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古代墓穴的布局

温暖的灯泡
娇气的过客
2023-03-07 12:59:25

古代墓穴的布局

最佳答案
花痴的母鸡
务实的宝马
2025-09-08 05:32:06

陵墓的布局可概括为3种形式

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封土为覆斗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

2、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神道前再建阙楼。借神道上起伏、开合的空间变化,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

3、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

古代陵墓有土穴墓、木椁墓和砖石墓三种。

1、木椁墓: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

“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的发展,黄肠是指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题凑是指椁室的构筑形式,榫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凑”为构筑形式。至汉时,榫头已脱离椁木,在椁室周围堆放,成为“题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

2、砖石墓: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西汉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

3、土穴墓:在北方黄土富集地区,利用土层厚,粘性强,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开凿成土洞土宫,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画。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

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称为陵邑。

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规模小于唐陵。南宋建都临安,仍拟还都汴梁,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称攒宫。

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祾恩殿 、祾恩门等一组建筑,在 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 、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空间布局和艺术构思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陵墓

最新回答
天真的煎蛋
美满的花卷
2025-09-08 05:32:06

大家都知道,现代人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火葬。而在我们国家的古代,生是大事,死当然也是大事。所以很多人会在自己的墓穴上花费很多心机和功夫。就拿古代的帝王来说,他们只要一登基,就会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寝。可见他们对于死亡这件事是多么的重视。

由于古代人喜欢把自己生前的东西带到自己的墓穴当中去。导致墓穴里有很多珍奇的金银财宝。所以就使得一种职业诞生,那就是盗墓者。而有了盗墓者,就一定会有墓穴的设计者。千百年来,盗墓者和墓穴的设计者一直在墓穴上斗智斗勇,如火如荼。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了许多部有关盗墓题材的电视剧或者是小说,对于很多盗墓门派和墓穴也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叽萝来跟大家聊一聊古代的墓穴机关设计者和古代的盗墓者们是如何通过墓穴相爱相杀的。

看过各种盗墓题材作品的大家都知道。一般盗墓者去盗墓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关。但是无论这机关是如何的刁钻和阴毒,也是都会给盗墓者留下一线生机的。这一点上就能看到盗墓者和墓穴设计者的默契,那就是凡事留一线,不要把人家的生门都给堵死了。

而盗墓者也会在盗墓之后,给棺椁当中的死者留下一两件宝物来防身。还是刚刚的那句话,凡事留一线。毕竟死者为大,盗墓这件事已经是十分损毁阴德的,所以一般盗墓者都会留下东西给死者傍身。也算是稍微积一点阴德。

还有一些墓穴的制造者会从墓穴的选址上就防止盗墓,例如成吉思汗的墓穴。据说是在一片草原当中,下葬之后万马奔腾。谁都看不出来,当时为了方便祭拜,将一头骆驼的幼崽在墓穴处宰杀,所以那头骆驼会记得自己孩子死亡的地方。

但是当那头骆驼去世之后就没有人再知道了。没人知道墓穴的位置,就最大程度上的防止了盗墓。也算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从墓穴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我国古人的智慧有多么的高明了。

玩命的发带
醉熏的奇迹
2025-09-08 05:32:06
双福双圈墓,也称为“婚墓”或“夫妻合葬墓”,是一种古代的墓葬形式,多见于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它是由两个墓穴相互连接而成,两个墓穴之间有一道墙壁相隔,两个墓穴各自独立,但是墓道是相通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制作方法:

1、选址:选取适合的地方。

2、规划设计:制定墓地规划方案,包括墓穴大小、墓道长度、墓壁高度等。

3、地基施工:进行地基开挖和加固,确保墓穴地基稳固。

4、墓穴制作:挖掘出两个墓穴,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墓穴的大小和深度等方面的制作。

5、墓道制作:在两个墓穴之间挖掘墓道,并修建墓道墙壁。

6、墓壁制作:在两个墓穴之间修建墓壁,墓壁可以用石头、砖头等材料建造,还可以进行刻字、雕刻等装饰。

7、配置祭品:将祭品摆放在墓穴内,祭品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习惯来选择。

贤惠的画板
野性的汽车
2025-09-08 05:32:06

这是一个为李治效命的术士设计的,他叫袁天罡,他先是发挥了自己看风水的能力,找到了一块宝地,之后又在这个地方设计了很多的机关和阵法,所以那些盗墓贼都不敢来了,而且还说四十万的人都挖不动,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确实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一直都没有被盗,他们也没有被打扰。

有许多人都说这个墓很神奇,甚至有人说是奇怪、灵异。由此看来,袁天罡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呀,他设计的机关吓跑了盗墓贼,而阵法这种东西本应该是魔幻的东西,却也有人相信了,觉得他的阵法是真的。盗墓贼这么猖狂,多少帝王生前多么光辉呀,去世之后,他们的墓穴却被盗了,但是武则天和李治得益于袁天罡这个人,所以他们才能一直安宁。

好像有人说,那一年有人带着四十万的人去挖那座坟墓,但是四十万人都挖不开。看到这个数字,我真的惊了,确实是四十万人去挖一座坟墓骂?虽然确实这个坟墓有40多平方千米,但是这个阵仗也太大了吧,关键还是没有挖动,这个事情也是大大增加了袁天罡的设计和阵法的厉害啦,因此,后来也没有多少盗墓贼敢惦记了,所以这个墓穴才能一直保存完好,还能给人参观呢。

我觉得吧,死者为大,还是要给人一片安宁的,希望不要有这么多盗墓者。武则天和李治是幸运的,但是很多帝王都是不幸的,即使隐藏在某个山处,也还是能被盗墓贼发现,宝物被盗空,要知道,古代帝王都是很在乎下葬的礼仪的,他们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们可能万万没想到,会有人敢挖他们的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