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成本核算怎么做?
作为餐饮企业,厨房的成本=食品+配料+后厨工人工资+水电费+燃气费+设备折旧。整个经营期成本=厨房成本+前厅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用+装修费用+广告费用+税费
1、厨房成本控制厨房成本是餐饮最大的直接变动成本,它直接影响着餐饮的利润。厨房成本控制不是无限制地降低厨房成本率,而是要在保证厨房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出成率、减少浪费。特别是现在社会餐饮业越来越发达,餐饮要保持很低的成本率是很难有竞争力的。厨房成本控制可由成本控制总监作为总负责。成本控制总监由财务总监领导,这样便于管理监督。但真正责任人是行政总厨。成本控制总监一方面要及时出成本报表,分析成本的合理性,随时与行政总厨沟通,对成本中出现的异常,用料的不合理等提出建议;另一方面,成本总监要随时到厨房进行检查,对厨师操作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及时指出。比如食品边角料是否充分利用,提高产出率;调料使用是否考虑保质期,防止过期等。垃圾箱也要作为重点检查的对象,看是否有浪费。行政总厨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操作过程进行控制,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尽可能提高产出率、减少浪费。2、能源费用控制 能源开支是餐饮非常大的一个支出项目。餐饮的能源费用支出往往高达营业总额的10%左右。而每个员工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能源费用的高低。能源费用可以由工程总监作为总负责,并吸收相关人员组成节能小组。节能小组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1)寻求节能的新方法。工程部是水电、设备方面的专家,在采购设备、使用、改造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节能的因素。同时要寻求新的节能设备、方法等。(2)制定节能措施。通过对整个餐厅水、电、燃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找出能够节能的具体措施。如过道的灯在光线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关掉一路灯;大堂白天光线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关掉一路灯;办公室没人时要关掉灯,下班要关空调;根据温度来决定开空调的时间;酒店外的路灯、霓虹灯根据天气情况、季节变换相应更改开灯时间等。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每个部门,让每个员工相应执行。(3)对节能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节能小组要对整个酒店的节能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对于未能按规定执行、浪费能源的现象及时指出,并采取措施要求其改正。3、其他费用控制其他每个部门的可控成本如办公费、电话费等由部门经理负责。每个部门可以指定专人来控制办公用品的领用;对通话时间过长的电话由其自行付费;办公室一般不开通直拨电话等。每月要对部门费用进行分析,对于异常的费用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4、设备控制餐厅的设备非常多,特别是综合性的餐饮酒店,设备的投资更大,如锅炉、电梯、空调等。设备的投资维修是餐厅的一项重要支出。对设备的管理要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设备在采购、安装时就要考虑如何使设备使用更加方便、长久,如何节省能源;同时设备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就要对之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这样才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没有良好的预防性维护,等到设备出故障时再进行修理,不但要花费大笔的修理费,而且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酒店的正常经营,甚至导致经营中断。因此,对设备的控制要注意“预防性”,是事先的维护保养,而不仅仅是事后的修理。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正是有效节约成本的措施之一。增收节支,创造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在竞争激烈而又微利的酒店业,通过创建勤俭节约的良好企业文化,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考核奖惩制度,并建立由专人负责的监督检查体系,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成本控制的加强,必然能导致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为提高酒店竞争力,创造利润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怎么样控制成本 就要成本核算 开始,厨房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餐厅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点之一。下面我们来学习下成本核算的各个公式。
毛利率是:
毛利率属于成本核算的内容,单就菜品来说,了解毛利率就需要知道菜品的成本、净料率、毛利、售价等相关内容,而且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只要你记住公式,计算起来就会很简单。
菜品的成本指的是什么:
菜品的成本一般由制作菜品的原料、调料和燃料三部分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燃料成本一般不计算在菜品成本中,故只用原料和调料成本来表示。
所以菜品成本(元)=原料(元)+调料(元)。比如一份青椒炒肉丝,猪里脊肉需4元,青椒需1.2元,所有调味品共计0.8元,那么这一份菜的成本就是4+1.2+0.8=6(元)。
净料率指的是什么:
菜品制作时,原材料要经过清洗、宰杀、泡发等加工处理工序。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材料,我们称作毛料;而经过加工处理后,直接可以制作菜品的原材料,我们称作净料。净料率又叫出成率、出料率,它是净料重量与毛料重量的比率,从中看出1千克毛料经过加工可以得到的净料多少。
净料率的算法是:
净料率=净料重量/毛料重量×100%(公式一)
比如买了1只活鸡,重2千克,经宰杀、去毛、除内脏、洗涤等处理后,得生光鸡1.4千克,那么生光鸡的净料率是多少呢?可以直接带入计算公式,就能算出净料率=1.4/2×100%=70%。
净料重量=毛料重量×净料率(公式二)
净料单价=毛料单价/净料率(公式三)
一、影响厨房成本高低的十个因素 1、原料进价变化过快
原材料进价没有固定稳定的供应商或是货品来源,造成货品时好时坏或是价格波动幅度太高,让菜品的出品和菜单无所适从,直接影响销售。
2、原料储存不善
四害、潮湿、霉变、过期等,以及领的货品到使用现场中无人监管,不先进先出,没统一收捡,凝块,混乱,打翻等。
3、积压过期
一次性进货太多,或是没先进先出,或是进货后又不适用被搁置,也无人问津和处理,缺乏对原材料从下单、审单、采购、验收、领用、非正常积压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操作流程等。
4、配份失误
员工工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好配置的工具,造成了浪费。
5、标准化生产不落实
同样的菜品和菜单,但配菜的主辅料份量不一,炒菜口味凭厨师的心情好坏,配菜的份量凭墩子的喜好,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流程,好不与不好由厨师长说了算。
7、生产损耗
菜品的出成率本来可以达到八成的但因为人的原因只达到六成或更低,厨房的设备设施用守后该关的不关,冰箱可以整理后只使用一台的结果全都用上了但使用价格不高。
8、菜单定价不准
如果市场上的菜品都已飞速上涨,但菜单的定价调整却没有做适时适当的上调;或是市场上菜品本来很平,但菜单价确定得很高。
9、销售与生产脱节
厨房部新推了好多个新菜,缺乏与前堂的充分沟通和培训,前堂不知菜品的制作和特色,无法进行推销,点击率低,最终导致新菜不新,特色不特色,且积压过多研发新菜的材料也浪费研发成本。
10、人力浪费和其他消耗增大
专人专岗的要求过于死板和教条,没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将最繁忙的时段和比较清闲的时段进行调整,造成人员忙过最忙那一个小时左右后,站着的站着,闲聊的闲聊,既浪费人力又影响员工士气和团结协作精神。
厨房管理人员可以将毛利率指标落实到整个厨房,厨房再将总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和各环节内部交接班的沟通都要有书面记录,如初加工与切配、切配与灶台、灶台与传菜之间的原料成本的传递都应有书面凭证。2.实行成本控制奖罚制度 为了加强菜点生产加工的成本控制,有必要建立成本控制奖罚制度,对成本控制不利的厨房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要根据其责任大小,相应地给予一定处罚。
同时,对主动找出菜点生产加工成本漏洞,提出改善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措施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3.定期盘点
厨房生产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环节上的不完整性,原因之一就是“有头无尾”,厨房即使编制了标准菜谱,每天都有总的销售额,却没有对每种菜肴的销售量和厨房剩余量的统计。为了解决这道难题,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以便为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
统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供餐结束后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有的厨房因为怕麻烦,往往缺乏这一环节。其实,这项工作只需配备一名核算员,建立食品成本日报分析制度,每天定期进行盘点,执行起来难度不大。4.定期核对实物与标准
每天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是为了提供实际数据,将出库量减去盘点剩余量就是实际用量,将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进行比较,就能知道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效果了。
标准用量要根据标准菜谱来计算,即将每道菜肴的用料品种与数量除以该菜肴的销售量,这就是该菜肴的标准用量。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的差额就是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对象。5.全员控制法
厨房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靠全体厨房员工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的。厨房成本的形成体现在整个菜品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的初加工、精加工、配份到打荷、烹调,与成本密切相关。
厨师长和厨师都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与增加企业销售额同等重要,认识到菜点生产加工的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目前的利益,而且决定着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全体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按要求的成本控制的方法进行工作。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A:酒店购入的原材料大部分都要进行必须的技术处理。去掉不适用部分,分解组成各类各种档次的净料或半成品,为进一步加工制作做准备,当原料材料在初步加工时,重量必然发生变化,紧跟重量的是原材料价格变成净料成本,那么初加工后每种原材料的成本即原材料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加总即重量的比率,来表示对原材料进行某项加工前后重量的比率规律(即原材料出材率),在计算成本,分析原材料状况,计划原材料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实际作用,(出材率是表明原材料利用程序的指标),其公式为:
出材率(%)=加工后可用材料总量÷加工前可用材料总量×100%
得出原材料出材率后,在某些简单的情况下,可利用出材率与计算方法来得出净料或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也可以检验加工处理水平,由于出格率与原材料品质,加工方法和技术水平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如果把原材料品质固定在一个标准水平,让加工方法也统一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出材率来考核操作人员的加工水平,因为一定的出材率决定于原材料品质与加工处理水平。如原材料品质被控制在一定的标准内,出材率就与加工处理的技术水平有关了,而标准的加工处理技术要求一般是按稍高于操作人员平均水平制定的。因此出材率的高低也就反映出被测者的加工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另外在鉴定原材料上有很大的作用,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稳定在一个标准上,则可通过出材率来判断原材料的品质等级。
毛利率的计算方法
为了解决厨房菜点价格与成本计算,所以引入毛利率的概念。毛利率是毛利与某些指标之间的比率。威望常用的指标是成品销售价格和成品的耗料成本。以这两个指标定义的毛利率称为“销售毛利率”。
公式①:成品销售价格=耗用原材料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利润。(也可简化为:耗用原料成本+毛利率)=成品销售价格
公式②:销售毛利率(%)=(成品销售价格—耗用成本)÷成品销售价格×100%。从本行业的特点来分析,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价格整价的百分比较为合理,由于菜点制做方法各异,投入人力、物力消耗多少不一,为了合理的计算成品销售价格,在一定的范围内,应按各个菜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毛利率的高低。
耗用原材料成本核算与毛利率综合检查
A:有存贮环节期间的,耗用原材料成本核算公式:本期间原料耗用成本=厨房上期间结存额+本期领用额—厨房本期间末盘存额。B:无存贮环节期间的,耗用原材料成本核算公式:本期间耗用原材料成本=厨房上期结存额+本期间购料额—厨房期间末盘存额。
有存贮环节的依据是领料单,必须正确划分各期间的原材料成本界限,不能提前盘点,绝对不允许估算,避免漏算,应准确复核。
在核算综合毛利率的过程中,主要是指一个时期厨房销售产品总体反映出的毛利率水平。应以一定的期间为核算期间,计算出此期间菜点销售额外负担和全部耗用原材料成本。然后利用销售毛利率法计算,老谋深算出毛利率,即为综合毛利率,将其和规定的标准毛利率比较以确定经营情况的优劣。求相对误差的方法是:标准毛利率—实际毛利率÷标准毛利率×100%
1.全员控制法
厨房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靠全体厨房员工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的。厨房成本的形成体现在整个菜品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的初加工、精加工、配份到打荷、烹调,与成本密切相关。
厨师长和厨师都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与增加企业销售额同等重要,认识到菜点生产加工的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目前的利益,而且决定着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全体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按要求的成本控制的方法进行工作。
2.定期盘点
厨房生产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环节上的不完整性,原因之一就是“有头无尾”,厨房即使编制了标准菜谱,每天都有总的销售额,却没有对每种菜肴的销售量和厨房剩余量的统计。为了解决这道难题,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以便为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
统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供餐结束后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有的.厨房因为怕麻烦,往往缺乏这一环节。其实,这项工作只需配备一名核算员,建立食品成本日报分析制度,每天定期进行盘点,执行起来难度不大。
3.实行成本控制责任制
厨房管理人员可以将毛利率指标落实到整个厨房,厨房再将总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和各环节内部交接班的沟通都要有书面记录,如初加工与切配、切配与灶台、灶台与传菜之间的原料成本的传递都应有书面凭证。
4.实行成本控制奖罚制度
为了加强菜点生产加工的成本控制,有必要建立成本控制奖罚制度,对成本控制不利的厨房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要根据其责任大小,相应地给予一定处罚。
同时,对主动找出菜点生产加工成本漏洞,提出改善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措施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5.定期核对实物与标准
每天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是为了提供实际数据,将出库量减去盘点剩余量就是实际用量,将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进行比较,就能知道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效果了。
标准用量要根据标准菜谱来计算,即将每道菜肴的用料品种与数量除以该菜肴的销售量,这就是该菜肴的标准用量。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的差额就是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