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过程中几种主要的装帧形式?
书籍装帧形式分为中式和西式两类。中式包括 ①简策装、②卷轴装、③旋风装、④经折装、⑤蝴蝶装、⑥包背装和⑦线装西式分为①平装装订、②精装装订、③活页装订和④散装装订。这里说一说中式的书籍装帧形式:1、简策装。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与竹简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2、卷轴装。又称卷子装,它是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3、旋风装、经折装。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将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印刷术发明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 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4、蝴蝶装。蝴蝶装是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蝴蝶装的应用,是书籍装帧形制的一大改革。是书籍从卷轴、经折向册页的转变,从而确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书籍基本装帧形制。5、包背装。是指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装上厚纸做皮,不见线眼,故称为包背装。6、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
书籍设计主要包括版面设计、封面、书脊、封底、扉页、目录、字体设计、正文、版权页、后记等。
1、版面设计:书籍的版式设计是指在一种既定的开本上,把书稿的结构层次、文字、图表等方面作艺术而又科学的处理,使书藉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既能与书籍的开本、装订、封面等外部形式协调,又能给读者提供阅读上的方便和视觉享受,所以说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部分。
2、封面:封面设计是图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商店的门面和窗口,起着广告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购买欲望。所以书的封面设计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其实,一本书的封面要包含封底,有封一、封二、封三、封四之分,一般的封面,指的是书的正面。封面设计要求有书名、出版社、作者等,封底主要是版权标识和定价等。
3、扉页设计:扉页是书籍封面之后,正文之前的页,是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早张贝。扉贝定节箱农队仅订的以得刀,介于封面与书籍内部之间的一座桥梁,发挥着外观与正文的连接作用,是书籍内部设计的重点。
4、目录设计:目录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定的次序编排而成,是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目录是整个书籍重要的信息提示来源,是书籍的导识系统,是读者进行信息索取的来源,也是进行阅读的提示工具。目录一般位于前言之后、正文之前,也可放在正文之后。目录的编排形式很多。
5、字体设计:字体是构成内页的最小要素,字号字体、间距是字体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读者群体、图书内容、版式等决定着字号的和字体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使文本的主体内容,这是影响阅读的主要感受,如小说字号一般在12点到14点之间,因为这样可以使读者的眼睛更好更快速的阅读。
1、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2、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3、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扩展资料:
一、设计原则
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二、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
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
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
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
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工具类图书
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籍装帧
(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
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
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版面的构成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