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手机默认打开USB调试功能
1.
进入boot.img-ramdisk目录下
2.
找到default.prop文件,找到“persist.servICe.adb.enable=0”,把其数值改成1
3.
若无效,则在后面加入新的一行:“persist.sys.usb.config=adb”
"进入boot.img-ramdisk目录"必读:
在Android系统中,要修改Ramdisk,一般都是通过调试ROM中的boot.img镜像文件来实现的。在boot.img中存放着一系列的配置脚本文件,要修改这些脚本,必通过专门的工具解压修改,而我们一般使用的工具就是“厨房(Android-Kitchen)”。
安装“厨房”的方法比较简单,我们首先需要用“厨房”解压boot.img文件,可以看到配置文件会自动保存在“BOOT-EXTRACTED/boot.img-ramdisk”这个目录下,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修改代码,实现很多有用的功能了。
其实自己机子上用根本用不着制作刷机包,
root后修改/system,
/data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如果要做刷机包,
建议别碰recovery.img,
boot.img,
做system.img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C8812有4GB的ROM,我必须说这种说法很容易误导大家。这里的4GB指的是手机的闪存芯片大小是4GB,通俗的说,就是手机上有一块像SD卡一样的存储芯片(俗称字库),C8812这块芯片容量是4GB(实际小于4GB,大约在3800MB,这个是厂商原因),这块闪存芯片就像电脑的硬盘一般,被分为了很多个分区。打个比方,system分区就像电脑C盘的windows文件夹,里面全部是系统文件。而data分区就好比Program Files文件夹,安装的软件还有产生的数据全部在这里。内置卡也是从手机闪存芯片上来的一个分区,至于你插入的SD卡就相当于移动硬盘一样了。
这些分区名称通常为mmcblk0p1,mmcblk0p2等等而mmcblk0就指的是手机整块的闪存芯片。而SD卡名字则为mmcblk1p1,如果SD还有其他分区,例如swap分区,就会被命名为mmcblk1p2,而mmcblk1指的就是整块SD卡。p是分区(Partition)的意思,数字代表了第几分区。
2/9
2.安卓启动原理
当你按动电源键开机的时候,CPU通电会读取闪存芯片上固定的某个位置,这就是引导分区(bootloader),bootloader会根据用户的按键动作来决定读取recovery,boot,还是进入HBOOT,FASTBOOT等等模式。需要重点说的是boot会读取system和data分区,所以改变data分区的位置到内置卡当然是修改boot了,也就是刷机包中的boot.img。还有一点,boot.img并不是内核,这个玩意儿是内核(kernel),启动脚本(.rc)和启动程序(init)的打包。启动脚本通常会有很多个,都是后缀为.rc的文件,这些脚本由启动程序(init)释义运行。读取哪个分区作为system和data就是由启动脚本(.rc)决定,这就是我们要修改的地方。
3/9
修改方法:
1.首先你应当有厨房等工具,才能够解包boot.img得到启动脚本(.rc)文件,就不多做解释。可以参照此贴:JAVA环境搭建,厨房安装图文教程!
2.进入厨房,导入你的要修改的ROM后,选择“0“进入高级菜单,再选则”20“,就进入了解包boot.img的界面,选择”w“,然后按流程即可完成解包,进入厨房的目录,找到一个叫”BOOT-EXTRACTED“的文件夹,这个就是boot.img解包后的文件。打开我们可以看到”boot.img-ramdisk“文件夹和”zImage“文件,zImage 就是内核(kernel)我们不管它,不是我们要修改的地方。继续打开”boot.img-ramdisk“文件夹,好了看到了吧众多的.rc文件。不要眼晕,这些文件用记事本就能打开的,但是为了方便操作,我们不用记事本修改,我们需要用到EmEditor这个软件,或者你喜欢用notepad++也无妨,这里只介绍用EmEditor修改。
通过上面的原理我们知道修改启动脚本,把data分区指向内置卡就行了。C8812的原来的data分区是mmcblk0p13,即13分区。而内置卡是mmcblk0p19,即19分区。那么接下来就非常简单了,将启动脚本(.rc)里面的”mmcblk0p13“字样的改成”mmcblk0p19“,data分区就从13分区改为指向19分区了。
具体涉及到修改的时候,因为我们解包boot.img会得到很多.rc文件,例如init.huawei.rc,init.rc等等。通常需要修改的文件就是init.huawei.rc或者init.rc。
4/9
我们来看一段截取自深度OS的init.huawei.rc的代码:wait /dev/block/mmcblk0p13 #等待载入13分区exec /system/bin/e2fsck -p /dev/block/mmcblk0p13 #检查13分区mount ext4 /dev/block/mmcblk0p13 /data nosuid nodev barrier=1 noauto_da_alloc,nodelalloc#挂载13分区为/data
5/9
所以你只需要把这里的mmcblk0p13改为mmcblk0p19就ok基本啦。但是不同的boot.img里面的这段挂载代码不一定在init.huawei.rc里面,例如官方的boot.img就在init.rc里面,如果这两个文件都没有,那么你可以到其他.rc文件里寻找,这时就可以用到EmEditor的“搜索“或者”替换“可以直接将”mmcblk0p13“改成”mmcblk0p19“。我建议尽量不要一行一行的看代码手动修改,直接搜索替换更加准确可靠。
6/9
修改完毕并保存,返回到厨房的打包解包boot界面,选择”b“即可重新打包,打包后的boot.img在厨房目录下的”WORKING_XXXXX“文件夹下。对于做ROM的同学,若要提供内置卡做data支持,单独做一个boot.img补丁包,在刷入普通版后,再刷入这个boot.img补丁包即可支持内置卡分区作为data。这里有一个一样本,将你修改后的支持内置卡分区作为data的boot.img拖进这个C8812-Flash_Boot-Sample-By_Eastwife.zip即可完成补丁包制作。
7/9
3.将内置卡分区文件系统格式化为ext2或者ext3格式ext2/3是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data区必须为此文件系统才能够被识别。我在前两版深度OS支持内置卡做data都用到了分区助手这个软件来达到格式化内置卡为ext文件系统,但是大家普遍反映很麻烦。所以直接制作了两个recovery卡刷文件,一个可以将内置卡直接格式化为ext2文件系统(当然也可以达到刷机的清除数据作用),另外一个是还原内置卡为fat32格式。
8/9
后续升级和问题:1.需要还原普通版本非常容易,先刷”还原内置卡为fat32卡刷包“,然后直接卡刷普通版本刷机包即可。2.根据反映,有出现还原了内置卡为fat32格式,刷任何卡刷包依然无法识别内置卡的情况,原因尚不明确,用官方dload升级应该可以解决。3.原来的data分区空余空间如何处理?a.作为swap分区b.格式化作为新的内置卡(尚未测试)这里简单介绍下方法,因为我没有测试,所以此方法不一定可行。我们还是以截取的一段深度OS的init.huawei.rc的代码为例:wait /dev/block/mmcblk0p19 #等待19分区载入mount vfat /dev/block/mmcblk0
p19 /storage/sdcard0 uid=1000,gid=1015,umask=0002,utf8 #将19分区挂载到/storage/sdcard0,即作为内置卡。
9/9
我想能不能将mmcblk0p13分区格式化为fat32,并把这里的内置卡指向mmcblk0p13分区呢?靠大家试验了。
第二,修改别人做的ZIP刷机包,这需要替换文件,反编译,回编译。。。这个两万字说不完。所以您去贴吧,论坛学吧。
1、从网上下载Virtuous_S4A-2内核。(注:此内核只是作为例子,并不适用于所有机型。你要替换的内核要对应自己的机型以及版本!)
2、然后解压Virtuous_S4A-2,得到4个文件夹,分别是data,kernel,meta-inf,
system。
3、在进入厨房选择0进入高级操作菜单,选择20,boot.img工具
4、选择S查看一下内核信息,用笔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完成后核对数据。特别是基址。
5、复制完文件后,我们回到厨房工具,选择b,新建boot.img
6、建完后,查看新的boot.img信息。看基址是否一样。
7、替换内核后,我们也要选择23把update-script格式转换为updater-script格式。然后
和上面一样,打包!签名!
解压boot.img文件方法:
在Windows环境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厨房工具来解压、合并boot.img。
Linux环境下,有专门的脚本来解压boot.img,这里不再细说。
用厨房解压boot.img的方法:
下载厨房工具,放在D盘根目录下。
进入D:\Cygwin目录,双击打开Cygwin.bat
依次输入并回车: 0 – 高级定制选项 —— 20 解包或者打包一个 boot 镜像。进入Boot 镜像工具页面
把D:\Cygwin\home目录下的user目录重命名为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er,我的是My)
在D:\Cygwin\home\(你的用户名)目录下新建一个WORKING_052112_083904文件夹,把boot.img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下。再新建一个system目录
回到厨房工具,输入w并回车,就开始解压boot.img了。解压后的文件在BOOT-EXTRACTED文件夹里。
修改后,在厨房上输入b就可以重新打包boot.img了
②修改boot.img
rom中是不可能直接看到init.rc这个文件的,因为它在boot.img中,如何解包打包boot.img呢?
答案是,用厨房吧......
打开厨房后,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有为rom添加init.d支持的功能,当然你可以直接选择,然后一切自动完成,随后打包rom就OK了
如果想给自己进阶一下,研究到底如何手动添加这个功能,就接着看吧
第一步,解包boot.img,选择0进入高级操作菜单后,
接下来选择20,再选择w,
提示解包结束后,进入BOOT_Extract/boot.img-ramdisk下,找到init.rc,接下来就是修改它了
修改方法
1、在init.rc的class_start区域中加入(搜索class_start default,在下面之前加入;如果没有这段,搜索class_start,在前面加入,注意是另起一行)
start sysinit
复制代码
2、在最下面(service区域中)加入(直接添加到末尾就行了)
service sysinit /system/bin/logwrapper /system/xbin/busybox run-parts /system/etc/init.d
disabled
oneshot
复制代码
保存后(这个过程中厨房不要关闭了,虽然关闭也没有事,但是一直开着方便操作),用厨房选择b,回车,等待,搞定,从工作文件夹提出boot.img,线刷或者卡刷boot.img就行了
解包boot.img也可以不用厨房,不过很麻烦,这里就不说了。
同样的需要BUSYBOX的支持!就是你看ROM的SYSTEM/BIN 或者SBIN里面有没有 run-parts 这个文件
有的话就支持!没有的话自己找一个支持INIT.D的替换进去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C8812有4GB的ROM,我必须说这种说法很容易误导大家。这里的4GB指的是手机的闪存芯片大小是4GB,通俗的说,就是手机上有一块像SD卡一样的存储芯片(俗称字库),C8812这块芯片容量是4GB(实际小于4GB,大约在3800MB,这个是厂商原因),这块闪存芯片就像电脑的硬盘一般,被分为了很多个分区。打个比方,system分区就像电脑C盘的windows文件夹,里面全部是系统文件。而data分区就好比Program Files文件夹,安装的软件还有产生的数据全部在这里。内置卡也是从手机闪存芯片上来的一个分区,至于你插入的SD卡就相当于移动硬盘一样了。
这些分区名称通常为mmcblk0p1,mmcblk0p2等等而mmcblk0就指的是手机整块的闪存芯片。而SD卡名字则为mmcblk1p1,如果SD还有其他分区,例如swap分区,就会被命名为mmcblk1p2,而mmcblk1指的就是整块SD卡。p是分区(Partition)的意思,数字代表了第几分区。
2/9
2.安卓启动原理
当你按动电源键开机的时候,CPU通电会读取闪存芯片上固定的某个位置,这就是引导分区(bootloader),bootloader会根据用户的按键动作来决定读取recovery,boot,还是进入HBOOT,FASTBOOT等等模式。需要重点说的是boot会读取system和data分区,所以改变data分区的位置到内置卡当然是修改boot了,也就是刷机包中的boot.img。还有一点,boot.img并不是内核,这个玩意儿是内核(kernel),启动脚本(.rc)和启动程序(init)的打包。启动脚本通常会有很多个,都是后缀为.rc的文件,这些脚本由启动程序(init)释义运行。读取哪个分区作为system和data就是由启动脚本(.rc)决定,这就是我们要修改的地方。
3/9
修改方法:
1.首先你应当有厨房等工具,才能够解包boot.img得到启动脚本(.rc)文件,就不多做解释。可以参照此贴:JAVA环境搭建,厨房安装图文教程!
2.进入厨房,导入你的要修改的ROM后,选择“0“进入高级菜单,再选则”20“,就进入了解包boot.img的界面,选择”w“,然后按流程即可完成解包,进入厨房的目录,找到一个叫”BOOT-EXTRACTED“的文件夹,这个就是boot.img解包后的文件。打开我们可以看到”boot.img-ramdisk“文件夹和”zImage“文件,zImage 就是内核(kernel)我们不管它,不是我们要修改的地方。继续打开”boot.img-ramdisk“文件夹,好了看到了吧众多的.rc文件。不要眼晕,这些文件用记事本就能打开的,但是为了方便操作,我们不用记事本修改,我们需要用到EmEditor这个软件,或者你喜欢用notepad++也无妨,这里只介绍用EmEditor修改。
通过上面的原理我们知道修改启动脚本,把data分区指向内置卡就行了。C8812的原来的data分区是mmcblk0p13,即13分区。而内置卡是mmcblk0p19,即19分区。那么接下来就非常简单了,将启动脚本(.rc)里面的”mmcblk0p13“字样的改成”mmcblk0p19“,data分区就从13分区改为指向19分区了。
具体涉及到修改的时候,因为我们解包boot.img会得到很多.rc文件,例如init.huawei.rc,init.rc等等。通常需要修改的文件就是init.huawei.rc或者init.rc。
4/9
我们来看一段截取自深度OS的init.huawei.rc的代码:wait /dev/block/mmcblk0p13 #等待载入13分区exec /system/bin/e2fsck -p /dev/block/mmcblk0p13 #检查13分区mount ext4 /dev/block/mmcblk0p13 /data nosuid nodev barrier=1 noauto_da_alloc,nodelalloc#挂载13分区为/data
5/9
所以你只需要把这里的mmcblk0p13改为mmcblk0p19就ok基本啦。但是不同的boot.img里面的这段挂载代码不一定在init.huawei.rc里面,例如官方的boot.img就在init.rc里面,如果这两个文件都没有,那么你可以到其他.rc文件里寻找,这时就可以用到EmEditor的“搜索“或者”替换“可以直接将”mmcblk0p13“改成”mmcblk0p19“。我建议尽量不要一行一行的看代码手动修改,直接搜索替换更加准确可靠。
6/9
修改完毕并保存,返回到厨房的打包解包boot界面,选择”b“即可重新打包,打包后的boot.img在厨房目录下的”WORKING_XXXXX“文件夹下。对于做ROM的同学,若要提供内置卡做data支持,单独做一个boot.img补丁包,在刷入普通版后,再刷入这个boot.img补丁包即可支持内置卡分区作为data。这里有一个一样本,将你修改后的支持内置卡分区作为data的boot.img拖进这个C8812-Flash_Boot-Sample-By_Eastwife.zip即可完成补丁包制作。
7/9
3.将内置卡分区文件系统格式化为ext2或者ext3格式ext2/3是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data区必须为此文件系统才能够被识别。我在前两版深度OS支持内置卡做data都用到了分区助手这个软件来达到格式化内置卡为ext文件系统,但是大家普遍反映很麻烦。所以直接制作了两个recovery卡刷文件,一个可以将内置卡直接格式化为ext2文件系统(当然也可以达到刷机的清除数据作用),另外一个是还原内置卡为fat32格式。
8/9
后续升级和问题:1.需要还原普通版本非常容易,先刷”还原内置卡为fat32卡刷包“,然后直接卡刷普通版本刷机包即可。2.根据反映,有出现还原了内置卡为fat32格式,刷任何卡刷包依然无法识别内置卡的情况,原因尚不明确,用官方dload升级应该可以解决。3.原来的data分区空余空间如何处理?a.作为swap分区b.格式化作为新的内置卡(尚未测试)这里简单介绍下方法,因为我没有测试,所以此方法不一定可行。我们还是以截取的一段深度OS的init.huawei.rc的代码为例:wait /dev/block/mmcblk0p19 #等待19分区载入mount vfat /dev/block/mmcblk0
p19 /storage/sdcard0 uid=1000,gid=1015,umask=0002,utf8 #将19分区挂载到/storage/sdcard0,即作为内置卡。
9/9
我想能不能将mmcblk0p13分区格式化为fat32,并把这里的内置卡指向mmcblk0p13分区呢?靠大家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