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间平面布局的方法有哪些
一、规划要点
以总体设计原则为前提,拟定总体平面设计方案。合理的功能空间配置与展品陈列秩序。依据人的行为和浏览习惯设计展示顺序。满足功能的同时,注重平面规划的形式美感。注重规划的层次与节奏。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二、规划方法
展台空间的规划方法示意图,表明了线性、中心、散点以及网格等不同的布置方法。
1.线性布置法
线性布置法是指沿着展台空间的界面或按照一定线性路线进行排列布置的一种方法,可以产生清晰、简单、秩序的观看线路。此方法一般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展示设计中比较常用。线性布置法包括沿墙布置、环形布置、甬道布置等。这些布置法一般在通道比较宽敞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
2.中心布置法
中心布置法是指将展品放置在展厅的中心位置,可以从四周进行观看的布置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空间中容易形成视觉焦点,通常用来展示比较重要或珍贵的展品。
3.散点布置法
散点布置法是指由多个或数个中心布置形成的一种方法,即由多个可以从四周进行观看的展体构成,并采用特定的排列形式,如重复、渐变、对比等,形成大小相间、穿插有致、多点布置的平面空间。
4.网格布置法
网格布置法是指将展具布置成相同规格大小,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的展台空间的一种布置方法。这种展示方法一般是使用标准化通用的组合道具,具有拆装便利、灵活多变的优点。
5.综合布置法
综合布置法就是将上述方法综合运用。一般情况下,展示设计中单一布置手法情况较少,多数是以一种手法为主兼有其他方法的综合性布置。
专卖商店的空间格局复杂多样,各个经营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一般是先确定大致的规
划,例如营业员的空间、顾客的空间和商品空间各占多大比例,划分区域,尔后再进行更改,具体地陈列商品。 专卖商店的种类多种多样,空间格局五花八门,似乎难以找出规律性的空间分割来。实际上,它不过是三个空间组合变化的结果,就像一个万花筒,虽然其变化无穷,但也不过是几片彩纸移动位置的结果。因此三个空间对于专卖商店的空间格局关系密切。
商品空间:指商品陈列的场所,有箱型、平台型、架型等多种选择。店员空间:指店员接待顾客和从事相关工作所需要的场所。有两处情况:一是与顾客空间混淆,一是与顾客空间相分离。顾客空间:指顾客参观、选择和购买商品的地方,根据商品不同,可分为商店外、商店内和内外结合等三种形态。 依据商品数量、种类、销售方式等情况,可将三个空间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专卖商店空间格局的四种形态。
接触型商店:商品空间毗邻街道,顾客在街道上购买物品,店员在店内进行服务,通过商品空间将顾客与店员分离。封闭型商店:商品空间、顾客空间和店员空间全在店内,商品空间将顾客空间与店员空间隔开。封闭、环游型商店:三个空间皆在店内,顾客可以自由、漫游式地选择商品,实际上是开架销售。该种类型可以有一定的店员空间,也可没有特定的店员空间。接触、封闭、环游型商店:在封闭、环游型商店中加上接触型的商品空间,即顾客拥有店内和店外两种空间。这种类型也包括有店员空间和无店员空间两种形态。
展示设计之视觉冲击力是吸引人群的法宝
NO.1:构图图形的层次感
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欣赏者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这一设计的主题上,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
NO.2:构图的视觉线牵引
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让欣赏者随着设计师的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存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引导,以图形和元素出现的引导方式的作品比较少见。就像下面的这个图形,视觉的中心是中间的那一条白色的色块,及当中的文字,而在上下的张图片的交接处出现的那条蓝色的线段,就在牵引欣赏者的视觉移动到图形中的文字和其他的小的图形上。
NO.3:色彩诱导
图中的主体色块运用了红色和灰色,而图中大背景的白色块和红色行成了强烈的对比,灰色在平衡色彩的
强烈对比的同时,也和红色起了一定的对比重用,而主题的文字上也用到了黑色和红色的对比。
NO.4:明暗诱导
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
NO.5:瞬间捕捉
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
展示设计
NO.6:抓突破点
突破图形图象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达到视觉要求
运用图片素材的本身来寻找设计的突破点,依据图形自身所产生的空间感,光感,等一些突出的地方,来加以利用,从而突出设计的主题。
NO.7:比例大小
依据事物本身的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关系、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出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来奇效。
NO.8:欣赏性
依据欣赏者的接受能力,及平常所说的感情,利用平时生活的一些元素,充分考虑欣赏者对图形的认可能力,以自然美及突破普通接受能力的残酷美来打动欣赏者的情感,以获得人们对图形的记忆。
NO.9:视觉幻象
利用视觉幻象得空间感来突出整体设计的视觉中心。
NO.10: 抽象的表现方式
运用色彩的对比突出主题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性,这样的作品容易让人有好感,而且比较不容易忘记。
展示设计之空间分割,让人们自己寻找乐趣
在展示设计中,往往利用板具或展示道具、某种建筑元素,对展示空间做出某种分隔,以便满足艺术上和展出上的需求。展示设计中空间分隔的目的和作用是:一是按内容和品种划分若干个展区;二是增加变化,避免单调乏味,避免一览无余;三是变换景观,增加层次感,可以引人入胜;四是组织和控制人流,做好不同空间的连接与过渡。概括的讲,空间分隔的元素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视线阻断的遮挡;二是通透的分隔;三是可视但不可通的隔断。
视觉阻断的遮挡是指利用实墙、板壁、展风或高展柜的背板等,作为空间分隔的元素,被分开的两边自成
体系、相对独立,两边直接看不见,隔断不能被穿越,只有用曲径通道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在大中型展览会或博物馆陈列中,这类的分隔是很常见的。
通透的分隔一般是用矮展台或独立式透明玻璃柜、各种罩(挂落)、花格墙、带门洞的隔墙等,来分划展示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彼此视线通透,有的隔断观众还可以穿过,使观众感到空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可以增强参观的兴致,引人入胜。在较小的展示空间中,采用这类通透的分隔,可以做到小中见大,隔而不堵。可视但不可通的隔断是指使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金属沙网、镂空花墙等元素,将两隔展区(或展厅)分隔开来,从这个厅能看到那个厅的陈列及观众情况,但不能直接通达,各有单独的出入口和参观路线。例如大型展览会上相临的两隔展馆或展厅,虽然不能相互通达,但却有吸引观众的作用。
在超大空间的展示艺术设计中,通透的分隔段还有水体、楼梯踏步、坡道、草坪与花坛、桥梁、廊道、花架、树墙、休息区的板凳和地坪的高差铺装等。利用水池(含喷泉、瀑布)或水渠可以分隔展区或展馆;单跑和双跑楼梯、转梯、坡道可以作为两个展场的分界;草坪、草坛以及花架不仅可以分隔展区,又可以改善小气候,减轻观众的疲劳;各种桥梁、走道、架空过廊、休息区和板凳都可起分隔与联系空单的作用;地面高差以及不同的地面铺装方式,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具有空间分隔的意义。
利用某种特定的空间分隔元素,将一个大的展示空间划分成若干展区、交通区、休息区和售货区,做到空间组合有序、科学合理,眉目清楚,让观众比较识别。方便观众参观,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展示设计师,必须熟知空间分隔的手段和措施,并且能拱熟练地掌握和恰当的运用,才能创造出另人神往的、富有魅力的展示空间环境。
企业展厅的展示设计分为概念设计和正式设计两部分。概念创意是展厅规划项目的首要和最重要的环节,正式设计最终决定了展厅在观众面前的视觉效果。要做好企业展厅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我们要抓住核心要素,逐一寻找突破口,使企业形象更加紧密、深入。
2、深度切入设计实施
在企业展厅的规划和设计中明确规定第一步后,可以进入真正的设计阶段。展厅的空间规划需要合理的布局。由于展馆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在划分布局时要考虑到游客流量的分布,避免拥堵,充分考虑场地的实际环境,合理利用展览空间。
3、重点突出核心亮点
在文化展览馆的设计中,有必要明确公司的地位。会影响整体显示效果。根据不同企业的定位,我们必须树立亮点,突出公司的重点,给设计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突出品牌自身价值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产品的价值,企业展厅应充分向用户展示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企业的展厅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达到塑造企业形象和展示品牌价值的目的。
5、把握企业文化核心
在企业展馆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运用最直观的方式,将企业形象、文化、产品传递给参观者,使参观者能够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
展厅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思维观念,就是在三维空间上加上时间概念,时间是一个比较虚的事物,和实体是有区别的,但是可以通过布置让他在人的视觉中产生出场的空间,这就是人们的感受,时间始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时间的变化。
2、空间的流动性
在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3.空间的两重性
空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空间有有形的大小,也有无形的大小,需要看怎么去看待的,展厅的空间就是有型的,但是能在有型的空间内,就也可以变化成无形的空间,打破空间的界线,形成无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