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鱼塘最土防漏水方法,挖土机挖鱼塘是怎样挖的
对于面积比较小的养鱼池塘,可以在鱼塘底和鱼塘埂平铺地膜进行防漏。对于面积比较大的鱼塘,可以根据渗透的区域和程度用机械进行碾压。还可以用黄泥均匀的抹在鱼塘的底部,等自然风干之后再灌入水,这样也可以防止漏水。
一、新鱼塘最土防漏水方法
1、对于面积比较小的鱼塘,在建导水槽之后,把周围边坡铲平并且夯实,然后用稀泥抹2-3厘米厚,选用地膜平铺鱼塘底和鱼塘埂进行防漏,这是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
2、对于面积比较大的鱼塘,可以根据渗透的区域和程度用机械进行碾压,或者刨松渗漏部分的池底土壤,加入适量的黏土或者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即可。
3、或者用黄泥均匀的抹在鱼塘的底部,等黄泥自然风干之后再灌入水也是能够防止漏水的。
4、在放水之前向鱼塘中施用大量的鸡粪,鸡粪均匀地把整个池底都盖上,然后再放水养鱼。因为鸡粪碎屑沉积可以均匀地堵塞池床土壤空隙,鸡粪颗粒又进一步形成微生物团,这样就提高了生物堵塞作用,所以鱼塘施用鸡粪也是可以防止漏水。
二、挖土机挖鱼塘是怎样挖的
1、池塘的宽度保持在28-32米,长宽比在5:1左右,面积在5-6亩。这个宽度是养殖鱼塘中比较适宜的宽度,方便日常的投饲管理、泼洒药物等。工程中也是常规挖掘机臂长的适宜长度,左右挖掘就可以做好池埂,而且不需要二次挖掘。
2、池塘中埂埂面宽度保持在0.8-1米、坡比为1:2-2.5、鱼塘的深度在1.5-1.6米即可。埂面窄有利于节约用地,坡比不宜过大,在夏季水温高的时候,池边太浅的话,这样会影响到鱼摄食。
3、鱼塘的底部呈弧形,中间深两边浅。开挖的时候挖掘机挖土堆埂,只需要挖鱼塘中间5-8米的土,鱼塘底的弧度就可以自然形成。鱼塘排水一头设计2×1×0.5米的集水槽,这样在春季晒塘的时候有利于池底部的控水。
4、开挖鱼塘的时候要考虑好近排水的地方,对进出的道路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的节约土地,而没有留足够的进出道路的距离,这样会造成工程结束后又需要返工。
对于鱼塘的建造和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鱼塘的建造:
1、地点选择。要建立鱼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一般建在河流或湖泊附近,保证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养鱼健康,附近交通便利,保证长期供电。此外,还要注意水源和价值。水的好坏决定了鱼的好坏。通常,池塘的面积由所养的鱼决定。鱼苗需要3-5亩,成鱼需要8-10亩。一般情况下,池塘将被做成一个从东到西长、从北到南宽的矩形,这样可以保证照明时间。
2、水质。由于池塘用水量大,使用自来水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需要去除氯。因此,应以河水或水库水为水源,定期补充新水,防止水质恶化,消除缺氧,促进浮游生物繁殖。
3、面积和水深。不应该只有一个池塘。鱼苗和鱼类需要一个3-5亩的池塘,水深1-1.5米,以便养鱼。成年鱼的面积至少应为8-10亩,池塘深度应为2-3米,以便更好地让鱼生长,避免相互积压。
二、 鱼塘的设计:
1、形状:总体呈长方形,东西向,排列整齐,大小相近,长宽比为2:1。这样的鱼塘水面遮荫少,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池内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生产和繁殖以及拉网作业。为充分利用土地及周边角区,还可根据地形布置一些角池。
2、面积和深度:一般情况下,每个集约化高产成鱼池面积约10亩,保水2.5-3米为宜。根据不同类型的鱼塘,其面积和水深不同。一般来说,鱼塘的垂直深度应比鱼塘的最高水位高30至50厘米。
3、池底:鱼池池底应平坦,从冲洗口到排水口应有纵向倾斜,坡度为1/200至1/300。当池底纵向倾斜时,应挖沟。在一些地方,它被称为“鱼滑道”或“鱼沟”,大约有20-30厘米深。该沟有两个功能:一是便于排水和捕捉底鱼,二是在池塘干燥时为未填充的鱼或鱼种提供生活场所,以减少伤亡。
综上所述,结合以上对于鱼塘的建造和设计的看法,相信可以建造出一个满意的鱼塘。
1、位置选择:建立养鱼池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通常要将其建在河流或湖泊附近,这样可以保证水源的充足,而且水质一定要没有污染,养出来的鱼才会健康,附近的交通要方便,另外还要保证长期供电。
2、水源水质:由于池塘用水量大,因此用自来水是不显示的,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需要除氯,因此要以河水或水库水作为水源,定期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能杜绝缺氧的情况,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3、面积水深:池塘不能只有一个,鱼苗鱼种需要3-5亩的池子,水深在1-1.5米之间,这样才能养鱼。而成鱼的面积至少要8-10亩,池塘深度为2-3米,以便更好的让鱼儿活动生长,避免出现相互积压的情况。
二、鱼塘如何设计鱼塘一般要做成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长宽的比例大约为5:3,这样的好处是荫蔽小,光照时间比较长,有利于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也方便管理和拉网。池塘底部最好做成龟背状,向出水口倾斜,有利于排水并捕鱼,周围最好开阔一点,可以种植饲料草,但不能种树。
做地漏,地漏排,方便快捷,而且清洗鱼池也很方便,前提是做鱼池时就要做好地漏。
鱼池底部要平坦,冲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有一纵向倾斜,其比降1/200~1/300。塘底沿纵向倾斜要挖一条沟,有的地方叫“鱼溜”或“鱼沟”,深约20~30 cm,此沟的作用有二:便于排水捕捞底层鱼,干塘时给未捕净的鱼或鱼种一个存身之地,以减少受伤或死亡。
鱼池设计注意事项
养鱼池的总体布局和合理排列养鱼池的建造应根据水流量、地势地形和养殖计划综合布局。由于稚鱼比较幼嫩、抗病力差,所以稚鱼池应设置在靠近水源处。鱼池的排列有串联式和平行式两种,采取哪种方式要根据周年的水量变化和地形而定。
如果水量充沛,采取平行池效果最好。一般,养殖场的鱼池排列均采用串联池和平行池相结合的布局,串联池以两个为宜,最多不超过三个。若鱼池串连过多,则后部池水质易污染变坏,养鱼效果差。
活水鱼塘养鱼怎么做
你知道活活水鱼塘养鱼怎么做吗?很多人都喜欢养鱼,有的是在鱼缸养,也有的人是在池塘养,所以有些人想知道活水鱼塘养鱼怎么做。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活水鱼塘养鱼做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水鱼塘养鱼怎么做1
1、首先就要建设鱼塘, 活水鱼塘的建设区别于传统鱼塘,于如何在湍急的流水上建设成能够既不影响水流速度又要避免鱼随水流游走是建设的关键。一般都是进水口采用小水坝的形式建设,出水口在水流落差比较低的地方建设排水沉淀池。这个池子的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因为水流过大导致鱼流失,同时也能积攒其它鱼种所需要的有机肥料。是一种利于节约的设计。排水设施要完善,同时鱼塘附近要有电力供应。
2、其次要考虑山体落差, 修建活水鱼塘,仅仅考虑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流量是不够的。最重要是考虑水流落差,没有足够的水流落差,往往含氧量不到充足的补充。这样能够增加每平方米载鱼量。一般比较理想的活水鱼塘,每平方米可以养鱼80斤。如果落差大的水体可以达到每平方米100斤。能够有效利用鱼池的面积。
3、再有就是水质调节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枯水期阶段,枯水期因为水源不足,传统手段都是进行抽水提高水位。活水鱼池技术是需要在修建鱼塘的时候同时修建沉淀池以及沉淀过滤池。什么意思呢?就是需要在修建的鱼池原有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单独再修建一个池塘。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水体落差在枯水期的影响,同时沉淀过滤池还能转化成鲢鱼和鲶鱼的饵料。有利于成本节约。
4、活水鱼养殖同样要注意疾病预防工作。 不要认为流水池的水源清洁就有保障,往往忽视了鱼病的预防。不要忘了常规的预防不仅预防疾病,同时还能促进鱼生长。这样就能降低饲料系数。具体方法是定期在饲料里添加鱼康免疫多糖、甘洛乳杆菌等。可以增加鱼肠壁厚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活水养鱼技术的`推广相对比较难,但是养殖出产的鱼肉雪白娇嫩、肉质紧致,深受广大城市居民的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广大青年朋友来说是个比较不错的创业项目。因为能够进行活水养殖的地方多数都是农村山林有山泉、溪流的地方。农村能够满足地理环境的要求,但是想要开展这个养殖项目的朋友,一定要充分考虑活水养殖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前期投资。因为建设活水养殖池塘可不是个小数目,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进行鱼塘建设、活水鱼饲养。
活水鱼塘养鱼怎么做2鱼塘建设注意事项
1、首先第一个最主要的就是鱼池都面积,鱼池面积大一点才合适活水养鱼,这样空间大,那么养鱼就会更多一些,自然收获也就多一些。
2、再就是鱼池所处位置的光照是需要足够的,只有充足的阳光才适宜养鱼,这样才算是具备了养鱼的鱼池。
3、其次就是鱼池最好是长方形的,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太阳不会有照射不到的地方,同时太阳光所产生的光合作用会促进鱼儿繁殖,所以设计长方形可以节约空间,同时也能被太阳照射到。
4、再就是设计鱼池的底部的时候就需要平坦一些,这样是为了让水流会更加平稳一些,同时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也要保持四十五度的角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流入和流出。
5、然后就是设计鱼池的深度。根据自己所设计的鱼池来选定深度,有的鱼池适合深度和浅一点的,所以根据鱼池来判断。
一、压实法
使用机械或人工夯压池塘底部表层土壤,增加土壤密实度,减少鱼池渗漏的方法。主要有池床原状土压实和翻松土压实。原状土压实主要用于砂壤土鱼池。翻松土压实防渗漏是将鱼池底部和堤坡土层挖松耙碎,清除不利压实的杂物,然后夯压,翻松土压实的影响深度比原状土压实要大,防渗漏效果要好,但比池床原状土压实法费时费工。
当压实层厚度达15cm,土壤干表观密度接近1600 kg/m3时,可减少鱼池渗漏损失90%左右。要得到较大的压实密度和影响深度,必须使得池床待压土层保持一定的湿度,通过扒松晾干或洒水将土壤的含水量调节到最佳值。
二、护盖法
利用黏性土料在鱼池表面加铺一定厚度覆盖层的防渗漏方法。最理想的覆盖土料是黏土。据试验,5cm厚的黏土夯实层可减少渗水量80%;15cm厚的黏土可减少90%。薄的夯实层只有3cm,厚的可到20cm,其具体设计厚度应视鱼池底质情况、防渗要求、铺筑土料中黏粒含量、黏粒储存量、运土距离以及其他地理环境条件而定。
纯黏土的夯压层厚度常采用5~10cm,夯压前的铺土厚度约为夯压层厚度的2倍。防渗漏护盖土料与池身土壤的透水性差别愈大,防渗漏效果愈显著,用于透水性大的砂土、砾石土的黏土护盖层,防渗漏效果更好。
加铺护盖层的施工工序包括挖取防渗漏土料、拌和调制用料,休整清理鱼池底部和边坡,铺筑土料,碾压护盖层等。休整池体的工作有清淤除渣,对于旧鱼池还要铲除杂草,并将池底和堤坡挖去相当于防渗层厚度的表层土,并修正基础。铺土前,先将挖运来的黏性土及时捣碎、过筛、加水湿润,加有掺和料的应搅拌均匀,达到恰能保持造型形状的状态。此时将黏土拌和料按设计铺盖厚度铺于池床,并将表面刮平,再撒一层约1cm厚的干黏土或中粗砂,待1h左右。当土料到最优含水量时,即可夯压,先压池底后压边坡。薄的护盖防渗层在使用初期,不宜排干池水。待使用几个养鱼周期后,方可排水干池,整理鱼池边坡和清除池底多余堆积物。清除时,注意不能损坏和削弱护盖层,以利长期防渗漏。
三、淤填法
利用水中所含的细土粒随着水流渗入并填充池床土壤孔隙,降低其透水性,从而达到防渗漏的目的的防渗漏方法。主要用于砾石、砂质池塘防渗漏。一般情况下,淤填深度越大,防渗漏效果越好,2~10cm的淤填层可以减少渗漏水量的50%~85%。
池塘淤填深度随着池塘土壤粒径、孔隙大小及淤填颗粒大小而定。淤填土粒过大,不能填入土壤孔隙;过小则易沿孔隙流入深层,淤填效果则差。淤填法防渗漏有利用汛期沟渠浑水自然淤填的,也有用人工在水中加入黏土细粒进行人工淤填的。人工淤填在静水和动水中均可进行,静水淤填能充分利用投洒的黏土,并获得较均匀的淤填层,多用于面积较小的鱼池或不具备动水淤填条件的情况。淤填常分为几次进行,每次淤填时,将制备好的黏土浆或黏土粉,用喷洒工具或人工沿池四周均匀地抛洒整个水面,使黏土颗粒填入池底和边坡,建立良好的淤填防渗漏层。
动水淤填是在流动的渠水中,匀速等量地注入制备好的黏土备料,利用水流运送到鱼池中淤填。作业时,不但要调节好黏土浆液的浓度,而且还要控制好渠水流速,既要保证投入水中的防渗料全部输送到池中而不致沉淀到渠床上,又要保证永久性渠道(临时性渠道除外)不受水流冲刷。
四、塑料膜法
在鱼池表面铺衬塑料薄膜,以阻止水流渗漏的方法。塑料薄膜具有很强的抗渗性、良好的易接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是理想的鱼池防渗漏材料,而且施工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防渗漏费用相对较低,尤其适用于砂土和滩涂地带的鱼池防渗漏。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五、施肥法
是通过施肥防渗漏的方法。施肥防渗漏主要是厮肥能均匀地堵塞池床土壤孔隙,其次是由黏泥生成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堵塞。虽然生物堵塞可随时间增长而增强,但在鱼池无水期间,干燥环境可能破坏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而中断连续堵塞。有研究报道,让培肥的鱼池干燥7d后注水,渗漏水量增加;干燥124d后,已施入的厮肥不起防渗漏作用。
施肥法防渗漏不但可阻止鱼池的渗漏,还可以肥水,一举两得。但是肥施用量与渗水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