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机械设计变位齿轮问题

粗犷的草莓
激情的母鸡
2023-03-07 18:37:52

机械设计变位齿轮问题

最佳答案
高贵的鸡翅
单身的蜻蜓
2025-08-26 16:04:40

大齿轮磨损较轻,拟修复,即大齿轮需要负变位;小齿轮报废重新加工,需要正变位;因为,原来是一对标准齿轮啮合,所以,修复后的这对齿轮,是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即总变位系数依然为0,但是,大齿轮是负变位,小齿轮是正变位。

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17齿,13齿的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为:

(17-13)/17=0.235,小齿轮正变位0.235,大齿轮负变位-0.235,即可解决该问题。

欢迎追问。

最新回答
谦让的百合
缓慢的水壶
2025-08-26 16:04:40

变位齿轮,从设计讲,在一对齿轮传动设计时,变位系数就已经分配好了。从加工来讲,就是齿轮刀具的分度圆(分度线)不与齿轮坯的分度圆相切,或远离一段距离(正变位),或近了一段距离(负变位)。

粗心的小刺猬
尊敬的柠檬
2025-08-26 16:04:40
汽车挡位有正挡和负挡。虽然齿高相同,但齿厚不同。齿厚的齿轮是正变位齿轮,齿薄的齿轮是负变位齿轮。当两个齿轮的中心距不能改变时,应在小齿轮上进行正位移(避免根切),在大齿轮上进行负位移,使中心距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位移的绝对值是相等的。标准齿轮与每个齿轮切线的参考圆啮合。但位移后齿轮的啮合是啮合节圆上的切向啮合。啮合节圆上的压力角称为啮合角。啮合角不同于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分度圆压力角)。啮合角是变位齿轮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齿轮修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因齿数少而产生的根切现象,通过修形可以获得所需的中心距。在一对齿轮齿数比很大的情况下,对容易磨损的小齿轮进行正修,使齿厚变厚。相反,大齿轮的负位移使齿厚变薄,从而使两个齿轮的使用寿命接近。

陶醉的人生
健壮的小鸭子
2025-08-26 16:04:40
1.传动比和齿轮齿数。根据传动需要,确定传动比。为了使齿轮机构体积、重量最小,小齿轮尽量采用接近最小齿数。

2.齿轮强度。在齿轮结构设计、齿轮精度选取、材料选取时,同步进行强度计算,得出齿轮模数。

3.合理采用变位齿轮,尤其是小齿轮正变位。可以改善、提高小齿轮的“工作环境”。

4.计算、校核啮合重合系数,滑动率,正变位齿轮齿顶厚度,等。

安详的香菇
开放的大雁
2025-08-26 16:04:40
标准齿轮是不存在【变位】的,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变位】的齿轮,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r\n1、在一套传统系统中,若其中有两个齿轮的中心距不能达到理想值,需要“拉大”或“缩短”中心距时,可以考虑变位,也就是将这一对齿轮人为的“拉长”或“缩短”,这个变动系数用X表示\r\n2、齿轮的齿数若小于17齿,将会发生【根切】现象,若齿轮的齿数不可避免的要小于17齿,就需要将这一对齿轮做成变位齿轮了,也就是说,变位可以避免【根切】\r\n3、对于重载齿轮(如颚式破碎机),将其中的齿轮做成变位齿轮,可以有效的提高轮齿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抗冲击能力\r\n4、变位齿轮可以提高轮齿的重合度

魁梧的路人
谨慎的芝麻
2025-08-26 16:04:40
可以“人为适当”调整齿顶圆直径的。注意,齿顶圆太小,重合度会降低;齿顶圆太大,会发生啮合干涉。必须调整适当。

“调整”齿顶圆直径,对加工、制造齿轮,没有困难,只是在车齿顶圆时,按照你所给的外圆加工,即可。

干净的鞋垫
温婉的乌龟
2025-08-26 16:04:40

齿轮设计步骤:

根据运动传动链,确定齿轮传动比;

根据作用在小齿轮上的扭矩,计算作用在轮齿上的圆周力Ft(径向力和轴向力计算轴的强度、刚度有用);

根据不根切最少齿数,确定合理小齿轮的齿数;

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由轮齿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计算齿轮模数;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公式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

根据计算,确定齿轮模数和分度圆直径及齿轮宽度;

确定齿轮几何参数及尺寸(包括齿轮变位参数);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对齿轮进行校核计算,如有必要还需进行齿面抗胶合能力计算;

齿轮结构设计确定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

完成。

畅快的悟空
深情的小白菜
2025-08-26 16:04:40
如何计算齿轮变位系数

从你的引数上看,没有存在变位,变位系数为0

下面齿轮变位系数怎么算?

照你所述:

小轮:M2 Z6 x=0.35 单齿厚3.6

大轮:M2 Z114 X=0 K13 W=77

两轮中心距:120.5

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计算公式问题

这个计算公式,是齿轮齿数是Z的时候,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正常齿制)

从公式看,当齿轮齿数小于17齿以后,必须正变位才能避免根切的。

变位齿轮如何计算?

经计算,总变位系数是 -0.54207303;因为两个齿轮一样大,所以,变位系数“平分”,齿轮的变位系数为 -0.271 。

齿轮引数如下:齿数40,模数4,压力角20°,变位系数-0.271,跨4齿,公法线42.83 (-0.04 / -0.12)。

如果,要求齿轮精度较高,可以标注其它齿轮公差专案公差值。公法线尺寸是“推荐”数值。

确定变位系数之和 怎么确定每个齿轮的变位系数

变位齿轮怎么确定变位系数——是齿轮设计?还是齿轮测量? 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计算实际齿厚;计算齿轮标准齿厚;根据两个齿厚数值,计算变位系数。 可以把齿轮详细引数发上来,帮你计算。

有变位系数的齿轮中心距如何计算

外齧合变位圆柱齿轮,已知变位系数,求中心距:

1.先算未变位时中心距 a=m(z1+z2)/2

2.再求变为后的齧合角 i骸vα′=2(x1+x2)×tanα/(z1+z2)+invα

3.计算变位后的中心距 a′=a×cosα/cosα′

如果是斜齿轮,那么:

a=m(z1+z2)/(2cosβ)

invαt′=2(xn1+xn2)×tanαn/(z1+z2)+invαt

a′=a×cosαt/cosαt′

标准齿轮变位系数公式

标准齿轮的变位系数是0;变位齿轮不是标准齿轮。

wenku.baidu/...4

齿轮变位系数的求法

你好!加工齿轮时加工刀具位置比正常位置前移或后移形成变位,齿高因此也发生变化。变位后齿高与正常齿高的差值比例就是变位系数。齿轮的变位有二种,高度变位与角度变位,变位目的,凑非标中心距或增加强度,可利用有关软体计算总变位系数,再进行分配。但在实际设计中,一般的情况是:根据实际中心距和两齿轮等强度原则确定变位系数。

齿轮变位系数问题

最后一步,是计算最小变位系数,只有齿轮变位系数大于这个最小变位系数,才不会发生根切。

最小变位系数,等于,齿顶高系数乘最小齿数与实际齿数只差,除最小齿数。最小齿数是17齿(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最后一步,就是验证12齿的齿轮,正变位0.6245后,大于最小变位系数0.294,不会发生根切的。

机械设计齿轮的变位系数公式

1.齿轮变位系数是图纸给定的。2.可以通过实际齿厚、理论齿厚的关系,计算变位系数。

齿顶高=法面齿顶高系数×法面模数=端面齿顶高系数×端面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