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是核心期刊吗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是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杂志配合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民用飞机的研制,对民用飞机的设计与研究动态进行交流,报...
主管主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快捷分类:航空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上海 季刊 A4
期刊刊号:, 31-1614/V
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0.17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编号所名 成立时间地点 技术\产品隶属集团601所 沈阳飞机研究所1961 沈阳 JJ5、J8系列、J11 中航一集团602所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1969 景德镇 Z8/9b/10/11 中航二集团603所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1961 西安阎良 Y7/8/JH7 中航一集团605所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1961 湖北荆门 SH5/地效飞行器/飞艇中航二集团606所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1961 沈阳 WP7/13/昆仑/WS10/燃气轮机 中航一集团607所 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1970 江苏无锡各种航空雷达 中航一集团608所 中国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1968 湖南株洲 WZ5/WJ6/WJ9/WS11/WZ9 Z6/7/8/10/11减速传动系统 中航二集团609所 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 1961 湖北襄樊 航空机载机电系统及附件航空机载液压系统 中航一集团610所 中国航空救生装备研究所湖北襄樊 航空救生装备611所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1970 成都 J7/10/FC1 中航一集团612所洛阳613所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1970 河南洛阳 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 中航一集团614所 无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1975 无锡 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 中航一集团615所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1957 上海 机载电子系统 中航一集团618所 中国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1960 西安 飞行控制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和综合制导技术 中航一集团621所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623所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1965 西安 飞机强度研究与地面强度试验 中航一集团624所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 四川江油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 中航一集团625所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957 北京 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设备开发 中航一集团626所 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1958 沈阳 航空气动力实验研究 中航一集团627所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8所629所1992年与原623所合并为新的623所630所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1959 西安阎良 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国家级鉴定试飞 中航一集团631所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1958 西安 机载、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 中航一集团633所 中国航空工业上海测控技术研究所上海634所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北京 中航一集团637所 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1970 济南 复合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中航一集团638所640所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 上海650所301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1970 北京 中航一集团303所 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 航空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中航一集团304所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50年代初北京 国防计量测试技术、标准、方法研究和设备制造 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956 北京 航空金属材料与非金属研究 中航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2000 哈尔滨 由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和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合并组建而成 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2003 由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和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640所)合并组建而成 中航一集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就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工作。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到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研究所、设计院、高校等部门,主要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工作。可以去飞机设计所(军用、民用),飞机制造厂工作,还可以到部队去,作为军代表派驻到各生产厂家另外可以到航空公司做一名机务维修人员。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必备能力1.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
3.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基本能力
4.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008年,国家为实施大型客机战略,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中国商飞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是由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总部设在上海。张庆伟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金壮龙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整建制进入中国商飞,作为中国商飞研发中心。
全所科研人员占80%,设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电子、电气、飞控、液压、四性、保障、标准、材料、计算机、科技信息、IT等专业研究室。涉及的专业有: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机械系统、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可靠性工程、材料、计算机、检测与仪器、适航等。
1、前景
本专业的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就业率也很高。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生产与养发部门从事飞行器的的设计、结构受力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修、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计划、教育和管理工作。
2、有广阔的发展
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航空及相关事业,所以近年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真可谓炙手可热、供不应求,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航天科技院所的骨干和其他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人员多半是从这一专业走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会对本专业相关职、行业的发展给以足够的重视。而且,第一次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与科研也是一次极大的推动。
借助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本专业在未来肯定会有一个质与量的飞跃。
可从事的行业
毕业生一般可从事飞行器结构工程、民用机械、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设计与科研、教学工作,从事航天器、飞机、火箭、导弹等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航空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而且本专业非常适合升学考研。
中国航空科研院所一览 研究院所 院所简介 主要产品 航空专家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 中国歼-8战斗机 歼7战斗机 歼八Ⅱ 歼-31 黄志千 顾诵芬 管德 李明 杨凤田 李天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致力于中国最先进歼击机、无人机研制与空天高技术发展。 歼7战斗机 枭龙FC-1 中国歼-10战斗机歼-20 屠基达 宋文骢 杨伟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空空导弹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是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 PL9C红外导弹TY90红外导弹 董秉印 郑志伟 李立坤 樊会涛 荣毅超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 直-8 直-9 直-11 徐朝梁 沈亨业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我国集歼击轰炸机、民用飞机、运输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研究院。 飞豹 运-7 空警1号 陈一坚 周光耀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和浮空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研究开发主机所。 水轰-5轰炸机地效飞机 王洪章
中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中国将来急需的人才,此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应该是不错的。随着“神五”、“神六”陆续成功发射,航天类专业被怀着同样梦想的广大学生所追捧,报考人员相继增多,航天院所人员日益饱和,出现就业困难的局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能从事各种航天飞行器的研究,包括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深空探测器和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空间站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学生一般要学习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自控原理、弹性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一般可从事飞行器结构工程、民用机械、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设计与科研、教学工作,从事航天器、火箭、导弹等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航空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所以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择业时都把目光瞄向了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公司、卫星发射中心、空间技术研究所、软件开发公司、高新技术开发部门、高等院校等一大批吸引人的单位。由于该专业每年的毕业人数相对较少,而各行各业需求量又相对较大,加上学生有过硬的技术,所以一般还未等到毕业就已被各用人单位“订购”完毕。
由于这一专业技术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特殊重要性,所以这一专业的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各有关院校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抽掉出雄厚的师资力量、筹备各种各样的实验室,诸如计算机群、静动力实验室、疲劳强度实验室、飞机陈列室、飞行控制模拟实验室以有配套有先进测量设备的风洞、水洞等实验室,可以进行大型结构(包括整架飞机)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等。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又为专家、教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近年来,在本专业领域内涌现出许多的专家、学者,有多人被授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称号,比如高镇同、沈元、李椿萱、徐根光教授等。还有多人享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比如马宝华、冯长根、冯顺山教授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戚发轫教授因成功地设计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而享誉海内外。正是这些著名的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托起了一片美好的蓝天。
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航空及相关事业,所以近年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真可谓炙手可热、供不应求,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航天科技院所的骨干和其他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人员多半是从这一专业走出。但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时刻谨记自己肩上的历史重任,把在学校所学到的过硬专业知识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蓝天事业,力争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因为贪图了眼前一时的利益,被暂时物质利益所诱惑,而放弃了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的历史还不是很长,这方面的后备人才非常短缺。而培养出一个专门人才,国家会付出太大的代价,太多的时间。如此,出于对国家的利益,择业时的选择应该拿准。近年来,本专业的毕业生还有一个趋势——出国深造。这种选择未尝不可。到国外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再回国为祖国的空间技术献计献策献力,走一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捷径,可以缩短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但是,在这些出国的人员当中,却存有一个普遍现象——出了国就不想再回国了。如前分析,国家花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位专业人才,正在需要作贡献的时候,却到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了,——岂不可惜?!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会对本专业相关职、行业的发展给以足够的重视。而且,次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与科研也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借助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本专业在未来肯定会有一个质与量的飞跃。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代码 082501)属于工学大类,航空航天类。一般设有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直升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强度等专业方面,主要研究的是各种航天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
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民机结构维修、民机维修无损检测。
3、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力学基础,具有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知识,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机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软件开发等,并能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技能。
4、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就业率也很高。毕业生既能在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生产与养发部门从事飞行器的的设计、结构受力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修、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计划、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 西北工业大学 A++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5. 北京理工大学 A+
6. 西安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大连理工大学 A
9. 复旦大学 A
10. 南京理工大学 A
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