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坡道的标准尺寸?规范是怎末规定的?
各坡道的坡度
1、直线式坡道,坡面宽不小于1200,坡度不大于1:12;
2、折返双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为1:12,坡道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
3、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小于1:12,坡度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
4、台阶及坡道组合体,适用于建筑路口,城市广场等地面高差较大地段。节省用地,方便通行,观赏效果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宽度要大于1200,坡度要小于5、1:12,其他由设计人定;
6、轮椅通行的坡度在不同坡度时对高度与水平长度的限定。
坡道的设计也应遵循原则
坡道的倾斜度其最大比例无论如何不能超过8.33%或12:1。按照12:1的最大坡面边坡率计算,若要设计出一垂直高度为1m的斜面,其水平距离应为12m。而对于一组台阶来说,要获得同样的垂直高度,其水平距离只需1.52~1.83m。
这一比较再次说明建造坡道需要比较宽广的区域,一条长坡上设计平台,也会给斜面的长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就如在台阶中出现平台的效果一样,平台也能从视觉上抵消斜面的长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坡道
建筑设计中残疾人各坡道的坡度:
1、直线式坡道,坡面宽不小于1200,坡度不大于1:12;
2、折返双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为1:12,坡道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
3、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小于1:12,坡度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
4、台阶及坡道组合体,适用于建筑路口,城市广场等地面高差较大地段。节省用地,方便通行,观赏效果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宽度要大于1200,坡度要小于1:12。
扩展资料:
坡道是使行人在地面上进行高度转化的重要方法。坡道与台阶相比具有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坡道面几乎容许各种行人自由穿行于景观中。在“无障碍”区域的设计中,坡道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般说来,坡道应尽可能地设置在主要活动路线上,使得行人不必离开坡道而能达到目的地。最后还应提到,坡道的位置和布局应尽早地在设计中决定,这是因为我们需将它与设计中的其他要素相互配合,否则坡道会显得格格不入。
总之,坡道应在总体布局中成为非常协调的要素。将坡道与台阶结合起来乃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这种方式在温哥华罗布森广场中的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2) 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