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传统程序设计是以什么为核心

无限的小白菜
善良的高山
2023-03-07 06:31:44

传统程序设计是以什么为核心

最佳答案
感性的野狼
贤惠的蜻蜓
2025-09-14 22:32:36

传统程序设计是以算法和数据结构为核心。

程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当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排错等不同阶段。专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常被称为程序员。

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在各种约束条件和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程序设计也不例外。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机器资源比较昂贵,程序的时间和空间代价往往是设计关心的主要因素;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程序的结构、可维护性、复用性、可扩展性等因素日益重要。

最新回答
大气的萝莉
失眠的老师
2025-09-14 22:32:36

计算机编程的核心是机器码。机器码指的是将硬件序列号经过一系列加密、散列形成的一串序列号。硬盘,CPU都有一个无法修改的识别码。网卡的MAC其实也算一种,但它是可以人为修改的。机器码一般用作软件能够唯一识别的机器。注册软件时会自动根据硬件配置产生一串序号,这串序号叫机器码,也叫序列号、认证码、注册申请码等。软件提供商一般根据用户所提供的机器码来产生唯一的注册码,这样所使用的软件就可以正常工作了。机器码是由电脑硬件信息产生,不会改变,如果格式化硬盘或重装系统则可能会改变。如果中了病毒,则也可能会改变。

超帅的背包
大方的大树
2025-09-14 22:32:36

算法设计是编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编程让计算机代码解决某个问题,对某个计算体系规定一定的运算方式,使计算体系按照该计算方式运行,并最终得到相应结果的过程。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意图,人类就必须将需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

扩展资料:

编译方式下,通过一个对应于所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处理,经过对源程序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意分析、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等阶段将所处理的源程序转换为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目标程序;

通过连接程序处理将程序中所用的函数调用、系统功能调用等嵌入到目标程序中,构成一个可以连续执行的二进制执行文件。

调用这个执行文件就可以实现程序员在对应源程序文件中所指定的相应功能。

结实的星月
俏皮的手机
2025-09-14 22:32:36
算法其实无处不在,在计算机编程的每个角落都有算法的身影。无论你将来从事软件开发方面、数据库方面、多媒体、游戏娱乐等等,都需要用到算法,而大学时期积累一些基础的实用的算法是很有益的。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学会几种流行语言,会使用几种开发平台就很了不起,但算法就像基础,以后在实际应用中,懂大部分算法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内漂亮解决的问题,有些人就要折腾好几天,所以在大学打好算法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谦让的烤鸡
含蓄的钻石
2025-09-14 22:32:36

设计思想: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总体思想是采用模块化结构,自上而下,逐步求精。即首先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问题。

然后,对每个小问题编写出一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程序块(模块)。最后将各程序块进行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程序。

方法原则:

1、只采用三种基本的程序控制结构来编制程序,从而使程序具有良好的结构;

2、程序设计自顶而下;

3、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流程图来表示算法。

扩展资料:

设计方法

1、自顶向下

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

2、逐步细化

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

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子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优缺点:

1、优点

由于模块相互独立,因此在设计其中一个模块时,不会受到其它模块的牵连,因而可将原来较为复杂的问题化简为一系列简单模块的设计。

模块的独立性还为扩充已有的系统、建立新系统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因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模块作积木式的扩展。

2、缺点

用户要求难以在系统分析阶段准确定义,致使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产生许多问题。用系统开发每个阶段的成果来进行控制,不能适应事物变化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化程序设计

文艺的紫菜
等待的蓝天
2025-09-14 22:32:36

算法和程序的区别是:

(1) 两者定义不同。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它是有限序列指令。而程序是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

说通俗一些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程序,是解决这些问题所具体好写的代码。算法没有语言界限。他只是一个思路。为实现相同的一个算法,用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会不一样。

(2)两者的书写规定不同。程序必须用规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来写,而算法很随意。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算法常常含有重复的步骤和一些逻辑判断。

简单算法举例 例:求 1*2*3*4*5

步骤 1 :先求 1*2 ,得到结果 2 。

步骤 2 :将步骤 1 得到的乘积 2 再乘以 3 ,得到结果 6 。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乘积 6 再乘以 4 ,得到结果 24 。

步骤 4 :将步骤 3 得到的乘积 24 再乘以 5 ,得到最后结果 120 。

算法与程序的联系 :

算法和程序都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但是程序是算法,而算法不一定是 程序。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算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阅读了解所执行的工作流程与步骤。数据结构与算法要通过程序的实现,才能由计算机系统来执行。可以这样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形成了可执行的程序。

程序

扩展资料:

(1)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个计算,当其运行时能从一个初始状态和(可能为空的)初始输入开始,经过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义的状态,最终产生输出并停止于一个终态。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不一定是确定的。随机化算法在内的一些算法,包含了一些随机输入。

形式化算法的概念部分源自尝试解决希尔伯特提出的判定问题,并在其后尝试定义有效计算性或者有效方法中成形。这些尝试包括库尔特·哥德尔、Jacques Herbrand和斯蒂芬·科尔·克莱尼分别于1930年、1934年和1935年提出的递归函数,阿隆佐·邱奇于1936年提出的λ演算,

1936年Emil Leon Post的Formulation 1和艾伦·图灵1937年提出的图灵机。即使在当前,依然常有直觉想法难以定义为形式化算法的情况。

(2)计算机程序是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运行于电子计算机上,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信息化工具。

它以某些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运行于某种目标结构体系上。打个比方,程序就如同以英语(程序设计语言)写作的文章,要让一个懂得英语的人(编译器)同时也会阅读这篇文章的人(结构体系)来阅读、理解、标记这篇文章。

一般的,以英语文本为基础的计算机程序要经过编译、链接而成为人难以解读,但可轻易被计算机所解读的数字格式,然后放入运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算法

百度百科-程序

美好的中心
体贴的紫菜
2025-09-14 22:32:36

随着互联网寒冬的的到来,程序员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来应对高压的工作环境。下面介绍的这几种图是我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所谓的图,都是为了辅助思考的,辅助开发的,比文字描述的更清晰,更有逻辑。

前些年,网上有一个口号喊得很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学习认图、画图的技巧,能从需求文档里快速的抽象出我们想要的东西。最近,网上曝出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的矛盾,大都是需求不清晰产生的,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如果掌握的产品经理所必须的技能,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吊打产品经理了,哈哈哈哈。。。

流程图 是对过程、算法、流程的一种图像表示,在技术设计、交流及商业简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光学习语言的规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学会针对各种类型的问题,拟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即算法。有了正确而有效的算法,可以利用任何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工作。因此,设计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心。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例如,求1+2+3+…+100,可以先进行1+2,再加3,再加4,一直加到100,也可采取100+(1+99)+(2+98)+…+(49+51)+50=100+50+49×100=5050。

还可以有其它的方法。当然,方法有优劣之分。有的方法只需进行很少的步骤,而有些方法则需要较多的步骤。一般说,希望采用方法简单,运算步骤少的方法。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解题,不仅需要保证算法正确,还要考虑算法的质量,选择合适的算法。

一个计算问题的解决过程通常包含下面几步:

传统流程图

用图表示的算法就是流程图。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来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框内写出各个步骤,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执行的先后顺序。用图形表示算法,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曾规定了一些常用的流程图符号,为世界各国程序工作者普遍采用。最常用的流程图符号见图。

流程图不仅可以指导编写程序,而且可以在调试程序中用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如果框图是正确的而结果不对,则按照框图逐步检查程序是很容易发现其错误的。流程图还能作为程序说明书的一部分提供给别人,以便帮助别人理解你编写程序的思路和结构。

PS:墙裂推荐大家使用ProcessOn,画流程图的神器!!!

心智图 (Mind Map),又称 脑图 、 心智地图 、 脑力激荡图 、 思维导图 、 灵感触发图 、 概念地图 、 树状图 、 树枝图 或 思维地图 ,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心智图是由英国的托尼·博赞(托尼·布詹)于1970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工具。心智图通过在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故称为“心智图”。由于这种表现方式比单纯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时的空间性想像,所以越来越为大家用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ps:我一般都是用的百度脑图,在线的比较方便

拓扑学(TOPOLOGY)是一种研究与大小、距离无关的几何图形特性的方法。 网络拓扑是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

拓扑学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分支。起初它是几何学的一支,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所谓连续变形,形象地说就是允许伸缩和扭曲等变形,但不许割断和粘合) 拓扑图用于计算机网络示意,也就是不考虑计算机实际的位置,只表示网络中每台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

节点,节点就是网络单元。网络单元是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控制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

链路,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链路分“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信连线,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网络通路。链路容量是指每个链路在单位时间内可接纳的最大信息量。

通路,通路是从发出信息的节点到接收信息的节点之间的一串节点和链路。

星型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建网容易、控制相对简单。其缺点是属集中控制,主节点负载过重,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总线结构的优点是信道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缺点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网络节点相互通信,网络延伸距离有限,网络容纳节点数有限。在总线上只要有一个点出现连接问题,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目前在局域网中多采用此种结构。

环型结构的优点是一次通信信息在网中传输的最大传输延迟是固定的;每个网上节点只与其他两个节点有物理链路直接互连,因此,传输控制机制较为简单,实时性强。缺点是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可能会终止全网运行,因此可靠性较差。

树型结构实际上是星型结构的一种变形,它将原来用单独链路直接连接的节点通过多级处理主机进行分级连接。

这种结构与星型结构相比降低了通信线路的成本,但增加了网络复杂性。网络中除最低层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UML是一种开放的方法,用于说明、可视化、构建和编写一个正在开发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密集系统的制品的开放方法。UML展现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实践,这些最佳实践在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建模方面,特别是在软件架构层次已经被验证有效。

功能模型, 从用户的角度展示系统的功能,包括用例图。

对象模型, 采用对象,属性,操作,关联等概念展示系统的结构和基础,包括类别图。

动态模型, 展现系统的内部行为。包括序列图,活动图,状态图。

实体关系图,简记E-R图是指以实体、关系、属性三个基本概念概括数据的基本结构,从而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式。

害怕的音响
如意的电话
2025-09-14 22:32:36
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遵循面向过程的问题求解方法,其中心思想是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逻辑来描述和表达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的解决过程。结构化的程序设计的核心就是算法加数据结构。 面向过程方法大多基于瀑布模型,需要对整体结构做以通盘的掌握。当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整个软件功能就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个软件结构的不稳定。同时,过程分析和数据分析始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边界,这个问题始终在结构化方法中终没解决。 对象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核心,它由描述状态的属性(变量)和用来实现对象行为的方法(函数)组成,完成了从数据模型到处理模型的结合与统一。面向对象方法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的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的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设计者用一个主函数概括出整个应用程序需要做的事情主线,并由对一系列子函数的调用组成。以函数为中心。 结构化方法是将系统看成是过程的集合,过程与数据实体之间交互,过程接受输入并产生输出; 面向对象方法则不再把程序看成工作在数据上的一系列过程或函数的集合,而是把程序看作是相互协作而又彼此独立的对象的集合。 从概念方面看,结构化软件是功能的集合;面向对象软件是事物对象的集合。 从构成方面看,结构化软件是过程和数据的集合,以过程为中心;面向对象软件是数据和相应操作的封装,以对象为中心。 从运行控制方面看,结构化软件采用顺序处理方式,由过程驱动控制;面向对象软件采用交互式,并行处理方式,由消息驱动控制。 结构化程序设计特点: 优点: 与非结构化程序相比,结构化程序在调试、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缺点:代码重用性不高:以过程为中心设计新系统,除了一些标准函数,大部分代码都必须重新编写。由于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按照功能划分设计的系统模块容易发生变化,使得开发出来的模块的可维护性欠佳。面向过程模式将数据与过程分离,若对某一数据结构做了修改,所有处理数据的过程都必须重新修订,这样就增加了很多的编程工作量。 面向对象的优点:而面向对象围绕现实世界的概念来组织模块,采用对象描述问题空间的实体,用程序代码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使程序设计过程更自然、更直观。面向过程是以功能为中心来描述系统,而面向对象是以数据为中心来描述系统。相对于功能而言,数据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面向对象模拟了对象之间的通信。就象人们之间互通信息一样,对象之间也可以通过消息进行通信。这样,我们不必知道一个对象是怎样实现其行为的,只需通过对象提供的接口进行通信并使用对象所具有的行为功能。而面向过程则通过函数参数和全局变量达到各过程模块联系的目的。 面向对象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能够完成独立功能的对象(类),然后把这些对象组合起来去完成这个复杂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模式就象在流水线上工作,我们最终只需将多个零部件(已设计好的对象)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使得软件开发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