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装饰 > 正文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有哪些值得观赏的亮点

重要的战斗机
小巧的寒风
2023-03-07 00:52:37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有哪些值得观赏的亮点?

最佳答案
迷路的御姐
丰富的舞蹈
2025-09-17 23:23:12

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这些都是中国的珍贵文物,是中国辉煌历史的见证。大家都知道景德镇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被誉为瓷都、瓷乡。景德镇的青花瓷是世界公认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它有着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两个重要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底蕴。景德镇瓷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修复的青花瓷有哪些观赏的亮点吧:

1、造型精美

“造型精美”是景德镇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景德镇陶瓷的另一突出特点。在中国,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符合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美学原则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并能够被人们接受和喜爱。但在古代,我国的景德镇是最早出现了“瓷雕”这一艺术形式的地方,而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发展成了艺术造型,也成为了景德镇陶瓷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景德镇陶瓷艺术形式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元代始,景德镇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造型精美、釉色白润光亮、纹饰多样繁缛、纹饰精美、造型典雅而端庄大气、胎骨微动、细腻温润等特色。

2、釉色青翠

釉色青翠,是在青料上施釉的一种特殊装饰工艺。釉的种类有青花釉和黑釉两种,也有不施釉的。以黑釉为代表的,有黑釉小盘,在黑釉盘上画青花海水纹。瓷器上画“碧云天”或“彩云间”图案,都是景德镇青花瓷装饰工艺的一种创新。釉色青翠,主要以景德镇窑青花瓷中常见的青花瓷为代表,一般以天蓝青翠欲滴为主要特征;釉下青花带翠为主要特征;此外还有以青白玉红翠玉为主的釉下彩。

3、纹饰精美

青花瓷的纹饰既有写意,也有写实。如用夸张技巧描绘事物的各种造型、图案,如葵花、牡丹、双凤朝阳等图案;又有写实的花卉、瓜果等纹饰。也有极少数的纹饰是写实的,如龙凤等纹饰。青花的装饰在历史上是十分成功的,对后世的瓷器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4、工艺精湛

景德镇的青花瓷工艺高超,具有许多艺术特点。比如,其青花纹饰装饰技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继承和发展传统青花纹饰之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开片”和“跳刀纹”的工艺手法和图案装饰手法,较好地体现了出器之本和审美之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青花瓷器表面装饰技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审美特征,如“天青釉”工艺,是当时景德镇青花瓷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品之一。

5、造型美观

人们通常认为景德镇的瓷器很有特色,是最具有艺术风格,最具有传统魅力的陶瓷品种之一。景德镇青花瓷的釉面肥厚光洁,胎足细密,呈色鲜艳,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装饰简单而富有韵律气氛。青花色泽明亮润泽,釉面光亮。青花瓷胎质坚密致密,胎体多为中空式且有少量的圆筒形底,底足有细密小孔;釉面多为均匀洁白,釉色青白,釉面滋润;胎体质地坚硬细腻,胎体内外壁釉厚处有微细砂粒状颗粒分布;釉面与釉底之间有轻微的釉内气泡存在,俗称“点麻点”。此外青花瓷器上还有一种釉下青花、釉里红以及釉上五彩等品种,这类品种在装饰手法上有粉彩、紫釉、胭脂红、天青釉以及蓝釉等品种,这些品种纹饰精美细腻,釉面釉彩开片层次分明;釉外青花彩绘图案细腻美观;釉内五彩花纹丰富;釉下彩釉相互交错;釉上五彩图案色彩绚丽鲜明;釉里红是一种低温釉下五彩瓷,釉色娇艳,色彩鲜艳丰满;釉里青色是一种低温釉下五彩瓷,釉色青白光亮,色泽淡雅清新。

最新回答
羞涩的苗条
威武的纸鹤
2025-09-17 23:23:12

我国以瓷器著名,瓷器中又以青花最能体现国韵:蓝与白的艺术,清丽又高雅。

在中式装修中,利用一些青花瓷元素,风格顿时会变得独具特色,一方面它是古典的,能体现出传统中式的美感,另一方面它又极符合现代审美,妍丽的蓝色花卉配合现代装饰材料,清冷又出挑。

看客厅,一眼过去便是清冷的配色。客厅背景是白墙,阳台打通,用抛光砖做突出,增加客厅光感,地面也搭配同款地砖,氛围更加清冷。

屋内软装部分较多地用到青花瓷元素,例如墙面的青花瓷碟相框摆设,家具的青花保证,线条感强的吊灯上带着明显的青花图案,两个小的青花鼓凳也成为重要的点睛之笔。

家具之下搭配了相应的地毯与之呼应,整个空间的蓝色基调很强,相应的小家具也很别致,如沙发两侧的角几和立地灯,角几线条感和花纹丰富,立地灯是宫灯样式,古典雅致。

家具都是新中式款式,黑色的木质家具抛光后光泽感很高,看上去十分细腻,扶手和椅脚处用金属包裹,增加现代感。茶几面是画案设计,两端上翘,简约但有很强的形式感。

单人沙发椅宽大低矮,配上厚实的坐垫和靠垫,既舒适又实用,抱枕的装饰力很强。落地窗搭配的窗帘色系相近,无花纹,把视觉的重点让给家具。客厅背景墙左侧是房门,并没有违和之处,房屋自带转角,也充分利用了起来,做了内嵌的壁龛,实木制的,既实用又好看。

电视背景墙用的是泼墨样式的大理石板,用它来表现中式风格再合适不过,周围用木板做框,再也不需要多余的装饰,搭配一个抽屉样式的电视机柜,电视墙就这么搞定了。 客厅旁边即是餐厅,中间宽敞的过道和房屋的转角相隔,不需要做隔断,空间感得到保留。从客厅到餐厅,地面和墙面都是用统一的瓷砖,这让空间的整体性更好。

坚强的微笑
爱撒娇的小丸子
2025-09-17 23:23:12

青花瓷的花纹画法步骤:

1、先画出一个椭圆形,作为青花瓷的瓶口。

2、接着再勾勒出它的瓶身,两边要画的对称。

3、画出它的瓶底,再用波浪线把瓶颈装饰一下。

4、在瓶底的上方画出拱门型的花纹。

5、在瓶体中间再画出波浪线花纹,画出两朵花以及S形的花纹。

6、涂上颜色,这样青花瓷就画好了。

青花瓷的特点: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坚强的草丛
温婉的导师
2025-09-17 23:23:12

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1、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作者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

2、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4、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5、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从唐朝开始兴起,扬州及洛阳等地的考古证据表明,至少于唐代已经出现白地蓝花器物。元代时期的青花瓷逐渐成熟,到了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青花瓷发展到了顶峰。

青花瓷是源于唐朝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品种清新明快,同时又显得质朴大方,因而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唐代青花瓷胎体厚重,质地粗松,色泽未能达到纯白。但到了元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已相对老练,此时的瓷器外形美丽,构图繁密,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搞怪的日记本
寒冷的星月
2025-09-17 23:23:12

中国是瓷的故乡,

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有瓷器的意思。

瓷是什么?

按照严格的定义,瓷,

是用含有较高三氧化二铝的粘土制胎

经过1200度以上高温烧成,

并且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的器物。

瓷器质地致密、不吸水分、

叩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之声。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一提起瓷器,

大家就会想起什么呢?

周董代表大家回答

是的,提起瓷器,

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

是青花瓷。

一再刷新瓷器拍卖纪录的是它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2011年6.8544亿元拍卖

鬼谷子下山大罐2015年2.2807亿元拍卖

一回头,

我们甚至能从家里的餐桌上找到它

而且,不但中国人自己认,

外国人也认。

阿拉伯地区将元青花视为珍藏

风靡欧洲的“克拉克瓷”,也是青花

可是,为什么是青花?

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传统的青瓷当仁不让

论技术复杂效果华丽,

高温颜色釉、粉彩、珐琅彩各擅胜场

为什么偏偏是既不最古老,

也不最高难的青花瓷

成了中国瓷器代表的“国民瓷器”?

这中间大有道理

成熟的青花瓷,必须满足

具有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这三个要素。

明白地说的话

从技术上,

它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成熟硬质瓷。

从文化上,

普通百姓、宫廷贵族、

文人墨客、国外用户

都可以通过青花瓷满足自己审美需求。

这样的瓷器,又怎么能不成为“国民瓷器”?

青花瓷成熟前,

我国已经有悠久的瓷器制造史。

也产生了许多名窑名器。

比如唐代越窑的秘色瓷,

法门寺出土唐代秘色瓷

比如宋代几大名窑

北宋汝窑瓷器

南宋官窑瓷器

北宋钧窑瓷器

等等

可是,它们都是软质瓷。

所谓软质瓷,

是制作时烧成温度在1200-1250度生产出的瓷器,

这样的瓷器质地较为疏松易碎,强度低,

声音沉闷,瓷胎颜色也不纯净。

当然,这不是古人不想提高温度,

而是因为,原料不过关。

瓷器原料中支撑高温烧成性能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铝,

如果原料中含量不高,

那么就算将烧制温度提高,

也只会把瓷器烧坏而已。

同时,

三氧化二铝在高温烧成的瓷器中显色为白色

,所以,软质瓷因为原料中三氧化二铝含量低,

烧成后瓷胎的颜色也不够白。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青花瓷的要求不一般了。

首先它必须是烧成温度高于1280度的高温硬质瓷。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造出了高温硬质瓷。

依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在今天河北河南一代,

蕴藏着天生三氧化二铝含量高的制瓷原料。

于是在隋唐到宋代,

河北邢州的邢窑、定州的定窑,河南巩县的巩窑等生产出了质地细密,洁白胜玉的白瓷。

唐邢窑白瓷碗

宋定窑白瓷枕

这是真正的高温硬质瓷。

窑温甚至达到了1380度。

与之相匹配,可以胜任高温的瓷窑也发展出来。

随着金灭北宋,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北方邢窑、定窑一系的高温硬质白瓷随着战乱逐渐荒废了。

北方的窑工来到南方南宋的辖区

,将经验和技术也代到了南方。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

南方缺少天然高三氧化二铝含量的原料。

南方制瓷的原料瓷石含三氧化二铝不高。

同时石英的含量过高,

石英在烧结凝固的过程中因为膨胀系数太大,

石英含量过高就导致无法制作大型器件,

只能烧小型的杯盘碗盏。

于是高岭土走上了前台。

匠人们在南方发现了含三氧化二铝成分极高的

高岭土,

他们将高岭土与瓷石混合使用,

得到了三氧化二铝含量高,

石英含量低的原料。

这就是著名的青花瓷胎的

“二元配方”。

原料问题解决,

适合烧制高温硬质瓷的瓷窑也逐渐在南方推广,

到了元代,南方的高温硬质瓷终于面世了。

一直以来,

元青花都被认为是一个迷。

仿佛横空出世一般,

在出现后仅仅几十年,

就把青花瓷推上了第一个艺术顶峰,

下一个顶峰的出现,

就要等到清康熙年间了。

南方高温硬质瓷的出现只是个基础,

元青花的爆发,

还需要其他几个因缘的际会。

技术上是釉下彩技术的传承。

釉下彩是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器身上绘制各种纹饰,

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一次烧成。

烧成后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覆盖,

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

青花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在青花瓷成熟之前,

釉下彩技术在中国早已出现。

唐宋长沙窑和吉州窑的釉下彩装饰已经非常成熟

青花是特定使用含钴的色料

作为蓝色着色的釉下彩,

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雏形

出土的唐代原始原始青花瓷

所以彩绘技术一直是成熟的,

需要的,是能将之推上艺术高峰的人。

元代,文人不幸,

艺术却因此有了别样的发展。

宋代是中国画的高峰。

到了元代,文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压,

没有了上升通道的文人寄情于艺术。

“元四家”是山水画走向文人画的代表。

吴镇《洞庭渔隐图》局部

同样,

中国画的技术也在失意文人的手中带入了瓷器制作。

用毛笔在瓷胎上用国画技法描绘图案,

才是元青花一出现就攀上艺术高峰的原因。

从出土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的绘画。

我们可以窥见元青花绘制技术的高超。

我们看,

描绘萧何的面部与背部使用的线条明显不同,

背侧,画师画做阴暗面,线条粗壮厚实,

面部则为亮侧,线条纤细恬淡。

就是同属亮侧的面部,在不同位置,

线条也自不同。

额头、眼角、鼻梁这些高光部位线条又细又淡,

而鼻孔阴暗处线条粗而浓重。

勾勒时通过线条的弯曲、转折、粗细、干湿、深浅等变化把物体的明暗、高低、远近、主次关系表现出来,

这就是国画“十八描”的技法。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这些变化完全融合在一笔画出的线条中,

就是说这些线条的变化是在娴熟的运笔中自然完成的。

再来看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上的山石树木。

这里的山石画法很明显使用了山水画中画山石的“皴”法,

使用“侧锋用笔”,把笔管侧向一方,

笔锋斜散在笔画之间,

在山石的轮廓描绘中则不断变化使用“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

靠笔锋的正侧变化形成起伏,表现山石周缘的迭积。

这完全就是中国画。

只不过把绢和纸换成了瓷瓶,

把墨换成了青花颜料。

元青花纹饰的绘制基本延续了宋代院派绘画风格,

对用笔要求严格,绘画层次丰富,

纹样的色阶变化多样。

在艺术上直接攀上了顶峰。

伊斯坦布尔藏元青花瓷盖

有了高温硬质瓷,

有了顶峰的纹饰绘制工艺和画家,

青花瓷的出现只剩下一个最后推动了。

因为,在之前的中国,钴蓝色纹饰并不流行。

唐宋时期流行的釉下彩纹饰,大多是褐色、黑色。

蓝色纹饰在民间并没有多少人接受。

磁州窑釉下黑彩装饰

这个推动适时就来了。

随着旭烈兀西征的胜利,

蒙古人统治了中东大片阿拉伯文化的地区。

这个地区的居民,

就喜欢蓝色的花纹装饰,

他们尤其喜欢当地出产的颜料那种发色蓝中带一点紫的蓝色纹饰。

他们向中国的制瓷业发出了订单:

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青花瓷诞生了。

也因此,

元青花开始就用的是进口的蓝色颜料:

发色蓝中带一点紫的“苏麻离青”。

以满足主顾的爱好口味。

这也是元青花的精品大量保存在中东阿拉伯地区,

国内反而并不多见的原因。

实际上,直到明代前期,

青花还没有被普通人接受,

大部分只是为了出口而生产。

明朝来了,情况一下发生了改变

科举恢复,读书人又有了上升通道

元代短暂的绘画高手进入制瓷业的时代过去了。

在青花上绘制图案的,

又变成了普通工匠。

明代的青花纹饰,

就很快走向了固定纹饰的绘制。

明宣德青花折枝果纹大碗

明程华花卉纹六方盆

固定纹饰是匠人可以反复使用从而熟练掌握的,

相比之下,其艺术水平大大下降了,

但相比之下却带来了一个好处:

可以大规模批量复制生产,产量大大增加了。

而明代的青花遇到了新情况,

随着中东的战乱和明初的海禁,

来自中东的订单大大减少,

于是在明初短暂地还使用了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后,

国产青料取代了进口货。

中东的土豪没了,但欧洲人来了。

随着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东方航线,

欧洲人进入了东亚世界的海上贸易市场。

很有意思的是,欧洲人也喜欢蓝色花纹装饰的瓷器。

特别是青花瓷是他们从没见过的高温硬质瓷,

一下就打动了欧洲人。

于是欧洲贵族取代了中东土豪,

成为青花瓷新的海外大单提供者。

但欧洲贵族与中东土豪在口味上有点不同,

不大喜欢发紫的蓝色,

而是喜欢海水那样的蓝色。

于是从明代中期起,

随着外销瓷器的色调转变,

青花瓷的总体色调也开始向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纯正海蓝色。

那时候葡萄牙大帆船将整船的青花瓷遇到欧洲。

万历时,荷兰人俘获了一艘装载有十万件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大帆船,

并将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

引起了轰动。因为葡萄牙人打死不说产地在哪,

于是只好用船将青花瓷命名为“克拉克瓷”。

当然,这还是中国的大单外销青花瓷。

长时间的大单青花瓷生产,

使得青花瓷在外销之外,

有了进入中国百姓生活的机会。

虽然艺术性下降,

固定装饰花纹中各种吉祥图案也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审美。

一件便宜但坚固耐用,还绘有有吉祥图案青花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即满足了使用的需求,也满足了审美的需求。

因此,原本在国内并不流行的青花瓷逐渐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被广泛接受了。

到了清朝建立,

青花瓷却意外迎来了另一个艺术高峰。

明清易代,满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宋元易代时的氛围又重现了。

虽然清朝保留了科举通道,

但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不愿出仕的读书人不得不自寻出路。

康熙时,

以“清四家”为代表的山水画派受到追捧,

王公贵族喜爱中国画风格的青花纹饰,

并成为主流社会风尚。

于是在这一时期青花瓷装饰中

又出现了元青花那种追求中国画效果的风尚。

在技术上,

为了追求对中国画的模仿,

随着发色青翠艳丽的产自云南的钴蓝原料

“明珠料”的发现和使用,

青花瓷制作工匠通过使用几种产地不同产地的青花料绘制青花纹饰,

使纹样颜色产生更多的色阶变化。

按照通俗的标准青花纹饰中出现五种不同色阶变化即为纹饰精品,

色彩变化号称“墨分五色”,

有五个层次的色阶,

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

一般绝大多数青花瓷的纹饰都为二到三个色阶,

康熙时最精彩的作品色阶多达十三个,

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

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

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

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

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

犹如水墨画。

这样,康熙青花瓷成功实现了中国画画风和表现力的回归,

攀上了青花艺术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这康熙青花上能看出几个色阶?

就这样,

青花瓷实现了从国人到洋人,

从宫廷贵族到普通百姓,

从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的广谱吸引。

从而,真正成为代表中国瓷器的“国民瓷器”。

十年前,一曲《青花瓷》让多少人为“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韵味深深着迷,

青花瓷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再只是“自顾自美丽”的冷冰冰的国宝,

而是被赋予了温度和情致的艺术品,流传千年,走进我们生活,成为寻常百姓家也可触手可及的文玩装饰。

但是,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兴致勃勃奔向古玩市场,扛回“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庞大的青花瓷后,把它放置在家或办公室的一角,任凭它自生自灭,再不给它更多的“宠爱”。

难道“国民瓷器”的美就要这样被辜负了?

不如把目光缩小,从一盏茶壶开始,在喝茶品茗之间,感受青花瓷真正的魅力。

丰富的摩托
复杂的猎豹
2025-09-17 23:23:12

辨别手绘青花瓷的方法如下:

1、画面规整度:如果是贴花瓷(非手绘青花瓷),是会在对称或相同的图案上基本保持一致、规整的,拿出两个用同款贴花纸制作的器物,纹饰图案也是会一模一样,但如果是手绘青花瓷,是画不出完全相同的图案的;

2、画面清晰度,线条匀称度:贴花瓷一般画面不太清晰且呆板,线条模糊但均匀,尤其是线条的颜色没有变化,深浅浓淡一样,但是手绘青花瓷都会有深浅不一的线条,画面也更为清晰生动。

3、纹饰图案:如果是贴画瓷,是需要绕一圈才能形成,所以两边相合处会有一条合共线,往往会出现叠交、错位、接头缺口等情况,手绘青花瓷的纹饰图案是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

4、颜色:贴画瓷的颜色有时候会有缺色的情况,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分青花颜料导致,像被虫咬过;

5、工业特质:贴花是工业化的产品,必然具备一些工业特征,用贴画瓷贴上去的话,使用放大镜看画面会看到像素点;而手绘瓷直接用笔描绘填涂就不会有像素点。

无限的御姐
可靠的白猫
2025-09-17 23:23:12

青花瓷是由白和青两色组成,青花瓷的白色象征纯洁、洁净;青在汉文化里象征春天与活力,是吉祥之色。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扩展资料

青花瓷的美学风格:

以青与白装饰器物,形成青花的美学风格是文化交融的结晶。最早用于青花瓷装饰的氧化钴料产自西亚。唐朝时这种颜料从西亚进入中国,在唐三彩中与其他色彩共同出现。

蒙元政权强力推进的青花瓷并未因王朝的更迭而失落。在明朝建立之后,青花瓷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元代青花瓷主要供北方草原民族的统治者以及海外贸易的需要,而从明代开始,对青花之美的喜爱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明代以后景德镇民窑大量生产日用青花瓷具,这些青花瓷具的追捧者是中原的百姓。

专一的手机
独特的河马
2025-09-17 23:23:12

说到王思聪,不得不说他的父亲王健林。对这个儿子,没有过多限制,让他自由发展,可见王健林的胸襟。体现他胸襟的,其中一个是在江西设计的青花瓷万达,这个万达城花费了400亿。这个设计不错,但效果不好,最终卖给了孙宏斌。

一、出售青花瓷万达,是为了止损

万达茂的出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王健林花了400亿建的万达茂,打包出售给孙宏斌,至于价格,应该是商业秘密,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王健林而言,出售万达茂是万达转型的一个缩影。他为了剥离不良资产,出售了很多万达城,转型的目标,实现了。

而那个承载着文化底蕴的万达茂,被孙宏斌收入囊中。孙宏斌也回应了收购万达项目的原因:他看重了万达文旅、酒店项目的住宅部分。

他的融创需要多元发展,而万达给予了融创很大优惠,让孙宏斌拿下了万达的这些项目,这也是双赢。

万达剥离了地产项目,而融创的发展,需要这些。两个人的发展思路不同,各取所需:融创的发展,还是不错的,营收增长率挺高,万达也扭亏为盈了。

王健林的断腕求生已经取得成效了,不过,他的身体好像出现了问题,他比之前瘦多了。不管怎样,万达转型,成功了。

万达茂虽然不再属于万达,但万达的发展,还是蛮好的,这也是王健林希望的。王健林更希望看到的,是儿子王思聪回到万达上班,这个愿望,老爷子可能要落空了。

王思聪并没有回去的意思,他虽然是万达的董事,也没有意向要接王健林的班。王健林的事业,还是要老爷子自己打拼下去了。

万达茂,已经改名了。这个承载着王健林一个美好愿望的地方,成为融创的资产了。不知道王健林是不是心中有酸楚。

二、设计的青花瓷,耗资巨大,王健林颇为用心

万达集团的实力雄厚,王健林的眼光独特,他将万达集团一点点带起来,就是证明。他在江西南昌九龙湖区,拿了一块地,请了专门的设计师,来设计这个万达城。

这个万达城与其他万达的建筑不同,采用的是青花瓷的造型和色彩,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感受万达的美景和实力。

万达的影视休闲产业,在王健林的主导下,发展得不错。建立青花瓷万达,是提升万达的品味。

喜欢历史的人知道,元青花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就算不知道的人,也听过周杰伦的《青花瓷》,通过歌词,也知道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打造这个青花瓷万达,请了专门的设计师来设计。这个万达城,由26栋“青花瓷碗”建筑组成,青花瓷装饰纹样不同,这些是陶瓷艺术家亲自参与的。王健林对这个建筑的重视,可见一斑。

每个建筑的寓意不同,但都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不仅如此,还在建筑的外面,覆盖了不一样的陶瓷板,增加了建筑的陶瓷质感。

这个建筑群,可谓是全球最大的青花瓷建筑群。王健林打造的万达青花瓷建筑,历时不短,王健林还给这个建筑群起名字为万达茂,寓意是万达会继续广茂(袤)地发展。

远远看去,万达瓷器城的样式,真的好看。那感觉,有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还有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王健林打造的这个万达城,承载着他的希冀,也希望这个万达城会更好,没想到,愿望与现实差距还是蛮大的。

他觉得大家应该喜欢这样有文化的建筑,但大家很不给面子,主要是远景和近景有很大的差距。

三、外观虽美,但客流量下滑,影响了业绩

万达这个青花瓷的建筑群,远远望去,真的很美:一个个碗碟放在那里,要是家宴的话,都不敢用这些碗碟。

可能王健林看的时候,是乘坐直升飞机看的,觉得很好看,也蛮有品味的。但是,很多顾客走进这个万达茂,觉得太不舒服了。

青花瓷的远景和近景有很大不同:远景看着很美,近景则是线条太多,线条多,就会杂乱,显得不那么美。

不仅如此,这种陶瓷板的反射光,很强。可能王健林只是看到了美观,忘记了其他。在江西南昌的夏天,很多人就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热。对于休闲娱乐的人而言,这是难以忍受的。

万达茂主打的是休闲娱乐,让沉浸其中的人,享受美好时光,而不是感受炎炎夏日。观众体验差了,自然会吐槽。

吐槽的一个点是万达茂的“碗碟”布局不合理,碗碟的近景线条多,强迫症患者不能接受。还有人吐槽这个万达茂是“四不像”:既不像瓷器,又不像休闲场所;既不像文化产品,又不像万达一条龙服务。

吐槽的另外一个重点是万达茂的碗碟摆放杂乱无章,有网友用毫无章法来形容:有的碗是倒扣着的,有的碗是竖着的。这种毫无章法的感觉,让人无法理解。

还有网友说,万达茂的定位是休闲娱乐,而不是文化底蕴。要是看青花瓷,到专门的博物馆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到万达茂来看。对此,王健林也没有回应,可能是他觉得那些人是黑粉,故意为之。

但他没有想到,付出那么多时间,付出那么多资金的万达茂,不是大家希望的样子,反而是大家吐槽的重点。

观众不仅仅是吐槽,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不满,万达茂的客流量逐渐下降,万达茂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与此同时,万达也在转型,抛售一些“不良”资产。万达茂就是其中一个,为了实现万达轻资产的目标。

这也是王健林断腕之举。很多人觉得,王健林是为了将资金回笼,减轻债务。不管王健林的目的是什么,万达茂出售了,出售给孙宏斌。

不管怎样,双方的发展,都不错,“万达茂”也不错,那就好。大家觉得,王健林发展好了,会不会再次赎回“万达茂”?

结束语:

万达茂是一个建筑,用青花瓷的方式呈现,体现了王健林的知识和内涵,但很多人的艺术修养达不到那个高度,这是王健林对万达茂定位的失误。

万达茂转手了,也是不得已的事,不管怎样,王健林的万达,好了。希望万达的事业,越来越好!

大力的路灯
帅气的向日葵
2025-09-17 23:23:12

诗文。

青花瓷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在这其中,诗文是极少见的一种题材。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纹饰的特点

青花瓷器的彩绘有两种不同的装饰技法:一是白底彩绘,即图案花纹以青花料描绘出来,这是青花瓷器的主流;另一种是青花拔白,即以青花料做地色或辅助花纹,主题图案花纹是以露出的白瓷部分呈现,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应用在大盘、大碗、梅瓶上。

纹饰特征是布局繁密,层次多、画面满,但都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并不给人以繁琐和堆砌的感觉。还有一类器物,如外销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小件器,图案以简笔花草为主,较为简略。

魁梧的大山
开朗的茉莉
2025-09-17 23:23:12

说起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古筝撩拨,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古朴,略带江南戏曲韵味。

青花瓷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1975 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一件瓷枕的残片,枕面釉下用蓝彩绘出菱形轮廓线,经测试证明蓝彩的成分是钴矿土。元代特别是元朝后期青花瓷的烧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尤以景德镇所烧青花瓷最佳。元青花瓷器胎质白中微显青色,色彩浓艳,光泽透亮,纹饰富丽。

所用青花料有进口和国产的两种,当时作为青花料的钴土矿,在我国的浙江、江西、云南等地均有蕴藏。明代青花瓷,无论是质量、产量以及花纹装饰,都有很大提高,景德镇窑以烧青花瓷为主。明代各个时期所烧的青花瓷具有不同的特色,宣德青花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芯片莹,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所用青料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含钴矿石,称“苏泥勃青”,它含锰量低,含铁量高,故在青花中往往有黑色斑点。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明宣德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 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 因而被世人誉为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代”。

永乐青花,它的青花色调、绘画风格,与元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永乐青花都是采用同样的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制而成的。永乐、宣德青花之亮丽,早地明代就已令文人雅士倾倒。但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由于大多数书有四字或六字朝代官印,因而面貌比永乐朝作品更为清晰。历代文人对之述之尤详,凡提到明代青花瓷器,世人多推宣德为第一,但由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而这两朝的作品地历史上曾有一段非常长时期难以区分,旧时国内古玩行业有“永宣不分家”之说。

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

青花,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名字。非常有诗意,也非常浪漫。在陶瓷的制作里,雨过天青是非常难制的颜色。所谓烟雨天出天青色,瓷器在炉中烧制,出炉的一瞬须是烟雨天,且对上在釉上的色、炉温要求很高。因此只有在雨过天暗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地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日复一口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鲁雨过天晴呢?

那究竟是怎样制作出天青色系呢?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质料,在陶瓷坯体上描写纹饰,再罩上一层通明釉,经高温复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上色力强、发色美丽、烧成率高、呈色安稳的特征。 烧成后的图画被一层通明的釉膜掩盖鄙人边,外表亮光柔软、滑润不突出,显得芯片亮透亮。它的特征是颜色保留无缺,经久不退,可见青花瓷器的工艺繁杂,需遇天青过雨,它的存世量较少,因此深受众多收藏家喜爱。下面小编将献上十大青花名品供您欣赏。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 宫盌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 梅瓶

明 宣德 青花暗花【海水游龙】图 高足

清 干隆 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 梅瓶

元 青花鱼藻纹折沿盘

清 干隆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 花觚

清 雍正 青花花鸟图八方 扁壸

明 成化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 卧足碗

不知道你收藏了哪些青花瓷呢?青花瓷又是怎样鉴别的呢?下面小编简短介绍下:

第一,看钴料。青花瓷钴料种类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它们多属高锰类,尤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最具收藏价值。

第二,看发色。釉下发色艳丽,青花见五色的青花瓷品种尤为珍贵。清康熙时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达到巅峰。所谓青花见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种青花颜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图案出现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

第三,看构图。青花瓷的艺术构图是评价青花瓷器价值的关键因素。器型优雅、构图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显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想了解更多古董古玩,也有对收藏非常感兴趣,那就关注和咨询小编哦!小编后续会发表更多关于古董古玩收藏品的文章,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