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装饰 > 正文

笛子上倚音和叠音有什么区别

自觉的哑铃
发嗲的时光
2023-03-07 07:51:02

笛子上倚音和叠音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眼睛大的皮带
妩媚的唇彩
2025-09-14 00:35:28

看起来差不多  但还是有区别的

先说叠音   叠音就是一个快速的装饰音  类似于一个上方二度的倚音  也有三度倚音  但是特别少  叠音想制造的效果是类似于音程(就是两个音一起响)但是笛子是但旋律乐器  做不出来  就只能用叠音  吹出特别快的两个音  制造一种音程的效果

但是叠音只能是上方二度 或三度的一个音

倚音就不一样了   在乐器允许的范围内   上下方随意  几度也随意而且我可以倚一个

两个

三个

(想多了  这个没图  我不会告诉你我没找到的~~)

我还可以倚四个

还有就是 倚音还有后倚音

后倚音个数也随意  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对了  倚音比叠音轻一点  慢一点  叠音要吹得比较快

最新回答
悦耳的飞机
大方的芹菜
2025-09-14 00:35:28

谱子中 音符左上那个小音符叫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倚音 可分为短倚音和长倚音。倚音又可以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前倚音记录在主要音的前面,后倚音记录在主要音的后面。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实际演奏中要吹奏的非常短促,一带而过。

缥缈的水池
有魅力的画笔
2025-09-14 00:35:28
吹奏加华说的是加一些笛子装饰音,用技巧演奏出来。

装饰音比如:倚音,波音,颤音,历音,滑音,垛音,吐音,花舌,虚指颤音,震音等等。

加花一般泛指的,倚音,波音,颤音多一些。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线,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

吹奏倚音时要注意:

1、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

2、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音符就要吹得强一些。

3、吹奏复倚音时,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连贯些。因为几个小音符只占本音时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则要把本音吹得强一些。

赠音是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

赠音与倚音相反,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赠音没有专用符号,在练习曲中,我们把赠音用较小的音符标在本音后面,并用连线与本音连接起来;也有将赠音的偏旁部首“贝”做为赠音的标记。赠音在本音之上之下都可以,二度、三度、四度、五度都行,一般三度四度比较常用。

赠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赠音在江南丝竹(和南派音乐)中应用较广。

赠音的吹奏方法:当本音在结束前的一刹那,立既停止吹奏,同时用手指将赠音带出。呼气停住的时间一定要准确、果断,这样才能与手指很好的配合。停早了,赠音做不出来;停晚了,造成赠音时值太长,就不是赠音了。

波音是在吹奏本音时,迅速将本音上方二度音孔开闭,回到本音。

波音有两种:单波音和复波音,复波音在单波音的基础上再次开闭一次音孔。

演奏波音的要求是:手指一定要干净,利落、有弹性。波音也是演奏中经常用到的装饰音技巧之一。

拼搏的西牛
怕孤独的电脑
2025-09-14 00:35:28

有两种主要的吹法,如下:

一、全按作低音5

二、全按做低音2

资料拓展

一、全按做5含义

这是竹笛的本调指法,民间也称“小工调”,“正调”。常用音域为低音5到高音的6,部分演奏者也可以吹出更上的高音7和倍高音1。这种指法非常常用,可以表现任何风格。

该指法所奏的音阶上只有第四级(4)使用岔口指法,而在传统的五声音阶上没有这个变化音,因此全按作“5”用来演奏传统的乐曲非常方便。由于也适合使用如颤音,打音,赠音等手指技巧,所以江南丝竹音乐,昆曲音乐经常都是全按作5的指法,如《行街》,《姑苏行》等。

全按作5在表现小三度滑音方面,只有一组“la”和“do”之间的滑音。因此,用来表现使用小三度滑音比较多的民族风味浓郁的乐曲就显得有些局限。此外,4音容易偏高,7音容易偏低。这是在竹笛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在演奏中应当注意调节。可用半孔或开第四和第六孔的方法调节高音4的音高。

二、全按做2含义

此种指法是将竹笛的最低音看做低音2。民间也称之为“正宫调”,“五字调”。常用音域为低音2到高音3,部分演奏者可吹到高音5。全按作2也是笛子非常常用的指法。在该调音阶上,第一级音(1)和第四级音(4)使用岔口或半孔指法。即便如此,这种指法仍然可以使用多种的手指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全按作2相比于全按作5,多了一组小三度滑音,即“mi”和“sol”之间的滑音,富于线条感和歌唱性。因而,全按作2擅长于表现民族风格强烈的乐曲,许多特殊的技巧(如揉音)就可以通过这种指法吹出来。在很多著名乐曲的慢板抒情部分,都是用全按作“2”演奏的,如《牧民新歌》,《秦川抒怀》,《喜相逢》等。

但是,在使用全按作2的时候,音准方面要注意两个音:一个是中音的4,一般建议第二孔开半孔超吹,而不用岔口指法,容易偏高。另一个为高音的1,不建议用传统指法,而改用开半孔或开第四孔和第六孔的超吹指法。

壮观的小甜瓜
甜蜜的唇膏
2025-09-14 00:35:28
分类: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解析:

对于如何吹好笛子,我国历代民间艺术家和笛子演奏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演奏经验。如清代乾隆时方秉志先生所作《笛之欢快》中云:“执笛须要与肩平,姿式口法莫看轻。吐纳起落唇中气,练习勤劳自可精。指离孔面约一黍,过低过高音不清。翻转七调非难事,只须熟玩指法灵。花舌猛吹均所忌,笛膜适宜即动听。未曾演奏先读谱,工尺(乐谱)烂熟板眼明,对于音节要牢记,精、细两字须贯通。细腻雄浑各有道,不下苦功亦无成。” 这首诗讲述的就是演奏好笛子需从演奏姿势、气息控制及指法等方面苦下功夫。

要吹好笛子必须气(功)、指(法)、舌(头)三方面密切配合好,三者缺一不可。

(一)气息控制 笛子的发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刚柔都与吹奏时的“运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运气上的功夫,我们叫它“气功”,意思就是说,要吹好笛子必须在“运气”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吹笛子则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横隔膜(位于肺部和腹部之间)着力,即胸腹联合呼吸法。换气时最好用口、鼻相结合的方法。以口为主,就是将嘴的两角稍稍放开吸气,这样吸气较快。吐气时,应利用胸肌、腹肌和横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气息能够均匀、有节奏地逐渐吐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违反正常呼吸的运动规律,否则会影响演奏,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一般初学者一口气能吐 10—15秒钟就不错了。

运气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为了掌握正确的“运气“方法,可以结合吹奏长音,作以下两种练习:

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气,吹一个长音。吸气时要求吸足而不出声,呼气时要求均匀、平稳,时间长而不费力。所以,当你呼出一口气时,在这口气还未呼完之际(约留五分之一左右,这时小腹横隔膜还处在控制之中)。即应吸入第二口气。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动与横隔膜腹部的运动始终保持连贯,否则,进入吹口的气流就一定不流畅,而且容易出现嘴角漏气、出音尖叫、音色难听的现象。

怎样吹好笛子运气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

呼吸运气要注意避免耸肩、收腹、挺肚等错误,还要注意弱音的控制。

关于呼吸运气要注意避免的几个错误:

①耸肩。吸气时双肩上抬,使气吸得很浅,只能吸人胸部。用这种方法吸气,胸部逼紧。在演奏时缺乏气息的有力支持,不仅使音色较紧,而且长音不能持久。

②收腹。吸气时错误地将小腹用力向里收缩,结果气息只能吸到上胸部,造成胸部肌肉紧压肋骨,使呼吸失去弹性。

③挺肚。吸气时小腹像鼓一样向外挺起,腹腔肋骨被拉下。由于气吸得过深,造成胸、腹部肌肉紧张,使呼吸失去弹性。

因此,要把笛子吹好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呼吸、运气等方法。

弱音控制:

在乐曲中,音除了有高低和长短的区别外,还有强弱的区别,音的强弱,对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吹笛子时,上下嘴唇之间的小孔叫“风门“,从“风门”里吹出来的气息,称为“口风“。“风门”可大可小,“口风”可缓可急。“风门”大,“口风”缓,发音低;“风门“小。“口风”急,发音高。从肺部里挤压出来的气,通过我们口内和唇部的控制,使这些气有计划的来应用它,不使气浪费,这时就需要在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缓急时,运用双唇和两颊的一种自由收放劲儿,这就叫“口劲”。音的强弱与用横嗝膜控制、通过“风门”送进乐器内的空气量有关。

一般来说,强奏时的用气量要比弱奏时的用气量大;遇到渐强记攀保闷坑尚〉酱螅龅浇ト跫呛攀保闷坑纱蟮叫 K孀乓舻母叩颓咳酰翱诰ⅰ币惨芮信浜希诖底嗍比绻挥谩翱诰ⅰ保唤鍪狗⒁艋熳遣磺澹灯鹄捶蚜Γ舨荒艹志茫沂奔浯档霉と菀滓鹜坊柘窒蟆?

快吸慢呼——这是吹奏竹笛时运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气时间越短越好,因为在乐曲进行中允许吸气的时间是很短的。

指法技术手型是否正确、手指是否灵活是掌握笛子演奏技术的关键。

笛子的指法技术相当丰富,除指法转调技术外,还有单倚音、复倚音、上滑音、下滑音、上历音、下历音、颤管、打音、送音等等,这些都与掌握熟练的手指技能有关。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型是否正确、手指是否灵活是掌握上述技术的关键,在训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手指第一节中间部位肉最多,而又最富有弹性的部位称之为“指肚”。必须一开始就养成用这一个最理想的部位按孔。开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一个指头厚的高度即可)。否则在换指时会影响演奏的速度。

2.怎样使自己的手指灵活?演奏时手指、手腕一定要放松。将双手放松、略似半握拳的形状(即手指微微自然弯曲些),让双手手指始终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按孔时也应当松弛而有弹性,不要紧张或过分用力,避免手指僵硬而影响灵活性。

3.两手的大拇指和小指虽然不按孔,但必须托住笛身,积极配合。

4.在十个手指头中,无名指的灵活性最差,反应比较迟钝,应加强统习,使其关节放松、灵活。

舌头训练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经常用到的有长吐舌和短吐舌两大类。

舌头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阻碍气流的作用。舌头堵住吹口就发生断音现象,舌头离开吹口,声音就继续发出。我们吹奏一般乐曲时,常用连音和断音(短音)两种方法。吐音主要就是解决断音问题的。“吐音”的发音方法,即在吹之前将舌头顶住上牙齿和牙肉的地方,在吹气时舌尖一接触吹口附近的位置马上向里缩回,使气流吹出,达到断音效果。

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它好像弦乐器演奏时弓的作用一样。经常用到的有长吐舌和短吐舌两大类。

1.长吐舌

舌头堵住吹口时间短,离开吹口时间长的就是长吐舌。

2.短吐舌

短吐舌包括单吐、双吐、三吐等。它的特点是舌头堵住吹口的时间长,离开吹口的时间短,好像弦乐器的领弓、跳弓作用一样。

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吹奏“吐音”的发音方法要正确。发音要结实、清楚。

②练习时吐气不要中断。气要轻轻地吐,不宜过大。

③舌头收缩时,距离吹口要尽量短些,使气流能通过即可。

④舌头的动作要灵活,不要过分紧张,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只要接触到就行。特别在起音时,一定要注意舌的振动与吹出气流的同时性,否则,吐音就模糊不清。

颤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间来回不断反复,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

颤音能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在“音高”上有变化。

在乐曲中,一般在本音上方加个“汀”记号来表示额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间来回不断反复。如果颤音在音高上相差二度,又称二度颤音,是吹奏笛子时常用的颤音指法之一。

吹奏颤音时要注意:

1.在发颤音的按音孔上,将手指一上一下地反复颤动,手指的动作要有弹性,不要抬得太高,尽量小一些,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特殊效果例外),并且要持久。

2.如果用右手无名指在第一孔上颤动,发“5’”的颤音感到困难时,可以将小指暂时离开笛身,使无名指能够灵活颤动。

3.一般来说,用左手三指发颤音,没右手三指那样灵活,可作重点练习。

长音

长音是吹好竹笛,练习运气的最基本方法,它对增强嘴的力度和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音是吹好竹笛,练习运气的最基本方法,它对增强嘴的力度和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天可在吹奏乐曲以前,练习十分钟左右,以达到运用自如。

练习时要注意三点:

1)音准--在练习长音时,除了注意音阶准确外,还要注意每个音从起音到结束,音准始终如一,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就要放松些;吹高音时,风门小,口风急,“口劲”就要收紧些。“风门”、“口风”、“口劲”三者密切配合后就能保持音准。

2)音色——吹低音时要求音色圆润、浑厚;吹高音时要求音色清脆、明亮,防止发出漏气的声音。

3)呼吸——吹奏时呼吸要自然。每次呼吸多少,要根据乐句长短而定。一般长乐句多吸,短乐句少吸,不宜过剩或不足,否则会造成呼吸忙乱,影响吹奏流畅。

打音、送音、迭音

“打音”、“送音”、“迭音”属于装饰音,它能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增加色彩感,常用于江南丝竹。

在笛子吹奏技巧中,流传在民间的加点、加花手法很多,“打音”、“送音”、“迭音”也是属于一种装饰音,它能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增加色彩感,常用于江南丝竹。

打音用“。或“T”记号来表示。吹奏时用手指在本按音孔上轻轻地打一下,就成打音效果。一般用于华丽而抒情的曲调,能丰富乐曲的色彩。

送音又称赠音,一般用于二分音符以上的长音或在乐句的结束处送上一音,我们在昆曲或江南丝竹合奏中,经常能听到一些老演奏员,用这种手法演奏,在送音前主音上将结束时腹部略一震动,同时要求送音的孔位手指放开(口劲也要配合)就吹出送音。

迭音--当我们吹奏两个同度相连的音型时,除可以用吐奏外,在民间吐奏中还常常用“迭音”的奏法来丰富表现力。

滑音

滑音能使笛子的声乐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有“指滑音”和“气滑音”两种。

滑音能使笛子的声乐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有“指滑音”和“气滑音”两种。

指滑音是用手指在按音孔上渐按或渐开而发出的滑音效果。

气滑音是通过气息的控制,例如口风的强弱、急缓、风门的大小及位置的变化而发出的滑音效果。

演奏滑音时,一般都用这两种滑育音方法互相结合,也就是在手指的渐按或渐开的同时,配合气息的控制和风门位置的移动,造成滑音效果。

在乐曲中,由一个较低的音向上滑到另一个音,叫“上滑音”。由一个较高的音向下滑至另一个音,叫“下滑音”。

倚音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线,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

吹奏倚音时要注意:

1.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

2.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人、音符就要吹得强一些。

3.吹奏复倚音时,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连贯些,因为几个小音符只占本音对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则要把本音吹得强一些。

历音、花舌

历音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 、有力的气氛。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

历音:

从本音前面的某一个音开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向本音急速、连续地级进,叫做“历音",它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 、有力的气氛。

历音所占的时间极短,吹奏上历者时,每个手指要依次急速而又均衡地开放,吹奏下历音时则要依次急速而有力地按闭音孔。每个音都要短促、清楚地吹出来。

花舌:

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

吐音

吐音一般用于跳跃、活泼、明快的乐曲。吹奏要吹得短促而有弹性。

吐音一般用于跳跃、活泼、明快的乐曲。吐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

怎样使每一个“吐音”都十分清楚呢?除了在吹奏时注意气息的控制(用多少气吐多少气,不要使气浪费。一般初学者往往容易将气息从口内冲出去,这样储存的气息就不能持久)。还要注意舌尖的灵活运用。舌的振动与吹出的气流要同时,否则就模糊不清。

练习要点:吹奏吐音时要吹得短促而有弹性。练习时先做舌头动作的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吹奏。 “单吐”低音区发音较难掌握,需重点练习,发音要结实,口水不能吹进笛子。

双吐:在发出单吐的“吐”字声音以后,将舌根抬起,紧贴软额,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像“库”的声音。如果用“‘吐库”两字反复吐奏,便成双吐。当我们用单吐吹奏快速度的短促音时,会感到舌尖动作跟不上乐曲的速度,就必须用双吐或三吐来吹奏。

练习要点:

1、吹奏双吐音时除了舌头的动作要敏捷、短促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动作的配合。口风要对准吹口,上下嘴唇不可抖动,防止发出“嘶、嘶”的漏气声。可先做“吐库吐库”的舌头动作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要求“吐”与“库”两字的力度一样,不能一个重、一个轻。

2、双吐的舌头动作要灵活,并注意区别吹奏高音和低音时舌头位置有所不同,高音舌尖靠外但不能吐出唇外,低音舌尖靠里。练习时可多次反复,发音清楚,有弹性。

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笛子.1-6级/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丛书

笛子入门教材(增订本)

作者:蒋国基等编

赵松庭老师编的《笛子演奏技巧十讲》是最好的教材。詹永明、戴亚都是这本教材打的基础。特别是“气、指、舌”的训练,每天联系2个小时以上,坚持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