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出现的四大流派家具是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四大流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一、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分为明式和清式。明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西,清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东。广西的铁力木家具普遍都比较早,明代的占多数。做工都很朴实、大气。广西是铁力木的故乡,在硬木中铁力木是长得比较高大的,因而其家具用料一般都比较大。用料硕大是广西和广东家具的一个共同特点。不管家具腿部弯曲度有多大,都是用一块整料锼挖出来的,不用去拼接。所以广式家具显得特别的敦实。广西家具很少雕刻花纹,即使刻有花纹也和当地特产有关系,比如大象图案等等。广东接受西洋文化比较早、比较多,所以广东家具纹饰善用西洋花纹。西洋花纹一般分为路易十四式和路易十五式。一般只要是用料粗大、雕刻有西洋花纹的基本上都是广东家具。广东家具的雕刻一般模仿西洋建筑的形制,所以雕刻得比较深,磨得比较光,生动传神。
二、苏式家具
苏式家具是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讲究、结构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点,以及朴素、大方的格调博得世人赞赏。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的风格也开始向华而不实的方面转变。
苏式家具的一个特点是节省木材,这是他们的传统,从明到清一直如此。做一件广式家具的料,拿到苏州去则可做3件。为了节省木料,清代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苏式家具里侧都作油漆处理,目的在于避免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苏式家具的另一特点是用传统图案装饰,比较守旧。其图案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为主;其次是海水江崖、海水云龙、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
三、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广式家具用料太大,苏式家具用料太小。京式家具因为源于皇宫,所以皇帝要求用料不能小气,不能抠抠搜搜的,但是也不能浪费,要节俭。所以京式家具用料比广式的小,但比苏式的大。由于京式家具具有某种特殊的涵义以及受到各种古物纹饰的影响,所以装饰图案也富有个性,比如龙纹、凤纹、战国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等等。清宫家具造办处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但多数来自江南一带,而广东的木匠技艺更胜一筹,所以就单独有广式家具制作小队。清宫的家具在制作之前都有画稿,也就是画大样。一般样稿由苏州木匠画,苏州木匠画的样稿秀气、漂亮,画完了由广东木匠去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句俗语:“苏州样,广东匠。”所以制作出来的京式家具就是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皇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在清代中期是京式家具的代表,到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式家具以北京龙胜城家具为代表。在明式家具向清式家具的转变过程中,转折点在雍正一朝。雍正登基后坊间一直流传关于他篡位的蜚语,雍正帝为了转移矛盾和扭转不利因素,就搬出了祥瑞。比如传说在沈阳努尔哈赤的墓冢上长出了灵芝草,雍正帝正好拿此事大做文章,向天下人宣告是自己祖宗的阴德显灵,以示自己当皇帝的正统。因此京式家具的祥瑞装饰图案至雍正朝也发展到极致,明式家具也自此正式宣告向清式家具转变。
四、晋式家具
晋式家具以山西平遥为代表。大漆螺钿是晋做家具的典型特点。在山西和陕西北部,家具制作成毛坯之后,直接在毛坯上涂生漆,再糊上麻布,然后再用木板压麻布,让生漆从麻布眼里渗透出来,使得麻布完全埋在生漆里,自然风干之后,表面非常坚硬,再在上面涂上漆灰泥。一般都是把砖头砸碎,研成细微的粉末状,和清漆调和,然后涂在家具的表面,大约1毫米厚。要涂两遍,第一遍是中灰,第二遍是细灰,如果是女孩子用的首饰盒或者装珍贵东西的盒子,那就要用鹿角灰或牛骨灰。把鹿角或牛骨烧成灰,再调和清漆,那是很黏很细的。涂在盒子表面后给人的感觉就和现在的塑料一样,又硬、又细,还没有纹理。当然,涂一般家具还是用砖灰,要上三遍大漆,横一遍,竖一遍,再横一遍。如果要镶嵌螺钿,在生漆未干的时候,趁着那个黏劲,将磨好的螺钿或者玉等其他镶嵌物粘在漆上。
晋式家具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山西地面保存的古建筑多,寺庙也很多。晋式家具的腿部多采用香炉腿样式。晋式家具雕刻纹饰善用卷草,这种卷草实际上是山西当地一种名叫金银花的植物。
我国红木家具,可以分为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明式家具以简约淳朴为主,多以曲线来装饰。清式家具,奢华,雕刻多,给人恢弘大气的感觉。 红木家具根据地方特色来划分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广式家具、苏式家具、京式家具。 广式家具的风格特点如下: 1、用料粗大充裕,广式家具的腿足、立柱等主要构件,不论弯曲度有多大,一般不同拼接作法,而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通常所见广式家具,或紫檀、或酸枝,皆为清一色的同一木质。绝不掺杂其他木材。 2、装饰花纹雕刻深浅,刀法圆熟,磨工精细。它的雕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刻的影响,雕刻花纹隆起较高,个别部位近似圆雕。加上磨工精细,使花纹表面莹滑如玉,丝毫不露刀凿痕迹。 3、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以西洋花纹居多。这种西洋花纹,亦称“西蕃莲”。通常以一朵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外伸展,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其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 苏式家具风格特点 1、用料节俭,能拼接处尽量拼接,喜用碎料攒棂作法,充分利用材料。 2、暗处掺假,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 苏式家具里侧都油漆里,目的在于避免穿带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3、清代苏式家具的镶嵌和雕刻主要表现在箱柜和屏联上,镶嵌材料也大多用小碎料堆嵌而成,整板大面积雕刻成器的不多。 4、苏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故事为主。常见纹饰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或缠枝牡丹为主。西洋花纹较为少见 京式家具风格特点: 京式家具一般以清宫造办处所制家具为主。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由于广州工匠技艺高超,又在木作中单设广木作,全部由广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带有浓厚的广式风格。但在用料方面较广式家具要小。在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区招募 工匠,其作工趋向苏式。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要大。而且没有掺假的现象。
清代皇室贵族的家具在结构和造型上设计上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造型虽沿袭“明式”的程式,但已趋向追求富丽堂皇、华贵气派的效果,滥用雕镂、镶嵌、彩绘、剔犀、堆漆等多种手法,以及象牙、玉石、陶瓷、螺钿等多种材料,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地繁琐堆砌,往往只重技巧,忽略效果。
但在民间,家具仍以使用、经济为主,清式家具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特色。以苏作、广作和京作为代表。
苏作多为苏作艺人所制,世称“苏州家具”,承明式特点,榫卯结构,不求装饰,重凿磨工。
广作多为惠州海丰艺人所制,世称“广式家具”,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
京作多为冀州艺人所制,世称“京式家具”,结构镂雕,重错工。
唐代漆器木桌
明式家具大体具备两种风格,简练形和浓华形。简练形所占比重较大。简练形家具以线脚为主。浓华形家具 大多都有精美繁缛的雕刻花纹或用小构件攒接成大面积的棂门和围子等。属于装饰性较强的类型。浓华的效果是雕刻虽多,但作工极精;攒接虽繁,但极富规律性,整体效果气韵生动,给人以豪华浓丽的富贵气象,而没有丝毫繁琐的感觉。
1、 侧脚收分明显,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感。一件长条凳,从正面看,形如飞奔的马,俗称跑马叉。从侧面看,两腿也向外叉出,形如人骑马时两腿叉开的样子,俗称“骑马叉”。每条腿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向外叉出,又统称四劈八叉。这种情况在圆材家具中尤为突出。方材家具也都有这些特点,但叉度略小。有的凭眼力可辨,有的则不明显。
2、 轮廓简练舒展,是指其构件简单,每一个构件都功能明确,分析起来都有一定意义,没有多余的造作之举。简练舒展的格调,收到了朴素,文雅的艺术效果。�
3、材质优良。它多用黄花梨木、紫檀木、铁梨木、鸡翅木、据木、楠木等珍贵木材制成。这些木材硬度高,木性稳定,可以加工出较小的构件,并做出精密的榫铆,做出的成器都异常坚实牢固。
4、注重家具的色彩效果,尽可能把材质优良、色彩美丽的部位用在表面或正面明显位置。不经过深思熟虑,决不轻易下手。因此,优美的造形和木材本身独具的天然纹理和色泽,给明式家具增添了无究的艺术魅力。
5、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和实用功能。由于这些金属饰件大都有着各自的艺术造型,因而又是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不仅对家具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同时也为家具增色生辉。
明式家具论地方特色以苏州、北京、山西为代表。时称明式家具三大名作。苏式家具起源较早,这是由于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宋代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民族手工业也相对集中在这一地区。到了明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建设和造园艺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众多文人画家的参与,给家具艺术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函。
清式家具风格特点:
1、 广式家具风格特点
①、用料粗大充裕,广式家具的腿足、立柱等主要构件不论弯曲度有多大,一般不用拼接作法,而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通常所见广式家具,或紫檀、或酸枝,皆为清一色的同一木质。决不掺杂其它木材、
②、装饰花纹雕刻深浚,刀法圆熟、磨工精细。它的雕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刻的影响,雕刻花纹隆起较高,个别部位近似圆雕。加上磨工精细,使花纹表面莹滑如玉,丝豪不露刀凿痕迹。
③、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 以西洋花纹居多。这种西洋花纹,亦称“西蕃莲”。通常以一朵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外伸展,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其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
2、苏式家具风格特点
①、用料节俭,能拼接处尽量拼接,喜用碎料攒棂作法,充分利用材料。
②、暗处掺假,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 苏式家具里侧都油漆里,目的在于避免穿带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③清代苏式家具的镶嵌和雕刻主要表现在箱柜和屏联上,镶嵌材料也大多用小碎料堆嵌而成,整板大面积雕刻成器的不多。
④、苏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故事为主。常见纹饰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或缠枝牡丹为主。西洋花纹较为少见
3、京式家具风格特点:
京式家具一般以清宫造办处所制家具为主。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由于广州工匠技艺高超,又在木作中单设广木作,全部由广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带有浓厚的广式风格。但在用料方面较广式家具要小。在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区招募 工匠,其作工趋向苏式。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要大。而且没有掺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