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蚂蚁
2025-08-26 16:06:18
单向流非单向流(乱流)混合流侧送侧回式;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中送形式属于乱流,其工作区处于回流区,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0.5度的工艺空调。孔板侧送侧回属于水平单向流,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0.2度的工艺性空调上送式;散流器上送上回、上送侧下回的工作区处于流场的直流和回流两种气流中,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1度的舒适性空调和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0.5度的工艺空调。孔板上送下回属于垂直单向流,孔板上送侧下回上部属于垂直单向流,下部为乱流,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0.5度的工艺性空调。喷口送风;一般为侧松下回,送、回风口布置在同侧,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1度的高大建筑空调中。条缝送风;采用条缝型送风口上送或侧回,下部回风。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正负2度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纺织厂)的一般空调,在公共建筑中可以与灯具配合布置。旋流风口送风;采用旋流风口装在侧墙或顶棚,侧下回风。适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度的高大房间。群里给的答案,有问题可以加群讨论,群号一五零九四一二二八
曾经的月亮
2025-08-26 16:06:18
中央空调传统送回风方式-侧送侧回
侧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侧墙上部,空气横向送出,气流吹到对墙上转折下落到工作区,以较低的速度流过工作区,再由布置在同侧的回风口排出。根据房间的大小,可以布置成单侧送但测绘和双侧送双侧回。
由于送风射流在到达工作区之前,已与房间空气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混合,速度场和温度场都趋于均匀和稳定,因此能保证工作区气流和温度的均匀性。所以对于侧送侧回来说,容易满足设计对于不均匀系数的要求。
中央空调传统送回风方式-上送上回
孔板送风和散流器送风是常见的上送下回形式,空调送风由位于房间上部的送风口送入室内,而回风口设在房间的下部。
上送下回方式的送风可以形成平行流流型,涡流少,断面速度场均匀。对于温度、湿度要求精度高的房间,特别是要求洁净度很高的房间,则是比较理想的气流组织形式。
中央空调传统送回风方式-中送风
某些高达空间的空调房间,采用在将剑高度的中部位置上,用侧送风口或喷口送风的方式。中送风形式是将房间下部作为空调区,上部作为非空调区。
中央空调传统送回风方式-下送上回
对于室内余湿量大,特别是地源又靠近顶棚的场合,如计算机房等,从用下送上回组织形式经济性好,但是需要注意揭送风温差不要太大。
中央空调传统送回风方式-上送上回
上送上回方式的特点可将送排风风管集中于空间上不,使管道成为安装。上送上回用于不能在房间下部布置回风口的场合,使用时需要注意气流短路。
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空调房间的结构特点、室内装修与美观要求、气候条件等。对于中央空调而言,无论是选型还是设计安装,都务必遵循因房制宜的基本原则。
酷酷的战斗机
2025-08-26 16:06:18
1.风道的布置 风道布置直接关系到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体布置,它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密切相关,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 风道布置原则 ① 风道布置应整齐、美观,便于检修和测试,并应考虑其他管道的布置要求和各种管道的装拆方便。 ② 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弯头的中心曲率半径要不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常可用1.25倍的直径或边长。对大断面风管,应做流线型导流叶片,用三通或四通连接。圆风管的夹角宜小于45°,方风管应有与弯头相同的曲率半径,且在其后加设有4~5个当量直径的直管,再接支管,或者三通或四通带导流叶片。 ③ 应考虑风管施工方便,又应保证严密不漏,既要保证使用功能,又应力求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 ④ 风道形状和布置应密切结合建筑空间,并应利用建筑空间兼作风道。如排烟竖井、正压送风竖井等。 ⑤ 布置风道应将噪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应设置必要的消声装置。 ⑥ 排除含有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的风管,其正压段一般不应穿过其他房间,无法避免时,此管段上不应设法兰和阀门,其管件应采用符合相应要求防护措施的材料制作,且排除有剧毒物质的正压管段不宜过长。 ⑦ 与通风机等振动设备相连的风管应安装挠性接头 (2) 送、回风口布置 送、回风口布置取决于气流组织方式,常见的气流组织方式有侧送风、孔板送风、散流器送风、条缝送风、喷口送风等。 ① 侧送方式如图24所示,其送风口一般布置在房间较窄一边。若房间很长,则宜双侧布置。布置时应考虑工艺设备布置、局部热源和工艺要求等因素,且在送风前方应无阻碍物,如顶棚有梁,可使风口与梁平行布置。 ② 散流器送风布置如图25所示,一般按对称位置或梅花形布置,圆形或方形散流器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宜小于1∶1.5。散流器之间的距离及与墙之间的距离应保证有足够的射程和良好的射流扩散。 ③ 喷口送风布置如图26所示,喷口的位置应按具体工程要求而定,在一般高大公共建筑中,宜距地6~10 m,喷口直径为200~800 mm,喷口风量、喷口角度能调节。常用于建筑高度在6 m以上的公共建筑中。 ④ 条缝型送风口如图27所示,风口宽长比大于1∶20,可由单条缝、双条缝或多条缝组成,且风口与采光带相互配合布置,使室内更显整洁美观。在民用建筑舒适性空调系统中应用广泛。 ⑤ 回风口不应在射流区内布置,除高大空间或大面积有较高区域温差要求空调房间外,常可在一侧集中布置,而厂房上部有余热时,应在上部设置侧送方式一般在送风口同侧下方,孔板和散流器送风应在下侧布置;有内走廊的多间空调房间,可在走廊尽头集中设回风口,而各空调房间与走廊隔墙下侧可设可调百叶栅口。 (3) 进风口布置 进风口是通风空调系统采集室外新风的入口,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应布置在室外较清洁的地方。 ② 应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③ 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 m,若设有绿化带时,不宜低于1 m。 ④ 降温用的进风口宜布置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4) 排风口布置 ① 一般通风排气主管至少应高出屋面0.5 m。 ② 若排气管中的有害物需经大气扩散稀释时,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和正压区以上,且排风口上不应安装风帽,并应有防止雨水进入风机的措施。 2.风管敷设 风管有圆形和矩形两种。圆形风管适用于工业通风和防排烟系统中,宜明装;矩形风管利于与建筑协调,可明装或暗装于吊顶内,空调系统中多采用矩形风管。 风管多用钢板制作,其尺寸应尽量符合国家现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以利机械加工风管和法兰,也便于配置标准阀门和配件。 矩形风管长边边长大于1 m且风管较长时,一般应隔900~1000 mm设置加固框。风管法兰间应放有弹性垫片,以防漏风,不宜用石棉绳做垫片,接管应密实。 风管一般应设在隔墙内。如墙体较薄,可在外墙设贴附风道,如图28所示。各楼层内性质相同的一些房间的竖井风道可在顶部汇合在一起,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工业建筑的风道布置以不影响采光和工艺为前提,与建筑结构应密切结合。图29所示为钢筋混凝土风道。在地下敷设风道时,应避免与工艺设备及建筑物基础相冲突,并应设置必要的检查口。 3.风管防腐与保温 (1) 风管防腐 钢板风管内表面和需要保温的风管外表面应刷防锈漆两遍,不保温风管外表面应刷一遍防锈底漆和两遍调和漆,镀锌钢板可
坦率的泥猴桃
2025-08-26 16:06:18
节流机构为制冷循环的四大部件之一(其余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工质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流体流速加快,压力下降,压力下降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截面收缩的比例.节流机构的作用:1)、节流降压.当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饱和液体流过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并产生少许闪发气体.进而实现向外界吸热的目的.2)、调节流量:节流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当蒸发器热负荷增加时阀开度也增大,制冷剂流量随之增加,反之,制冷剂流量减少.3)、控制过热度: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损坏压缩机的事故发生.4)、控制蒸发液位:带液位控制的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液位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降低吸气过热度.若节流机构向蒸发器的供液量与蒸发负荷相比过大,部分液态制冷剂一起进入压缩机,引起湿压缩或冲缸事故.相反若供液量与蒸发器负荷相比太少,则蒸发器部分传热面积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甚至会造成蒸发压力降低,而且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降低,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节流机构流量的调节对制冷装置节能降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节流阀、孔板、热力膨胀阀、浮球+主节流阀
饱满的网络
2025-08-26 16:06:18
空调系统是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这四大部件是构成空调系统最关键,最基本的部件。1、压缩机压缩机是空调的主机。压缩机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向冷凝器,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由此可知,压缩机的作用是不断从蒸发器吸入制冷剂气体,又不断将制冷剂蒸汽压缩后送入冷凝器,同时维持吸气端和排气端的压力差,和其他部件来完成它的相态变化。2、冷凝器冷凝器是热交换器的一种,这种热交换器常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正常运行时,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若为风冷式冷凝器则和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整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或空气,从而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冷凝成一定压力下的液体。所以说,冷凝器是使制冷剂有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性部件。3、节流器节流器是通过突然缩小通道截面,使制冷剂节流降压和适当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设备。节流器通常布置在向蒸发器、中冷器等设备的供液管上。常用的有节流阀、浮球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及节流孔板及毛细管等。当制冷剂液体由冷凝器(或储液器)流出,经过节流阀时,由于节流作用,压力和温度都降低。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冷凝(或过冷)温度降至蒸发温度。由此可知节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于节流降压。4、蒸发器蒸发器也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只是它的作用与冷凝器相反。制冷剂液体在其中气化时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的热量,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应该指出“四大部件”中的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它们在密封的循环系统中,按一定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在由管道连接起来,各尽其则,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痴情的白云
2025-08-26 16:06:18
高压段和低压段分界点在压缩机和节流机构。 高压段从压缩机出口至节流机构入口这部分管路都属于高压段。 低压段从节流机构出口至压缩机入口这部分管路都属于低压段。 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做功后变成高压气体。 高压液体经过节流机构压力降低,在蒸发器内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体。 说明: 高压与低压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另外节流机构形式不一样,名字不一样,在冰箱里面一般是毛细管节流,家用空调,风冷热泵机组一般都是节流阀或者叫膨胀阀。大型机组也有用孔板。
闪闪的时光
2025-08-26 16:06:18
我的理解是:孔板送风只是在送风的末端对风速、风压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保证送风的质量更加理想和舒适。
过滤装置应该是在风机的进风侧及风机内部,如果是净化空调,要经过多极过滤、高效过滤的。
不知理解的对不对,就当和你一同学习吧。
务实的方盒
2025-08-26 16:06:18
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将节流阀和单向阀并联则可组合成单向节流阀。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是简易的流量控制阀,在定量泵液压系统中,节流阀和溢流阀配合,可组成三种节流调速系统,即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回油路节流调速系统和旁路节流调速系统。节流阀没有流量负反馈功能,不能补偿由负载变化所造成的速度不稳定,一般仅用于负载变化不大或对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对节流阀的性能要求是:
·流量调节范围大,流量一压差变化平滑;
·内泄漏量小,若有外泄漏油口,外泄漏量也要小;
·调节力矩小,动作灵敏。
节流阀(throttle valve)的外形结构与截止阀并无区别,只是它们启闭件的形状有所不同。节流阀的启闭件大多为圆锥流线型,通过它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达到调节流量和压力。节流阀供在压力降极大的情况下作降低介质压力之用。
介质在节流阀瓣和阀座之间流速很大,以致使这些零件表面很快损坏-即所谓汽蚀现象。为了尽量减少汽蚀影响,阀瓣采用耐汽蚀材料(合金钢制造)并制成顶尖角为140~180的流线型圆锥体,这还能使阀瓣能有较大的开启高度,一般不推荐在小缝隙下节流。
节流阀具有以下特点:
1、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2、调节精度不高,不能作调节使用。
3、密封面易冲蚀,不能作切断介质用。
4、密封性好较差。
节流阀按通道方式可分为直通式和角式两种;按启闭件的形状分,有针形、沟形和窗形三种。节流阀的安装与维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该阀经常需要操作,因此应安装在易于方面便操作的位置上。
安装时要注意介质方向与阀体所标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节流口堵塞原因:
1、油液中的机械杂质或因氧化析出的胶质、沥青、碳渣等污物堆积在节流缝隙处。
2、由于油液老化或受到挤压后产生带电的极化分子,而节流缝隙的金属表面上存在电位差,故极化分子被吸附到缝隙表面,形成牢固的边界吸附层,吸附层厚度一般为5~8微米,因而影响了节流缝隙的大小。以上堆积、吸附物增长到一定厚度时,会被液流冲刷掉,随后又重新附在阀口上。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流量的脉动。
3、阀口压差较大时,因阀口温度高,液体受挤压的程度增强,金属表面也更易受摩擦作用而形成电位差,因此压差大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减轻节流口堵塞的措施:
1、选择水力半径大的薄刃节流口。
2、精密过滤并定期更换油液。
3、适当减小节流口前后的压差。
4、采用电位差较小的金属材料、选用抗氧化稳定性好的油液、减小节流口表面粗糙度。
节流阀的应用
由于节流阀的流量不仅取决于节流口面积的大小,还与节流口前后的压差有关,阀的刚度小,故只适用于执行元件负载变化很小且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对于执行元件负载变化大及对速度稳定性要求高的节流调速系统,必须对节流阀进行压力补偿来保持节流阀前后压差不变,从而达到流量稳定
魁梧的水蜜桃
2025-08-26 16:06:18
其实水系统中央空调分很多种的,比如罗杆机,风冷模块机等。一般来说由以下几大块构成:
主机(压缩机 冷凝器 冷水器 风机) 循环水泵 循环水管 室内风机盘 进出风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