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设计,世界上最帅的军服和最丑的军服分别是哪个
二战中德国的军服是最帅的,而且比现在很多国家的军服种类都要齐全,从军服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什么类型的部队,德国军料讲究,而且设计简洁大方很人性化,特别是将官礼服,有种普鲁士的高贵和霸气,从军服上可以看出日耳曼民族的尚武精神。很多国家在对军大衣的设计上都吸收了当年德国军服的元素。
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
1938年,乔治亚罗(Fabrizio Giugiaro)出生于意大利西北部小城Garessio的一个艺术世家,祖父为教堂绘制壁画,父亲则是一名宗教画家,母亲对音乐亦有着颇深的造诣。
而乔治亚罗本人在14岁时就进入Turin艺术学院深造,除了画画,他还醉心于工业设计。在一个毕业作品展览上,他的几张汽车设计图被当时菲亚特的灵魂人物Dante Giacosa慧眼识中,成为菲亚特设计团队一员。那一年,他年仅17岁。四年的菲亚特设计生涯并没有为他提供过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设计往往难于被付诸生产,直至1959年转投举世闻名的博通设计公司(Bertone)旗下,被委以重任完成阿尔法罗密欧2000项目。
然而事隔不久,乔治亚罗就被征召入伍。博通为了其设计工作不受阻,将他调到临近Turin的Bra工作,在当地小旅馆为他租下一间房,提供画板以及所需的所有工具。其后相继诞生的著名车型法拉利250GT与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GT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也是奠定了他早期成就的作品。
1963年,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GT亮相于当年的日内瓦车展。在随后的十四年中,共有12万辆车驶下生产线,成为乔治亚罗在“博通时代”最成功的一个商业案例。在博通工作的几年,乔治亚罗称得上“多产作家”:阿尔法罗密欧Canguro、法拉利250GT、玛莎拉蒂5000GT、阿斯顿马丁DB4、菲亚特850 Spider、宝马3200CS,数下来颗颗都是巨星。
1965年,乔治亚罗离开博通公司,任Ghia设计中心主管。任期虽很短,但精彩作品同样源源不断:五十铃117、菲亚特850 Vanessa、玛莎拉蒂Ghibli、De Tomaso Pampero、其中1966年设计的 Mangusta,一改六十年代的柔滑造型,首创棱角分明的叠纸车形,标志着充满设计个性化的七十年代的到来,堪称年代经典转折之作。
1967年,乔治亚罗与擅长机械与商业运作的Aldo Mantovani联手,创办了Italdesign设计工作室,设计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室亦从简单设计汽车,迈向兼顾整车生产的多元化经营之路。1970年代,见证了Italdesign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大众第一代高尔夫、兰旗亚Delta、菲亚特Panda、莲花Esprit等车型的巨大成功,都让世人对乔治亚罗非凡的设计功力为之神往。1980年代至今,乔治亚罗从奋争一线的设计师慢慢过渡到Italdesign设计室幕后主脑,设计工作更多的交由儿子Fabrizio Giugiaro担当,2003年亮相的兰博基尼Gallardo就是出自他手,典型的子承父业。虽然在此期间有不少人表示:Fabrizio设计天赋比不上父亲,但Italdesign设计室始终如一的优异业绩表现,还是不得不让人为其有术的经营理念所折服。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乔治亚罗在设计界已有登风造极的王者地位,大抵连他自己也感觉到他麾下的设计可以穿越未来,见证历史。完全有理由相信这部法拉利GG50只是他在“设计的不惑之年”时的一次自我陶醉,自我赞扬,在触手可及的未来还将有更多精彩作品等着乔治亚罗为我们奉上,向世人所呈现。
在世界汽车设计领域,被评为“世纪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来自意大利,他和他的Italdesign(意大利设计室)几乎无人不知!对于这个值得骄傲的称号,乔治亚罗是当之无愧的,不论是他设计的为数众多、遐迩闻名的名车还是他所创立的目前全球效益最好也是规模最大的汽车设计室Italdesign来看,乔治亚罗和他的设计室已经成为汽车设计领域经典的象征。
乔治亚罗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 后来,乔治亚罗加入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博通设计室,师从吕思奥·博通。吕思奥·博通的教诲深深影响了乔治亚罗,拓展了他的创作空间,使他的天赋得以展现,同时造就了乔治亚罗惊人的想象力。这位设计大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超人的天赋,在不断的磨砺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1968年,乔治亚罗和工程师曼托瓦尼创立了Italdesign,主要给国际汽车生产商提供汽车样式、工艺和原型生产。许多世界著名车厂与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群庞大而稳定。公司的名字后来发生了改动:1987年变为Italdesign S.p.A.(意大利设计股份公司);从1999年7月(在1999年9月进入股市之前)开始叫做Italdesign-Giugiaro股份公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车为代表的夸张造型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当时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汽车有直接影响的便是燃油危机。在那个时候,大家更需要一种简单、实用、有良好空气动力性的车型,于是以乔治亚罗为代表的意大利车身设计界所倡导的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1974年设计的玛莎拉蒂Medici是当时实用风格的代表作。这款设计现在看来不见得新颖,但在当时却很有前瞻性。他的实用风格在量产的蓝旗亚Thema上得到极至的发展,并影响了此后十年的汽车界,乔治亚罗也借此奠定了其大师级的地位。作为“20世纪最佳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过很多的优秀的作品,据称,世界上现有2500多款他设计的汽车在行驶着,除了一些著名的法拉利、阿尔法·罗米欧和蓝旗亚车型之外,在历史上获得卓著成功、销量均逾超数百万辆的菲亚特家庭轿车如熊猫(Panda)、乌诺(Uno)、鹏托(Punto)等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上世纪末,乔治亚罗设计的又一宠儿,贯穿着小车身、大空间理念,浑身洋溢着欧陆风情的菲亚特·派力奥横空出世。派力奥的车身设计沿袭着乔治亚罗的一贯风格,简洁明快、典雅时尚,既融入了意大利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糅合了现代时尚动感的气息。派力奥的外观装饰件大量采用了目前流行的设计,大灯和尾灯均为一体化造型,特别是尾灯,其不规则的造型不仅使车后部的线条简洁优雅,更迎合了众多时尚青年希望与众不同的心理。
Italdesign拥有完备而先进的硬件设施,公司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拥有CAD/CAM工作站系统450套,数控机床16台,不同吨位的冲压机10台,激光切割机器人6台,三维坐标测量仪 15台,原型车生产线 3条。其规模已接近普通小车厂。Italdesign同时有着一支十分庞大的设计队伍,名气和高薪是吸引设计师的重要原因;能为这样的设计室工作是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曾经看过台湾设计师包益民的TED视频:A new measure for Designers, 一家拥有很漂亮logo的咖啡店倒了,但是logo很丑的旺旺却年赚226亿台币。一个很漂亮,一个很丑陋,设计师做的事情与一个公司的经营好像没有关系,设计就像学英语,大部分时候设计师是在用英文发短信,而不是像JK罗琳一样写小说,全世界发表,有很大的影响力。设计公司本身并不会去投资自己的设计,反而会要求客户自己花5000万去将其投放市场,如果不成功,设计不要负责任。这很像在BTA里面,产品提需求,设计师出方案给产品,产品最后背锅,设计师的影响力需要提高。
我在设计咨询公司的时候发现,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提供界面的优化,并不能去帮客户提升业绩,我们的工作也很容易被替代。所以像Eico, Etu, 唐硕, 他们不只是做设计,还提供产品、市场策略,全生命周期的洞察。Ideo甚至还会做组织架构的优化,帮助企业建立用户体验部门,让用户体验在企业内的影响力能大一些。在一个小的设计公司,刚入行的设计师会觉得自己经常加班但是还没老板赚得多,殊不知自己做的是最基础的执行工作,老板的贡献才是最大的。老板主导了设计的方向、策略、与客户的沟通,客户是最信任他的,没他,客户还不愿意来呢。
在互联网公司,可以看到一个产品不断的演变和进化,就像一个时间轴上的切片,每个人现在做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面。从0-1,从兴盛到衰亡,从不怎么兴盛就衰亡,一年内开启的产品和暂停的产品不知道有多少个。设计师在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通道其实很窄,总监?GM?没有听说那个设计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可以爬到vp的岗位的,产品有!设计师对怎么赚钱似乎不敢兴趣,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很少要求设计师去看数据。设计是感性的,感性的东西很难被量化,多数时候需要通过用户的口碑和问卷调查来衡量。当然,好的设计+正确的产品决策和内容会产生好的结果,单靠好的设计就想提升数据,很难!就像瞎子拿着一把AK-47,乱打一通。如果设计师能够认清产品的KPI, 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案,收集用户反馈,做设计,和开发沟通,上线,看数据,再做迭代,他们会更从全局上考虑自己的设计,它最终给产品带来了什么,和产品、开发的撕逼应该会比现在少很多。设计师也会知道为什产品有时候那么丑或者有时候不是那么完美,都是和产品的阶段、人力和时间有关的。
听说(自己也在实体体验中)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将视觉和交互分得很细,设计师同样要收集用户需求,提出产品改进方案,自己再去更进。只不过做项目的时候,视觉强的设计师会搭配交互强的设计师,而他们的职位叫做用户体验设计师或者产品设计师。国内和国外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设计师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看法。在国内,工作10年还没做管理,不会得到别人的respect,但是国外有很多工作10年以上还是有一大堆做执行层面的设计师的。现在有一个现象是视觉想转交互,交互想转产品,产品觉得自己没有技术含量,想做设计(最后一组是玩笑话),视觉觉得自己不停的改稿,被很多人提意见,交互和产品走的最近,做产品理所当然。
设计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只有设计是不可能的,设计师必须要懂商业,技术,营销。近几年很火的服务设计,其实他已经超出了纯粹的设计范畴,是懂商业、社会的设计师能够处理的领域,或者懂设计思维的企业家、社会学家同样也可以去开拓的领域。设计师要和很好的律师、政治家相比较,我们称为设计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影响力,我们做的事情改变了什么。从设计的专业角度来讲,我认为设计有以下影响力:1.Design thinking,定义问题,用方案去探索问题,并且不断迭代 2. 基础美学,情感化 3.视觉化,原型化,将想法用更容易理解和传播的方式做出来 4.对人行为的了解。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为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
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德国为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作为德国设计大师,他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视觉语言的魅力、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视觉诗人”。
他在创意上的造诣,是他以渊博的文化根底和深厚的美学修养,由表及里地去表现广告主题的本质和内涵。他思维丰富敏锐,思路宽、广、深、厚。他以宏观的大气派,把复杂的大题材,以浓缩概括的可视图形表现出来。
杉浦康平
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亚洲图象研究学者第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建筑师。
以上是小编列举的一些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大师的相关内容,希望这些设计大师的设计理念能为你们带来不一样的设计感受,更多设计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及时进行整理和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