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彩灯的花样挂法
新年彩灯的花样挂法如下:
1、重叠法:充分利用空间,将彩灯重叠起来。尽量贴墙放置,以充分利用室内边角空间。
2、图案法:可以将彩灯设计成各种图案,悬挂在室内进行装饰,比如:小动物形状、花朵或其它形状等图案。
3、色彩法:利用不同色彩的彩灯进行装饰,不同的色彩赋予人们距离感、温度感以及重量感。一条彩灯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来,比如摆出鱼的造型啊,摆出心的造型等等。舞龙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其他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
相关介绍:
宫灯是一种特殊的手工艺品,宫灯大多是古代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的。宫灯的制作很复杂,主要是用雕木、雕竹作骨架,然后镶上玻璃或牛角片做装饰,上面还画上山水、花鸟、鱼虫等各种吉祥喜庆的图案。
走马灯是花灯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观赏灯,在彩灯中非常出名,其中以广东走马灯为最佳。走马灯通常是用彩纸剪成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当热空气上升时,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随之转动,画面非常好看。
花样彩灯显示的程序设计通过编写VHDL语言程序。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在QuartusII平台上,采用文本输入设计方法,通过编写VHDL语言程序,设计一花样彩灯控制器,实现对实验箱8个LED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控制,至少4种以上的花样。
#include<reg51.h>
sbit K1 = P1^0//按键1
sbit K2 = P1^1//按键2
sbit K3 = P1^2//按键3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延时函数
{
while(t--)
}
void main()
{
while(1)
{
if(K1==0)
{
P0 = 0x01
delay(10000)
P0 = 0x03
delay(10000)
P0 = 0x07
delay(10000)
P0 = 0x0f
delay(10000)
P0 = 0x1f
delay(10000)
P0 = 0x31
delay(10000)
P0 = 0x71
delay(10000)
P0 = 0xf1
delay(10000)
}
if(K2==0)
{
P0 = 0xff
}
if(K3==0)
{
P0 = 0x00
}
}
}
说明:看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发光二极管,我的qq347838006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一
元宵花灯制作材:红色卡纸、裁纸刀、直尺、铅笔、胶水、线绳。
制作元宵灯会花灯步骤:
1.将卡纸两边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裁纸刀切开。
2.先将图纸对折然后展开,在两端粘上胶水
3.粘好后,从上往下往中间轻轻压一下
4.在上端穿两个孔,然后穿线,一个可以提的简易灯笼就完成了。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二
元宵花灯制作材料: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放焰火剩余的手柄,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1.取一只纸杯,尽量选择横竖有参考图案的,比如这个苹果图案的,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2.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3.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竖条,成内卷状,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同样按图案剪开,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4.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知识扩展】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 民俗 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彩灯在摆形状的时候,需要先确定图案。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摆出相应的图案,然后用笔画出图案的轮廓,之后将图案上面比较关键的几个部位,用记号笔着重的标注出来,然后再使用钉子将这几个部位钉住。之后使用彩灯依次的缠绕在钉子上面就可以了,呈现出来的一个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彩灯本身的装饰效果就是非常好的,很多人都会在一些大型的节假日购买彩灯,这样可以增加过节的气氛。
彩灯,又名花灯,是中国普遍流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族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彩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奇招频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 自贡灯会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自贡灯会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娴熟起来。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局由平面发展为立体。
至2005年,已在本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自贡国际 恐龙灯会,并应邀赴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获得盛誉。人民造就了灯会,灯会造福于人民。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自贡灯会必将以新的胜景奇观、异彩神韵出现在海内外,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辉。
中国彩灯在国内外已声名鹊起,先后得到国内外数十个地区和城市的邀请,还将继续赴国内外展出。
这是总原理图,可以实现以上四种功能。
工作原理输出电路由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164、八个彩灯和八个驱动电阻构成。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接收开关电路输出的四种码,这四种码在移位寄存器的八位并行输出端从QA向QH移动,输出四种彩灯花样。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