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这个自由度怎么算?
具体如下图所示:活动构件8个(红色标注),低副11个(蓝色标注,其中构件2,3,4三者之间有1个复合铰链,此处的低副数量应计为2个。构件6上滚子位置是局部自由度,此处低副数量应计为0个。构件5的左,右的移动副为虚约束,此处的低副数量应计为1个),高副1个(黄色标注)
自由度F=3×8-2×11-1=1
首先,这图不完整,有一个伸出端应该是固定的,我先假设槽是固定的。
先说左图。左图是一个轮子在槽里面,是线接触形式(轮子可以转动),属于高副,所以有两个自由度。F=n-Ph=2。
再说右图。右图是一个滑块在槽里面,是面面接触形式,属于低副,有一个自由度。F=n-Pl=1。
(a):F=3X4-2X(3+2)-1=1;(b):F=3X6-2X(3X2+1)-3=1
解释:
(a):构件数K=5,活动构件数n=4;低副PL=3+1X2=5{D、C、B、A(A处—机架1、构件4、构件5(即外齿轮)组成1处复合铰链)};高副PH=1
(b):构件数K=7,活动构件数n=6;低副PL=3X2+1=7{B、C、D为3处复合铰链;A处为普通铰链非复合};高副PH=3.
两个自由度,需两个原动件机构才有确定的运动。
只有一个原动件,机构没有确定的运动,比如,将右下端的杆固定在任意位置,其余三个活动构件在原动件带动下可以自由运动。
图中,红色引线:活动件 ;蓝色引线:低副;黄色引线:高副。
C处有复合铰链;F处有局部自由度;E'或E为虚约束。
自由度数 k=3n-2L-H=3*7-2*9-1=2 有2个原动件,机构有确定的运动。
具体我可以告诉你怎么算
以下是公式计算:
F=3*n-(2*Pl+Ph-p)-P1
其中N为构件数,PL为低幅数,PH为高副数, P为虚约束,P1 为局部自由度
F=4x3-4x2-2=2,滚子那是局部自由度,那得低副不算,那就是有4个低副,2个虚约束,在滚子和凸轮那,所以高副。验证一下,两个自由度=原动件数,F就是2。
1、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
2、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3、缝纫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比较普遍的是按线迹和用途区分。缝纫机的线迹可归纳为锁式线迹和链式线迹两类。锁式线迹最为常见,它由两根缝线组成,像搓绳那样相互交织起来,其交织点在缝料中间。从线迹的横截面看,两缝线像两把锁相互锁住一样,因而称为锁式线迹。这种线迹用在收缩率小的棉、毛织物或皮革等缝料,正面和反面形状相同,如同一条虚线。线迹分布密实,缝纫的牢度一般超过手工缝纫。
4、就像汽车一样,大多数缝纫机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汽车的核心是内燃机引擎,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
5、线圈缝合方法与普通手工缝纫差异很大。在最简单的手工缝合中,缝纫者在针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线,然后将针连带线完全穿过两片织物,从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后再穿回原先一面。这样,针带动线进出织物,把它们缝合在一起。
所以F=3X8-2X8=8 机构的运动情况我们也能预先知道 他只能是X和Y方向的移动 也就是说运动情况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