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写生步骤,如何表现物体色彩搭配及布局
1、用浅褐色起稿,确定各物体的形体结构及比例关系,用单色确定物体的明暗关系,为下一步骤打下基础。
2、在基本形和光影关系铺好后,可以开始铺颜色从整体出发,先把画面主体的暗部画一遍,要调一些环境色,包括反光,衬布的阴影要注意受到物体影响的环境色。
3、为物体铺上大的色调,大的色彩关系。以较饱满、厚实的色彩从陶瓷罐的暗部开始画起。
4、进一步塑造罐子与蔬菜等主体物,使画面主次关系进一步明确。用色彩表现出罐子、蔬菜及衬布的明暗面,适当提高蔬菜的明度,使画面色彩关系明快又响亮。
5、开始深入地刻画物体。注意不同物体不同质感的表现。设计画室老师介绍要不断完善和丰富画面。浅色衬布和花菜罐子是画面要表达 的主体应重点刻画。深入时, 要把笔触用在表现物体的细节上,塑造结构转折部位使物体体感更饱满颜色更丰富。
传统色彩就是绘画色彩,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在塑造人物、描绘景物中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绘画写生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插图、标志、设计、建筑外观、服装设计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
2、特点不同
绘画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绘画色彩重在表现自然物象及绘画者的情感表达,想表现这些内容,就需要了解色彩现象的成因和表现色彩的绘画技巧。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对表达创作的主题思想和情调意境有很大关系。色彩对画面的最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各画种对色彩的要求是不同的,使用的材料和画法也各有特点,但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这就要求进行色彩学习时,要有侧重地做写生练习。设计色彩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的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在绘画写生色彩中可以参考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设计色彩中则不允许有明显的个人偏好。
设计色彩最大特点就是不满足于自然中客观变化的色彩,而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表现出更高境界的色彩。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控制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审美艺术修养。
3、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
设计色彩主要以表现平面、单纯、秩序的形式为主。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在构图上都处于平面状态。设计者一般采用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这些形式,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绘画色彩多采用单纯的颜色,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画面效果所具有的秩序感、韵律感、节奏感。
总结,绘画色彩是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通过绘画者的意图表达出来,而设计色彩则是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的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设计色彩是绘画写生色彩与设计用色之间结合的桥梁,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表现能力为主旨。
色彩设计的工作,就是负责决定在动画中出现的人物或是物品所显示在画面上的颜色。而且为了配合画面中的剧情发展,该颜色在不同环境下(例如:清晨、正午、傍晚)的预期明暗变化都必须先被色彩设计所指定。
如此一来,上色人员才能明确知道所负责的原画稿必须选用哪些颜色。因为画面的色彩基调将会深深影响该动画作品给观众的印象,所以色彩设计在作品的企划初期即占有一定的重要性。指定颜色的工作以往都由美术监督来负责,但来由于动画业界分工变细,所以这个职位便应运而生。
扩展资料
设计色彩的原理简介:
色彩由光引起,而光又有其物理属性。三原色(红、黄、蓝)是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将三原色以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是研究色彩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研究色彩的基础。
两个鲜艳的色块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刺激感,两个柔和的色块放在一起产生和谐的美感。不同的色块组合带给人千差万别的视觉感受,通过科学的系列的训练方法,理解色彩组合的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规律,就可以用直观有效的色彩设计作品表达平面设计的主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彩设计
是课程的需要
也是开阔眼界
收集素材
需要根据写生的内容
准备用品
是“建筑速写”写生
那就带
画夹
铅笔
钢笔
速写本
夹子
等等
是“水粉色彩”写生
那就带
水粉笔
水粉纸
水粉颜料
调色盒
水桶
画板(画夹)
夹子
摁钉
胶带
等等
在就是
去外地就准备生活用品了
和旅游准备的东西相同
共同点: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都会向观看者传达一种意境,引起观看者的共鸣。
区别:
1、绘画色彩不同:绘画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
2、绘画手法不同:绘画色彩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设计色彩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
3、绘画注重点不同:绘画色彩重在表现自然物象及绘画者的情感表达,想表现这些内容,就需要了解色彩现象的成因和表现色彩的绘画技巧。设计色彩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
扩展资料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饱和度为0的颜色为无彩色系。
在再现艺术中,色彩真实再现对象,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色彩研究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要求精准和明晰的系统性,人们将考察色彩关系的这些基本特征,看看它们怎样才能帮助艺术作品的题材创造形式和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设计色彩
我不知到是谁说的“多留心身边的食物的颜色”,有点奇怪的理论啊,多留心身边的色彩是对的,但应该多留心自然界存在的和谐的颜色,而不是身边那些人造的部分啦~为什么这么说呢,不知道楼长有没一种感觉,自然界的一些颜色搭配在一起就是感觉很舒服,很和谐。色彩感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这种感觉,知道哪些颜色放在一起是和谐的,是美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人家说“穿衣服不能上身红下身绿呢”,就是因为红绿是对比色,对比色不容易和谐,不能产生美感(当然,服装还有一种是故意撞色,体现前卫,这个就另当别论了~hehe)
说到这我不得不说下,楼长是否具备相关色彩的知识呢?楼长说“把一个物体的灰部 暗部 亮部的明度 纯度 色性都观察到”额~我是不知道楼长要怎么观察明度纯度这些抽象的东西~呵呵,明显楼长是个初学者,我必须强调一点,绘画是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产物,所以在感觉之前必须有理论的支持,否则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察方法,比如颜色是有补色的:红~绿;蓝~橙;黄~紫;这是三对补色,所以按照印象主义的原理来说红色的物体在暗部必然存在绿色的成分,在正确理论的支持下,再去观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点我曾经深有体会的)!
还有,我不知道楼主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提高色彩感觉,是由于画面色彩单调呢,还是画出的颜色难看,如果是因为画面单调,那就是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如果充分掌握了理论,还是对细节颜色毫无感觉,那我建议还是不要学画画了。。。。实在要应试的话只能照着原理去默写了),如果是由于画出的颜色难看,那就是因为楼主的眼睛没训练出来,不知道什么什么颜色放在一起和谐,什么颜色放在一起不舒服,难看,那就得多看优秀的作品了,看一些印象主义的色彩,像梵高,塞尚,莫奈等,(千万别学文艺复兴前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那些都过时了,与现在的色彩理论不符),别管他画的是什么,把注意力放在他们的配色和颜色的运用上,寻找那种和谐的感觉,虽然这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潜移默化下会有所改进的。
还有就是建议那些高考指导用书最好少看,那些书龙鱼混杂的,很容易误导的,不过那个央美附中50年优秀作品还是很棒的。
总之,楼主说要培养色感,首先就是掌握基本理论(不是指什么明度纯度那些,那些太浅显了),然后多看好画,在静物写生时注意整体的观察,比较的观察(相当重要!!!)不要死盯住一个地方不放;最后就是多练,多临摹。
切记,画色彩是在画关系,不是单纯的在塑造物体(要是这样还要色彩干嘛,素描就足够了),什么叫画关系,就是画面黑白灰色块的对比关系,颜色的协调关系,主体与配村物的虚实强弱关系,空间的前后关系等等的
个人认为好颜色就是那种不杂不脏而又丰富的颜色。反之。则是坏颜色
《设计色彩》共分为6 章的内容:第1 章:讲述色彩的形成、发展历史和东西方色彩的区别。第2 章:讲述设计色彩的基本原理、类别和功用表现。第3 章:设计色彩的应用原理。通过了解色彩的应用概念,以色彩对比、色彩调和为体系脉络,结合色彩形式语言辅以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把握设计色彩变化的一般规律。第4 章:色彩的客观表现,讲述写生色彩的不同特点、方法步骤以及表现形式。第5 章:色彩的主观表现,讲述从写实色彩过渡到平面表现再到主观意象的色彩表现,体现色彩的表现性特点,强化色彩的主观创造与设计表达。第6 章:介绍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领域中的运用与表现,避免色彩与设计脱离的现象。
《设计色彩》内容全面充实,从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在表现形式上以大量图例结合详尽的文字阐述,对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参考价值。可作为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本科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1、《色彩》李娟 译 /2008-06-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简介:色彩可能是艺术家手中强有力的工具。色彩对人们情感的影响令人始料未及,它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产生奇妙或强烈的效果,不仅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与渴望。
今天,色彩得到空前大胆、自由的使用,从清晰、明亮夺目的单色调到微妙、变化多端的混合色,让我们沐浴在无穷无尽的色彩视觉海洋中;从画家、制陶工人到产品设计师、电脑艺术家,跨越所有艺术家的研究领域。
本书通过大量引用古今艺术家对其精妙技法所发表的话语,为色彩的审美和应用原理提供了坚实而完整的根据。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2、《色彩设计其实很简单(全彩)》 毕圣囡 编著 /2015-01-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简介:“设计手札”与“色彩陷阱”是本书的两大特色,其中“设计手札”主要是围绕着与理论相关的推理性案例配色来编写的,希望读者能够从一步步的色彩推理过程中,掌握色彩搭配的不同技巧。
“色彩陷阱”则是着重于寻找日常设计中,可能存在的色彩缺陷,并加以改正,其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有效避免踏入这样的色彩陷阱。
3、《色彩》(高等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本教材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并具体组织,何海燕、吴琳任主编。
简介:《色彩》共八章,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具备广告艺术设计制作和数字化动画能力专业化色彩处理技能人才为目标。
具体介绍:色彩基础、静物色彩写生、人物色彩写生、风景色彩写生、构图造形、着色调整、色彩表现形式、色彩创作、动漫设计色彩运用、色彩技法训练等基本知识,并注重通过作品赏析及强化训练提高应用技能与能力。
4、色彩的性格(平装版) (德)海勒 著,吴彤 译 /2013-01-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简介:《色彩的性格》并没有理论性的教义,只有妙趣横生的色彩逸事。在漫不经心的阅读中,可以轻松掌握色彩在其典型性意义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等等,了解这些效果,就可以自如地运用各种色彩。
5、《别说你懂色彩搭配》苏拉 著 /2011-07-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简介:喜欢的颜色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找到自己的专属色,并对每一种色彩都运用自如。从双色、三色到多色,从肤色、发色到配饰色,从关键色、搭配色到禁忌色,让你提升魅力,增加自信和改变生活。
6、《不可思议的色彩能量书》(美国)琳 著,贾毓婷,纪春莲 译 /2012-07-01 /新世界出版社
简介:美国首席色彩设计大师经典之作!风靡全美,5年再版30余次!2.先后获美国“**图书奖”、“总统图书奖”,受到科学界、出版界、建筑界、心理界一直推崇!堪称“目前世界上权威的色彩能量“。全面揭示色彩对人体的影响!每天5分钟色彩冥想,让你情绪平和,充满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设计
水彩静物写生在静物的选择、组合及构图上,与其它画种的色彩静物写生并无二致,只是在选择静物时,若能兼顾到适宜水彩画特性表现的静物当然更好。
(一)方法步骤
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多而灵活,这里介绍常见的二种。
1、整体入手的方法
整体入手的方法从总体上讲,就是首先考虑全局,着眼于大效果,从最浅的颜色入手,整体铺开,从大到小,从粗到细,最后收拾调整的作画方法。这种画法的好处在于有整体的意识统摄作画的全过程,易于达到整体的谐调感。但它亦有自身的局限性,这就是不容易深入进去,并且在反复的色块叠置中,容易使色彩灰暗、发脏、发焦,失去色彩的生动性与新鲜感。具体的步骤如下:
A、 用铅笔或极淡的单色(群青、赭石)勾出物体的轮廓。
铅笔起稿一定要轻,自己能够辨认即可。笔痕过重,会破坏画面的最后效果。
B、铺大体色:着眼于整体,铺出各物体的基本色。
这一步要快一些,尽量将自己的新鲜感受画出来。不要受细节变化或杂乱现象的干扰,保持对对象整体的感受。同时,上色要留有余地,太过就难于进行下一步。
C、大体塑造:将对象的形体关系和色彩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大体上塑造,初步具有对象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这一步同样要强调大体,营造出整体在空间、体积、色彩、主次、虚实上的变化,确立画面的总体效果,让对象立起来。
D、深入刻画:对对象的局部,生动的细节进行详尽的刻画,充实效果,获得生动感,增强感染力,画龙点睛。
尤其要注意的是深入刻画一定要有控制,当精画的则精画,当简画的则简画,有主有次,有祥有略,这样才不至画平、画板,保持画面的生动性。中国画论中“密不透风,疏能跑马”的见解对对象的刻画也是适用的。
e、调整、收拾:从整体的角度去审视画面,对有碍于整体效果的物体或局部进行适合整体关系的调整。对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遗漏或差错进行弥补收拾。
对于初涉水彩画的学生来讲,多作一些整体着手方法的练习,可以培养我们整体意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2、局部入手的方法:
具有一定绘画经验的人,尤其喜欢这种作画的方法。局部入手的方法是指从画面的某一个局部开始上色,然后一部分接着一部分地展开,直至全画的完成。最后作适当的调整、收拾。由于这种方法是局部完成的,所以它既容易画得深入、充分、生动,但又容易画得平均而缺乏主次,造成画面的死板和失去整体的和谐感。因此,对于画面的整体设计和适当的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否有很强的整体意识是这种画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大体步骤可分三步:
A、勾轮廓:同整体着手方法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最好用铅笔起稿,并注意稿子的准确性。
B、 刻画:选择某一个局部开始进行刻画,并逐步扩展开来,直至完成所有物体。也可一个物体画完之后,再画另一个物体,一个接着一个地画完。
C、 调整、收拾:同整体着手方法的同步要求相同。
局部人手的方法最好从画面上自己最感兴趣,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开始。这样容易建立其自己作画的感觉和兴趣,而使整个的作画过程变得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