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卧室 > 正文

清朝宫殿那么繁华,为何皇帝的卧房只有十来平米

安详的小鸽子
饱满的电话
2023-03-07 10:34:42

清朝宫殿那么繁华,为何皇帝的卧房只有十来平米?

最佳答案
害怕的灯泡
自然的云朵
2025-09-12 03:58:53

故宫许多朋友都去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房屋超过9000间。但奇怪的是,其中的卧室都十分狭小,一般不超过十平米,不但屋子小,床也很小,与普通百姓家里的床没有很大的区别。皇帝富有四海,当然不是没钱住大房子,买大床,那么为什么把卧室建得这么狭小呢?

风水学上有这样一句话:“屋大人少,是凶屋,屋大人少切莫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人认为,屋子太大人太少,人的阳气容易被屋子吸收,而阳气一旦少了,人的身体就会生病,所以房子大了不但要多花钱,还不利于健康。

除了风水上的讲究,皇宫卧室的大小与北方的天气也有一定的关系,明清时期的北京气候寒冷,冬季气温普遍低于零下10摄氏度,远比今天难过,故宫虽然有各种保暖措施,例如火炕,火墙,地炉等,但依然无法抵御冬季的寒冷气候,卧室太大,夏天住的舒坦,冬季则难以保暖,所以北方居民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把卧室修的相对较小,保暖是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考虑,从空间布局来说卧室过于宽敞,容易给人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休息,所以古代的许多达官显贵纵然府邸修的巨大,卧室也都建的较小,或者布置许多帐幕纱帘,形成类似小房间的格局,原因也是为了减少空旷感,更方便入睡。爱旅游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无论是苏州的园林还是广东的旧居,卧室都建的比较小,就是以上几种原因综合考虑的结果。

现代社会许多有钱人暴发户喜欢把卧室建的大大的,更有甚者卧室连带游泳池,恨不得住在体育馆中,这些做法看似豪迈万分,实则无知无畏,古人的智慧是几千年经验的总结,在现有科学无法完全证伪之前,既然值得借鉴和学习。

最新回答
精明的睫毛膏
搞怪的画板
2025-09-12 03:58:53

古代皇帝,是人间最有权力的代表,承接"君权神授"理论,被称为"天子"的他们,信任上天安排,讲究风水,以此保国家昌运,所以按照风水学中"藏风聚气"的理念,人体散发出来的能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气。当一个人用了那么多的能量去填充一个大房子的空间时,它对于身体的损害是可想而知的。身体能量消耗多了,自然体质变弱了,人本身而言,该阳的时候就要阳,该阴的时候也要阴,这才能与自然生命规律相融合,简单来说,该活动时候活动,该休息时候就休息。这就引出了关于卧室的说法。

而所有这些条件,都是不需要太大卧室面积的——反而卧室面积越大,越难达到安静、气流稳定、温度均衡、藏污纳垢的边角更少这些要求的。

实际上皇帝卧室小主要是为了保暖,在明清时期,冬天的北京温度都在零下10摄氏度,为了抵御严寒避风沙,北方的房子都设计得低矮狭小。不像现在的北京,冬天有暖气供应。皇帝的家那么大,卧室却要造的那么小,就以明清的故宫来说,规模非常大,可卧室依然非常小。

因为古人认为,屋子太大人太少,人的阳气容易被屋子吸收,而阳气一旦少了,人的身体就会生病,所以房子大了不但要多花钱,还不利于健康。冬天非常寒冷,虽然紫禁城规模宏大,皇帝的活动场所也非常宽阔,但是睡觉的地方就没有必要太大了,毕竟太大的地方,以古代的取暖条件实在不方便,还是小一点好。

住在超过20平方米以上的房间里,会生不出孩子,也许这不是绝对真理,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其实这也就是人体能量消耗太多,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了生育。

纯情的指甲油
内向的白开水
2025-09-12 03:58:53

寝宫

寝宫是旧时皇帝、皇后起居的宫室。亦指帝王陵墓中放置灵柩的地宫。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皇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养心殿除了东西暖阁,后面还有两进房子,有名的“三希堂”(乾隆皇帝的书房)即与西暖阁相连。此外,还有随安室、无倦斋、梅坞、能见室、攸芋斋等轩馆,皇后即住随安室,与东面皇帝的寝宫相对。

扩展资料:

历代寝宫

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猗兰、无缘等殿阁32座。甘泉宫是西汉皇室的行宫,不是正式皇宫。

唐代正式的皇宫有三座,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内廷主殿叫紫宸殿,皇帝夏季会住在含凉殿,太极宫,丽德殿,兴庆宫,南熏殿。北宋 福宁殿,行宫为延福宫,延福宫寝殿为延福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寝宫

陶醉的豌豆
舒服的裙子
2025-09-12 03:58:53

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是个非常吃香的机构,都有为皇帝选妃侍寝的权利。

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是清代皇宫(紫禁城)的一个机构。它隶属于内务办公室,负责管理皇帝的卧室事务。最高负责人是敬事房的太监!清朝皇帝的所有房屋都由敬事房管理。众所周知,古代皇帝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广泛照顾他们的孩子。因此,后宫有3000个美女供皇帝享用。有很多妃子。皇帝不知道这些宫殿里的美女,也不能忙碌,所以他建立了一个敬事房来管理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后宫里有三千美女。不是每个皇帝都记得,也不可能占据所有的雨露。所有的后妃都想得到宠爱,所以竞争非常激烈。那么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潜规则。例如,妃嫔首先要取悦敬事房的主管。这些后宫的妃嫔要么出生在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家庭,要么是王子和贵族的亲戚。这些大家庭将努力取悦敬事房的太监,以便在皇帝周围为自己的人民受到青睐,并推动家庭的繁荣。

敬事房的日常工作是在皇帝吃完晚饭后递给皇帝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几十个小妾的牌子,上面写着小妾的名字。这些主要由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安排。盘子上满是象牙签名。在每个标志上,有些是黄色的,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蓝色的。这些颜色是公主和贵族的等级,上面有黑色的字符,写着许多名字。当然,皇后的标志每天都放在盘子的第一排。

在康熙时期,九个儿子夺嫡事件。在夺嫡期间,由于清朝的王子们住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他们想在皇宫里有眼睛和耳朵,这些尊重房间的人是唯一的候选人。每个宫殿也必须争先恐后地吸引敬事房的人,这样尊重房间的太监就可以赚很多钱。然而,不得不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当时的封建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就是对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是个什么机构,都有哪些权利这个问题的解答。

激昂的啤酒
超帅的河马
2025-09-12 03:58:53

清朝皇帝住在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有时皇帝也会在此设宴招待宾客。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

扩展资料

1.结构特点

整体及细节强调对称性

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布置和功能上体现等级制度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2.风格特点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乾清宫

炙热的爆米花
羞涩的柜子
2025-09-12 03:58:53

因为宫里的规矩特别多,很不自在。清代君主有自己的卧室,而且这个卧室只有十几平方米,理由也很简单,君主认为这个空间会吸取人的能量,所以晚上睡觉的地方一定不能大。清朝君主每天晚上都在自己的卧室里睡觉,不去王妃的宫中。晚饭后,敬事房的太监会把后妃的牌子拿给君主看,任由君主选择。而且君主在卧室等的时候要盖着被子,只需要把双脚露在被子外面。

接着,太监会告知被挑选出来的妃子,等她们沐浴后,太监会用大斗篷或者棉被把这位后妃裹得严严实实的,由两个人搬到君主的卧室,然后太监在门口等着。因为君主的双脚是露在外面的,所以妃子要从脚那边钻进君主的被窝里。为了防止君主过于沉迷于女色,清朝时规定敬事房的太监要在外等候。他们要计算时间,时间差不多就会提醒君主。

有时这个君主可能不太尽兴,或者君主想和妃子再温存一下,就不出声。过了一会儿,敬事房的监禁会继续喊说君主时间不早了,请早点休息。喊过两三次后,太监就会进来把妃子裹好送回宫里去。这都是为了让君主能够好好休息,保证君主明天能早起去处理国家大事。而且,这样的操作几乎不会给妃子干政的机会。清朝前期统治者就是利用这种方式,保证君主不沉迷于女色。同时,保证后宫没有从政的机会。所以整个清朝的后期才出现后妃干政。

可是这个制度让君主非常痛苦,虽然他是治理国家的君主,每天晚上却只能一个人睡觉,这个和普通人完全不同。被宠幸的妃子只能由太监运进来,太监在门口听着。时间稍长,太监就会跑过来催促。后来几个君主都不爱住皇宫,或者去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建造圆明园,或者多次去江南。那都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住在皇宫里,就得遵守各种制度。只有离开皇宫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才能稍微打破这个严格的规定,让他觉得活得稍微自在点。

迷路的吐司
欣慰的小蘑菇
2025-09-12 03:58:53
皇宫里是寝室.

中国古代皇上(皇帝)住的地方根据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叫法。

1、秦:咸阳宫(信宫)、阿房宫、兴乐宫、梁山宫、甘泉宫。

2、汉:长乐宫、未央宫、永巷宫、长门宫。

3、隋:江都宫、都梁宫、扬子宫、长乐宫、仙都宫、福阳宫、太平宫、宜寿宫、仙游宫、文山。

4、宫、凤皇宫、甘泉宫、步寿宫、兴德宫、长春宫、歧阳宫。

5、唐:大明宫。

6、清:承德离宫(避暑山庄) 、紫禁城。

高兴的帆布鞋
慈祥的冰淇淋
2025-09-12 03:58:53

中国古文中对房子的称呼应该最为丰富的,不同的用途也不同的叫法,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发挥到了极致,亭、台、楼、阁、舫、廊、轩、榭、厅、堂、馆。文人骚客对房子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身份标示、情趣品味的情感阶段。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厅:聚会或招待客人的大房间。堂:正房,旧时官府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馆: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楼: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廊: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的有顶的过道。舫:有房屋的船。

午门:立诏、刑罚、彰显皇威的地方.

太和殿:供朝拜庆贺和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

中和殿: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太和门、乾清门:御门听政.

乾清宫:皇帝的寝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

坤宁宫:皇后的寝宫.

钟粹宫(咸阳宫):皇太子寝宫.

养心殿:皇帝临时休息而设的宫殿.

承乾宫(永宁宫):贵妃寝宫.

延禧宫(长寿宫、延祺宫):没有注明,但不会是妃嫔的居住之地,在此不远是奴才的出入宫廷的大门.

景阳宫(长阳宫)、景仁宫(长宁宫)、永和宫(永安宫)、永寿宫(长乐宫)、翊坤宫(万安宫)、储秀宫(寿昌宫)、启祥宫(未央宫)、长春宫(永宁宫):嫔妃居住地

延庆殿:立春时,皇帝在这儿九叩迎春为民祈福.

英华殿(隆禧殿):明代每年万寿节、元旦于英华殿作佛事,事毕之日有人扮作韦驮,抱杵面北而立,其余僧众奏诸般乐器,赞唱经文,并于当晚设五方佛会.每逢夏历四月初八“浴佛日”,供糕点“大不落夹”200对,“小不落夹”300对,供毕分别赐予百官.

寿安宫(咸熙宫、咸福宫):是皇太后及太妃、嫔居住地

慈宁宫:为皇太贵妃所居

武英殿:帝王斋居、召见大臣,崇祯年间皇后千秋、命妇朝贺仪也在此举行.明代于武英殿设待诏,择能画者居之.

文华殿:“经筵”前祭祀孔子,文华殿在初建时是太子们的正殿,后来由于几位太子年纪很小,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

南薰殿:上徽号、册封大典前,阁臣率中书于此撰写金宝、金册文.

斋宫: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乾西五所、乾东五所:皇子居住地.

奉先殿: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

奉慈殿(毓庆宫):不得祔庙后妃的祭祀处

南三所:明朝是这一带有端敬殿(撷芳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

传心殿:祭祀.

厨房不就是御膳房大大小小有五十个左右.

厕所叫官房.

卧室叫寝宫.

一、“御膳房”而非御膳坊。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是清朝掌管宫内备办饮食以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的机构,隶属内务府。

二、结构:宫里有内膳房,分布于皇城紫禁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都有各自的膳房。仅后妃们差不多就有八个等级,她们的常例饭费,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份例越低,膳房越小,菜点越少,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

在众多的膳房中,最大的是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

故宫内的御膳房有两处:一处是在景运门外(珍宝馆南面),叫“外御膳房”,又叫“御菜膳房”。“御菜膳房”不但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另一处在“养心殿”侧,叫“内御膳房”,又称“养心殿御膳房”,无数珍馐异馔都出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