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公路平面设计中限制平曲线长度和缓和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闪闪的酸奶
粗心的电源
2023-03-06 20:26:30

公路平面设计中限制平曲线长度和缓和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默默的期待
英勇的煎饼
2025-09-19 23:42:41

公路平面设计中限制平曲线长度和缓和曲线的原因如下

(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以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

(2)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3)所以在定线中直线的运用、长度的确定,应当慎重考虑,不宜采用过长的直线。

(4)限制同向曲线间的最小长度是为了避免视觉错觉。

(5)限制反向曲线间的最小长度是考虑到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最新回答
爱撒娇的冷风
想人陪的大碗
2025-09-19 23:42:41

第1.0.1条 为使城市道路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设计。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不属本规范范围。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做合理变动,待逐步改造后达到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可参照本规范与公路等有关规范选用适当标准进行设计。进出口道路以外部分应按公路等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 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避免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

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建设投资、运输效益与养护费用等关系,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不宜单纯为节约建设投资而不适当地采用技术指标中的低限值。

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道路标高应与地面排水、地下管线、两侧建筑物等配合。

在道路设计中注意节约用地,合理拆迁房屋,妥善处理文物、名木、古迹等。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第1.0.4条 道路设计涉及其他工程(如桥梁、城市防洪、排水、给水、电力、电信、燃气、铁路等)时,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无规定者可参照有关规范执行

忧郁的花瓣
文静的学姐
2025-09-19 23:42:41
公路路线几何设计主要内容:1、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设计要素。2、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纵坡、竖曲线半径、竖曲线长度等内容。3、横断面设计,主要包括车行道、硬路肩、土路肩、中央分隔带等内容。几何设计的关键点:1、直线的合理设置,直线虽然线形好,但是较长的直线容易造成驾驶疲劳,导致交通事故。2、圆曲线设计,圆曲线设计是应与地形相适应,合理选取缓和曲线的长度,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避免小半径与陡坡重合的线形。3、纵断面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应设置缓坡,合成纵坡、组合纵坡要复合规定。4、平纵线形要组合设计,尽量符合平包纵。5、几何设计要与环境协调一致。

奋斗的啤酒
痴情的纸鹤
2025-09-19 23:42:41

1、最小曲线半径:它是保证汽车在设置超高的曲线部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轮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其中并须考虑使乘车人感觉良好和驾驶员操纵方便。

确定最小曲线半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速度与平稳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和轮胎的损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费用等。

2、加宽: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轨迹不相同,靠平曲线内侧后轮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平曲线外侧前轮行驶的半径最大,即在平曲线路段上行车部分宽度比直线路段为大。

为了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平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必须靠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根据车辆对向行驶时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行车摆动幅度在平曲线上的变化,综合确定,它又与平曲线半径、车型以及行车速度有关。

3、超高:在设计平曲线时,由于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能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当采用较小的平曲线半径时,为使汽车转弯时不致倾覆和滑移,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需将路面外侧提高,把原来的双面坡改成为向内侧倾斜的单面坡。

4、缓和曲线:当汽车从直线地段驶入曲线时,为了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发生和消失,并能使汽车不减速而平稳地通过,在平曲线两端采用适应汽车转向和离心力渐变的缓和曲线,用来连接直线和平曲线。

5、回头曲线:山区道路在山坡盘旋上升时所采用的一种回转形曲线。如果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两控制点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必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路线可利用地形设置回头曲线,其作用是展长距离以使不超过最大纵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道路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