学性。环境的合理布置,就是要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审美要求。以灯光为例,未来的照明方式将是多种多样的,照度的大小,光源的方向,投射的角度,灯具的造型等,是环境布置的重头戏。
d,艺术性。一个没有艺术装饰的卖场,不是一个设计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