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是由谁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的设计者是李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大石桥、安济桥,这座桥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于大业六年(610年)建造的。因“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被称为赵州桥“桥体三绝”。
而赵州桥最大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不仅能增大流水通道,节省建筑石料,与此同时减轻桥身的重量,还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大大增加了桥身的稳定性。
赵州桥建造以来,经历了1400多年,在这1400多年中,赵州桥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八次大地震,承担无数车辆碾压,千年如一日,赵州桥至今仍挺立在洨河之上。
其设计构思精巧,在世界桥梁史上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对后建的桥梁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有记载的修缮共有七次,依次是唐贞元八年,宋治平三年,明嘉靖四十一至四十二年,明万历二十五年,清道光元年,民国二十一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至1958年对赵州桥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并进行了科学发掘、研究、精密测量。
栏板、望柱等均按出土的隋代原样精雕细刻,此次修缮工程之浩大、修复之完善是前所未有的,赵州古桥焕发了青春,以新的雄姿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扩展资料:
赵州桥建造中选用了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石料,采用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赵州桥施工时采用纵向并列砌置法,就是整个大桥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在一起,每道券独立砌置,可灵活地针对每一道拱券进行施工。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时,只需移动鹰架再继续砌置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置方法利于修缮,如果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需要替换成新石,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赵州桥采用的是敞肩拱的设计,在增强了泄洪能力的同时还节省石料260立方米,减轻了自身重量有700吨,能够有效的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压力和推力还有主拱圈的变形,同时也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赵州桥的位置是在河北省石家庄赵县的_河上,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桥体使用的材料是石料,赵州桥是世界上最久远也是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建造的时间是隋朝年间公元595年到60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2015年的时候荣获了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李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储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但此前欧洲已有三层石拱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1] 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传说中的赵州桥是谁建造的?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讯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著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赵州桥是谁建的?()
d
赵州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是谁造的?
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初年 是杰出的工匠李春、李通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是谁修建的?
赵州桥修建于隋代开皇年间(紶元591—596年)。唐代中书令张嘉贞撰写的《石桥铭序》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可见 是隋朝 李春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是谁?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储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赵州桥是谁建造的?
隋朝工匠李春营造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此桥的单孔大拱跨度为37.37米,完全用石块砌成。
赵州桥在哪位皇上在位时建造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是隋文帝杨坚(581年—604年)和隋炀帝杨广(604年-618年4月11日)在位时期,
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储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时隔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赵州桥是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
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李春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州桥选址洨河两岸较平坦处,选用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采用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全桥均采用顺桥方向砌置方法,由多道相对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李春经过周密考察,根据水陆交通的需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继承前人建桥经验,精心绘制图纸,详细计算用料,挑选高技术石匠,成功地在洨河上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赵州大石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