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隔墙有技巧,墙面牢固又耐用的诀窍有哪些?
墙面牢固又耐用的诀窍:
1、施工前,用墨斗弹出整层楼的均匀水平线、纵横直角线和墙面垂直线。
2、砖、水泥、砂等材料应尽量分散在施工方便、可取的地方,避免二次搬运。把它们都堆在一个地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同时,水泥应采取良好的防水防潮措施。智能土砖或砌块必须事先浇水湿润,施工时必须清理地面。
3、砌筑砂与水泥的比例为3: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尽量选用方角砖,砂的掺量不大于5。
4、浴室、厨房必须采用倒梁,倒梁必须从原防水层上拆除,不能直接在原防水层或浆层上施工。地梁高度不小于15cm,地梁宽度一般与砖宽一致。楼板梁落下前应冲洗干净,并用素水泥浆处理。
5、砌砖时要用拉线,保证每排接缝水平均匀,主体垂直。不允许有漏缝,每天砌砖高度不超过2m。在砌墙的那天,砖块不能直接砌到顶部。他们必须分开1-2天。
在施工之前,必须事先清除IJ倾斜屋顶原始顶部的白灰。最上面一排砖必须放在45度。斜砌,并按逆装插座,墙面应保持清洁。
6、新旧墙体之间的连接,每砌60cm插入φ6L型钢筋,长度不小于40cm。钢筋应使用胶水固定,以便在墙或柱中种植钢筋。新旧墙面之间的水平或直角连接处必须用铁丝网防裂处理加固,两侧宽度不得小于15cm,并固定牢固。
装修过程中,哪个工序才是最重要的呢?每个有经历过装修的业主,给出的答案并非一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装修砌墙应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房屋的结构支撑就是墙面。如果墙壁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就很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举个例子
▼
经过3个多月装修且充分通风之后,住友兰终于搬入梦寐以求的新家了。然而,还不到半年时间,就郁闷了,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新家天花板居然就给开了个大大的裂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住友兰也是感觉奇了怪了,明明才装修的房子,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后来,有人让他发了家里砌墙时候的照片,终于揭开了开裂的真相:原来砌墙时,顶部的砖没有45°斜砌!
实际上,砌墙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不然入住之后就会出现大麻烦!
那么!正确的工序又该如何呢?
浸湿地面
砌墙工作开始前,需要打造一层牢靠的基层,去除所有的地表杂质。同时,在地面洒水,浸润地面,以此来加强墙地面之间的连接性。
因为砖头易吸水,为了避免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影响砂浆粘结性。因此,砖头要浇水后再用,不然墙面就很容易开裂!
“工”字形砌法
砌墙时,采用“工”字形砌法。这样可以牢固墙体结构,使得每块砖都有稳固点连接。
门头过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增强承重性能的同时还可以保护房门,延长其使用寿命。
防水地梁
卫生间、厨房因为会有水所以这两个地方要先倒地梁,这样可以杜绝潮气顺墙体上返造成墙体浸水,不过不要破坏原有的防水层哦!
顶部45°斜砌
顶部45°斜砌,可以大大减弱砖墙的沉降作用,有效地避免拉裂等问题出现。文章开头住友兰家的墙体开裂,正是因为砌墙时顶部的砖没有采用45°斜砌!
植筋加固
新旧墙连接处,应拉接加强筋。加强筋植入墙体大于8cm,间距50cm,长度大于等于50cm并加入植筋胶固定。
这样的做法,能够起到减少新砖墙和老墙之间开裂的机会。
铁丝网搭接
墙体粉刷水泥砂浆比例为1:3,新旧墙交接处先切割旧墙粉刷层,再用铁丝网拉结面宽度大于等于20cm。
新旧墙体用铁丝网搭接,可以尽量避免新砌墙体与老墙,在后期粉刷时形成空鼓脱落。
....
综上所述,砌墙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点,才能让家里的墙壁又牢又稳还不容易开裂,住着也更加安心!
本回答来自好好住用户王圣杰,更多装修攻略,居家经验,欢迎登陆好好住APP查看
2、做到三线一吊,五线一靠,就是砌三皮砖用线锤吊角是否垂直,砌五皮砖用皮数插或靠尺检查墙面是否垂直平整,能否达到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砌缝交错,砂浆饱满,接槎牢固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为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斗墙砌法)
4、砌砖当采用铺浆法时,铺浆长度不宜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5、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一般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6、砖砌体的转角处的交接处每隔810皮砖配置2根Q6拉结钢筋,伸入两侧墙中不小于500mm。
7、隔墙与柱不能同时砌筑时,可于柱中预埋2根Q6拉结钢筋,每隔500mm左右高度设置,伸入墙中不小于500mm。
8、新墙与旧墙交接处,每隔500mm高应设置2根Q6拉结钢筋,伸入新墙中不小于500mm,砌砖交错接口。
9、室内隔墙无梁处采用轻质砖砌体以利减轻楼面荷载。
10、砌轻质砖墙水平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11、常温条件睛,轻质砖墙体日砌高度,一般宜控制在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反梁
反梁只是一种需要,因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等)而把梁做到楼板的上部(一般的梁都是与楼板平的). 地基基础中反之。 大楼的最高层用反梁的比较多,也就是梁在房顶的上面,房顶在梁的下面,当然顶和梁是一体的,所以会议厅往往在最高层,它不影响美观,经济实惠。 反梁常是因为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梁底面需要平整,而梁上部又可上翻等),而把梁高的一部分做到楼板的上方,或者是筏板基础上面需要平整而把梁做到板的下面。 一般与板一起现浇的砼梁,跨中按“T形梁”设计,而反梁跨中需按“矩形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反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函。 第一,从结构所受外力的作用方向划分 混凝土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重力荷载垂直向下,就是普通粱; 如果将屋面这个系统假想地颠倒过来,放在地基上面,就变成,地基反力向上作用到筏板,板再将土压力传到粱上....这个系统,就是与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相反; 在这个层面理解,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的粱,是普通粱;筏形基础系统的粱是反粱。 第二,从构造角度划分,普通粱,板在上、粱在下;有时为了增加下部空间的净空高度,将板放到板的上面,这也被称做反粱。 对筏形基础,板在下,粱在上,为普通;粱在下,板在上,为反粱。 正常情况下,荷载是由板传到梁,梁再传到柱,混凝土楼面与屋面粱板系统是这样,地基基础也是这样,这重梁即为普通梁,反之即为反梁。
在施工一般叫上翻梁,需要关掉模。
二是《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含说明》GB50209-2010第 4.10.11条要求:房间的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按理应按新规范执行。
重新施工。
现浇地梁的密度肯定比砖头砌筑的密度要高,这样水透过去的几率就又小了一点,虽然卫生间都是有做防水保护的,但是现浇的地梁就是又多了一道防线,所以还是现浇的最好的。
防水地梁放线定位一定要准确,模板支设要满足尺寸要求。混凝土浇筑质量一定要可靠,墙体砌筑质量要过关,防水涂料涂刷要把控施工质量,不可出现漏涂现象,凝固后进行闭水试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浇水养护至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2、在浇筑好的地梁上砌筑砖墙,注意墙体施工质量。
3、墙体抹灰,浇水养护至一定强度,准备涂刷防水材料。
4、涂刷防水材料,注意地梁及墙面涂料的质量要保障,不要出现漏涂。
5、涂刷完防水材料后,记得进行闭水试验,防止漏水,之后就可以进行墙地砖的粘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