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意设计:Creo产品设计的思路
在产品设计中,Creo应用比较广泛。通常来说,Creo产品设计的思路主要是基于自底向上设计(Down-Top Design)和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展开的。
对于一些简单的定型产品、改良型产品,可以采用传统的基于自底向上设计(Down-Top Design)思路进行,先设计一个个零件,再逐步将设计好的这些单独零件装配起来,设计过程中零部件之间只存在简单的装配关系,并不存在设计参数的关联。这种设计思路、方法很容易掌握,是应用最广的设计思路,但同时这种设计思路、方法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各零件中的设计数据不具有关联性,设计修改只能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去修改而导致设计修改不便,多次修改还容易引起干涉等问题,零件装配操作也相对繁琐,因而设计效率较低。
现在一些新产品设计的周期在加快,使用基于传统的自底向上设计(Down-Top Design)思路已不能满足完全需求,此时可以采用基于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的思路去设计产品。所述的基于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思路其实就是以设计结果为导向,在遵循设计意图的前提下从整体的概念设计出发,规划好产品的层次结构并逐级细化,包括产品布局设计、层级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等,最后落实到产品的每个零件的设计。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产品从抽象到具体的一步步转换,可以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出发对产品整体建模,接着根据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拆分出各级零部件的模型,并可参照相互零件的关系进行零件的细节结构设计,最终完成整个产品设计,其设计数据关联性强,产品修改方便,比较典型的应用是使用骨架模型来确保设计意图,或者使用主控件设计方法等。通常利用骨架模型或主控件来创建产品的外观造型并根据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建构用于拆画出各级零部件的曲面、草图等对象,当然不限于此,主要零部件的外观造型等数据可以由骨架模型或主控件模型传递而来。
与传统的自底向上设计(Down-Top Design)思路相比,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思路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1)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思路更符合现代产品的开发过程,也更适应设计者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基于设计意图下的“总-分”设计,在设计中优先考虑产品要实现的功能和最终的外观造型,再根据功能和外观造型设计其相应的结构要素,以使结构和功能始终能有效地做到协调统一,不易跑偏。
2)通过骨架模型或主控件应用,能使底层零件与顶层设计信息存在数据关联,便于并行设计和设计修改,如果修改了骨架模型或主控件使顶层设计发生了变更,那么这些变更可以自动传递给受控的底层零件。
图1所示的Creo装配模型树显示的是一个应用了骨架模型的设计。
图1 应用骨架模型的设计
图2的功能手机则应用了主控件设计,主控件其实就是单独在零件设计模式下根据产品功能和外观造型等要求要构建好产品的形状,并以构建好各主要零件的分型曲面和相应的曲线。
图2 应用主控件的设计(功能手机设计)
3)设计好产品基本型后,可以通过修改顶层骨架模型或主控件,来获得同类产品的其他系列化设计形态。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特别适合产品系列化设计,保持同系列产品的一致风格和类似结构,设计效率高,能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下面以在Creo Parametric中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为例,简述其设计过程。
1)在很多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产品的内部硬件布局LAYOUT大致决定了产品的外形尺寸和内部关键结构位置。因此,在设计初期,获取产品的硬件布局模型是很关键的,如图33所示(以某功能手机为例)。可以在Creo Parametric中根据硬件布局尺寸和硬件尺寸建模,也可以从第3方硬件布局软件导出相应的数据来生成或辅助生成。
图3 硬件布局LAYOUT模型
2)建立一个装配文件,导入硬件布局模型,再在装配中创建一个实体零件并激活它,根据硬件布局模型、功能、外观设计要求等确定该功能手机的外观模型,以及主要零件的分型曲面等,如图4所示(同样以某功能手机为例),此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拆分需求,确定产品内部的大体框架结构,即产品整机结构层次要清晰。也可以在装配中创建骨架模型来代替主控件,骨架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重要的3D参数化布局,在骨架模型中可以根据整机的硬件布局要求、结构层次规划,把各级装配中需要用到的曲面、曲线等外形信息和需要用到的基准面、基准坐标系、基准点等位置信息设计进来,作为共享数据来影响后面的零部件设计。
图4 主控件设计/骨架模型
3)在装配中创建相应的零部件,并进行整机结构详细建模。在装配中新建新零件后,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主控件模型或骨架模型到该新零件的数据共享,主要方式有“合并/继承”和“发布几何+复制几何”。其中,“发布几何”和“复制几何”特征是自顶向下的设计工具,它们配合使用,用于相互之间传递设计标准和数据。在一些大型设计中,使用参考顶层产品骨架的“复制几何”特征,每个设计组均可在其子装配中创建骨架模型,而无需访问顶层装配,由于每个组的骨架都包含复制参考,故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的设计标准,保持着相同的关联性。
l “合并/继承” :可以将主控件、骨架模型中的所有几何特征复制合并/继承过来。
l “发布几何” :该特征包含独立的局部几何参考,不允许外部参考,它实际上是多个可复制到其他模型的局部参考的综合体。可以在零件、骨架和装配模型中创建“发布几何”特征,选择的参考几何必须在源模型中选择。例如,使用“发布几何”功能可以选择骨架模型中的几个几何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目标零件进行共享。
l “复制几何” :该特征用于在模型之间传播几何参考和用户定义的参数。在目标零件上使用“复制几何”,可以把骨架模型或主控件中发布的几何复制到目标零件中来,作为目标零件建模的基础和参考,同时可减少会话中的数据量,无需检索整个参考源模型。
4)在各个激活的零部件中进行细化结构设计,有些结构需要在建模过程中参考其他零部件。设计参考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5)激活顶级装配,进行“全局干涉”“间隙”等相关检查,以检验是否有不必要的干涉状况,对于一些运动机构,还可进行运动仿真模拟等操作。如果发现有静态干涉、动态干涉情况,则认真分析,并想方设法改正、优化。
作者著有CAD/CAM/CAE超百本优秀图书、教材,欢迎关注。
creo是美国PTC公司于2010年10月推出CAD设计软件包。
Creo是整合了PTC公司的三个软件ProEngineer的参数化技术、CoCreate的直接建模技术和ProductView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新型CAD设计软件包,是PTC公司闪电计划所推出的第一个产品。
作为PTC闪电计划中的一员,Creo具备互操作性、开放、易用三大特点。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不同的用户对产品开发有着不同的需求。Creo的主要应用程序包括CreoParametric等,其中Creo软件包含Parametric、Direct和Simulate,其余应用程序都是单独发布的。
应用程序设计
Creo是一个可伸缩的套件,集成了多个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功能覆盖整个产品开发领域。Creo的产品设计应用程序使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使用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因此,他们可以全面参与产品开发过程。
除了CreoParametric之外,还有多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在2D和3DCAD建模、分析及可视化方面提供了新的功能。Creo还提供了空前的互操作性,可确保在内部和外部团队之间轻松共享数据。Creo提供四项突破性技术,克服了长期以来与CAD环境中的可用性、互操作性、技术锁定和装配管理关联的挑战。
solidworks好,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发展方向是产品设计或者模具的建议选CREO,非标设备设计、钢架设计的建议solidworks。
Creo虽然在建模方面更精确控制,但是在出工程图,有限元分析,框架结构设计或者运动部件的拖动方面,不如solidworks,单纯标一个基准就要浪费很多时间,3D设计装配里面想镜像一下零件也不行,草绘(SW叫草图)里面想镜像也没有,想后退两步也不行。
在运行速度方面solidworks运行稍微大的文件就卡死,CREO不存在,稳定性方面SW崩溃次数多于CREO,但是在建模方面solidworks比较直观,改图难度大,CREO较严谨,改图相对容易,solidworks自带工程图好用。
扩展资料
solidworks软件特点
SolidWorks独有的拖拽功能使用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型装配设计。SolidWorks资源管理器是同Windows资源管理器一样的CAD文件管理器,用它可以方便地管理CAD文件。使用SolidWorks ,用户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能够更快地将高质量的产品投放市场。
在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三维CAD解决方案中,SolidWorks是设计过程比较简便而方便的软件之一。在强大的设计功能和易学易用的操作(包括Windows风格的拖/放、点/击、剪切/粘贴)协同下,使用SolidWorks ,整个产品设计是可百分之百可编辑的,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之间的是全相关的。
creo和solidworks哪个软件更好,要看哪个更加适合自己。
Creo,UG的价格都很贵的。SolidWork便宜多了。注意:CREO,catia等是ACIS内核,这个内核是偏曲面设计的。UG,solidworks等是Parasolid是偏实体设计的。
所以面曲是Creo及Catia的强项.Creo,UG,CATIA是同一个档次的产品。千万不拿来和SOLIDWORKS等一些低端的大众化的产品比。如果要说只画个三维用哪个都可以。如果你要偏设计和有逻辑性的产品用Creo。
在工业设计领域Creo是最强大的。在加工领域UG是最强大的。SOLIDWORKS。怎么说呢,这样比喻不知对不对,就像LINUX和WINDOWS一样。你想运行大的程序和要求稳定和性能就用Linux。
想做点事要求也不高就用WINDOWS。运行的速度Creo确实甩Solidworks几条街。大型的机械公司如徐工,潍柴等Creo,UG是主角,Solidworks是配角。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不会交给Solidworks作为文件存档的。
UnigraphicsNX技术实力强大,难逢对手Unigraphics起源于美国麦道公司的产品,早年运行在工作站的Unix的系统下,受Pro/Engineer打压,1991年11月被并购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EDS分部。
Unigraphics由其独立子公司UGS开发,后与同样被并购入的SDRC公司I-deas软件整合,推出UnigraphicsNX,是一个高端的CAD机械工程辅助系统,适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通用机械以及模具等的设计、分析及制造工程。UG是德国产品,Creo是美国产品。德国人的机械加工和模具是强项。美国的产品设计和软件是强性,这就是为什么Creo的性能可以甩UG几条街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要用UG的同时也为硬件厂商项献呢?但在机加工和模具方面Creo比UG是弱一点。因为美国的机械设计方面也不比德国差多少。模具设计如果CREO+EMX+PDX就比UG强大太多了。
机加工Cimatron有超UG的趋势。只是一个市场的问题。就像马自达车和大众车一样。两者差距大吗?各有千秋。你没有发现UG最近的版本更新所谓的快吗?一月一个小补丁,半年一个大补丁,现在是1867了。
说明什么呢?软件开发是它的弱项,没有严格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案。体现了德国不是软件强国。Creo对于很多的初学者来说那个相关性的参数让你头痛。但是当你是一名成熟的设计师你会对Creo爱不释手。
就象很多人做事一样很有条理,很有逻辑。不是哪些错了临时补一下。UG就是可以实现修补的(非参),修补总是会顾此失彼对吧?所以Creo是对那些做事讲究完美或逻辑性强的人用的。UG是为那些做一个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的人用的。
我举个例子吧UG里有个槽功能吧,在圆柱体的表面开一圈槽。这么简单的特征确要单独列出一个功能来。在Creo不就是绕一个圆柱的表面用扫描的方法按一定的形状切除材料吗?这个形状你可以随意的。
也可以在它里面切个看不到的水槽也行。操作步骤:草绘》扫描》草绘截面》选切材料》OK。你看UG会弹出多少对话框呀。这就是思维缜密的表现。有人说catia主要应用领域是汽车和飞机制造,CREO主要应用领域是产品制造。
NX主要应用领域是模具制造.这是错误的理解,一些大型的公司CREO,CATIA,UG同时用,在不同的部门用的。你不能说一线的加工部门用Catia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否则你会融入不进那个圈子的。
你是搞Creo,Catia的,你偏要与用SOLIDWORKS,AutodeskInventor,Solidedge(UG简化版)等为伍。你肯定会受到排挤的。就像你一个文化人你非要去和吸毒为伍。
哈哈。说说SOLIDWORKS.首先我声明不是黑它。我实事求是。它的性能很差劲,我怀疑是不是在帮硬件厂买硬件。Bug也是相当的多。这个创始人是从Creo离职出来的想和Creo竞争---自不量力。
就象我们现在中国的一软件公司技术员出来自已也搞一个与打工的公司一样的产品---哪一个成功的呢?再说Solidworks用的是人家Solidedge的内核!每年老老实实的要向人家交钱。
人家不卖的话,你这个软件就只有倒闭了!最后还是被收购的命运。产品千变万化,从软件层面讲,除了与产品定位相关的分型面只能去适应产品而做不到自动化外,其余则都应做到自动化及智能化,最大限度提高设计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而CREO的参数化则从战略上提供了这种条件。而UG则只能在战术上去适应,你再这么熟练软件,离开了参数化,到老了还是手动模式。可惜,要真正领略参数化,需要在前期付出巨大的工作量才能达到。
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但同样是手动模式,在没有战略支持的情况下,CREO在战术上没有UG那样的灵活,这就是99%的人干不过过UG的原因!总的来说,用UG做模具设计的都是去掉参数不保留参数的做法。
没有了参数就不会像CREO那样方便了,不要说什么UG没参数还好修改,这只不过是针对单一一个零件而言的,当很多零件存在很多关系时没有参数就麻烦了,所以为什么做产品设计的用UG不多的原因。
还有一个因素是UG入门比较方便,入门容易,不会像CREO那样存在着参数化的理念,如果不懂它的理念,你画图时很容易再生出错误,而因为之前选的参照混乱,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错在哪里而让你发狂。
这都是不会选参照的原因,所以很多人觉得它不好用,只不过是那些人还不明白这个软件的理念原理才说它不好不如哪个软件等等不负责任的言论出现,它不像UG,UG可以随时把参数干掉,就不会存在再生错误了。
而UG操作起来确实是比CREO方便一些,用替换功能比CREO好,而且UG是可以多实体存在的,而CREO要多实体只能在装配模块里才能实现,不过现在CREO4.0好像在分模模块也可以运用到了柔性建模的功能,封闭曲面的面也可以替换了吧,要知道之前的版本如果不是实体是不能用曲面替换曲面的,总的来说,各有优缺点,就看用它的人是什么水平了。