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格力空调开了一会黄灯却闪,而且不是很凉
1、压缩机内高压输出缓冲管断裂,或固定此管的螺钉松动,造成高压管不排气,低压管不吸气,所以压缩机虽运转,但不制冷。
解决方法:切开机壳,更换缓冲管,或将螺钉固紧。
2、制冷系统泄漏,制冷剂跑光,压缩机虽运转,但不制冷。
解决方法:先查出系统泄漏部位,进行焊补、试压、抽空后,加制冷剂至一定量。
3、毛细管或干燥器堵塞阻塞,制冷剂不能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热。
解决方法:将毛细管或干燥器要拆下来清除。
扩展资料:
空调常见故障检修:
故障现象:空调制热不吹风
空调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都是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会出效果,所以几分钟内可能会不出风,制热时需要三至五分钟之后外机才能出风,这段时间是预热的过程,也是防冷风的过程。
如果等了很久之后空调不出风,可能是长时间未清洗过滤网和冷凝器,可以试试清洗一下之后看是否出风。
如果始终不出风,可能是风轮的问题,拆下窗机面盖,在送风口下面找到风扇的轮,用手转动试试看是否可以轻松转动,如果不行说明里面有东西卡死或者是电机轴承缺油,如果可以转动,则可能是电容坏了,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你这有可能是空调在化霜。空调在制热的时候每隔4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看室外温度,室外温度越低,间隔时间越短)就会自动化霜一次。化霜的时候室外机运转,室内机不运转(化霜要切换到制冷状态,室内机不运转防止冷风吹出),指示灯闪烁指示化霜。但是指示灯闪烁有时候也表示空调有故障,闪烁的次数不同代表不同的故障。你可以看下你的空调运转一段时间内机停机后室外机还运转不,如果运转就表示在化霜,是正常的,如果不运转就说明有可能有故障了,需要叫厂家售后来处理。
3、毛细管堵塞,制冷剂不能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冰箱内温度不下降。
排除方法:
用户需要切割外壳、更换缓冲管或拧紧螺钉,找出系统的泄漏部位,进行焊接修理、试压、抽空,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制冷剂,通常是根据蒸发器满霜或冰箱达到额定温度,毛细管或干燥器堵塞,出口被加热。因此,有必要将其移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户应注意调节室温。当中央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时,室内温度最好设定在较高的温度,而当中央空调处于采暖状态时,室内温度最好比设定温度低2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节省10%以上的功耗。
2、容量和可靠的专线连接是非常重要的,用户应予以考虑。3、为了有效延长家用中央空调的使用寿命,用户应定期清洗过滤网,最好每半月清洗一次。
4、采用厚实透明的窗帘布,可减少室内外热交换,有效节能。当然,减少门窗开关的数量也有利于节能。
5、用户不得堵塞中央空调出风口,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还会降低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6、当中央空调处于制冷工作状态时,用户可以向上调节出风口,当中央空调处于采暖工作状态时,向下调节出风口叶片,效果显著。
7、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应控制启动和工作状态的设置。启动时,可设置高风挡,以最快速度达到控制目的。当空调运行一定时间,温度适宜时,可将其设置为中低档风挡,从而有效降低能耗和噪音分贝。
这是制热化霜。
1.冬季空调制热时四通阀上电,室内盘管变为冷凝器,室外盘管变为蒸发器。
2.冬季室外温度一般会低于冰点,在室外盘管蒸发吸热过程中盘管很容易结霜,甚至结冰。
3.除霜的频度和室外的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室外温度越低除霜操作越频繁。
拓展链接:
温度如果和设置的温度接近就会停,室外风机是自动控制的,有时可能在化霜,有时自动检测室内
温度,室内外温差小的时候,也会停,机器检测温度正常后就会自己运转,如果温度设置正常,外
风机一直不转,那就有故障了,具体检查风扇继电器和外风机电容及风扇电机。如果是化霜停机,
那么不要担心,5-10分钟后它自己会运转的。
格力5P天花机开机后外机黄灯一直闪烁,内机正常无故障代码,不制冷,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
请问怎么解决,已经过保了,别说找售后什么的。
解决方案2:
压缩机不启动
解决方案3:
格力天井机故障代码
黄灯亮红灯灭3秒闪烁1次——高压保护
2次——防冻结保护
3次——低压保护
4次——排气温度过高保护
6次——通信故障
红灯亮黄灯灭3秒闪烁1次——化霜
压缩机过载保护会跳脱代表系统高压压力过高或过热电流过大。
高压过高过热的原因及排除:
1,制冷剂过多。适当减少制冷剂量。
2,散热不良。检查冷凝管是否有尘垢,清洗冷凝器。
3,管路系统堵塞。参照压力表判断、排除,重新系统处理。
4,蒸发器或滤网积尘结垢。气流变小,系统压力及温度失恒,清洗蒸发器或滤网。
5,缺氟也有可能。缺氟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会过热,使过热负载保护开关跳脱。
电路方面的问题则是:
1,控制电路板故障。
2,温度传感器过载,信息错误。
3、电源接线松脱、接触不良。
4、启动电容器或压缩机启动线圈烧毁。
资讯不足,只能这样分析,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
建议找专业维修人员检查看看。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