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试验内设计是什么意思?
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被试内设计的优点:①被试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实验设计方便、有效。②被试内设计比组间设计更敏感。③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被试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适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 ④被试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被试内设计的缺点:①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实验顺序造成了麻烦。②被试内设计的方法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③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④当不同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产生的效果不可逆时,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
克服被试内设计缺点的方法:①完全的被试内设计: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出来进行实验,以抵消练习或疲劳作用的影响。通常采用两种完全的被试内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ABBA平衡法。在随机区组分配中,实验条件以随机的方式排序,而为了平衡练习效应,每一种排列都必须呈现很多次。在ABBA抵消平衡法中,实验条件先以一种随机顺序呈现,然后再呈现相反的顺序。当练习效应呈非线性时,或者当被试成绩会被期望效应影响时,随机区组分配比ABBA抵消平衡法更好,而且当有期望效应的存在时,ABBA也是无效的。②不完全的被试内设计:此方法是可以保证每个自变量都同等地出现在所有可能的顺序或选择的顺序的每一个位置上。采用的方法一种是拉丁方设计,另一种是随机开始的循环排列。
优点:
1、被试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实验设计方便、有效。
2、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敏感。
3、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被试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适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
4、被试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反应时、知觉长度等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任务,需要考虑被试内设计。
缺点:
1、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实验顺序造成了麻烦,从而造成练习效应或者疲劳效应。
2、被试内设计的方法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
3、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
4、当不同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产生的效果不可逆时,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例如学习某一技能是不可逆的。
完全的
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出来进行实验,以抵消练习或疲劳作用的影响,又称“重复测量设计”。通常采用两种完全的被试内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ABBA平衡法。在随机区组分配中,实验条件以随机的方式排序,而为了平衡练习效应,每一种排列都必须呈现很多次。
例如按性别分为两个区组,区组间有不同的因素(性别),每个区组的人再随机分配到实验条件中,由此可以分离出组间变异,从而减少了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使得实验控制的效果不会被区组差异掩盖。随机区组设计的关键在于组内同质,组间有差别
被试间是每个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结合,被试内是每个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的结合。被试内的优势是所需被试少,减少随机误差,但缺点是无法进行有遗留效果的实验处理;被试间会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所需被试多,但可以进行有遗留效果的处理。
遗留效果就是前一种实验处理结合会对后一种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你先让被试接受一种学习方式,再让他接受另一种,那么前者肯定会对后者产生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
被试间设计就是我炒了两个菜,甲尝一个菜,乙尝另一个菜。
被试内设计就是我炒了两个菜,甲乙俩菜都尝了呗。
认知编码方式是指个体在记忆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和储存方式。它与个体的个性、生长史、学习经历和学习环境有关。
要研究小学生的认知编码方式和年级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一种方法是通过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和混合设计来进行实验研究。
被试内设计:选择相同年级的60名小学生,分别测试他们的认知编码方式和数学学习成绩,然后对每个个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认知编码方式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被试间设计:选择两个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群体,分别测试他们的认知编码方式和数学学习成绩,对比不同年级群体间的差异。
混合设计:同时考虑认知编码方式和年级的影响,将这两个因素结合到同一个研究中,通过分析数据来探究认知编码方式和年级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作用。
最后,要通过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如果您是想继续了解有关小学生认知编码方式对数学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您可以考虑如下步骤:
了解认知编码方式:认知编码方式是指人们记忆信息时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语言编码、图像编码和感觉编码等。
确定研究目的:您可以确定研究的目的,比如:探究不同认知编码方式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差异。
设计研究方法:您可以选择2x3的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或混合设计,并对6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
收集数据:您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如测验、问卷等)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您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与建议:最后,您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对比设计。这是心理实验最基本的设计之一。它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在单组仅有后测的实验中,如果有两种处理A和B,采用平衡对抗设计就是按ABBA。
经常会测量不同实验条件或刺激下的某一反应,这样在实测时就有一个先后顺序,前测可能会对后测产生影响,如ABBA中,先做A条件的实验,再做B实验,A测量可能会对B产生影响,为了抵消这种影响,就再进行一次测验,这次先做B条件的实验,再做A实验。
而拉丁方设计是平衡多种实验条件的顺序效应的一种方法,其实ABBA法也是拉丁方的一种特例。
扩展资料:
具体的说拉丁方是一种为减少实验顺序对实验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平衡实验顺序的技术。采用的是一种拉丁方格做辅助,拉丁方格就是由需要排序的几个变量构成的正方形矩阵 。其具体的应用过程是这样的:
当处理数是偶数时,其顺序是这样确定的,横排:1,2,n,3,n-1,4,n-2……(n代表要排序的量的个数),随后的次序是在第一个次序的数目上加“1”,直到形成拉丁方。
拉丁方以表格的形式被概念化,其中行和列代表两个外部变量中的区组,然后将自变量的级别分配到表中各单元中。简单的说就是某一变量在其所处的任意行或任意列中,只出现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丁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